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1 毫秒
1.
女子兴学是清末民国潮汕女子教育发展的突出特点,女性是推动女学发展的基本力量和骨干力量。潮汕女子兴学在与社会政治、经济及文化风俗观念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多边互动中,获得自身发展,体现自身价值。女子兴学既是潮汕社会近代化的结果,体现出鲜明的潮汕特色;又是社会变迁的动力,推动了潮汕社会近代化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2.
简论西方女学对中国近代女子教育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国近代女子教育的变迁与西方女学的传入密切相关。以西方女学的传入为视点 ,不仅梳理出中国女子教育的近代化历程 :西方女学传入的肇端与中国近代女子教育的孕育、西方女学制度的传入与中国近代女学的兴起、西方女权思想的传入与中国近代女子教育制度的确立、男女同学教育的传入与中国近代女子教育的发展 ;而且对每个阶段西方女学传入的特点及其意义进行了总体的把握 ,进而展示了中国近代女子教育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3.
近代潮汕女子教育是由传教士在潮汕开办教会学校首开其端的。20世纪初,在女权运动的强烈呼唤中发展为本土自办的女子教育,并在民国时期得到了很大发展。近现代潮汕女学的兴起和发展,既是时代变革的产物,也反过来对潮汕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近十年来的中国近代女子教育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近代女学的创办,中国才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女子教育.近代中国女子教育是近代中国社会中一个特殊而又重要的方面,本文从中国近代女子教育、教会女学及外国对中国近代女子教育的作用等方面,对近十年来发表的研究近代中国女子教育的成果进行了梳理、综述.  相似文献   

5.
四川女子学校教育在清末开始兴起,其逐渐规范化和制度化的尝试,为四川女学兴起提供了孵化的温床,成为中国现代教育发展的雏形。尽管女学兴起冲击了传统女子教育观,四川女学最早建立了女子学校的现代教育体系,但由于政治变革反复,社会进步有限,四川女学的作用和效果还远不能解决广大女子受教育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女学报》是晚清同时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份妇女报纸,它在女子教育刚刚萌生的时候就集中地探讨女学问题,从为什么兴办女学、兴办何种女学、兴办女学为了什么、如何兴办女学四个方面来讨论如何发展女子教育。  相似文献   

7.
中国近代女学发展概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传统文化强调“女子无才便是德”、“男尊女卑”、“三从四德”等观念,在此影响之下,中国古代的女子教育历来不受重视,女子的教育仅限于家庭而已。只是到了近代,女子才逐渐成为学校教育的对象,中国女学才逐步发展起来,目前关于近代女子教育的专论甚少,本文拟对其产生和发展作一探讨。 中国近代女学的发展过程笔者认为基本上可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相似文献   

8.
创刊于1872年的《申报》,是站在社会前列的进步媒体,爱国救亡,倡新斥旧,对女子教育问题也极为关注。《申报》倡导兴办新式女学,广泛刊布女学广告,积极宣传兴学功绩,并为促进新式女子教育的健康发展积极建言献策,对晚清新式女子教育逐步走向合法化、正规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民国时期的民族主义运动中,金陵女子大学女学生表达爱国情感的方式与当时的大多数学生迥异,本文认为教师的性别观念所形成的教育文化环境、精英教育的办学理念和女子高等教育的发展状况、家庭化的教育管理模式是形成金陵女子大学学生独特的思考方式和行为选择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在市场导向和管理主义的作用下,高校教师的文化品性受到质疑。当前高等教育的制度逻辑是导致高校教师文化自觉性式微的重要因素。女子高校教师应该把促进女性发展作为其文化自觉的立足点,把培养自身的性别敏感性与性别关怀作为其文化自觉的前提,把建构先进的性别文化理念与认知并进行有效的性别分析与研究作为其文化自觉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