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曾洁  朱超银  李婧 《民族学刊》2019,10(5):56-63, 115-117
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方法,选取9名维吾尔族大学生进行深度访谈、田野观察及实物资料收集,采用解释现象学及扎根理论方法,对内地新疆籍维吾尔族大学生在汉语社区社会化过程中之意义建构与文化融入策略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面对生活喜好差异及社区环境差异,维吾尔族大学生生成了高比重正向意义构建,分别采取部分融入及完全融入的文化适应策略;(2)维吾尔族大学生在生活喜好及社区环境差异生成的意义构建,与情感态度差异生成的意义构建交互,影响甚至决定维吾尔族大学生的文化适应速度及走向。文章最后以跟踪采访数据展现维吾尔族学生在饮食观及语言观影响下文化适应的心理动态。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云南怒江州的怒族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辅以个人访谈的形式,了解其对于汉语和本民族语的语言态度。结果显示,云南怒族对怒族话有着深厚的感情,对学习和使用汉语持肯定态度,且不同年龄的受调查者在语言态度上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3.
肖健 《民族论坛》2008,(6):55-57
本文采用匿名问卷调查和访谈的研究方法,调查了南通西藏中学学生对藏语、普通话和英语三种语言的态度以及相关语言的使用情况和交流能力,结果显示:被调查者对三种语言持积极态度;大多数人在西藏讲藏语,在南通则依具体情况有变化;学生三种语言的交流能力发生了变化。通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被调查者对母语的态度中情感因素起重要作用,对普通话和英语的态度中理性成分更多;西藏的语言环境决定了被调查者使用藏语,南通的语言环境改变了他们的语言行为;南通的教学质量提高了他们普通话和英语的交流能力。  相似文献   

4.
采用自杀态度问卷与自编生命认知问卷对桂西北1 119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自我报告测试。结果表明:桂西北大学生对自杀态度的认识多数持矛盾或中立态度;大部分大学生对自己的生命价值和社会地位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生命认知确实存在着较大的偏差,主要表现在有5%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生命价值和社会地位是一点也不重要的,33.0%的大学生曾经有过自杀的想法,2.2%的大学生经常有自杀的想法。高校应着重培养大学生的生命责任意识及敬畏生命、尊重生命、超越生命的意识。  相似文献   

5.
采用学习——再认范式,以80名维汉大学生为被试,考察了群际接触经验对维吾尔族(民考民和双语)面孔识别本族效应的影响。发现:1与汉族高质量的接触(个性化经验水平)有助于维吾尔族对异族面孔的识别;2与汉族高接触的维吾尔族对维汉面孔的识别能力都更好;3汉族在维汉面孔识别中未表现出本族效应,且识别面孔的能力不受接触程度的影响。结论:汉族和维吾尔族识别本族和异族面孔依据的心理机制不同,社会结构的类别参数可能是影响维吾尔族大学生本族效应的重要因素,而汉族大学生的本族效应可能更多受到历史因素或社会结构的等级参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问卷及访谈,对内蒙古民族大学蒙古族英语专业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探讨学习英语之后,他们的母语文化认同及英语文化认同状况.调查表明内蒙古民族大学蒙古族英语专业学生这一群体在风俗、饮食习惯等方面保留、传承了自己的母语文化传统;认同本民族文化身份.同时,他们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也逐渐接受了英语文化中的一些行为模式、思维方式.总之,在语言学习和文化传承及保护方面,对母语文化及英语文化的认同均持非常肯定的态度.  相似文献   

7.
《红楼梦》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其中有很多人名所见词缀使当代人不解,人名词缀相当于当代人的"小名",其中也包含着一定的含义.本文重点通过共时描写与历史比较的方式,对《红楼梦》人名所见词缀的语言特征、源流演变进行深入分析,同时挖掘其语用功能与其所反映的取名习俗等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8.
2014年,北京大学课题组对四所大学在校藏族学生的基本情况及一些议题方面的思想状况开展了问卷调查。回收问卷的总规模为1300人,其中包括了111名藏族教师。问卷中15个方面的具体问题主要涉及被访者的个人基本信息、学习经历、语言能力、校园生活和社会交往,以及对"内地班"、大学环境、家乡发展和汉族民众的印象等等。被访者对于这些问题提供的基础性信息,有助于我们了解在校藏族大学生的校园生活和基本思想状况。本文为调查报告的第一部分。  相似文献   

9.
《红楼梦》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其中有很多人名所见词缀使当代人不解,人名词缀相当于当代人的"小名",其中也包含着一定的含义。本文重点通过共时描写与历史比较的方式,对《红楼梦》人名所见词缀的语言特征、源流演变进行深入分析,同时挖掘其语用功能与其所反映的取名习俗等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0.
运用PPS抽样方法,我们以结构式访问法在新疆伊宁市城市居民当中进行了有关语言能力、语言使用、语言态度的调查。伊宁市维吾尔族城市居民普遍具有维汉双语能力,但高比例的双语人口和较低水平的汉语使用能力同时并存。维吾尔语与家庭、友谊、学校等方面域相连,维汉双语使用模式与日常生活、工作相连,场合越正式,汉语使用比例越高。在语言态度上,他们既注重语言的实际效用,也强调语言和语言学习的象征意义,对学校族群结构和学校教学语言类型的期待是多样化的。语言是认识社会的一个重要视角,尤其是在多族群共同居住的地区。本文还就调查数据所反映出来的学校教育、各族群之间交往当中存在的问题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语言多样性丰富的多民族地区.这种语言现实和语言格局影响了清朝政府的语言观念和语言态度,使其制定了符合新疆实际的维汉双语政策,从而提升了维吾尔语的社会地位,建构了维吾尔族对于清朝政府的认同.  相似文献   

12.
2014年,北京大学课题组对四所大学在校藏族学生的基本情况及一些议题方面的思想状况开展了问卷调查。回收问卷的总规模为1300人,其中包括了111名藏族教师。问卷中15个方面的具体问题主要涉及被访者的个人基本信息、学习经历、语言能力、校园生活和社会交往,以及对"内地班"、大学环境、家乡发展和汉族民众的印象等等。本文为调查报告的第二部分,内容主要为藏族学生对所在校园环境的评价、对自己家乡社会经济发展的看法,以及他们的语言学习和使用状况。  相似文献   

13.
清代时期,满清政府与新疆维吾尔族地区统治者回王的关系较为紧密,再加上当时维吾尔族的文化、经济、政治等多方面都远远落后于汉族地区,维吾尔族汉化是当时民族融合的主流,尤其是新疆哈密地区汉维融合现象更为明显。维吾尔族人在接受清代服饰文化的同时,也基于维吾尔族自身的宗教信仰、生活习俗、审美情趣等特点来创造出符合自身特色的服饰,既不同于清代满族、汉族服饰,又不同于传统维吾尔族的服饰,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鲜明的民族特点。本文首先分析了清代维吾尔族服饰的特点,其次,分别从服装的款式形制、装饰题材、面料质地、装饰部位、装饰手法等方面深入探讨了清代汉族服饰文化对维吾尔族服饰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清代时期,满清政府与新疆维吾尔族地区统治者回王的关系较为紧密,再加上当时维吾尔族的文化、经济、政治等多方面都远远落后于汉族地区,维吾尔族汉化是当时民族融合的主流,尤其是新疆哈密地区汉维融合现象更为明显.维吾尔族人在接受清代服饰文化的同时,也基于维吾尔族自身的宗教信仰、生活习俗、审美情趣等特点来创造出符合自身特色的服饰,既不同于清代满族、汉族服饰,又不同于传统维吾尔族的服饰,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鲜明的民族特点.本文首先分析了清代维吾尔族服饰的特点,其次,分别从服装的款式形制、装饰题材、面料质地、装饰部位、装饰手法等方面深入探讨了清代汉族服饰文化对维吾尔族服饰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对电影《花腰新娘》的人类学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把电影《花腰新娘》作为人类学"文化批评"的一个文本,将其看做现代传媒文化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一种阐释,并从人类学的角度对这种阐释做了分析.文章考察当地人(花腰彝)如何解读电影中关于他们的文化和生活的信息,如何表达他们对其中的意识形态的态度,又如何围绕媒体来组织他们的社会文化活动及经济活动.文章同时提出了民族文化传媒化过程中需要进一步思考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6.
民族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情况错综复杂。在一定条件下,它与政治密切相关,显得极为敏感。长期以来,这种现象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重视。他们先后提出了各种不同的民族定义,为数之多,同义化概念一样,实属罕见。同时,也有不少学者对此持否定态度,认为用一个定义来概括这一现象是绝对不可能的。这说明,民族这种现象的确是复杂  相似文献   

17.
当代大学生宗教信仰状况——以京内外三所大学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取问卷与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MZ大学、CM大学、HG大学的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通过对这三所高校大学生的宗教信仰状况的对比分析,试图揭示当代大学生信仰宗教的原因,以及校园文化对于其宗教态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巴旦木纹样是维吾尔族装饰图案中具有代表性的纹样之一。其传播与变化与维吾尔族的商业贸易有着密切的联系。维吾尔族在历史中是一个具有重商传统的民族,新疆独特的地理环境,特殊的民族文化,造就了他们特别的商业贸易传统。维吾尔族的重商意识与和传统手工艺品的发展密切相关,尤其是巴旦木纹样其从早期的自然原型到后期的几何化风格造型、再到最后的定型,其与维吾尔族的商贸历史及不同地域的文化交流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新疆和田各地有以"伊玛目"命名的圣墓群(麻扎),而与和田伊玛目麻扎同名的圣墓还存在于沙特阿拉伯、伊拉克和伊朗。早期伊斯兰教什叶派在维吾尔民间传播的途径,其影响维吾尔族伊斯兰文化的方式、影响的原因等都是学界亟待厘清的重大问题。本文从上述三个方面对伊斯兰什叶派与维吾尔族麻扎文化的关联及其特征进行了整理分析,基本厘清了什叶派对具有浓厚苏菲神秘主义色彩的维吾尔族传统麻扎文化的影响路径及方式,同时也对其传播发展的历史规律及现实机制形成了初步解释。  相似文献   

20.
地方史志和学者的访谈资料 ,记载着民国以前广西大瑶山的瑶人由于长久与外界的地理隔离和人为封锁 ,较难被汉族所同化 ,较少与外族交往的状况。如果这些资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较早历史时期的事实 ,那么建国五十多年来 ,这种情况是否已经有所改变了呢 ?本文通过史料、问卷调查数据以及访谈资料就此问题进行了分析 ,简要描述了当前大瑶山瑶族在语言使用、服饰穿着、族际交友和族际通婚等方面的态度 ,并比较了各个族系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