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 毫秒
1.
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作为舆论学两大基本发展脉络,奠定了现代舆论研究的基本格局。在科学的社会管理和技术主义的主导下,对舆论的管理正逐渐成为一种社会控制规范。从研究方法上来看,舆论研究格局仅靠科学主义对于舆论学学科建设是不完整的,一定要从传播研究的两大范式出发,探究舆论研究方法的产生与发展走向,最大限度地实现舆论研究的规范与科学。中国的舆论学正按照现代性的逻辑,根据社会的转型要求,一步步走向科学、效率、控制和管理。但是在舆论管理中也应该注意发挥人的主体性,协调好人的发展与管理效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试论舆论的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舆论是各种社会意识形式中一种十分独特的形式,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外交、军事等各个领域持续不断地施加影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传播手段的迅猛发展和广泛运用,舆论愈发彰显出前所未有的独特作用和巨大能量.加强对舆论功能的研究,有利于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3.
新时代的舆论呈现出新特征、新结构、新趋势,对传统的舆论学知识体系产生了颠覆性影响.虽然国内舆论学在研究议题、方法与视域上关涉概念梳理、模型建立、舆情引导策略等,但总体上呈现学为末、术为主、策为上特征,忽略了对舆论的抽象层次的理论建构.新媒介技术的出现为舆论学知识体系的转型与重构带来了新的契机,它要求研究者平衡舆论治理道与术的关系,重新阐释舆论学的诸多概念与命题,进行元理论的建构和研究范式的革新,并在此基础上开展符合中国独特语境的本土化研究,促进学术话语与政治话语的勾连与互动,以构建中国特色舆论学概念体系、理论体系、话语体系和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专业化舆论学研究萌芽于民国初年,20世纪20年代,经过罗加伦、徐宝璜、刘国桢等学者的努力,专业化舆论学研究从无到有,逐渐开展起来.30年代以后,舆论学研究的学科范围继续向舆论史学和民意测验等领域拓展,同时不同政治主张的学者都参加到舆论学的研究中来,形成了多元并存的局面.40年代后,中国舆论学研究的历史著作和理论著作均已产生,舆论学作为一个学术领域,其学科领域的框架已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5.
任何一种理论要走向成熟都必须通过批判找到它的理论界限,任何一种理论被泛化时都需要通过批判彰显其理论的精神。以实践开启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新范式到了需要反思的时候了。根据亚里士多德范畴分类的方法,可以把事物分为实体、实体属性两类,由此可从四个方面对实践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6.
任何一种理论要走向成熟都必须通过批判找到它的理论界限,任何一种理论当它被泛化时都需要通过批判彰显其理论的精神.以实践开启的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新范式,到了需要反思的时候了.根据亚里士多德范畴分类的方法,可以把事物分为实体、实体属性两类,由此可从实践的主体、实践的客体、实践与理论、实践的合理性与不合理性四个方面对实践进行反思.个体的人是实践的主体、始点和本源,集体实践、阶级实践最终都可归结于个体实践,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不是实践的主体;理论和实践可以有相同的对象,在实践活动中人通过对象,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世界、自由与必然的统一;实践智慧与实践活动相互吁求,实践智慧指向本然的真,但理论理性却没能达到本然的真,由此导致了理论理性和实践智慧的对立;人是自然存在物和人是在世存在使人的实践存在不合理的可能性,而人的行为和意志的相反倾向性则使这一问题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7.
实践观念的建构是通过直觉思维进行的,直觉思维是一个由显意识和潜意识构成的整体结构,直觉思维在实践观念的建构中发挥着重要功能。  相似文献   

8.
对中国“关系”的任何界定都可能对复杂的社会现实做过于简单化的处理.运用在中国农村的田野调查中所获得的民族志资料,通过“实践”而不是“文化”描述和分析中国复杂的“关系”建构的操作策略和具体形式,区分了建构关系的实践和避免感情的实践两种形式,进一步完善、验证和修正了《关系的产生》中的理论假设,并试图将“建构关系的实践”和“避免感情的实践”上升为普通社会科学的两个基本概念.  相似文献   

9.
10.
至今.仍存在"现实的完整人"的学科知识空缺.以往的各个学科均未将"现实的完整人"列为研究对象.也未给出完整的理论解释.这造成了人的知识空疏化、人性假设的随意性、以文化压抑人的主体性和人类学被边缘化.要解读"现实的完整人",首先必须掌握科学的方法,即实现由本体思维到实践思维的超越,由种思维到类思维的超越,由形式逻辑到辩证逻辑的超越.其次,必须解读人的生命本质和生命本体,从本质上看人是实践的主体,从本体(存在)上看人是结构与选择的主体.再次,必须具体解读人格的基本结构及行为选择机制.人格由"三级结构八种力量"构成."三级结构"指人格需要力、人格判断力、人格行为选择,"八种力量"包括生存需要力、归属需要力、价值需要力(发展需要力)、思想道德力、智慧力、意志力、反省力和人格行为选择."人格结构与选择"图型理论具有填补学科知识空缺和为人文社会科学提供完整的人性前提等重要学术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1.
民意调查是精确新闻学的最主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推动政府公共决策的科学化,服务于公共政策的决策和传播。欧美国家都比较重视运用民意调查进行舆论引导。发挥民意调查在舆论引导中的作用,应利用科学的调查和分析方法.确保民意调查机构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12.
舆论监督与监督舆论,是新闻宣传中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同发展的一对矛盾。正确处理好这对矛盾,对于我们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进一步弘扬正气,鞭挞歪风,唱响主旋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充分认识舆论监督的重要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指导我们进行各项实践的根本指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点,正确分析和深刻领会新闻舆论监督的重要作用,则是每个新闻工作者都必须认真思考的课题。通过学习与探索,笔者认为,实行正确的舆论监督,其重要性则在于:1是…  相似文献   

13.
网络民意与执政能力建设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意即民心向背,民意的认同和汲取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核心要素,在互联网环境下民众更多基于网络的民意表达,网络民意的出现对党的执政力建设提出了全新的课题,基于网络民意的执政能力建设可以从全新意识的形成、网络平台的有效利用以及制度的规范和履行等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4.
刑事司法实践中,民意在特定条件下得以介入司法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司法公正。法律的精神与民意的价值是一致的,依法裁判符合民意期待;但当法律精神与积极民意明显相左或缺乏有效的法律精神可资遵从时,以认真、审慎的态度依据承载积极民意的非规范性法源裁判,有其必要性。民意本身并不足以干预司法,只有为权力因素所吸收的民意才能影响刑事司法活动。在司法尚难有效独立的现状下,在刑事司法中考量民意,使司法与权力、民意之间构成三方制衡态势,或属相对合理之举。  相似文献   

15.
构建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立体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通过研究高校共青团舆情引导现状与现行青年舆情需求的冲突,提出高校共青团应占领网络阵地,通过完善门户网站、依托热门论坛开辟团情舆情版块与打造网络舆情团支部等途径丰富高校共青团网络舆情引导载体。  相似文献   

16.
公共政策制定的民意向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公共政策制定是公共政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只有好的公共政策才有可能取得好的结果。在民主社会,是否合乎民意无疑是评判公共政策的最为重要的指标之一。民意作为社会公众的意愿和需求的表现形式,理应是公共政策制定的逻辑起点。公共政策合法性的获得,即公共政策能为社会公众接受并得到社会公众的遵从、维护和有效执行,关键在于它必须忠实并充分采纳民意,因而民意构成了公共政策制定的合法性基石。公共政策制定本质上必须以合民意性为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7.
18.
司法的工作是判断,但凡有判断,就不可避免带有一定主观性.因此,关于案件判断的任何争议,最终都必须借助于司法权威来消除.司法免于舆论的压迫,既是司法确定性的保证,也是保护民众防范法律外伤害的底线.但是,由于司法权力与国家其他权力并未有效地分离,公众将社会不公等现实问题期待于司法的解决,而司法机关也对民众的这一期待持积极回应的态度,从而造成了舆论与司法纠缠不清的司法实际,以致于司法与舆论始终不能进行有效地隔离.  相似文献   

19.
公共领域、舆论监督与公共知识分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公共领域是有别于政治、经济和私人生活的一个领域 ,公众可以在这一领域表达对于社会及国家事务的看法。由于我国国情的特殊性 ,我国的公共领域非常有限。舆论监督也只是限于媒介监督 ,而且由于观念的偏差 ,目前的媒介监督仍存在两个观念误区 :一是仅仅把媒体视为传达政策的传声筒 ,二是仅仅把媒体视为赚钱的产业。要改变目前这种现状 ,必须有公共知识分子的参与和努力  相似文献   

20.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对推进新闻事业的创新和发展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新闻舆论要做先进生产力的促进者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和舆论监督 ,为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提供思想保证和舆论支持 ;要做先进文化的传播者 ,坚持党性原则和与时俱进 ,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要做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维护者 ,与人民同甘苦、共患难 ,成为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喉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