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宋代士人面临严重的信仰危机,迫切要求重建价值体系,重构理想人格。在这一重构进程中,宋初隐逸诗人群体率先进行了排除功利、融通仕隐的隐逸尝试,在追求闲雅怡然、任情淡泊的审美化人生中,塑建了兼容道义又保持个体独立的理想人格,使山林隐逸精神较之唐末五代发生明显的转向,并对仕宦群体吏隐的人格取向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晚唐小品作家陆龟蒙在长期的隐居生涯中创作出大量隐逸题材的小品。综观其内容,或借评价历代隐逸高士的事迹表达自己的高洁人格与隐逸情怀;或展现自己饮酒、读书著述、品茗、探胜、垂钓等高雅的隐逸生活情趣;或通过影射利令智昏、堕入统治阶级欺骗罗网无力自拔的利禄之徒,以彰显自己坚守洁品的隐逸之志。陆龟蒙的这类小品,兼具犀利冷峻、疏淡自然与沉郁哀婉等多种风格,不仅丰富了陆龟蒙自身小品的内容,也拓展了晚唐小品的题材领域。  相似文献   

3.
晚唐小品作家陆龟蒙在长期的隐居生涯中创作出大量隐逸题材的小品。综观其内容,或借评价历代隐逸高士的事迹表达自己的高洁人格与隐逸情怀;或展现自己饮酒、读书著述、品茗、探胜、垂钓等高雅的隐逸生活情趣;或通过影射利令智昏、堕入统治阶级欺骗罗网无力自拔的利禄之徒,以彰显自己坚守洁品的隐逸之志。陆龟蒙的这类小品,兼具犀利冷峻、疏淡自然与沉郁哀婉等多种风格,不仅丰富了陆龟蒙自身小品的内容,也拓展了晚唐小品的题材领域。  相似文献   

4.
略论儒道两家的隐逸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虽然儒道两家同时开启了中国隐逸思想的端绪,但有着实质性的区别。对儒家而言,隐逸既是反抗的方式,也是待时而动的权变,此乃儒家的实践理性在遭遇挫折后表现出的世俗化的成熟。隐逸与道家尤其与庄子的渊源更深,但庄子的隐逸是近乎"涅"的"美丽的死亡",因此,固然不乏诗意,但却远不如儒家富有操作性。这种非人间性格偏离了大众的普遍人格,故只能作为道德的至高点,成为可望不可及的人生的彼岸。  相似文献   

5.
杜甫在草堂时期,虽然志在隐逸,但潜抑的济世思想仍然直接或间接地表现出来,尤其是济世思想与隐逸之志的矛盾使诗人的人格形象表现出"狂人"、"囚人"、"幽人"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心态和情怀.文中进一步探究了其中深层的文化心理根源是诗人的道统人格与高层权势之间的矛盾斗争的反映.  相似文献   

6.
陶渊明之所以没有选择离群索居的隐逸方式,实是因为其无法割舍的人间情怀;而其之所以相较于其他隐者而独具人间情怀,主要得益于他生命哲学的观照.陶渊明的生命哲学最重要的内涵则在于他对生命活在当下的存在关注、对生命顺情适性的价值判断以及对生命诗意栖息的精神追求.基于这样的生命哲学,而孕育了人间情怀,而最终形成了陶渊明自己的隐逸方式.  相似文献   

7.
焚弃千首"江西体"诗是杨万里文学思想的逻辑起点,也是理清他与江西诗派关系的重要依据,因而弄清其原因尤为重要.本文从杨万里作为理学家的人格心态入手,结合两宋之际的社会思潮分析其焚诗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8.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名句,它不仅被视为作者伟大人格的真实写照,同时也成为后代文人士大夫安身立命的政治准则,范仲淹的历史形象也因此被定格为一位以天下为己任的大儒。然而,在他身上除了有儒者积极入世的情怀之外,还有隐士安于隐逸的思想。最为关键的是,范仲淹在“隐”和“儒”的关系中找到了自己的平衡点,并巧妙地将“隐”和“儒”的矛盾统一起来,整合成为一种安贫乐道、中庸平和的处世方式,而其自身也成为了这种新模式下的新隐士——“儒隐”。  相似文献   

9.
在中华文明体系中,儒释道文化一直伴随始终,在儒释道精神之下派生的仕宦文化与隐逸文化相互对立又相互融合,在唐代长安文化中占据重要位置。长安文化是厚重的,有着丰厚的底蕴。以帝都文化为主流的长安文化有着多样性和丰富性,仕宦文化、隐逸文化就是长安文化这条大河派生的支流。  相似文献   

10.
唐代士人的社会心态与隐逸的嬗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隐逸是一种具有深厚历史积淀的文化现象,它对中国社会文化特别是士人文化心理建构有着深远的影响。唐代隐逸风气兴盛,对其历史嬗变的研究,是深入了解唐代文人的行为心态、人格理想以及价值取向的不可或缺的内容,而且对其递嬗缘由的追问,也是深入剖析唐代社会政治和学术思想的一个重要层面。概而言之,初唐承继魏晋隐逸遗风,盛唐在隐逸中贯注入世因素,中唐淡化了士人的担当精神,晚唐以隐居避祸全身。  相似文献   

11.
废名是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个另类,但是从现代隐逸派和现代隐逸文学的角度来说,他又是一个很好的典范.废名受到周作人的影响加之其自身独特的人生经历,先后两次隐居,是现代隐逸派的忠实实践者.在文学上,他创作的《桃园》、《桥》、《莫须有先生传》等为读者展现了一个桃花源般的田园世界.在废名的小说中,桥、塔、坟等意象都具有隐逸的哲学意蕴.他塑造的人物如小林、莫须有先生、陈聋子等人也是废名隐士人格的外化,是隐士原型的变形.废名的这种语言和审美风格直接影响了沈从文.从周作人到废名,从废名到沈从文,前者对后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后者又实现了对前者的超越.可以说,废名在现代隐逸派,在周作人、沈从文、汪曾祺之间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简述了古代垂钓意象的发展变化以及隐逸内涵的形成过程,认为垂钓意象的隐逸内涵自<庄子·杂篇·渔父>和<楚辞·渔父>二文出现而逐渐确立,并在唐代得到巩固;而自唐该意象内涵又发生流变,在盛唐表现为以隐求仕的风气,在中晚唐到宋代表现为对功成身退的追求,在北宋后期以及元代,则表现为一种无名无识的真性回归.  相似文献   

13.
孟浩然一生都保持着对陶渊明的敬慕之念,但是,其敬慕态度以应试不第为分界线有前后不同的明显变化。前期,他往往把自己比作陶渊明,纯粹地表达出对陶渊明的亲密感情,以及在陶渊明式的世界中生活的怡然之情。但应试不第后,隐居故乡的生活没有了过去舒适、愉快的感觉。他明确知道了田园生活并不是自己的本怀。后期的孟浩然,在求仕的欲念与甘于隐居之间强烈动摇。为摆脱求仕不能的苦恼,他憧憬陶渊明的世界,但此世界不再是前期把自己比作陶渊明那般亲密的世界。  相似文献   

14.
作为官场知识分子,李济运是官员和知识分子二重身份的结合,具有二重人格。他一方面具有传统知识分子人格特征,不乏社会道德良知和现实批判精神;另一方面他又认同官场混世哲学,妥协于官场腐败和官场潜规则。官场现实对人性的扭曲腐蚀是造成李济运二重人格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从某种意义上讲,周扬是中国共产党在文化上的发言人,他的美学有比较强的党性色彩.在美学本体论上,周扬对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美是生活"的定义,给予了很高评价,但对他的美学也有所批评;他准确把握了毛泽东的美学体系,并且大胆纠正了对毛泽东文艺思想的错误理解;周扬还提出了四化建设需要美学.  相似文献   

16.
陆瞻云出生于有着家学渊源的文学世家,常与其亲族诗文唱和。她婚后清贫的生活环境对其宗陶诗风的形成有着决定性作用;在与汪亮的诗文酬唱中,也能看到女诗人对自身婚后生活状况及隐逸超脱个性特征的表现。陆瞻云的诗歌在思想内容上,注重描写正积极的归隐情结,其笔下的日常生活亦与陶诗非常相似;创作题材上,陆诗多表现农田桑事等田园生活,既关注社会现实,又有享受隐居生活的摹写;语言风格方面,陆诗质朴清新与深沉豪迈之风并存。  相似文献   

17.
隐逸文化对中国古代环境美学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逸文化以"天人合一"为哲学基础,在审美理想上追求人与环境的和谐.由于魏晋时期人格的解放及自由的获得,归隐、羡隐的士人及士大夫得以发掘、鉴赏环境美,并经由审美超越的途径构建一种至美至乐的环境美境界,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古代环境美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阐述了倪瓒"隐遁"的内因和外因,认为倪瓒散尽家资隐遁"五湖三泖间"二十余年.既源于他孤高清绝的天性,更有元代纷乱动荡的社会外因.他的"隐遁"与他的道学思想有着深刻的关系,是他的"体道而居".倪瓒的隐遁,成就了他超脱的人格和高逸的画品,以至于后辈文人画家几乎无人可及.  相似文献   

19.
陶渊明的归隐一方面有他个人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有其政治上的原因,客观现实对他的生活道路以及思想变化有着深刻的影响。陶渊明最终的归隐给其创作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其作品由最初的渴望建功立业转向“近自然”,开创了田园诗一体,为我国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