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2006年北京市1‰流动人口调查资料,对在京流动人口15周岁以下子女流动/留守行为,从父母和子女的人口学特征、家庭结构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子女年龄越小越有可能跟随父母外出流动,而性别、孩次影响不显著;照顾人为祖辈的子女不倾向于外出流动;父亲或母亲为主要照顾人之间没有差别;父母在外流动年数和是否受过高等教育显著影响子女是否外出流动。  相似文献   

2.
流动人口子女人格特征探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流动人口子女随其父母流动,与一般的学生相比显示出了独立、灵活、创新、合作的人格特征。这些特征与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和文化因素有关,而在学校教育中尤其受到社会与文化因素的影响。学校应当重视这些因素的作用,在少先队活动中磨练与培养,促进流动人口子女人格特征的显现和个性的张扬。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流动人口的数量日益增多,滞留时间加长,流动人口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逐渐浮出水面。文章以浙江、广东两省部分城市为例,分析解决好城市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问题对提高我国人口素质,维持和谐社会等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教育隔离主要表现为学校隔离,在不同性质的学校就读的随迁子女之间就处于一种空间隔离的状态。调查发现,学校作为流动人口随迁子女社会化的主要场域,不同类型的学校蕴含了随迁子女与本地学生的不同社会交往逻辑。公办学校就读的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在发展同伴关系的过程中受到了很大局限,在民办学校就读的流动人口随迁子女,接触的大部分是相同身份的同学,与本地的学生几乎处于隔离的状态,对他们的社会融入感产生了负向影响。家庭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对流动人口随迁子女社会融入感产生了显著影响,其社会融入感不仅具有代际传承性,而且也具有一定的可塑性。  相似文献   

5.
教育扩张政策对流动人口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关乎教育与社会公平的问题。文章基于全国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调查数据,利用Probit二值选择模型实证检验了教育扩张政策对流动人口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全样本分析发现两次教育扩张显著提高了流动人口的受教育程度,义务教育改革将个体高中教育参与率提高了3.2个百分点,高校扩招则将大学教育参与率提高了4.7个百分点;性别分样本分析发现教育扩张政策将大学教育机会更多地分配至男性,男性大学教育参与率比女性高出了3.3个百分点;户籍分样本分析发现教育扩张政策具有“城市导向型”的特征,非农户籍在高中教育和大学教育参与率上相对于农业户籍分别高出了1.3和3.1个百分点。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新时代教育事业改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我国流动人口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一般认为,大多数流动人口为了更高的收入而发生流动。本文先应用经济学中的效用理论建立一个有关人口流动的行为分析模型,在收入决定的基础上来分析人口为什么要发生流动的微观动因,以及在影响因素变动的情况下,人口流动决策机制的变动问题。此外,本文从现实的角度对我国流动人口的行为进行了总结,认为收入水平、地区差别以及教育程度都对流动人口的行为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7.
以网络经济为视角,关注人力资本的家庭创业决策在地区间的结构性差异,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利用广义多层次线性模型实证检验了网络经济发展对人力资本的家庭创业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网络经济发展整体上有利于家庭创业意愿的提高,但抑制了人力资本对家庭创业意愿的促进作用,这种影响效率在城镇家庭样本中较为显著,而在农村家庭样本中表现不明显;另外,从不同人力资本水平来看,网络经济主要通过信息大众化和扩大机会成本抑制了高人力资本的家庭创业意愿。  相似文献   

8.
流动人口子女就学问题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流入地居住的流动人口适龄儿童、少年在就学上出现了各种不同的问题。通过对我国流动人口子女就学现状的阐述及分析,对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解决办法做出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中国出现大规模的乡城迁移和城际迁移,流动人口呈现出总量迅速增长和在城市居住时间不断延长的主要趋势.在现阶段,由于教育资源的有限性和稀缺性,流动人口子女的受教育问题往往成为这一群体工作、生活的最大影响因素,由此衍生出来的矛盾引起社会的关注.本文通过国家人口计生委的2010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工作调查原始数据,通过区分流动人口的户籍特征和流动类型,对15岁以下流动人口子女的性别结构、年龄结构、学业结构、学校类型等进行深入分析,并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江海纵横》2004,(3):38-39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劳动力向发达地区流动是中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一种必然趋势,也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一种可喜现象。流动人口的子女也随着父母的工作流动而流动,如何重视和关心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问题,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新的课题。钟秀街道的钟秀小学是本市接受流动人口子女最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城市流动人口子女的家庭环境状况及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使用家庭环境中文版量表(PES-CV)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河南省5所学校500名学生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不同外出类型城市流动人口子女在家庭环境的情感表达和控制性两个因子上存在统计学意义差异;流动子女与非流动子女在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焦虑和恐怖四个因子上存在统计学意义差异;流动人口子女家庭环境的亲密度、情感表达、矛盾性、独立性、文化性、娱乐性、道德宗教观和组织性与心理健康的多数维度呈现统计学意义相关关系。因此,要格外关注流动人口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改善家庭环境以有效提升流动人口子女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流动人口大幅度增长,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权的法律保障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虽然我国已初步建立了公民受教育权的法律体系,但尚存在不足,必须通过完善立法、严格执法来建立和完善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权的法律保障制度,保证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权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
解决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的关键是改革目前基础教育经费的拨款方式。笔者认为,应借鉴发源于西方国家的教育券制度,让生源流入地政府、流出地政府以及中央政府三方共同承担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成本的理论模型。教育券——作为对现行义务教育财政拨款体制的补充,能弥补基础教育经费拨款方式对流动学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政策真空,从制度上保障流动人口子女接受教育。  相似文献   

14.
对流动人口子女学校教育两种途径的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流动人口子女是流动人口中的特殊群体,在整个社会变迁中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本文从流动子口子女、城市居民子女、流动人口家长和学校教师四方面分析了流入地实现流动人口子女学校教育的优势,对公办学校的主渠道和民办学校的辅助渠道从内容到形式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15.
从生命历程的视角,利用CFPS数据,分析农村个体早期,即儿童时期的迁移流动经历对其成年后的教育人力资本的影响,发现早期迁移经历会对个体成年后的教育人力资本产生显著影响。早期迁移经历对个体受教育质量的影响是正面的,尤其是农村非户籍迁移个体。早期迁移经历的发生会显著提高个体的识字能力和数学能力,且这种积极影响会在发生迁移的时机更早、距离更远时,表现得更为强烈。对此,政府应多关注农村非户籍迁移群体,促进其家庭化流动,从而减少留守儿童,增加农村儿童的迁移机会。同时,应多方位保障流动儿童的受教育权力,保证这部分儿童能够通过迁移利用更好的教育资源、减少其学业中断的风险。此外,还应出台相应政策支持农村家庭在儿童适当的年龄进行远距离的迁移。  相似文献   

16.
流动人口子女及其教育:概念的辨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流动人口子女”这一概念近些年使用非常广泛 ,但它本身却是一个遭到误用、被窄化使用的概念。按照概念准确地说 ,流动人口子女不仅指流入城市的流动儿童 ,也应该包括留在乡村的“留守儿童”。因此 ,讨论“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问题 ,也相应需要从这两个方面的一致之处着眼 ,以从整体和宏观的角度全面看待这个问题 ,把握问题的实质并更好地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7.
流动人口急增,流动人口子女已成为一个庞大群体。而庞大的民工子弟学生的教育问题不仅是学校的问题更是个尖锐的社会问题。文章分析了城市流动人口子女难以融入城市教育环境的原因,并提出了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8.
农村劳动力迁移带来的人力资本集聚对我国区域经济和农村发展具有显著的影响。伴随着区域产业的调整,区域人力资本集聚水平将会随之改变,农村劳动力转移将会面临新的趋势和调整。为了更好的探索我国农村劳动力迁移的人力资本集聚水平和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发现我国农村人力资本的地理集中程度为0.35,其中第三产业生产总值、城镇职工平均工资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形成的城乡收入差距是影响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人力资本集聚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为了更好的提升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集聚程度,需要做到加强劳动力输出组织的建设,促使劳动力的跨区域转移以及改善其劳资关系,努力拓宽劳动力跨区域迁移领域和扩大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容量。  相似文献   

19.
试论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的成因及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当代中国人口大规模地流动,流动人口家庭化现象越来越普遍,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问题成为一个值得我们重视和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在分析该问题的社会背景的基础上,进一步从社会化过程的中断、家庭物质条件的困难、子女入城后的复杂变化和家庭教育方法选择上的困难等四个方面探讨该问题的成因,并指出该问题具备的三个特点:复杂性和关联性、内部性和外部性、封闭性和开放性.  相似文献   

20.
流动人口子女平等受教育权的应然与实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流动人口子女平等接受教育,事关社会公平正义与安定和谐,是被国际法、我国《宪法》和有关政策法规确认的应有权利.然而当前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依然存在着入学条件不公正、难以平等享用公办教育资源、隔离教育、权利保障薄弱以及教育质量不高等问题,致使其平等受教育权大打折扣.只有从户籍、入学就学、财政投入、扶持民办教育、宏观规划、监督保障等方面加强制度改革与创新,弥补制度裂缝,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流动人口子女平等受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