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劳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关键概念,其中,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观具有鲜明的人学属性。新时代,开展劳动教育的首要问题,在于厘清劳动概念、阐明劳动对人的价值与意义,发挥劳动的育人功能。分析马克思劳动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思想特性,对培育正确的劳动观念,阐释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多维度培养目标,以及对创新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多重路径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
价值观自信教育是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亦是培养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关键环节。为更好地加强大学生价值观自信教育,须从理论、实践、文化、时代四个维度加以认识和把握。理论维度是大学生价值观自信教育的重要支撑,实践维度是大学生价值观自信教育的基本要求,文化维度是大学生价值观自信教育的丰富养料,时代维度是大学生价值观自信教育的现实需要。正确地理解和把握这四个维度,对加强大学生价值观自信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王海男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4(4):44-46
高校大学生的价值观存在着危机,行之有效的价值观教育是化解危机的重要途径。价值观教育有自己特定的内涵,必须处理好核心与特色、传统与现实等关系。 相似文献
4.
白云飞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6):106-108
当前,乡村振兴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高校拥有丰富的智力资源,包括专业知识、科研成果、科技人才等,可以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加专业的技术支持。利用高校的智力资源,可以更好地解决乡村发展遇到的问题,推动乡村振兴。探究新时代高校在农业科技创新、人才智力输出、农村社会发展等方面助力乡村振兴举措,可以为乡村振兴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5.
6.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如何立足和发挥自身优势来提升爱国主义教育的效能,这是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值得研究的新课题。校情校史、校本课程资源、校园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依托这些校本特色平台的建设将为爱国主义教育提供有效载体,同时也将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针对性,提升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7.
21世纪,汹涌而来的各种思潮冲击着大学生年轻的神经,以网络传播手段为主的泛滥信息极易引发大学生精神家园缺失、民族价值观迷茫,网络交流的自由、平等亦使大学生产生亲近感和自由感。西方发达国家借助其经济和技术优势,极力向发展中国家宣扬、渗透其文化价值观念,一些腐朽思想、黄色流毒也利用网络形式淡化大学生的爱国意识。面对种种不利于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发展的因素,我们应通过加强国防教育、丰富教育内涵、用好信息技术、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创新发展、提倡公民教育、科学安排教育体系、活跃教育形式和优化教育环境等措施,加强爱国主义的实效。 相似文献
8.
9.
10.
重视党史教育学习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当前各大高校均在开展党史教育主题活动,有着鲜明特点的同时,也存在着课程与党史教育衔接生硬、未形成党史教育活动制度化、教育资源挖掘力度不够、授课教师党史理论水平不高等问题。高校党史教育从教育定位上看,承担着“育人”的责任;从思想定位上看,是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清醒剂;从传承定位上看,是传承“革命薪火”的有效途径。基于此,本文将从“热度先行”“制度导向”“术业兼修”“同向同行”四个路径来分析新时代下高校加强党史教育的创新研究。 相似文献
11.
马丹凤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3):203-205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大学生,要做好这一工作首先应该激发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需求,一是培养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的需求意识;二是让大学生认识到思想政治素质是素质教育中最重要的素质,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加之教师讲究一定的思想政治工作艺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才能更见实效。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的发展,充裕的闲暇时间成为高校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闲暇时间的利用合理与否,影响着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因此,闲暇德育理应成为高等教育研究的新领域。高校实施闲暇德育对整个社会、对高校教育本身以及对大学生个体素质的全面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徐小军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0,20(2):22-24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定位应包括功能、价值、目标和观念定位。功能的科学定位,包括政治功能、经济功能和文化功能的定位;价值的科学定位,包括社会性价值定位和个体性价值定位;目标的科学定位,主要有根本性目标定位和具体性目标定位;观念的科学定位,包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的发展观、质量观、资源观、任务观和德育观的定位。 相似文献
14.
《实践论》内容丰富,涉及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各个方面,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将《实践论》理念引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打破单一教学模式,拓宽教育途径,有利于促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向高校学生行为的转化,从而达到知行统一。 相似文献
15.
陈存民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3,(3):121-123
高校体育教育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起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体育作为高校教育的一门学科 ,自然受到应试教育的不良影响 ,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过程中 ,应努力消除应试教育的影响 ,突出创新素质教育 ,才能实现高校体育目标 相似文献
16.
李国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1):71-75
复杂的外部环境,尚存缺陷的工作机制造成了新时期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强.为了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必须进一步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凸显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科学性、时代性与先进性;进一步创新思想政治教育途径与方法.文中提出了提高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措施与方法. 相似文献
17.
18.
王建伟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3):106-108
随着社会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美育问题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越来越被提到重要位置。尤其是大学,美育更有其独特的地位和内容。大学的美育不仅地位重要,而且方式方法也截然不同于中小学。本文试图从这一角度,探讨新时期大学美育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