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奥古斯丁意志哲学的出场导源于他对摩尼教"恶的来源"问题的辩驳,它是奥古斯丁基督教(道德)哲学体系的理论前提。自由意志理论包含着两个向度:一是自然理性向度,二是神学恩典向度。神学恩典向度是自由意志理论的建构前提。在《论自由意志》文本中,奥古斯丁由于着力解决"恶的来源"问题而忽略了对神学恩典的细致阐明,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否定神学恩典向度的存在,恰恰相反,自由意志理论的建构正是基于神学恩典向度。为了纠正其在《论自由意志》文本中对神学恩典向度的忽略,在《恩典与自由》中,奥古斯丁理论上将神学恩典从"隐"之状态中凸显出来,并彻底与贝拉基派划清界限。从《论自由意志》到《恩典与自由》,奥古斯丁自由意志理论神学恩典向度具有前后一贯性。 相似文献
3.
20世纪初,新实在主义者培里积极肯认了“自我中心困境”的客观存在,此点向我们昭示出了认识论研究中所必须遵循的一个核心论题,即自我中心是认识论的逻辑起点。此论题的合理性在于如下两点:(1)它具有极强的理论根基及科学史与哲学史上的强有力证明;(2)它保证了知识的客观性并因而区别于唯我论。 相似文献
4.
就启蒙运动的进步意义而言,启蒙理性在知性领域给予人以真理和自由,在道德领域启蒙理性把道德判断的主体还原为人自身,即有理性的存在者为自身颁布道德律令。然而由于启蒙运动自身存在着固有的逻辑悖论,启蒙运动特别是启蒙理性不正确地对待情感导致了现代社会诸多的道德困境。休谟的道德哲学不但证伪了宗教神学的道德基础"上帝存在"的观念,而且还诘难了理性主义道德认识论,因此,回归休谟的情感主义道德认识论为应对启蒙理性导致的道德困境提供了一种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6.
7.
从《上帝之城》、《论创世纪驳摩尼教》及《论“山上宝训”》、《论三位一体》这几个文本中,我们可以看出,奥古斯丁对于情感的态度是存在着矛盾的:早期他认为情感是人性的一种不自愿的反应,因而情感本身并不导致罪的发生;而后来则认为情感是一种承担着意志的赞同的真实的情感。至于第一推动(primus motus),在奥古斯丁看来,它是灵魂的情感部分的反应.所以他把它们看作是最初的情感而不是情感发生的前件。 相似文献
8.
理性的知识原则和信仰的良心原则是推动现代性的两大核心原则,两者分别表达了理性的普遍化诉求,以及现代人的绝对个体化和主观化诉求。“悬置知识,为信仰留地盘”是这两条核心原则之绝对差异的原理性表达:彻底贯彻,或彻底瓦解此原理是现代信仰能否重新确立的关键。克尔凯郭尔和黑格尔分别走在这两条绝对道路上:前者是罪(知识)—信仰的绝对辩证道路,通向的是现代信仰的绝对个体性和绝对主观性;后者则是知识—信仰相统一,甚至是同一的绝对思想道路,通向的是与信仰相关的现代形而上学体系。这两条道路并非如表面显示的那么对立,相反,它们都是对真理(上帝存在)如何展示在现实中,以及如何在现代社会中仍然绝对有效的表达。 相似文献
9.
主体自觉的能动的认识活动,不仅受着理性的支配,而且受着非理性的制约。非理性作为认识主体的内在精神要素,是主体个性化的重要标志,是认识发生的主观机理,也是认识发展取向的内在根据。但非理性对于认识活动的作用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与理性的作用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对非理性的研究有利于深刻把握认识的辩证本性和认识过程的微观机制。 相似文献
10.
作为知识生产活动的德育研究包含着某种认识论。认识论的启蒙与建构是德育研究创新的关键,其核心在于提炼中国德育思想和经验的认识特征,其使命则在于推动中国德育问题的解决。由于文化与历史的原因,当下中国德育研究深陷先天不足、后发劣势和文化殖民的失语困境,其认识论自觉程度急需提升。当前中国德育认识论建构可以从三个路向进行探索:接续文化传统,发掘中国德育传统的独特话语体系与潜在认识论基因;回到中国德育经验,深化规范性知识生产的经验内涵与合理性;深化经验研究的思想性和价值性。 相似文献
11.
法轮功在当代中国的出现 ,并征服了一部分党员干部 ,其原因并不仅在于李洪志的歪理邪说的诱骗 ,还有更深层的社会文化因素 ,即部分共产党员信仰世界的紊乱 :世纪之交中国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引发的政治冷漠感 ,文化开放时代多元文化并存导致价值选择过乱 ,全球化背景下中西文化碰撞导致文化认同过失以及党建工作弱化使党组织凝聚力下降 ,构成了共产党员法轮功信仰形成的文化土壤。因此同法轮功的斗争 ,必须从共产党员的信仰重建入手 ,通过对党员进行唯物主义、党的知识和方针政策及科学文化知识教育 ,使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科学理性精神 ,从而构建共产党员理性的信仰世界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分析信仰的各种文化形式入手,论述了人类具有共同的信仰的可能性及必然性,阐明了实现"类信仰"是人类信仰追求的最高目标及实现"类信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在柏拉图之后哲学家和神学家们整合世界秩序的制作者和范型这两个本原的努力中,奥古斯丁的短文Deideis是一个重要的文本。通过将ideas与理的概念联系在一起,奥古斯丁从理念世界出发理解这个世界的秩序。这一世界秩序的理念化也给基督教形而上学提出了许多挑战,对经院哲学和现代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康德对奥古斯丁“恩典”概念的批判与颠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解善恶问题是宗教哲学的一项重要主题。作为欧洲思想史上两位重要人物,奥古斯丁与康德意识到恶之产生与人之本性败坏之间的密切关系,并主张思想的任务就是要为本性复归其本位提供一种恰当的理解。但是,基于何种立场处理善恶问题,他们两者却有着完全不同的出发点。奥古斯丁以上帝的恩典来解决本性的复归问题,而康德却批判恩典,将道德法则/道德情感作为出发点来重建人之向善的禀赋。通过对两人出发点意识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们之间的思想关联及其论辩的价值与意义,进而达到对康德哲学与基督教间深度关联的批判性理解。 相似文献
15.
“认识论转向”的本体论意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哲学和哲学史研究中,有一个流行甚广、影响甚大的观念,那就是认为整个哲学经历了一个从古代“本体论”哲学———近代“认识论”转向———现代“语言学转向”的演变过程。应承认这种概括有一定理论依据,因而在特定条件下具有某种解释力。但是,任何普遍性的概括都不免以遗漏和牺牲具体性和差别性为代价,如果把上述哲学史演化模式绝对化,甚至视为理所当然的理论教条,那么就可能模糊哲学史的真实面貌,并遗漏重大的哲学问题。在本文,我们将通过对“认识论转向”的具体分析来说明这一点。我们的基本观点是:把“认识论”与“本体论”并列为两个独立发展阶段的观念是不严格和不准确的,相反,在所谓“认识论转向”后面,实际上蕴含着深刻的本体论意蕴,“认识论”并没有如通常所理解的那样实现相对于本体论哲学的“根本转向”,而是与本体论不可分割地内在联系在一起。因此,当使用“认识论转向”来总结近代哲学并以之与“本体论”相区别时,我们应对这种概括的特定意义和理论有限性保持清醒的自觉,以免导致对复杂的思想史的简化和对重大哲学问题的误解。 相似文献
16.
生活认识论作为我国认识论研究新的发展方向,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就被一些学者所重视和提倡,但大多是从宏观上论述的,从微观入手系统论述的较少.生活认识论要想在新的世纪有所作为,不仅要从宏观上考察,而且还要深入到认识论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实践层次来探索.鉴于此,试从实践主客体关系、实践目的、实践逻辑等六个方面对生活认识论加以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7.
理性和信仰的合力与张力论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理性与信仰是人生态度的两个基本要素,如何调解它们之间的矛盾是中外各种人生哲学的主题.联系精神生活的内容和要求考察理性和信仰的本质、功能及其相互关系,本文认为理性的批判精神与论证功能对信仰既有消解作用,也有强化意义;信仰的价值定向与意志整合既确定了理性的思索方向并提供动力支持,但也对理性实施有力的规范与监控.就精神生活的健康发展和理想境界而言,社会应保持理性和信仰两者之间合理的中庸,这需要维护两者之间必要的合力与张力. 相似文献
18.
进入21世纪,有学者认为“信仰”乃宗教用语且为西方独有,中国没有信仰的历史和传统,故不宜使用“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提法.主张用“马克思主义信念”取代“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使用.一字之差,关乎是否应该坚守马克思主义信仰阵地的问题.尽管“信仰”和“信念”并非性质对立的概念,也有着意蕴上密不可分的联系,但二者的区别却是不容忽视的.更为重要的是, “信仰”非狭义宗教独有,更非西方独有.用“马克思主义信念”取代“马克思主义信仰”不仅不足以彰显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伟大性,反而容易引发人们对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否适宜的困惑,并因此而放弃马克思主义信仰. 相似文献
19.
传统科学哲学的认识论采用静态、隔离的态度来看待科学认识中的主体与客体关系,并且将科学的内部与外部严格分离。科学实践哲学批判了传统认识论对于主体与客体的人为隔离,认为在科学认识过程中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相互介入、共同生成,二者融为一体、无法区分。基于复杂性思想的整体认识论立场反对上述两种极端的认识论态度,强调主体与客体是一种可以区分、无法隔离,即"分而不离"的关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