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专业镇"这个区域产业品牌为广东省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由于广东省区域产业品牌效应仅限于产业市场、与消费品市场中居民消费品牌的认知差距加大以及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不均衡等原因,广东省区域产业品牌的金融外部性不断弱化,约束了区域产业品牌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广东省应将加强技术创新、加强国内市场的开拓以及实现梯度区域产业品牌作为重点,以突破区域产业品牌的金融外部性约束,充分发挥区域产业品牌对广东省经济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组织形式,是一种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经济现象,它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当要素投入数量和质量既定的情况下,通过要素之间和生产环节之间的整合,建立以专业化分工网络为基础的产业集群,能增强产业竞争力,产业集群是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3.
在查阅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发展关系的研究文献时,发现不少文献在做实证研究时,选择区域GDP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代表性指标,选择产业总产值作为该产业的代表性指标,并从省市统计年鉴获得数据,应用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并得出结论.通过分析可知此类实证研究结论并不能真正解释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问题产生的原因与指标选择不当及相关概念界定不清有关.给出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中的概念界定与合理的指标选择,同时通过山西经济与物流产业发展关系的实例进行佐证,并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4.
利用2000-2012年广东省地级市制造业数据,本文以技术进步为视角,在分析区域间制造业集聚程度的基础上,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法研究制造业产业外部性效应与产业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广东省制造业在空间布局变化上有显著的"中心-外围"特征;产业集聚的外部性效应在不同的产业发展阶段下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多样化和竞争外部性对珠三角地区制造业产业增长具有积极效应,而其余地区则以专业化外部性为主;产业集聚的外部性优化了制造业的空间规模配置,其在促进内生技术因素投入水平的同时,提高了人均资本存量的投入产出比。最后,提出了促进广东省制造业增长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5.
产业联动对于促进环渤海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利用产业联动网络的测度模型对环渤海区域产业联动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环渤海区域产业联动网络正在形成,但水平还比较低;北京是环渤海地区的经济中心,天津在环渤海地区也具有较为重要的作用,而辽宁在环渤海地区中所起到的作用最低。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既有历史的也有地理空间的。需要积极构建政策体系,引导和促进环渤海区域产业联动网络的发展,促进环渤海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高校与区域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创新体系形成的重要因素,然而学术界对两者之间该形成怎么样的互动关系并没有定论。文章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以高校为主体的区域创新网络,提出强弱关系通过创新网络对高校和区域产业不同发展阶段的关系影响。通过硅谷电子工业产业和台湾新竹工业园作为案例分析,得出以下推论:在产业发展初始阶段,高校与区域产业发展之间的弱关系在创新网络中形成探索式创新模式有利于产业发展;强关系在创新网络中形成利用式创新模式有利于产业发展。在产业发展成熟阶段,强弱关系并存而形成的探索式与利用式创新两种模式有利于产业发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高校对促进产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运用系统动力学(SD)相关理论对区域工业产业发展系统的有效运行进行建模,探索一种从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角度反映区域工业产业发展系统运行机制的方法,观测其行为特性,找到起主要作用的反馈回路和政策的杠杆作用点,为政府制定工业产业发展政策提供依据。以广州市为例,结合国际和国内区域工业产业发展的相关理论,将广州市工业产业发展系统划分为工业生产、区域技术创新环境、区域经济环境3个子系统,通过对区域产业发展系统进行严谨的系统因果反馈分析,从微观结构入手考察区域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与制约条件,寻找其根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中国城市化发展已进入特大型区域中心城市快速成长阶段。基于中心城市和城市圈发展理论,着眼于合肥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湖大城市,着力打造泛长三角地区继沪宁杭之后的新兴中心城市,朝着区域性特大城市发展的定位,研究合肥新城市定位的产业支撑。  相似文献   

9.
滇西北地区作为我国多种资源富集的民族地区,长期以来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分落后。区域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落后和旅游业的高速发展,形成了产业结构不合理的"三、二、一"模式。作为一个发展潜力很大的地区,区域发展面临诸多矛盾和任务,如何在协调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前提下实现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优化,文章提出了产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文章基于广东省林业发展的区域特性和产业特性探讨广东省林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珠江三角洲地区由于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而不得不面对越来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因而该地区森林资源的主要作用是改善城市环境 ,保障城市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东西两翼及北部周边山区则主要面临农业农村结构调整中的林业发展、生态公益林建设、林业产业发展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不断提升,同时区域发展不平衡也日趋严重,尽管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却仍然不能有效解决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问题。目前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突破行政壁垒和制度瓶颈,实现优势互补;如何利用市场机制的内生力量和企业的自组织行为,促进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达成区域间的协调发展。本文试图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研究基于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文章针对现有相关研究存在的不足,重新构建区域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定量评价2010—2016年广东21个地市旅游竞争力,运用空间聚类分析法分析其差异性特征,利用全局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法探讨其空间演化特征。结果表明:广东省内区域旅游竞争力水平差异明显,主要表现为珠三角城市的旅游竞争力水平普遍较高,其他地市大多较低;各地市旅游竞争力整体上有明显的自相关性,呈现较强的集聚效应,但该效应有下降趋势;各地市旅游竞争力已形成较稳定的空间格局,即中间突出、四周凹陷;各地市旅游竞争力水平在空间上的局部自相关性不显著;热—冷点区域的空间分布呈现出由珠三角城市逐渐向四周推移的圈级特征,形成了以珠三角城市群为热点区的核心—边缘结构。基于研究结论,文章提出需在继续保持珠三角地区旅游竞争力优势的同时增强其辐射和带动作用,加大政府对粤东、粤西、粤北地区旅游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加强区域(城市)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区域旅游一体化建设等建议。文章可为其他区域旅游竞争力评价及空间格局演化研究提供有益借鉴,为促进区域旅游和经济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3.
14.
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产业集群理论作为区域经济理论的最新进展,其研究的热点主要包括:产业集群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机理、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增长、产业集群与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产业集群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全球化背景、政府政策等。最后指出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相似文献   

15.
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首先分析了旅游产业的特性 ,认为旅游产业是后发展地区最具比较优势、具有率先实现对外开放和跨越式发展条件的产业。旅游产业作为一个经济性的产业 ,具有关联度大 ,综合性强 ,能极大推动经济的增长 ,我们需要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树立发展旅游产业的观点。最后 ,作者指出旅游产业的发展也必须注意旅游产业的发展的落脚点、盲目扩大景区产业规模以及旅游产业小圈子等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16.
文化创意产业专业规划与区域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文化创意产业、文化创意专业以及文化创意产业人才之间的相互关系,深入探索了文化创意产业相关专业规划与区域发展的良性互动作用,总结了相关高校文化创意专业规划与发展模式,提出了"同构——等价值"专业规划构想,阐述了首都文化创意产业相关专业规划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7.
基于发展衡南县的大旅游这一背景,通过搜集有关资料和进行实地调研,对衡南县发展旅游产业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这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从旅游资源、区位条件、客源基础以及发展旅游产业前景方面分析了衡南县发展旅游产业所具备的优势条件,探析了衡南县旅游产业发展现状以及在发展当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最后,提出建设衡南县旅游产业生态园以发展旅游产业,并供衡南县政府和相关企业做参考。  相似文献   

18.
将区域流通产业发展模式分为要素导向型发展模式、投资导向型发展模式、创新型导向型发展模式以及介于其间的混合型发展模式,并根据各种发展模式的影响因素遴选了衡量指标。由于现有文献没有提供区域流通发展模式的识别方法,故而在参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借助计量方法构建了一个可识别区域流通产业发展模式的理论模型,并以福建省为实证研究对象,判定福建省的流通产业发展模式为"要素、投资混合导向型模式",据此提出了有针对性的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19.
文章论述了区域品牌的概念及其在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以嵊州领带产业集群为例,通过介绍嵊州领带产业集群的发展概况、品牌梯队,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区域品牌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基于Tapio脱钩模型,通过计算陕西省1995—2011年五大类产业CO2排放量与产业发展脱钩指标,研究了陕西省产业发展与碳排放的脱钩关系,结果表明,陕西省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碳排放脱钩状态不容乐观,而第三产业发展与碳排放关系整体上比较理想,属于低碳排放产业。因此,必须探索陕西省低碳农业发展模式,推动工业绿色转型,大力推进绿色建筑产业发展,并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促进陕西省低碳经济顺利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