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日本水稻种植在绳纹晚期从中国江南越海传至,此后稻作农耕作为一种新的生产生活方式,结合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日本民俗。日本稻荷神社数量很多,对狐狸的崇拜、樱花的喜爱、过年祭祀时注连绳的装饰以及相扑运动的起源等,最初可能都源于稻作农耕。日本一年四季有各种各样的祭,追根溯源不难发现,大部分都与水稻的播种、萌芽、生长、收获相关联,是人们对丰收的一种渴望,带有很强的现实主义色彩。稻米还被认为是力量的源泉,由此产生了从米中寻找力量的习俗,稻米及制成品还常用于节日祭祀。时至今日,日本人的日常饮食习俗中,依然还带有稻作农耕的烙印,稻作文化是日本文化之魂。  相似文献   

2.
现代日本人的民族性格或文化心态的形成是多方面要素的综合作用,但是独特的地理环境、民族源流、文化发展无疑在日本民族性格形成中起着最根本的基因作用。探讨日本人的心路历程可以看到,日本人有史以来就是在不断吸收、融合外来文化的同时坚守固有文化才铸就了自己独特的民族性格。始原文化的特点铸就了日本民族性格的复杂化与多重性。正如文化代表着人们对自然环境和生存需要的适应一样,民族性格也代表着人们对社会环境的适应、对民族融合的认同,其形成是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亦是文化作用的外化表现。  相似文献   

3.
日本从弥生时代从我国吸收稻作技术,成为社会生活的基础。在稻作农耕的影响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日本稻作文化。稻作文化改变了日本人的生活方式,对宗教信仰、集团意识及民族性格等方面给以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文章对滇南和滇西南地区哈尼族的南迁作了论述,并指出哈尼族是梯田农耕稻作文化的民族。  相似文献   

5.
土家族的传统情歌是“以歌为媒”,以社会生活为表现主体的文化形式。土家族情歌真实地描述了土家族儿女的爱情生活,表现了他们真挚的爱情观和审美观,以及对封建礼教的蔑视和对包办婚姻的反抗。在没有文字的情况下,土家族人通常用歌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在歌词中常常表现出土家人对现实生活的喜怒哀乐,起到了宣泄情感的作用。土家族情歌深刻地反映了土家人民的民族性格,即追求婚恋自由,反抗封建压迫;重情尚义,反对势利;安于农家生活,性情恬淡。  相似文献   

6.
随着旅游业在全球范围内迅猛发展,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无一例外地被卷入到大众旅游这一"大熔炉"中,文化多样化发展和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论文在用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分析民族文化性格,梳理民族文化旅游的本质后指出:在民族文化性格与民族文化旅游开发之间存在着一种固有的适宜性,不同性格的民族文化应采取不同的文化旅游开发策略。分析表明:彝族文化属于内向型性格。作为结论,我们指出对呈内向型性格的彝族文化,不应采取全面深入的旅游开发策略,宜采取控制性开发,且以前台公共性文化及其载体为主,对后台隐秘性文化及其载体则需要重点保护、控制性开发。  相似文献   

7.
文化区域与区域文化性格的识别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化是物质和精神的统一体,因而文化区域的划分亦应是具象因素和非具象因素的统一;文化区域的边界有软硬之分,而区域文化性格却没有边界;文化区域是历史形成的,但在历史演进中往往被行政区划分割,而分割后的行政区随着历史积淀往往又形成新的文化区域;区域文化性格在文化区域中形成,但它与以地域为载体并具有外部特征的区域文化不同,它作为内化于心的文化要素,以人为载体可向其他文化区域四处流动。因此,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日益开放,就出现了一个在层层嵌套、复合交叉、互渗融会、动态演变的文化区域系统中对不同的区域文化性格的识别问题。  相似文献   

8.
通过乌鲁木齐市天山区维吾尔店铺称名的方式与汉族店铺命名方式的比较,揭示了维吾尔店铺称名的宗教性和世俗性文化性格生成。维吾尔族店铺称名反映了维吾尔族重艺的传统。随着时代发展,以新的地缘风物命名的店铺称谓出现,不仅体现了宗教文化命名心理的相对淡漠,而且将从业精神和地方精神结合,从自我生存空间的自豪感出发,对西部边疆自然物进行人类生存意蕴的开掘。  相似文献   

9.
一好友20年前去了日本,其间他两次动了回国的念头,也因为正好有国家相关部门想要他。但后来,他在日本事业稳定,成了某知名大学的教授,夫人与孩子也适应了日本生活,也就不再动回国的心了。但他与租国的情缘仍然深厚,通过创办《中日名流》杂志、宣传祖国的发展成就,成为中日文化交流的使者。  相似文献   

10.
大学的文化性格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大学不仅仅是客观的物质存在,更是一种文化存在和精神存在.大学文化包含大学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与制度文化.大学有其自身的文化性格,它是以传承、传播、研究高深学问为本能,以包容的态度和不断创新的精神为动力,执着地追求自己的社会文化价值,从而塑造出自己稳定的文化品格.大学文化性格集中体现在大学的精神上,并通过大学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功能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11.
独特的地缘环境和历史进程使日本民族形成了狂妄自大又极端自卑的矛盾心理,因此日本在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上呈现出极端对立的两面性,反映在外交上就是追求建立强权式的霸道王国,推行攀附强权的外交路线,奉行弱肉强食的外交原则.日本的国际形象也因而受到了严重损害.日本民族只有克服和超越唯我独尊的自大意识和民族虚无的自卑心理,才能取信于邻国和国际社会,摆脱孤立,真正成为有持久国际影响力的世界大国.  相似文献   

12.
中美民族性格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族性格是在整个民族的历史发展中逐步形成的所有成员共有的一种性格倾向.分析中美两国人民的言语及行为种种,我们可以发现明显的民族性格差异.总结如下:中庸谦恭与开放自信;强调和合与张扬个性;脚踏实地与冒险开拓;理想主义与功利主义;注重德性与崇尚理智.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认识到这些差别对于加强中美两国的交流、增进了解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3.
中日民族素质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日两个民族 ,常常被视为在文化传统、社会制度等方面具有很多共同性的两个民族 ,事实上 ,两个民族的素质结构及特点是有很大不同的 ,这一性质直接导致了两个民族的不同发展历程。本文即试图对中、日两个民族的整体素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不断升级的教科书事件是日本对中国的民族优越心理的再现。日本对中国的民族优越感起始于近代,在侵华期间和战后以一贯之,现在又有了新特点,不仅存在于国家关系上,更多地则集中于经济和文化领域。造成这种社会心理传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15.
中华民族是一文化统一体。中华民族凝聚力主要表现为文化上的同化力和情感上的维系力,儒家文化是中国文化的化身或人格象征。中国古代的文化认同,从民族和社会政治角度来说,是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建立的封建王朝不断地抬高孔子的权威地位,积极重建以儒家纲常名教为核心的价值信仰体系和社会行为规范。这些单一民族对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中华文化的自觉认同,确立了其为中华民族一员的文化属性。明清以降,特别是近代以来,我国有大批民众陆续移居海外,海外华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使他们中华民族保持了千丝万缕的联系。作为精神母体的中华文化,为这些海外游子提供了智慧源泉、情感藉慰和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6.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以道、易思想为核心,吸收了诸子百家思想的精髓,同时融合了外来文化思想的精华,其内涵主要包括阴阳对立统一观和易、变的观念。中国书法是用中国人用特制的毛笔书写汉字的艺术,其特征是意象的,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最凝练的物化形态。  相似文献   

17.
施战军认为:凌可新是一位执著的诗情的歌者,他选择了“乡村”这一现场作为写作的入口,努力在写作中以雅抗俗、以美善来召唤美善。他的小说不仅拥有某种民歌里的灵动与质朴,还追求史诗般的传奇和悲壮。他常常将对诗性人生理想的坚持,寄情到人物之外的事物上,借助他们来完成理想的建构。他的文字让我们意识到,人可以诗意地栖居。刘传霞认为:凌可新的小说倾情于胶东大地上英武、洒脱、智慧、幽默的乡民的塑造,注重开掘乡民的特质和灵魂,展示出东夷———齐文化的独特魅力。王蓓认为:凌可新的长篇小说《梦的门》是一部梦幻般的作品,作家把非典背景处理得若隐若现,以呓语般的充满非现实色彩的语言,在迷蒙中向我们呈现了梦与现实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种种关系。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创新意识;开放包容、博采众长的开明态度;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怀;诚信为本、厚德载物的道德理念;崇尚科学、重视人才的理性精神--这就是他富有个性的文化品格.当前,学习和研究邓小平伟大的文化品格,对于弘扬民族精神、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郁达夫对日本文化和日本国民性的认识从早期对日本文化的喜爱和弱国子民的悲哀诉说到20世纪30年代对日本文化和国民性的理性评价,包含着爱与憎的感情纠结。他以日本为镜子参照本民族文化和国民性,进而对之进行批判,这正是明治大正时期留学日本的一代中国人认识日本的缩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