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意义历史条件和生存环境的变迁,不断赋予爱国主义新的时代内涵。深入分析和考究爱国主义逻辑在网络空间内的演进路径,不仅是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的题中之义,更是立足社会实践,进行理论创新的应然之举。设计/方法通过对网络空间爱国主义的场域逻辑、运演逻辑和价值逻辑的比较分析,以明晰其发展境遇、生成理路和意义秩序。结论/发现虚拟生存场域的空间边界,规约着网络社会人的生存发展向度,进而也影响并重塑着爱国主义逻辑的空间表达和研究路径。网络空间的爱国主义逻辑必须遵循技术的程序性思维和符号化表达,涵盖线上和线下两大话语体系,融合传统与现代两种传播模式,兼顾精神驱动和行为选择两个方面,回应意义指向和意义建构两项维度,全面推进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  相似文献   

2.
3.
互联网开拓了一个新的国际政治空间。为了填补网络空间的权力真空及确保本国网络空间安全,世界各国纷纷制定网络空间安全战略,建立网战部队。2014年,我国成立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这标志着中国网络空间安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但是作为网络空间的后起之秀,中国仍然面临着诸如美国积极谋求网络霸权、世界主要大国争相扩军备战、西方国家掌握舆论主导权及美国等国家肆意渲染中国网络威胁论等多重压力。中国身处复杂的国际网络空间安全环境中,如何既能保卫本国网络空间安全,又能扩展国家在国际网络空间安全领域的影响力,打破现有的网络空间权力格局,是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开拓了一个新的国际政治空间。为了填补网络空间的权力真空及确保本国网络空间安全,世界各国纷纷制定网络空间安全战略,建立网战部队。2014年,我国成立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这标志着中国网络空间安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但是作为网络空间的后起之秀,中国仍然面临着诸如美国积极谋求网络霸权、世界主要大国争相扩军备战、西方国家掌握舆论主导权及美国等国家肆意渲染中国网络威胁论等多重压力。中国身处复杂的国际网络空间安全环境中,如何既能保卫本国网络空间安全,又能扩展国家在国际网络空间安全领域的影响力,打破现有的网络空间权力格局,是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5.
传统上人们常把网络空间视为“虚拟空间”。但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个人、组织、机构、政府等经由网络信息联结在一起实现越来越多的利益诉求,网络空间越来越成为一种客观而又真实的存在。网络空间的特质性使得旧有法律应用困难,也产生了一些新的法律问题,由是,网络空间法研究顺势而起。已有的网络空间法研究主要关注了虚拟财产保护、网络个人信息保护、网络平台法律责任及网络空间犯罪等问题,当然宽泛意义的网络空间法研究不限于这四个方面,凡是与互联网有关的法律问题,都可归入网络空间法研究。未来的网络空间法研究可在网络空间主体法、网络空间财产法、网络空间行为法和网络空间安全法四个领域深入展开。  相似文献   

6.
网络空间已经成为继陆地、海洋、天空、太空之后的第五大空间。网络空间是由互联互通的设备和网络按照一定的规则和程序组成的、可供人们交流互动的虚拟空间。网络空间的构成要素包括硬件、软件、信息、主体等要素,并呈现出虚拟性、现实性和社会性的特点。网络空间是构建在各国主权之上的电子空间,不是排除国家主权管辖的全球公域。  相似文献   

7.
网络空间的伦理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以其特有的虚拟性和开放性,为人类生活提供诸多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道德失范现象,因此,建构恰当的网络伦理是一个非常迫切的问题。网络伦理应该通过约束主体的道德失范性来实现网络主体承担道德责任的义务。  相似文献   

8.
9.
随着美国在全球网络空间中的优势持续扩张,网络成为美国实施霸权主义目的的工具之一。在政治层面,美国利用网络肆意侵犯他国政治主权,将本国政治权力在网络空间进行全球扩张。在经济层面,美国及其跨国公司控制着信息生产方式与信息通道,无偿占用他国原创性数字资源,利用大数据经济剥削全球网民的劳动和情感。在文化层面,美国凭借网络技术文化优势与英语话语优势,在所发行的网络广告、网络创意产品和文化娱乐产品背后都掩藏着文化霸权主义,带有明显的文化渗透与入侵特征。在全球网络空间中,美国网络霸权主义正在形成。  相似文献   

10.
马淑娴 《国际公关》2021,(13):151-153
网络空间已成为除自然空间外深刻影响着全球政治现实的特殊空间.作为一种非典型性的多源性非传统安全问题,随着网络危机在全球范围内的持续性爆发,对全球网络空间治理也提出了较高需求,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治理挑战.展望未来,非传统安全领域的网络空间安全问题仍然持续带来威胁.本文旨在从多源性非传统安全视角探讨网络空间安全治理的困境及路...  相似文献   

11.
我国正处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时期,但随着全球化、后工业化时代的到来,又使得我国处于"双重转型"之中。在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的条件下,网络空间的各种问题与实体社会的问题交织在一起,呈现出千头万绪、扑朔迷离的状态。网络空间治理是一个庞大的命题,涉及诸多方面的内容,在我国社会转型背景下亟须剖析网络公众参与的特征、总结网络空间治理的基本模式以及探索网络空间治理中公众参与机制的建构路径。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网络空间已成为各国关注的重要的行动领域。美国作为网络空间中最为重量级的国家,其网络空间战略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撰写于美国总统换届之际,对奥巴马政府的网络空间战略进行了梳理和特点分析,对新一届政府网络空间上的政策倾向进行了梳理和评述,最后分析了中美网络空间关系的进展和未来可能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网络空间最初是观念的、技术的空间,它寄托了人们对信息社会的想象。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网络空间越来越成为一种"第三空间",成为当代人赖以生存的全新生活空间。网络空间主要是权力和资本共同创造的,但网络空间至少包含两个层次的空间:一种是由电脑和连接线创造的物理空间,一种是人们在物理空间内开发的功能空间。文章通过对1979—2019年间的《政府工作报告》进行文本分析,探讨了中国网络空间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路径和建设规律。研究发现:我国政府在主导和推动网络建设的过程中,始终坚持科学主义和结构功能主义的原则,努力通过国家意志来为网络空间输送正能量。首先,政府在建设信息社会的过程中,不断学习、借鉴最先进的信息化技术,不断形成建设网络空间的清晰思路;其次,政府始终将网络空间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国家力量、国有资本、社会资本充分协调配合,在国家力量的主导下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网络空间版图;第三,我国网络空间走的是科技驱动、经济驱动、产业驱动的路线,网络空间在服务经济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中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第四,网络空间发展思路和政策深受功能主义、实用主义影响,政府一方面为网络社会空间提供坚实...  相似文献   

14.
国际社会的网络空间治理知易行难,重要原因之一,是各方在一些关键问题上存在剧烈争议,主要包括认知层面的全球公域与网络主权之争、机制层面的多利益攸关方与多边主义之争、规制层面的适用旧法与创建新法之争,以及网络自由与信息安全的治理目标之争。但深入考察可以发现,搁置空泛的理念争议,在具体问题上求同存异,既有迫切必要性又有现实可能性,是推进网络空间治理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5.
网络空间拓展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场域,同时也面临着时空挤占、负面要素生发和实践成效不集中等问题。网络空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网络空间的民族互嵌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符号化为理论基础。通过空间拓展,网络空间实现了中华民族共有文化创造、推进各民族共同富裕和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由此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针对风险要素,网络空间借助双重空间协同、网络民族工作和仪式传播,形成了网络空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互补机制、修正机制和强化机制。  相似文献   

16.
随着网络媒介在社会各个领域的渗透,网络沉溺的危害性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网络沉溺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更多的人认为网络沉溺来自于网络内容的诱惑,而本文则从媒介形式的角度,探讨网络空间与网络沉溺的相关性,以期拓展人们认识网络沉溺的视角。具体分析了网络空间所呈现的三重视域———客体技术层面、主体性意识层面、主体行为层面,并基于此探讨网络媒介形式、使用媒介的心理特征和网络空间行为特性等方面与网络沉溺的关系,并认为网络媒介的双向去中心的互动、意向性的行为方式以及虚拟实践中的多重自我身份等由媒介形式所形成的特质,构成了网络沉溺重要的作用机制。从长远来看,网络空间的形式特质将比网络内容的影响更为隐蔽而有效。  相似文献   

17.
新时代下,我国网络意识形态面临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条件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为进一步加强网络意识形态建设,对其生成发展的逻辑基础、基本内涵及发展进程进行深入分析,探索网络意识形态的发展逻辑,结合对新时代影响网络意识形态发展的新动能的梳理,有针对性地从理念、制度、机制三个方面优化建设路径,助力构建新时代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网络意识形态体系。  相似文献   

18.
网络权力是社会行动者利用信息技术与信息资源对他人进行控制与支配的一种力量.依靠技术与话语作为双重支撑,互联网重塑了人类生产、生活场景,将世界连接为一个全球性与地方性相冲突的场域,权力在不同国家、不同主体之间进行流动.网络权力在信息技术定形作用下,呈现分权化与集权化相统一、生产性而非压抑性的运行特征.发展中国家不仅要利用新机遇发展信息技术、积极参与全球互联网的治理,还要建设本国意识形态话语体系,抵御全球话语对于民族文化权力的侵蚀.  相似文献   

19.
《南都学坛》2019,(5):81-87
网络空间安全是国家主权安全的重要领域,也是各国国家利益角力的重要方面。网络空间安全治理的模式经历了互联网治理、多利益攸关方治理和以联合国为主导的政府间国际组织治理模式的更迭,逐步达成了网络空间安全治理需要推进国际合作的共识。网络空间的组织架构具有开放性和无中心的特点,这与全球治理模式相契合。正如国际法是全球治理的规则需求,国际规则也是网络空间安全全球治理的必然要求。然而,网络空间安全治理方面的规则进展缓慢,与国际网络空间治理呈现出的法治化需求之间存在张力,亟须在全球治理的视野下协力推进网络空间安全的国际立法。  相似文献   

20.
网络技术在给人类带来极大方便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不利影响。网络需要需要法律来进行调控。论文对网络空间法的内容、特征及影响以及制订网络空间法时应遵循的原则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