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正在进行的全国性统帐结合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是一项新的重大改革举措,在实施中遇到了许多问题,只有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并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切实可行的办法,才能建立一个真正能长期解决我国公众养老问题的、完善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2.
目前养老保险的基本模式有两种 ,即现收现付制和基金制 ,而贵州人口结构变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人口老龄化趋势 ,贵州人口老龄化现象是导致养老保险走入困境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由现收现付制向部分基金积累制转轨的问题与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金制养老保险模式是目前大多数国家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目标取向。我国采取的统账结合的制度安排模式,使得由现收现付制向部分基金积累制转轨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和考验。因而,如何化解转轨过程的风险和解决转轨过程问题的政策选择必然成为其顺利转轨和平稳过渡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世界各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 ,使得原有现收现付制下的养老金发放和领取形式发生了变化。各国改革的趋势是为个人建立可投资的养老金储蓄账户 ,使得个人养老金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始终与资本市场保持紧密的联系 ,成为资本市场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未来养老金将朝着有形化 ,资产化的方向发展 ,大大增加了个人支配养老金的自由度和控制权。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一步发展 ,又使得个人管理自己的养老金储蓄账户和退出本国的养老金计划而参加别国养老金计划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最基本的理论层面阐释了现收现付制与基金制这两种不同筹资模式的社会养老保险体制运行的内在机制,并对这两种有代表性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经济福利效率进行了比较,为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提供一种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黎振强  杨新荣 《云梦学刊》2013,(3):77-82,86
养老保险筹资模式分为现收现付制和基金制。由于世界人口迅速老龄化,相对于现收现付制,基金制具有资本积累作用,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和提高社会福利。通过构建一个把养老金资产作为转移因子的柯布——道格拉斯总量生产函数,并探讨养老基金资产对资本形成和经济增长的影响,可以见出:长期内我国现有的"部分基金制"的养老保险筹资模式促进了经济增长和资本形成,但是从短期看,部分基金制对二者没有显著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7.
8.
现收现付型养老保险体制是我国建国后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战略”的产物 ,它使国有企业背上了沉重的社会性政策负担 ,并且恶化着国有企业低效的治理结构。欲改善国有企业治理结构 ,就要使现收现付型养老保险体制转变为“统账结合”型养老保险体制 ,以使国有企业减轻养老保障负担。但倘若不事先解决转轨成本 ,这种转变由于会造成“空账” ,而只能是名义上的转变。国有股减持可以达到化解转轨成本和改善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双重功效。  相似文献   

9.
筹资模式之争与养老保险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险体系的主要项目,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本文对激进主义和改良主义关于不同筹资模式对养老保险制度的影响的观点进行了综合论述,以期发现维持养老保险制度持续运行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10.
范辰辰  陈东 《东岳论丛》2015,36(1):133-141
我国农村养老筹资模式正在从家庭养老的现收现付制转向以新农保制度为标志的账户积累制,不可避免地存在转轨成本。基于新农保制度下两种不同的筹资模式,分别采用财政补贴和个人账户缺口保险精算模型,对转轨成本规模测算并对中央和地方的财政负担能力进行分析和预测,结果表明,转轨成本不仅存在,而且会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而随之增长。其中,基数庞大的基础养老金将保持较高增速,直接影响转轨成本的走势;个人账户资金在2024年左右出现缺口并迅速扩大,超过参保补贴部分成为影响转轨成本规模的第二大因素;伴随转轨的配套成本不容忽视。中央财政有能力负担转轨成本,地方财政支持能力不均,贫困地区和县级财政压力过大。  相似文献   

11.
吴晓芳 《理论界》2007,(11):97-98
近年来,世界各国纷纷推进社会保障私有化改革,一方面解决了现行办法的缺陷,另一方面在运行过程中也渐渐暴露了自身缺点。因此,我们在开展这项工作时,既要顺应潮流,又要审慎对待。  相似文献   

12.
13.
中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采取“统账结合”模式,其中“统筹账户”对应着待遇确定型现收现付制;“个人账户”对应着缴费确定型基金制。通过澄清学术界对于筹资方式与给付方式的混淆,结合关于养老保险模式的全球化争论和我国“统账结合”制度的现状,得出结论:观收现付的筹资方式目前仍适应,中国传统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关键制约因素在于给付方式的不合理,因此建议借鉴瑞典的名义缴费确定型现收现付制,这样相关的问题都可以顺利解决。  相似文献   

14.
经济增长缓慢、人口老龄化、社会养老保障财政收支失衡与欧债危机密切相关.欧洲国家刚性的养老金替代率在人口持续老龄化和经济增长缓慢前提下必然导致养老金财政赤字不断扩大,国家财政债务危机不断升级.较高的养老金替代率实际上反映了代际负担的不可持续性,所以合适的养老金替代率的确定无论对世界还是对中国都具有重要意义.有鉴于此,未富先老的中国应该坚持带有生产主义特征的社会养老保障模式,构筑多支柱、多来源的退休金体系,适当降低基础养老金替代率,并构建养老金负担与给付的自动调整机制,从而保障养老金财政的长期平衡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一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人们储蓄的目的在于退休期的养老,这一论断为研究养老保险制度和国民储蓄间的关系提供了理论基础.在养老保险制度下,职工在工作时期缴费,并在退休期获得养老金收入,由此,职工会在工作期以一对一的比例减少工作期的储蓄.在现收现付制下,当期养老保险缴费用于支付当期退休老人,这就意味着,养老保险制度挤出了一国的私人储蓄.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亚柯 《学术界》2008,(3):280-284
1997年中国建立了部分积累的养老保险制度,但制度改革的实践背离了原有的目标模式,学术界对这一制度产生分歧,并开始了养老保险制度之争.2005年新决定的出台为这场争论划上了一个暂时的句号,学界对养老保险制度的研究开始逐步转向更多的定量分析.(关键词]现收现付制;部分积累制;完全积累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