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工作的行动纲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工作的行动纲领为主题,论述了这一纲领的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文章着重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与国情特点出发,提出我国现阶段的民族问题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民族问题,必须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客观实际来观察和处理民族问题。同时,作者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角度论述了坚持、发展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如何看待当前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施进程中存在的问题。文章认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工作纲领的提出,是对邓小平理论在指导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方面的丰富和发展。文章特别强调了在实施西部大开发和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战略过程中,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开放发展、艰苦奋斗和自力更生的根本性作用。最后,作者就我国民族研究工作战线如何适应和如何服务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工作的行动纲领问题提出了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2.
民族问题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民族问题的长期性,决定了民族关系问题的长期存在。作为社会总关系的一部分,民族关系有其存在和发展的必然性。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些民族地区更是处于初级阶段的较低层次,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社会结构变动引起的利益调整、观念冲突和社会震动,产生了一些不利于民族关系的负面因素,有的还比较突出,甚至酿成恶性民族关系事件,影响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第三次世界民族主义浪潮的冲击,使我国民族关系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这些都表明,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民族关系问题仍然是我国改革、发展、稳定中不容忽视的突出问题。正确认识和分析这些问题,把握其基本特点和规律,对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三大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为我国当代民族问题的实质性探讨和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在我们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里,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问题的态势与实质,无疑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和一定的理论意义.目前,我国民族理论界对当代国内民族问题的态势和实质的认识存在较大分歧.其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是《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编写组1985年1月在《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一书中提出的所谓"民族问题"就是"民族之间的矛盾问题",强调社会主义社会里的民族问题,就是"消灭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各  相似文献   

4.
十三大重申:维护祖国统一,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促进民族繁荣,是关系国家命运的重大问题。这是从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地区占全国总面积60%以上这个基本国情出发的。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来观察民族问题,我们看到:第一,我国各民族都已经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各民族社会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各民族之间已经建立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第二,少数民族社会主义社会大多数还处在更加初级的阶段(有的人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三大报告关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运用初级阶段理论分析研究在我区这个具有很大特殊性的民族地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进而贯彻执行中央对西藏的一系列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关于民族关系的几个理论认识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民族关系问题,很有必要对一些重要的理论认识问题加以澄清和研究.这里,仅就以下三个问题谈些看法. (一)关于正确认识民族关系内涵的问题何谓民族关系?一般的回答是,即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关系问题.这个回答不能说是错误的,但也不能说是科学的.因为它没有揭示出民族关系科学的内涵,不能使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把民族关系同其它社会关系加以正确的区分.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关于民族问题的理论的基本观点包括民族问题始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民族问题既包括民族自身的发展,又包括民族之间,民族与阶级、国家之间等方面的关系;民族问题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民族问题始终是我国革命和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全党要高度重视民族问题;民族问题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重要性等特点;我国现阶段的民族问题只有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共同事业中才能逐步解决,等等.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民族问题是一个新问题,本文作一些初步的探讨,请教于广大读者。 一、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表现 关于社会主义与初级阶段有两个需要分清的概念。马克思主义把共产主义分成初、高级两个阶段。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社会主义。我们现在是处于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这是  相似文献   

9.
<正>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充分发展社会主义的新型的民族关系。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次代表大会报告中指出:“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维护祖国统一,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是关系到国家命运的重大问题。要进一步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要继续巩固和加强各民族的大团结,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教育全党认真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努力做好民族工作。”这为民族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三大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是对我国国情的科学概括,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是制定和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政策的根本依据。这个理论对于研究我国现阶段的民族问题,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我们必须以这个理论为指导,认真研究民族地区的特殊性和民族问题的实质,制定符合实际的发展战略,加速民族地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 党的“十三大”在全面阐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同时,强调“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维护祖国统一,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是关系到国家命运的重大问题”,“在初级阶段,为了摆脱贫穷落后,尤其要把发展生产力作为全部工作的中心”,这不仅指出了我国各民族兴旺发达共同繁荣的重要性,而且阐明了促进民族兴旺发达共同繁荣的具体途径。本文仅就如何发展民族地区经济,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谈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前提和重要基石,又是这个理论的组成部分,甚至可以说是最精辟的部分。这个理论科学地回答了超越“卡夫丁峡谷”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起点问题,从而解决了当代社会主义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党的十三大根据邓小平同志的思想,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历史地位、基本特征和基本任务作了全面阐述,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十五大报告在总结十三大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和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实践经验基础上,特别是在对什么是社会主义以…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民族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社会主义民族的概念最早是列宁在《关于自决问题的争论总结》(1917年7月)中提出的,后来斯大林在《民族问题和列宁主义》(1929年3月)一文中进一步论述了社会主义民族和社会主义民族关系问题。在我国,李维汉同志在1961年提出这方面的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民族理论界重新提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关于民族团结的理论和政策的基本观点包括加强民族团结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大原则;民族团结是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基本内容之一,是与资产阶级民族观区别的根本标志之一;加强民族团结是各民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所在,是我国民族工作的一项根本任务,是我国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工作的行动纲领之一;我国各民族维系于一个统一的大家庭中有三个纽带为了加强民族团结要反对两种民族主义;要坚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活动;要建立妥善处理影响民族团结的有效机制,等等.  相似文献   

15.
1957年7月20日至8月6日,周总理在青岛亲自主持召开了民族工作座谈会。为开好这次会议,周总理以忘我的精神做了大量的工作。青岛会议是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召开的。当时我国已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毛泽东同志先后发表了《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两篇讲话。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就是正确处理民族矛盾,解决民族关系中一系列重大问题,团结各族人民共同建设社会主义。青岛会议肩负的使命,就是认真贯彻好中央这个重要精神。会议前,有关部门开会广泛征求对会议和民族工作方面的意见。周总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三大指出:“维护祖国统一,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是关系到国家命运的重大问题”。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认清民族地区的特点,采取特殊的政策和措施,加速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促进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和繁荣,是值得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认真研究和深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民族关系问题,始终是我国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重大问题。它关系着整个国家、社会的安定团结和繁荣发展。为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中国民族理论学会于1990年7月25日至29日在北国边城哈尔滨市召开了民族关系问题专题学术讨论会。 出席这次会议的有来自全国13个省市自治区的70多位民族理论专家、学者、教授和民族工作者。国家民委第一副主任伍精华、黑龙江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戚贵元以及一些长期从事  相似文献   

18.
理论创新贯穿党的民族工作全过程,在不同时期都有许多重要创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体系,是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思想载体,包括毛泽东思想关于民族问题的理论、邓小平理论关于民族问题的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民族问题的理论、科学发展观关于民族问题的思想、"中国梦"重要思想关于民族问题的理论等一系列重大思想,其内容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涉及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民族繁荣进步等各个方面。党的民族工作理论创新,保障了我国民族工作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使民族工作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19.
这几年来,我国民族理论界在对一些问题的争论中出现了不少新观点、新看法。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关于我国民族关系的性质问题 1979年,邓小平同志指出:“我国各兄弟民族经过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早已陆续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结成了社会主义的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新型民族关系。”这种新型民族关系的性质,基本上是各民族劳动人民之间的关系。这一点已为学术界所公认,也是我国  相似文献   

20.
关于民族的自治和发展间题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民族间的矛盾关于自治权及其行使与保障的思考刘克甫谈共同心理素质与民族自我 意识间题关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问题的 几点思考苏联民族问题的新思维斯大林民族理论模式驳议 一一民族谈话录之一与刘克甫书再谈民族共同心理素 质l’of题要稳定和调动民族地区汉族干部 的积极性关于西藏与祖国的关系和人权问题江平(1,1)刘先照(1.7)武国瑞(2.1)贺国安(2 .8)何润(3.1)赵龙庚(3。6)贺国安(4.1)熊锡元(4.14)李心春(4,19)姚兆麟(5。7)张国英(5.10)吴从众(5 .12) 区商品经济‘杜幼德(3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