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左瑞杰 《中华魂》2013,(10):18-21
甘肃庆阳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文明发祥地,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要在挖掘、整合甘肃文化资源,加快创意开发和传承保护,加强深层次文化艺术研究、文艺创作、打造文艺精品,打造文化共享平台,  相似文献   

2.
以合肥市城市建设为例,从城市景观的角度出发,思考城市的历史文化、景观与生态资源、城市与人三个方面问题,认为在城市建设中,应多注重城市历史文化的挖掘和传承、生态资源的节约与保护、城市景观建设以人为本,探索如何构建和谐的城市景观。  相似文献   

3.
富有深厚历史文化的小城镇在文化传承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全球化背景下,一些地方小城镇积极采取举措,对当地丰富的文化资源进行保护和开发。文章以处于鄂西地区的宜昌市为例,对其历史文化景观进行了归类,分析总结了宜昌市小城镇景观特色区对历史文化保护的体现;并结合宜昌市历史文化景观保护现状,提出了小城镇历史文化景观的保护和开发利用途径。  相似文献   

4.
运河文脉以大运河文化为核心,具有时间与空间双重维度,是北京历史文脉、城市空间文脉的组成部分.运河古桥与大运河相生相伴,是运河文化形成与发展的见证者与记录者.与大运河古桥相关的传说故事,在运河文化时空中生成与流传,它见证了漕运的历史变迁、记录了城市的建设发展、讲述了民众的文化生活,承载着丰富而鲜活的运河文化记忆,是运河文脉的重要载体.运河文脉的传承是运河历史文脉、北京城市文脉的传承,是中华传统文化根脉的守护,也是历史文化与当代文化的接续,亦是文化建构下的空间生产.运河古桥传说在运河文脉传承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以记忆性叙事融合运河文化包含的多元内容,构建运河文化遗产存在的时空整体,是古都城市风貌恢复与保持的文化资源,也是凝聚民众价值共识的文化纽带,这是运河古桥传说及其传承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摘要]作为一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重庆对城市中历史景观的保护做了许多努力,也取得了相当显著的成绩。但其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归结起来,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旧城改造”中对城市历史景观的保护缺乏有力措施、对城市中散存的历史景观资源缺乏重视、对城市历史景观周边整体环境缺乏规划保护。对此,本文试对重庆城市历史景观保护提出相应的建议,即在“旧城改造”中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保护与建设之间的关系;对城市中散存的历史景观资源要加强日常监管、加大宣传力度;注意历史景观与周边环境整体风格的配合协调。  相似文献   

6.
江南古桥作为江南的代表性建筑之一,是江南人民的宝贵财富,其不仅显示出了古人的卓越智慧和精湛技术,更彰显出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体现了江南独特的地域特征,极具文物价值和学术价值,然而,在当今经济迅速发展期,江南古桥、古桥文化和古桥环境与江南经济文化和城乡建设快速发展的矛盾日益突显,而解决这一矛盾的方法和途径大多是以大量古桥的损毁和迁移为代价的,因此,古桥及文化整体性规划保护刻不容缓且极其重要,这就需要从分析江南古桥及文化现状和原因出发,而后对其提出系统科学的保护对策,以充分挖掘、借鉴和利用古桥资源和价值来服务当今的社会经济文化。  相似文献   

7.
苏州评弹是我国极富盛名的江南地方民间曲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吴地代表性艺术形式.历史上,评弹曾作为民间艺人的安生谋命手段,它虽不具有主流文化的正宗血统,但却始终与文人文化和民间俗文化保持着深厚的渊源和联系,因而它一直拥有独特的文化传承路径.书目文本传承在苏州评弹的文化传承中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是其形成、演变、创新、发展、延存、保护的重要见证.揭示评弹书目的传统传承规律,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珍藏和保护这一珍贵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8.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濒危传统项目的静态保护、自然文化生态中的活态传承,以及未来文化资源利用的生产性开发方面,都负有神圣的使命。目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应坚持以人为本,处理好保护与开发、传统与现代、传承与市场的关系,在加大抢救性保护、深化活态传承的基础上,积极开展生产性开发。既要照顾好传承人的身体和生活,又要保护好传承人的文化生态,更要利用好传承人的文化品牌,走从静态保护、活态保护、进而到生产性保护之路,为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社会经济服务。  相似文献   

9.
古桥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在当下它更多以"文化"的面目示人.绍兴是著名的桥乡,文章针对绍兴市民及游客,就绍兴古桥的保护现状、文化认知以及绍兴桥文化的价值内涵等方面展开问卷调研.经描述性统计、层次分析和结构方程建模发现:市民及游客对桥文化的认知程度均较低;古桥破坏颇为严重,主要原因是年久失修;市民的桥文化认知、古桥保护及其价值内涵三方面存在显著的正向关联,游客的文化旅游偏好、桥文化认知与良好的旅游体验紧密正相关.政府对古桥应加大修缮和保护力度,对外加大宣传力度,探索一条融桥文化认知、古桥保护和价值开发为一体且"宜居宜游"的宣传路径,以促进绍兴旅游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科尔沁文化是蒙古草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尔沁文献资源记载着丰富的科尔沁历史文化,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中的重要文献资源。因此,加强保护与传承科尔沁文献资源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责任。通过阐述科尔沁草原的辉煌历史、介绍科尔沁文献资源研究和保护现状,来分析科尔沁文献资源的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性,并提出加强保护与传承科尔沁文献资源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黄粱梦吕仙祠照壁"蓬莱仙境"石刻,确为明代遗物。自"蓬莱仙境"石刻产生后,其名声即随"仙"气播布遐迩。近至邻县,远到隔省,凡与吕祖有关之庙宇、景观,多有墨拓而仿镌者。可见此石刻作为古代艺术品和道教史料,具有相当之价值,宜作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黄粱梦吕仙祠的单体重点文物而保护。  相似文献   

12.
河洛地区是中国绘画的发源地,河洛绘画的发展历史展现出河洛地区绘画艺术的杰出成就。上古时期以原始绘画为表现形式;汉代则出现了精美的墓室壁画和画像石;魏晋南北朝开始出现成熟的人物画;隋唐时期,道释人物、青绿山水的发展达到高峰;五代宋元时期最大的成就是山水画和宗教人物画;金以后随着洛阳政治文化地位的下降,绘画尤其是文人画逐渐衰落,但民间绘画、宗教绘画依然较为活跃。河洛地区绘画发展史在中国美术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苏州古城发展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世界遗产"的浪潮推动着古城保护观念的改变。作为世界文化遗产"苏州古典园林"的承载地,苏州在古城保护与城市建设发展中经历了20余年的探索,成功与失误并存。调整发展策略,寻找保护、改造与发展的新思路,是推动苏州古城保护、改善遗产地总体环境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4.
陕北绥德炕头石狮文化探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陕北绥德炕头石狮文化进行溯源,就我国狮子、石狮、绥德石狮、绥德炕头石狮出现的时代、文化背景、传承进行了考证和论述,对绥德炕头石狮的艺术风格、雕刻手法进行了阐述,从而说明:绥务炕头石狮这一特殊的民俗工艺品,是我国民族文化艺术中的瑰宝。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研究中国传统园林———苏州园林中植物的造园、建构主题、修饰及衬托等手法,从“景”、人所处的植物空间的角度入手,论述中国的园林植物景观艺术和景观设计的文化特色及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6.
贵州民族地区著名古镇文化以其所具有的丰富的传统文化、宗教文化、古朴的历史遗迹及不可再生的地方民族特色,正引起人们的关注并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保护好贵州民族地区原生态古镇文化资源是开发建设贵州民族地区古镇旅游文化的前提和条件;开发建设应该在保持古镇原有历史文化遗产的基础上,重点开发利用贵州古镇独特的民族历史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17.
苏州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大致可分为手工业、农业的精湛技艺 ,体现某种历史文化的物质具象 ,诗画、小说、戏曲等雅俗文艺以及长期形成的爱国爱乡、尚文崇武、尊师重教、对外开放、重视科技的思想意识等四类。今后要根据各类文化资源的特征区别对待 ,采取相应的保护、发展措施 ,同时要抓住特色 ,发扬优势 ,克服固步自封的观念 ,用大手笔开发苏州传统文化资源 ,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8.
古城旅游开发是旅游开发的热点,长汀作为一个具有丰富历史的人文景观,客家文化与红色文化交相辉映,拥有保存完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在古城旅游开发上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文章在梳理长汀古城丰富旅游资源的基础上,阐述古城开发的原则,探讨长汀古城旅游开发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禹生于石"神话传说与石的文化意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石是力量和神圣的象征,又有丰产和助产的作用,凝聚着人类心理和人类命运的某些因素;"禹生于石"这一神话传说植根于石的深层文化意蕴,隐藏着上古历史与艺术的原始意味;作为叙事原型,它对后世文学有着深远的影响,<西游记>中孙悟空的诞生、<红楼梦>中贾宝玉的玉石奇缘均源于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