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代在今广西西部设置羁縻州、县、洞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宋代在今广西西部因唐之制以壮族先民的氏族、部落为基础设置了众多的羁縻州洞,由其首领世长其地。这些羁贪婪縻州洞,其数若何,宋人的记我并不一致,记载桂西诸羁縻州洞的《元丰九域志》及其后的《宋史》卷90《地理志》亦多遗漏且存舛互。此文据宋人记载详予考证,条分缕析,可给人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生活。每个民族也必然会产生具有本民族风格的乐器。建国以来,在我国古代百越地区出土和收集了大量古代錞于,显然,这应是古代越族的乐器。 史书对于錞于的记载甚少,其最早的记载见于《周礼》。《周礼·地官·鼓人》说:“以金錞和鼓”。郑注:“錞,錞于也;圜如碓头,大上小下,乐作鸣之,与鼓相和”。先秦称铜为金,所谓“金錞”,就是錞以铜为之。其次,《国语·晋语》卷十一载:“赵宣子  相似文献   

3.
黎族是一个勤劳、勇敢、智慧和富有革命斗争传统的民族。自古以来,黎族人民同全国各族人民一样,在开发美丽富饶的海南岛,在反抗历代反动统治者(包括本民族的反动上层) 的斗争中,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积极参加了海南革命,“坚持了二十三年,红旗不倒”,“创造了孤岛斗争的范例”的斗争中,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一) 根据文献记载,远在公元前一世纪的西汉时代,黎族人民为了反抗统治者珠崖太守的横征广幅布时,曾经以攻破郡城,杀死太守孙幸的行动揭开了黎族反抗压迫的斗争历史的序  相似文献   

4.
我们在翻阅明清时期记载岭南和贵州,尤其是广西的一些地方志和笔记中,常常可以看到一些记述有关“伶人”的文字。此一“伶人”,非指我国史上以唱戏为职业的艺人,而是一个少数民族的名称。伶读何音,清乾隆《皇清职贡图》说:“伶者另也”。清李调元《南越笔记》卷七也说:“伶犹诗所谓卢令令也”。另、令同音,读为liη~4 宋人陆游在《老学庵笔记》卷四中说:“辰、沅、靖州(今湖南省沅陵、芷江、靖县) 蛮有仡伶,有仡僚,有仡榄,有仡偻,有山瑶;俗亦土著。外愚内黠,皆焚山而耕,所种粟豆而已。”这里所说的仡僚,从  相似文献   

5.
骆和黎族,不少学者根据《史记》和《汉书》认为二者有族源关系,说黎族祖源于骆。本文持不同看法,认为《史记》所指的“骆”并不包括海南岛;《汉书·贾捐之传》以“骆越”称海南岛的珠崖之民是误称。骆越是泛称,不是一个族名,骆非黎族先民。兹略陈管见就教于专家。一、骆非珠崖之民骆,作为族称,最早见于《史记·南越尉佗传》。该书有“(佗)以兵威边,财物赂遗闽越、西瓯、骆,役属焉”;“蛮夷中间,其东,闽越千人众,号称王;其西,瓯、骆裸国,亦称王”。“太史公曰:‘瓯、骆相攻,南越动摇’。”此清楚地表明闽越、西瓯、骆,是各在不同地域,各自有王,各自为国三个,是和南越同时存在  相似文献   

6.
黎族是我国一个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从远古以来就居住在祖国南方的海南岛上。早在两千多年前,黎族、汉族人民的友好往来就已经开始了。此后,黎族社会的发展受到汉族经济文化的影响越来越显著,两族劳动人民在共同的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中结成了亲密的友谊;通过畏期的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促进了这种友好关系的不断发展。据《汉书·地理志》和《后汉书·南蛮传》记载,汉代,在海南岛设立郡县之后,汉族不断从大陆迁徙到岛上来,其中有商人、士兵、官吏和受到封建统治迫害的流亡者。他们  相似文献   

7.
歇后语,就其字面意义而言,从它产生和演变的历史来看,似乎纯然是汉族特有的一种语言表现形式。 谈到历史,那么至迟在唐代,汉民族中就有了歇后语,并且被一些文人用到了自己的作品里。《旧唐书》中记载,诗人郑綮(曾做过宰相)专用“歇后”形式写诗,用语诙谐,别具一体。宋人严有翼在《文苑雌黄》一书中也说过:“昔人文章中多以‘兄弟’为‘友于’,以‘日月’为‘居诸’,以‘黎明’为‘周余’,以‘子孙’为‘贻厥’,以‘新婚’为‘燕尔’,类皆不成文理,虽杜子美、韩退之亦有此病。此歇后语也。” 不难看出,唐宋时代所谓的“歇后语”,就其构成和意义来说,和今日的歇后语是大相径庭的。这类从古书中的成语分解成的歇后语,如“燕尔——新昏”、“日月——居诸”等,由于来源与应用范围很窄,因而越来越失去了活力,如今已经很少人记得曾经有过这样一种歇后语了。  相似文献   

8.
朝鲜《李朝实录》中关于“明珠之子往战大鼻鞑子”的记载以及关于“大鼻鞑子”与“鱼皮鞑子”关系的记载,是纳兰性德第二次东巡在邻族史籍中的反映。 有些人推测:所谓“大鼻鞑子”,只能指俄国人,或专指清初侵入我国东北的沙俄哥萨克人。我们认为:这样“望文生义”的解释未必是符合原意的。  相似文献   

9.
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安葬在何处? 关于这个问题有多种传说,但传说终归是难以置信的。据史书藏文《新红史》记载:松赞干布“死于彭域塞莫岗,随后建陵于琼结索达。其间填以稀有之珍宝,称此陵为松赞干布陵,今仍称此名。”《松赞干布遗训》中记载说:松赞干布墓葬于琼结之雅隆顿卡塘,墓名称“红陵”。《松赞干布年谱》中  相似文献   

10.
黎族史散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针对黎族历史研究中存在的某些有分歧的问题 ,发表如下看法 :传说中的“穿胸民” ,并非“胸前穿孔”的“异人” ,而主要是指穿着由中央贯头而下的“贯头衣”与“桶裙”的黎族先民 ;对学术界存在的自西汉元帝罢弃珠崖郡至梁大同年间海南为中央王朝的势力所不及之地的一种说法提出异议 ,认为东汉一朝的势力即曾及于海南之地及其所属黎族先民 ;对从宋代迄今沿袭改动苏轼诗句“云安市无井”为“万安无市井”的失误 ,加以澄清 ;认为历史上黎族分布地要较今日更广 ,宋代以前内地的雷、廉诸州也曾是黎族重要居住地 ;不同意前人对元、明黎族土官持全面否定的观点 ,认为应该肯定黎族土官的历史作用 ;揭示佛教是最早传入黎区的外来宗教 ,并曾出现过黎族“慕佛相好”的历史现象  相似文献   

11.
《琼黎风俗图》是一本清代中晚期的黎族题材风俗画图册,以黎族生产生活、风俗习惯为主要描绘内容。这本图册为后来的风俗画发展在题材上起到了一定的借鉴作用。本文以当代绘画形式语言的图形与色彩为研究视角进行分析,寻找当代视野下的黎族风俗画形式语言新特色,通过新的画面形式呈现新的精神内涵,创作出地域性、民族性与时代性相统一的当代黎族人物画作品。  相似文献   

12.
火炕起源于我国东北,是东北各族劳动人民创造的一种御寒、睡眠和休息的用具,是居住习俗中重要一项,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和较高的实用价值。早在我国原始时代,就有了居住习俗。据《后汉书》记载,那时人类“常为穴居,以深为贵,大家至接九梯①”,《晋书》上记载:“夏则巢居,冬则穴处②”。《旧唐书》记有“……掘地为穴,夏则出随草,冬则入处穴中③”。人类由生食动物,发展到掩埋火种,逐渐又发明创造了“土床”,这就是现在的火炕。  相似文献   

13.
《嘹歌》的源头至少可以追溯到《麽经布洛陀》记载的“嘹三妹造友”(即造爱情)的歌以及汉代《说苑》记载的《越人歌》、晋代《交州记》记载壮族先民的“辽辽之歌”。这里的“嘹”、“辽”是壮语“玩乐”之意,是汉字记壮音。《嘹歌》传承与传播的媒介有家庭、歌圩、歌书以及现代的广播、电视、录音磁带、VCD光盘等。在现代传媒介入之前,是有文字传承传播与无文字传承传播相结合;之后则是无文字传承传播、有文字传承传播与现代大众传媒传承传播相结合。政府、社会团体在《嘹歌》传承传播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岛夷卉服”和古代海南黎族的纺织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成书于战国时代的《尚书·禹贡》记载:“淮海惟扬州……岛夷卉服,厥篚织贝,厥包橘柚,锡贡。沿于江海达于淮泗。”但“岛夷”在何处,“卉服”为何物,盖因其文辞简约,语焉不详,后代学者的注解又不一致,故众说不一。综观历代的注解,大抵有五说:(一)、日本说。清胡渭《禹贡锥指》四海图注:“倭与东鳀即扬州所云岛夷卉服也,”东鳀“后汉谓大倭王国,即今日本。”(二)、浙江舟山(定海)说。《定海厅志》引元《吴莱甫甬东山水古迹记》记载:“昌国即《禹贡》岛夷”,元代昌国州即今定海;(三)、琉球、菲律宾群岛说。扬守敬《历代地理沿革图》说:岛夷“当以琉球、吕宋诸国当之。”(四)、台湾说。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卷一记载:“台湾,《禹贡》扬州之域。”(五)、海南岛说。宋苏过在《斜川集》中说:“苏子居岛夷……其民卉服鼻饮,语言不通,”宋哲宗时,苏过乃是随父苏轼谪居于海南的。  相似文献   

15.
罗美珍 《民族研究》2006,2(5):94-96
笔者在《民族研究》1981年第6期上发表了《从语言上看傣、泰、壮的族源和迁徙问题》一文。经过多年的研究,现在笔者对此问题有了更清晰的看法。探讨一些民族的发展脉络及文化历史,尤其是无文字记载的史前文化史,除了考古发现外,就是靠语言这种“活化石”的证据了。对于傣泰人的来源,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有当地土著说和迁徙说。笔者的看法是:傣泰族(即操侗-泰语族语言的广义“泰人”)的先民属于原始马来人种的一支,即古书记载的我国上古时期东南沿海的“东夷”。古书上说,这支人民好冒险,喜迁移。在那时他们就有一部分人从海路迁徙,经过台湾(…  相似文献   

16.
巴协东嘎·洛桑赤列先生在《论西藏政教合一制度》中说:“吐蕃赞普赤松德赞时编纂的史书《巴协》,有大、中、小三种,其中《大巴协》收录在《洛扎教法源流》内。”又说:“《大巴协》中记载吐蕃晚期历史”。巴赛囊的《巴协》中并无吐蕃王朝后期的历  相似文献   

17.
一在《隋书》卷八三《党项传》中记载有:“牧养犛牛、羊、猪。以供食。不知稼穑。”《通典》卷一九○《党项》条云:“不知耕稼。……以犛牛、马、驴、羊、豕为食。”又说:“不事生产。好为窃盗。常相陵劫。”总之,除了谈隋、唐时代的唐古特原来过着游牧生活外,再没有谈别的。另外,从《通典》前述条中所传唐古特诸部族的人口:“大者万余骑。小者数千骑。”来看,在记述其人口数字时,特别使用了“骑”这个字眼,这与其说是表示  相似文献   

18.
<正> 在中国古代汉文典籍中有“賨”、“賨布”等词。“賨”见于文献,最早的是杨雄《蜀都赋》:“东有巴賨,绵亘百濮”;“賨布”首见于南朝宋人范晔的《后汉书·南蛮传》,云:“始置黔中郡。汉兴,改为武陵。岁令大人输布一匹,小口两丈,是谓賨布”。最早对賨作出解释的是南北朝时北齐魏收的《魏书·李雄传》,云:“賨李雄,盖廪君之苗裔也。……薄赋其民,口出钱三  相似文献   

19.
维吾尔族古称“袁纥”、“韦纥”、“回纥”、“回鹘”等。维吾尔族的先民是一个游牧民族,《旧唐书》卷一百九十五记载:“回纥……其象微小,其俗骁强。……无君长,居无恒所,随水草流徙。”《新唐书》卷二百一十七上也记载:“其人骁疆,初无酋长,逐水草转徙。善骑射,喜盗钞……。”公元840年,回鹘举族西迁,遂逐渐由游牧型经济向定居的农耕型经济过渡,开始“除去其游牧生活,而成所谓城郭之民”。现在的维吾尔族是典型的以农业为主的民族,畜牧业在其经济生活中已不占主导地位。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维吾尔族文化已粘附上了一层畜牧文化的色彩,畜牧文化在维吾尔文化中已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本文拟从语言的角度对维吾尔族的畜牧文化作一探索。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甲骨文“”符号锲入,以《史记》等古籍记载的“越人鸡卜”及其后裔之一——壮族至今仍在流传使用的鸡卦为例,通过对文献记载、考古文物和民俗材料方面的比较研究,提出易经数字卦源于先越鸡卦的新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