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末以来,伴随着欧美土地金融理论和土地金融制度被介绍到中国,以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中介的中国土地金融制度开始兴起并得以运用到土地改革中。抗战中后期,中国农民银行土地金融处奉国民政府之命办理土地金融业务,扶植自耕农,实现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改革政策,国民政府在土地改革上的大胆探索,为日后台湾土地改革成功提供了重要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很多方面都发生了较大变化。西南大后方的人口也发生了巨大变迁,其变迁缘由包括战争、灾荒、经济、政策法规导向、婚姻、家庭、谋生、求学、国际迁移等等,其中战争是中国西南大后方人口变迁的最根本原因,灾荒、经济、政策法规导向、婚姻等原因也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3.
在1937-1945年的中国全面抗日战争期间,东亚地区存在着两种国际秩序的较量:以"门户开放"为特征、美国主导建立的华盛顿体系;以"共存共荣"为特征、日本企图建立的"大东亚共荣圈"。日本的全面侵华战争导致了华盛顿体系的崩溃;太平洋战争之后,日本初步在亚洲太平洋地区建立起"大东亚共荣圈"。但随着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日本所谓的"大东亚共荣圈"只是昙花一现。  相似文献   

4.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妇女思想意识的变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妇女的思想意识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空前的民族救亡意识 ;民主平等与政治参与意识 ;重视学习文化知识 ;参加生产 ,自强自立 ;卫生保健 ,科学育儿等。这些观念的转变 ,反映了边区妇女政治、经济、社会地位的极大提高 ,也体现了这一时期陕甘宁边区政治民主、社会文明的进步趋势  相似文献   

5.
民国时期,徽州地区烟毒泛滥.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推行毒化政策,徽州地区社会失序,具有烟毒化的趋势.在民族危亡之际,南京国民政府发动了大规模的禁烟运动,从废除公土制度、限制私烟流动、强制烟民戒烟、设立强民工厂、建立监督组织、推行禁烟宣传六个方面推动徽州地区的禁烟运动,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并未将鸦片彻底根除.  相似文献   

6.
本文指出,本世纪上半叶,中国金融中心经历过数度区域性变迁,这在世界近现代金融发展史上是极为罕见的。其主要原因是:一、旧中国中央政权直接控制金融机构和主要金融业务;二、中国近代金融资本家阶级在经济上、政治上的不成熟、不独立。作者认为,对成为金融中心的区域来说,这种变迁造成的影响是双面的,即一方面推动该地区工商实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又常常因发生金融风潮而引发该地区的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这是旧中国统治集团违背经济规律和历史发展潮流的政策措施导致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7.
8.
抗战时期,中国妇女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动员起来,投身于抗日洪流中。抗战时期妇女动员呈现出广泛性、组织性和活动方式多样性的特点。近代以来妇女解放思潮的兴起和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国共两党大量的妇女工作和对妇女干部的培训、妇女界抗日统一战线和民族主义精神是促使妇女全面动员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抗战时期甘肃的商业在战时艰难状况下有了较大的发展,传统的商路也因为战争的影响发生了较大改变。本文拟就抗战时期甘肃的特产水烟、羊毛的运销路线的变化为例,探讨抗战时期甘肃省的商路变迁以及由此带来的对甘肃商业发展的影响,借此管窥抗战前后甘肃地方区域市场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具有悠久的交通文化。自步行时代至马车时代,中国古代交通技术在人类交通史上都处于领先地位,蕴涵其中的交通伦理亦经历了从部族伦理的自为存在到民族国家伦理的自觉反思之转变。继承与批判的统一,是研究中国古代交通伦理的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11.
战争对铁路建设影响颇大。战争催生了一些新的铁路线,也摧毁了一些旧的铁路线,战争的进程决定着铁路建设的进展和铁路的总体状况。战时铁路成了交战双方争夺和利用的生死线,也因战势、战局变化而修筑或毁弃,同时战争影响着铁路建设的区域分布和建设进程。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为适应抗战需要加大了在西南、西北地区进行铁路建设的力度,湘桂、黔桂等新铁路线应运而生。国民政府增设铁路建设专款,新修线路所需路轨、桥梁材料多来自旧路。西南、西北地区的新线修筑虽非国民政府平衡我国铁路建设区域分布的考量,但在事实上改善了我国铁路建设的区域分布,促进了大后方经济的发展,开辟了中国陆路国际交通线,对我国抗战最终取得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2.
刘贝 《南方论刊》2021,(5):19-21
全面抗战时期,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和中共自身影响的扩大,我们党为了坚持抗战到底,积蓄力量,及时制定了发展党员的政策及壮大队伍的基本方针、巩固党组织和整顿党组织的相关政策,实现了中共的大发展.中共党员队伍的壮大,为抗战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对新时期党员的发展仍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抗战时期晋冀鲁豫边区减轻农民负担历史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建国 《阴山学刊》2004,17(5):91-96
抗战时期,中共已经深刻认识到减轻农民负担的重要性。为了巩固与发展敌后抗日根据地,晋冀鲁豫边区党和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主要有减租减息、减轻封建剥削,减轻农民的赋税负担,精兵简政与部队生产相结合,财政上建立严格的制度,加强对各级财政的监督与管理等,切实减轻了农民负担。为农民减负是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及建国后,直至现在政府都必须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区域现代化与区域制度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现代化研究是我国现代化实践提出的新课题 ,研究区域现代化既要借鉴原有现代化理论 ,又必须开拓创新。传统现代化理论侧重于对现代化的总体概括和把握 ,描述性研究多 ,深入到现代化过程内部作机理分析少 ,缺乏科学解释力。新制度经济学揭示了制度因素在经济发展中的核心作用 ,为我们研究区域现代化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区域现代化本质上是区域制度变迁的过程 ,正是制度的不断演进 ,为技术进步和生产力发展拓宽了空间 ,进而推动了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制度建设是区域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内容 ,加快区域现代化进程 ,必须从构建合理有效的制度安排入手。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20.
谭刚 《天府新论》2004,4(2):101-103
抗战爆发后 ,国民政府在西部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交通建设 ,改善了大后方的交通条件。随着西部交通条件的改善 ,交通沿线的城市也得到了较快发展 ,从而推动了整个西部地区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