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2 011名中学生为调查对象,考察青少年同伴侵害与问题行为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心理素质在同伴侵害和内化及外化问题行为之间的中介和调节效应。结果表明:(1)同伴侵害和心理素质分别能正向和负向预测内化及外化问题行为;(2)心理素质在同伴侵害和内化及外化问题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3)心理素质可缓冲同伴侵害对外化问题行为的不良影响,部分支持了压力缓冲假设。研究结果丰富了心理素质作用机制方面的研究,为后续的预防及干预工作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高二学生自尊、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349名高二学生作为被试,探讨自尊、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结果发现:(1)高二学生有严重心理问题的总检出率为3.7%,学习焦虑是困扰高二学生的一个重要因素。(2)自尊不存在性别、专业差异,在家庭经济状况间存在显著差异,性别和家庭经济状况存在交互作用;总社会支持及各个因子不存在专业差异,利用度存在性别差异,利用度和总社会支持在不同家庭经济状况间存在差异;总MHT及各个因子在家庭经济状况间不存在差异,对人焦虑因子存在性别差异,自责倾向因子存在专业差异,性别与专业在过敏倾向因子上存在交互作用,性别与家庭经济状况在恐怖倾向因子上存在交互作用。(3)不同自尊水平学生的社会支持及心理健康存在显著差异。(4)自尊、社会支持与总MHT及各个因子存在显著负相关,自尊与社会支持存在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为了了解大学生网络成瘾状况,及其与社会支持、自尊的关系,采用网络成瘾诊断量表、社会支持量表、自尊量表,对黑龙江省某医学院532名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性别的大学生之间网络成瘾率存在显著差异(P0.01)。不同年级之间网络成瘾率无差异(P0.05)。成瘾组与非成瘾组在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支持利用、社会支持总分、自尊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网络成瘾量表得分与社会支持量表的各个分量表以及自尊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P0.01),自尊与社会支持量表的各分量表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P0.01)。结论:针对网络成瘾的大学生应该采取积极的认知行为疗法。  相似文献   

4.
采用量表法以211名大学生为被试研究大学生孤独感及其与自尊和社会支持的关系。(1)差异检验表明:孤独感在性别和来源上差异不显著。孤独感在年级上差异显著。(2)相关分析表明,大学生孤独感与自尊、社会支持呈显著负相关。(3)回归分析进一步表明,自尊和社会支持对孤独感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对502名青少年的社会支持与同伴接纳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接纳水平的青少年在肯定与支持和满意度维度上存在着显著差异。其中,高接纳组从母亲、朋友和教师那里获得的肯定与支持多于一般组和低接纳组,他们对朋友和教师的满意度均高于低接纳组和一般组,对母亲的满意度高于低接纳组。不同接纳水平的青少年在陪伴与亲密、冲突与惩罚维度上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选取郑州2所中学初一至高二年级的学生为被试,采用青少年亲子沟通量表(PACS)和自卑感量表(FIS)探讨亲子沟通与中学生自尊发展的关系。结果发现:青少年亲子沟通性别差异不显著,初一、高一、高二学生的亲子沟通质量更好。青少年普遍感知与母亲的沟通更好。家庭良好的亲子沟通对青少年自尊发展起着积极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以湖南省长沙市某社区的偏差行为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入访谈了解目前成人和他们自身对偏差行为和处理方式的认识,最后基于生态系统的观点探讨了如何利用社会支持网络来帮助偏差行为青少年.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教师支持行为与初中生的自尊水平的关系,采用问卷对200名初中生进行调查,所有数据采用SPSS15.0进行分析。结果发现:(1)在教师支持行为总分以及教师支持行为三维度中的情感支持和能力支持上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2)教师支持行为以及三个维度与其自尊水平都呈显著正相关;(3)教师支持行为中能力支持对初中生自尊水平有...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心理素质在中学生家庭社会经济地位(Socioeconomic Status,SES)与心理健康各指标间的作用,本研究对1 711名中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1)家庭SES与整体心理素质及其各维度均呈显著正相关,家庭SES、整体心理素质及其各维度均与积极心理健康指标呈显著正相关,与消极指标呈显著负相关。(2)整体心理素质在家庭SES与心理健康各指标间均存在部分中介效应。(3)对心理素质的三个维度进行多重中介效应分析后发现,在心理健康的积极指标上,心理素质各维度均在家庭SES与心理健康的积极指标间存在显著的中介效应;在消极指标上,认知特性和适应能力在家庭SES与抑郁间存在显著的中介效应,个性品质和适应能力在家庭SES与负性情绪间存在显著的中介效应。本研究表明,心理素质各维度在家庭SES与心理健康各指标间的作用会随心理健康指标的不同而有所差异,这拓展了家庭投资理论的研究,深化了对心理素质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11.
为探讨特殊儿童父母心理弹性、社会支持和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采用心理弹性量表、社会支持量表、自我效能感量表对221名特殊儿童父母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特殊儿童父母的心理弹性、自我效能感和社会支持两两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2)社会支持可直接影响心理弹性水平,也可通过自我效能感间接作用于心理弹性。研究结果表明,良好的社会支持与高自我效能感对提升我国特殊儿童父母的心理弹性水平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13.
采用12项一般家庭功能量表、友谊质量量表和小学生心理素质量表调查了1616名中高年级小学生,以探讨家庭功能、小学生友谊质量和心理素质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友谊质量在家庭功能和心理素质之间所起的作用。结果发现:(1)家庭功能与小学生友谊质量、心理素质两两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s<0.01);(2)家庭功能显著预测友谊质量(β=0.672,p<0.001)和心理素质(β=0.821,p<0.001),友谊质量显著预测心理素质(β=0.738,p<0.001);(3)友谊质量在家庭功能和小学生心理素质之间发挥中介作用(ab=0.496),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7.7%。  相似文献   

14.
以安徽省839 名幼儿园教师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法调查幼儿园教师社会支持、心理弹性和情绪劳动之间的关系。结果 表明:幼儿教师社会支持与心理弹性、深层扮演、自然表达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社会支持与表层扮演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关 系;心理弹性在社会支持与深层扮演、自然表达之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在社会支持与表层扮演之间存在完全中介。主要建 议:提高支持性发展条件,关注男教师专业发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激发公办幼儿园教师活力;加强教师心理建构,以生命关 怀挖掘精神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究社会支持与农村幼儿教师长期从教意愿的关系,采用社会支持量表、心理资本问卷、职业幸福感量表和教师长期从教意愿量表对488名农村幼儿教师进行调查。结果发现,社会支持、心理资本、职业幸福感和农村幼儿教师长期从教意愿之间彼此呈现显著性正相关;社会支持显著预测农村幼儿教师长期从教意愿;心理资本在社会支持与农村幼儿教师长期从教意愿之间的中介效应显著,职业幸福感在社会支持与农村幼儿教师长期从教意愿之间的中介效应显著,心理资本和职业幸福感在社会支持与农村幼儿教师长期从教意愿之间的链式中介效应显著。因此,社会支持可以直接预测农村幼儿教师长期从教意愿,也可以通过心理资本和职业幸福感形成的序列中介作用预测农村幼儿教师长期从教意愿。  相似文献   

16.
社会支持在灾后心理危机干预中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心理危机干预通过及时控制和减缓灾难的心理社会影响,促进了受灾者心理健康的重建。然而,当前我国灾区的心理干预工作存在着将心理危机干预与社会支持相混淆又相脱离的背反现象。调查和事实证实,只有实现二者的互动尤其是充分发挥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才能够既促进灾后心理危机干预的专业性功能提升,又进一步增强实务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角色行为与人力资源体系之间存在关联较强的心理契约调节效应。通过对来自高科技公司的127名知识型员工与28名基层经理的数据实施层次分析表明:关系型心理契约不仅可以调节人力资源承诺体系与在职员工角色之间的关系,还有利于塑造组织公民行为,而交易型心理契约的调节作用甚微;基于承诺的人力资源体系正相关于关系型的心理契约,负相关于交易型的心理契约;基于承诺的人力资源体系能引导出对公司目标有利的知识型员工的职业行为;而企业可以提供经济的或非物质的激励,也可以通过尊重、支持与承诺等来引导出员工的额外角色行为。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选取了754名小学三年级的儿童及其母亲和祖父母作为被试考察了祖父母教养对儿童同伴关系的影响以及儿童内外化问题行为在其中所起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受教育水平高且身体健康状况好的祖父母对孙子女的养育水平更高;(2)祖父母养育与儿童的内外化问题行为及同伴拒绝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祖父母心理控制与儿童的内外化问题行为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与儿童的同伴接纳呈显著负相关,与儿童的同伴拒绝呈显著正相关;(3)儿童的内外化问题行为与儿童的同伴接纳呈显著负相关,与儿童的同伴拒绝呈显著正相关;(4)儿童的外化问题行为在祖父母养育和同伴接纳之间,在祖父母心理控制与同伴接纳之间均起完全中介作用;(5)儿童的外化问题行为在祖父母养育和同伴拒绝之间,在祖父母心理控制与同伴拒绝之间均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母亲育儿压力在其工作-家庭冲突和儿童问题行为间的中介效应,以工作-家庭冲突量表 (WFC)、简式育儿压力问卷 ( PSI-SF)和长处和困难问卷(SDQ)为测量工具对627名工作母亲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工作-家庭冲突、育儿压力、儿童问题行为三个变量之间呈两两正相关关系;2)育儿压力总分在工作-家庭冲突及儿童问题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育儿压力中育儿愁苦、困难儿童两个因子在工作-家庭冲突及儿童问题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亲子互动失调因子则无显著中介作用。研究结论:母亲工作-家庭冲突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儿童问题行为,可以通过育儿压力,尤其是育儿压力中的育儿愁苦、困难儿童两个因子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0.
心理社会行为的中西方差异:"性善-性恶文化"假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中西方文化中的人性假设出发重新审视中西方文化差异和心理社会行为差异,本研究表明:中国文化中的人性本善假设使得中国人的心理社会行为出现了一种原发性的焦虑,并造成了中国人注重道德评价、关注环境影响以及较多防御反应的特点;而西方文化中的人性本恶假设则使得西方人有一种原发性的随意和放松,并造就了西方人关注行为和事物本身特点、关注目标特点及较少防御反应的特点.前者被称为"性善文化",而后者则被称作"性恶文化".通过对个人主义-集体主义概念的重新审视,不仅支持了对中西方"性善-性恶文化"的界定,而且也深化了对上述概念的认识,同时我们还对心理学研究的中国化及全面梳理西方心理学概念的需要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