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60年代德国作家罗尔夫·迪特·布林克曼首次将美国媒体理论家莱斯利·菲德勒“流行文学”的概念引入德国。相比美国流行文学的标志“垮掉的一代”,流行文学在德国则承载着与美国截然不同的意义。最初的流行文学是20世纪对神圣正统的市民经典文化中所提倡的“美”和“善”的反思。在内容和方法上吸收了流行文化元素,  相似文献   

2.
现代德国史学对历史知识之建构性、目的性、功用性的认识经历了显著的变化。18世纪,为了对抗历史怀疑主义,德国史家强调历史知识的视角性和建构性。这种认知因为契合了当时科学概念中的个体性特质而流行一时。至19世纪中叶,科学概念内涵发生了变化,德国史学首先通过摆脱政治伦理说教性和理性从属性而确立了"自为目的性",其次随着历史"写作"与"研究"之间割裂的弥合,逐渐形成一套科学论证方法从而保障了这一特性。"自为目的性"有力地支撑了历史学成为一门自治且自洽的现代科学学科。19世纪下半叶,德国史学开始转向更强的社会地位诉求。与此同时,史学的科学性与功用性、客观性与主体性的论争此消彼长。20世纪70年代,历史知识之建构性重新被发现,发挥史学功用性的策略也从引导社会价值取向转为培养个体历史思维能力。纵观现代德国史学的这一认知变化脉络,与其说是在科学性上的递进,毋宁说是为了获取专业知识地位和社会现实地位而做出的建构、反思和调整。  相似文献   

3.
后现代主义起源于西方社会的政治运动,其精神实质是从政治和文化上对西方主流意识形态的批判,其缺陷在于未能建构出一种理想的社会和文化模式。中国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所经历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和后现代主义有极其相似之处,而且文学的发展也具有了对意识形态批判的后现代主义色彩,但在从反政治意识形态到泛意识形态的转变中,文学走向了迷失。重新使文学关注意识形态,使作家在社会责任和市场经济中寻求平衡,是文学发展的希望。  相似文献   

4.
学界荐书     
《学术界》2012,(8):252-253
张立群著:《中国后现代文学现象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5月出版。本书以富有激情的笔法,梳理了中国后现代文学现象的发生、发展。从80年代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谈起,到先锋文学、新历史小说、新生代小说、女性写作以及汉语诗歌写作的转向,直至走向"文化研究"的视野,中国后现  相似文献   

5.
80年代中后期 ,后现代主义在中国的悄然显影 ,一方面暗合了转型时代的精神状况与文学流变 ,另一方面使中国的后现代主义文学打上了本土胎记 ,形成了中国后现代主义思潮典型的文学表征 :1 .消解精神 ,反主流姿态与渎神的狂欢 ;2 .世俗化、市民化的追求与个人化的书写方式 ;3.零散化与不确定性 ;4.反语言的游戏。后现代主义与中国文学的相遇 ,标志一种划时代的审美转向 ,体现了 2 0世纪中国文学的完整性和丰富性以及与西方文学 (文化 )对话的必然性和危险性。  相似文献   

6.
格拉斯对德国的战争罪责有自觉的认识,忏悔的信念坚定,在忏悔中进行精神移民,寻找新语言来为重建社会道德服务.他是战后德国文学寻找新语言来重建道德之旅中最忠实的实践者之一,他用新语言表现人在特定背景下的选择与表现、理性与非理性、放纵与适度,令人反省.他为战后德国文学谱写了新的篇章.  相似文献   

7.
德国生态诗是自上世纪50年代产生的一种独特的诗歌文学现象,它反映了二战后德国人、技术和自然三者关系相互对峙、抵牾和冲突状态下人们对生态危机的深刻反思.德国生态诗的丰富多样性和精神主旨,反映出德国这个高度文明的生态型国家形成和发展背后所蕴藉的深层次生态思想文化根源.  相似文献   

8.
“丑学”作为感性学(aesthetics)的范畴之一,长期被遮蔽在“美学”的阴影之中。80年代以来,随着西方理论的引入和创作界对“丑”之态度的转变,一些文学作品中出现了对丑的大量描写,丑学研究逐渐形成了一股潮流。从80年代初期至90年代初学者们主要研究的是关于丑的本质,丑与美的关系问题,并围绕“以丑为美”和“化丑为美”进行了讨论;90年代中后期以来文论界开始关注文学审丑现象,主要针对先锋文艺中的审丑现象进行了分析。对80年代以来关于丑学理论研究进行分析,能为感性学的现代发展开辟新的道路。能够更好的把握文学的动向,更有利于文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自20世纪初西方文学理论传入中国,中西方文学理论开始了一个相互影响的过程.但直到20世纪80年代以前,这一过程以中国吸收或引入西方文学理论为主,而缺少双向的交流或对话.其主要原因是中西方文学理论在这一时期各自关注着不同的问题从五四运动到70年代末的社会变革和动荡使中国文学理论与社会政治斗争的联系日益紧密,而此期西方文学理论则将关注的重心转向了文学自身的形式、结构;在70年代,双方的理论兴趣焦点又分别向相反的方向演化.直到80年代后期,中国文学理论开始从"拿来主义"的狂热和浮躁中沉静下来对自身进行反思,中西方文学理论的对话才逐渐形成共同的焦点.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个被历史赋予特殊内涵的文学口号,"写真实"已构成现实主义思潮在20世纪中国文学中演变的一条显性线索.在五四"新文学"运动时期,"写真实"作为科学理性精神的表征及强调对现实生活的客观描摹而被纳入中国现代文学视野:在上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它作为拯救的武器为获取文学的独立话语权而抗争;在80年代初,它又作为"再启蒙"的理论起点对现实主义进行"还原".而在80年代末,随着历史语境的转换,西方"所指"概念对传统认识论中"真"的概念的颠覆与重构,"写真实"终结了其历史使命,从而走向退隐.  相似文献   

11.
如果我们从历史发展的脉络来考察便更容易猜度和把握21世纪西方文学的基本走向与特征。20世纪的西方文学就纵的走向来看大体可以划分为两条线,一条是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的西方文学,另一条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现实主义文学。左翼文学在20世纪末已大体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它的历史意义显然大于它的文学意义。21世纪的西方文学在一片"作者死亡"、"文学终结"、"小说枯竭"的嘈杂声中悄然走向多元与融合,并显示出如下基本特征:回归现实主义、重返道德关怀、走向多元性、图像转向。  相似文献   

12.
德国著名"社会史"派(Gesellscha ftsgeschichte)因在(德国)历史研究中应用社会学现代化理论以及政治哲学现代化理论(sociological and politological modernization theories),为大众所熟知。汉斯.乌尔里希.韦勒(Hans-Ulrich Wehler)倡导现代化理论,并将其作为转变"传统"德国历史的方法:以少数"伟人"为中心的国家政治史,转变为综合比较的德国社会史,即政治之外的社会结构。1914年至1945年,德国处于灾难政治时期———德国"特殊道路",这段时期的政治被视为政治体制"延后的现代化"。同时,德国历史学家提出了能够解释社会结构和社会进程的社会科学理论及方法,以替代那些强调个人理解的"传统"研究方法。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初期,德国社会史学家通过运用现代化理论及社会科学方法对德国历史进行分析,在国内取得了主导地位。然而,80年代之后,这些社会史学家越来越受到"文化转向"支持者的批评,批评他们不是把文化融入社会史中,而是把政治归入社会,把个人归入到社会结构中。本文不仅认为这些批评基本正确,更认为这些与社会史相关的问题是概念倒置的结果。社会史学家所做的基本上就是将他们所批评的"传统"立场进行倒置(例如马克思对黑格尔学说的倒置)。这样一来,那些被批评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只是将立场倒置了一下而已。"传统"立场强调个人,倒置为"现代"立场强调结构;"传统"立场强调文化,倒置为"现代"立场强调结构;"传统"立场强调理解,倒置为"现代"立场解释因果。有人提出,社会史学家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理论来摆脱倒置概念的陷阱。  相似文献   

13.
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学具有非理性和反理性的特征,这决定了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学的欣赏具有"反懂"性.具体表现为:有些现代主义文学作品,本来就没有明确的意义,对于这样的作品,欣赏当然不能以"懂"为标准,可以是"反懂"的.而有些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本来就是以"反懂"的方式写作的,对其欣赏当然或至少可以是"反懂"的.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80年代文学改编电影的精英化表征,契合了 1978年后内地文化精英化转向的总体趋势.这一时期,众多的电影人热衷于将文学作品改编为电影.其中既有对经典文学文本的改编,也有对"伤痕文学""寻根文学""改革文学"的改编..改编电影中,对知识分子和政治精英群体的银幕展示,标示着精英群体再次走向时代前台;对爱情与青春题材的改编,彰显着这时期人性复归思潮的文化力量;而"文化寻根"和"文化重建"语境下的改编电影,则成为这时期文化精英群体寻找与构建中国新文化体系的重要影像表达.同时,20世纪80年代的电影精英化意识,不仅深远影响了"第四代"和"第五代"导演的创作,还在"第六代"导演的作品中继续发挥着精神余热.  相似文献   

15.
刘小新:90年代至今,你出版了四部学术著作,即《冲突的文学》、《文学的维度》、《隐蔽的成规》、《双重视域》。这些著作之间是否存在某种理论联系?每一部著作的思想重点又在哪里?南帆:80年代后期,我开始构思《冲突的文学》──尽管这部著作90年代初期才出版。那个时候,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这些概念已经风行;另一方面,“寻根文学”、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这些命题又明显地喻示了另一种文化意向。这种状况让我察觉到,深刻的文化冲突正在展开。《冲突的文学》选择了20个问题,分别从“生存现实”、“…  相似文献   

16.
网络文学是电脑技术与文学联姻而产生的。20世纪80年代互联网由立足军事、面向科研朝大规模民用转化,成为所谓“第四媒体”,这才孕育了寄身于电子邮件、张贴于新闻组或BBS、活跃于聊天室、发表在电子报刊、编排于网站栏目或作为个人主页而存在的文学作品。在更为广阔的意义上,网络文学是下述历史运动的产物:经济全球化与媒体网络化相互促进,推动了超越传统壁垒的文化交流;后现代主义对宏大叙事的消解,刺激了公众自由表达的欲望,并造成了嬉戏的氛围;信息化加速了社会流动,既提供了多样化选择的可能性,又引发了近于无所适从的焦虑,这种焦虑…  相似文献   

17.
自70年代末的乡土文学论战后走过了20年历程的台湾文学,和整个中国文学乃至整个人类文明一起,即将跨入21世纪。笔者虽非预言家,但从本世纪最后20年、特别是近年来台湾文学的变化看,或许也能试着勾勒出台湾文学在跨越世纪时,其发展的大致轮廓和趋向。首先从政治层面看,“政治文学”的崛起是近20年台湾最重要的文学现象之一,它使台湾文学赫然增加其强烈的现实批判性。在80年代以前的“威权时代”,台湾虽然有反映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的作品,但实际上并没有以国民党专制统治为直接批判对象的真正意义上的“政治文学”。80年代后,所…  相似文献   

18.
周进珍 《理论界》2007,3(9):149-150
文学鉴赏是人们对文学作品进行艺术审美的一种特殊精神活动,由于鉴赏的客体、鉴赏的过程和鉴赏的终极目标都具有模糊性特征,所以文学鉴赏具有模糊性。文学鉴赏的模糊性启示人们:在文学鉴赏活动中要以大胆而自由的气魄去欣赏文学作品,不能一味强求某种明晰确定的概念,不能一叶障目,否则会把充满生命活力的鉴赏活动引入死胡同。  相似文献   

19.
后现代主义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兴起的文化潮流,广泛涉及大众艺术、先锋派艺术、实验小说、后结构主义哲学及其文学批评。早在80年代初期,伴随着关于“西方现代派文学”的讨论,后现代主义首先从文学界进入中国。关于后现代主义概念的定义、内涵和外延,目前学术界尚没有一致的意见。但有一点是明确的,后现代主义绝非有人所说的仅仅是一种文艺思潮,它首先是一种文化倾向,是一个文化哲学和精神价值取向的问题。作为一种泛文化现象,后现代主义基本上表现为试图以激进的方式,改变现代社会的精神价值,至一种“无深度的平面”的临界点…  相似文献   

20.
告别"崇高"之后--后新时期小说一面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正如我们无法将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划出一道清晰可见的分界线一样,试图将我国新时期文学与后新时期文学作出同样的划定显然也是不可能的.不过,一般来说,后现代主义是西方继现代主义之后于20世纪60年代初形成的一种文学倾向或思潮,以后渐渐发展成一种几乎遍及全球的文化运动.后新时期文学则是指我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新兴的一种文学倾向或思潮.虽然两者的起始时间相距近20年,但它们却同时交会于20世纪90年代.这种交会在今天这个地球变得越来越小的年代里,便必然会形成后现代主义与后新时期文学的某些共同的倾向和特点,同时也必然会产生东、西方文学的相互碰撞、影响和渗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