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两宋处于中国封建社会的变革与转型时期,随着私有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功利思想的勃兴,宋人围绕"亲邻法"所引发的私有田宅交易之讼无日无之。其主要表现在不晓"亲邻法"、未遵守"先问亲邻"、"妄执亲邻"、制造伪契以及对田宅交易价格难以协商一致等诸多场合。因应宗法血缘关系的淡薄以及解决亲邻间私有田宅交易诉讼的现实需要,宋代"亲邻法"呈现出亲邻主体范围缩小;亲邻批退诉讼时效缩短;亲邻二次优先购买权受到限制等鲜明近世转型的时代特色。宋代"亲邻法"对后世影响深远,其所蕴含的维护亲邻间和谐社会关系、发挥不动产的最大经济效益等法理价值以及所昭示的法律随社会变动而变化的法律哲理,对当代中国的物权法以及转型中国的法律治理,皆不乏历史的借鉴与启迪。  相似文献   

2.
明清时期,法律对土地交易有着严格而规范的要求:使用官印契本或具备契尾;买卖土地应诚信、不得重复典卖.制度层面废除"先问亲邻"的传统,缴纳契税过割赋税,禁止买卖旗人土地.但是,明清土地交易的实践中却有极强的变通复杂灵活性:突破"族田不能典卖"的规则,田面、田底分离交易,白契大量存在.  相似文献   

3.
魏天安 《中州学刊》2007,(4):174-178
宋代私田宅典、卖、抵押和官田租佃、出卖及招民耕垦逃荒田时,近亲、四邻有优先权。对典卖的田宅,其子孙在三十年内有回赎权,亲邻如在典卖时未签字认可,在三年内有回赎权。北宋前期亲邻法优先的顺序是先亲后邻,后期改为只问亲,如亲地位相同,有邻者优先,南宋时只有四邻兼近亲才有优先权。优先权的亲邻范围越来越小,体现了田宅交易的宗法限制逐步宽松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张海燕 《理论界》2000,(5):21-21
正确认识发展商品经济同精神文明的关系是当前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商品经济 ,不仅对物质文明有促进作用 ,而且对精神文明也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在农村那种把发展商品经济同精神文明建设对立起来的观点是错误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 :不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而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经济关系的变化 ,必然引起道德观念和精神面貌的巨大变化。经济体制改革 ,不仅会引起人们经济生活的重大变化 ,而且会引起人们生活方式和精神状态的重大变化 ,改革的实践证明 ,人们的生活方式、精神状态发生了许多可喜的变化 :第一 ,商品经济的发…  相似文献   

5.
本文认为,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旧的土地管理使用制度日益受到冲击,城乡土地的管理使用正在从行政划拨,无偿无期使用向定期有偿使用,实行收税纳费制转变,迈出了向商品经济转轨的第一步。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地租的存在有其客观必然性,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土地生产率,必须以地租为契机,建立有利于发展商品经济的土地管理制度,杜绝土地使用中的浪费现象和不正之风。  相似文献   

6.
我国东北地区的家族制度虽然历史短暂,但却具有独特的移民文化特点。本文在对东北地区家族制度的变迁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分析了东北地区家族制度的特质,并由此观察这种变迁对家族成员间的关系的影响,指出我们可以利用其积极的影响作用来促进东北社会的建设与改造。  相似文献   

7.
四川省企业管理协会、四川省企业家协会于今年5月9日至11日召开了“理顺企业党政工三者关系”研讨会。有关研究人员和部分企业的代表共60余人出席了会议,并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探讨了理顺企业党政工关系的有关问题。 一、当前理顺企业党政工三者关系的必要性 大家认为,推行厂长(经理)负责制几年来的主流是好的,适应了社会化大生产和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发展。针对赵紫阳同志淡化党的领导,削弱思想政治工作的错误,并鉴于去年的政治风波和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急剧变化,党中央作出了加强党对企业的领  相似文献   

8.
社会关系的泛经济化和个体自我的主体化是商品经济条件下社会关系变化中的两个基本倾向.前者使商品交换关系超出了经济活动的界限而广泛地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后者使社会关系中的"自我-他人"关系失衡、"互主体性"关系缺失.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必须对商品交换关系进行必要的"划界",正确处理好人们交往实践中的人性化关系和物性化关系之矛盾,寻求一种既能充分实现个性发展,又能与社会共同价值目标和角色期待相融通的和谐社会关系模式.  相似文献   

9.
梁上上 《浙江社会科学》2012,(1):46-51,85,156
本文以梁某诉神农公司案为例,分析了我国物权法邻地通行权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我国物权法只对周围地的邻地通行权做了规定,没有对非周围地的通行权做出规定。本文指出,我国无偿通行的规定不符合国际惯例,也不利于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通行权人需要对周围地所有权人的损失等进行补偿,但无需对特殊邻地通行权进行补偿。同时认为,对历史形成的通道进行的"划道"行为不是另辟通道。从土地用途变迁的历史维度出发,强调应当灵活理解"通道应当为土地通常使用所必要"。  相似文献   

10.
在《试论中国封建士地制度的特点》一文中,我们探讨了中国封建土地制度的两个特点,在此,本文将进一步阐明和论证第二个特点。 本文的论点是:在中国土地国有制的母体中产生出土地私有制的直接、关键的因素是商品货币经济。。商品经济并不以产生自然经济形态的土地私有制为其起点和归宿,但在其发展的进程中,却无形地从客观上为土地私有的产生鸣锣开道,成为一种“催生剂”。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商品经济与土地私有结成同盟,并肩与土地国有制展开斗争。但是商品经济在中国封建历史中从未得到充分、完全的发展,因此它无法完成自身的历史使命:它既未  相似文献   

11.
家族制度在我国长期以来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从原始氏族社会解体,一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在这漫长的岁月里,家族制度一直在中国存在着。在私有制的社会里,尽管改朝换代、历尽沧桑,家族制度却始终作为统治制度的社会基础而不为政治风暴所左右,宗族观念始终作为统治阶级的思想支柱而支配着人们的头脑,宗族的权力与封建政权一样,也是一条长期束傅人们手脚的大绳索。今天,封建宗法关系和家族观念,仍然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人们,毒害人们。为此,研究历史上的家族制度,特别是研究对今天有直接影响的近代家族制度,分析它的主要形  相似文献   

12.
宗法制度是以父权、族权为特征的、包含有阶级对抗内容的一种宗族、家族制度,它在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经济不太发展的国家和民族中普遍而长期地存在。在宗法制度的发展史上,嫡长子继承制只是某一特定阶段的产物,我国和世界一些民族在宗法制度发展中,经常的现象是不存在嫡长子继承,宗法统治仍长期存在。宗法制度包含了阶级对抗,不是纯粹的血缘组织。女性在宗法制度中,成为为宗族家族生儿育女以继承宗族家族香火的特殊性质的财产,是宗法性婚姻的共同特征。在世界历史上,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和阶级剥削制度的被推翻,是瓦解一切氏族血缘宗法关系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3.
明清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婚姻家庭关系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其最大最明显的变化是婚姻家庭关系带有浓厚的铜臭味。明清商人在择偶标准、嫁娶仪式、生育年龄、家庭结构、妇女的地位方面,都与传统的婚姻家庭关系有较明显的区别。婚姻家庭关系的这些变化有其积极的方面。  相似文献   

14.
随着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的改革和房地产业的发展,城市土地经济关系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建国三十几年来,城市土地基本上处于无偿使用的状态,由此而造成的种种弊端已经影响城市经济的合理发展。改变这种状况的最有效途径是征收地租(或称土地使用费)。利用地租这一经济杠杆能按照商品经济的客观规律,合理地和节约地使用土地,促进城市产业结构和经营布局的改善,提高宏观经济效益,加快城市经济的现代化步伐。  相似文献   

15.
家族国家观──近代日本政治的误区李卓家族国家观是近代日本的统治者为维护天皇制和推行对外侵略扩张政策,运用日本传统家族制度的原理,将家族关系与政治关系等同起来,以实现天皇对国民进行统治的国家伦理观。它利用了日本人在传统家族制度下养成的唯命是从的精神,驱...  相似文献   

16.
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八五”期间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从剖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性质入手,结合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认为目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性质实际上是一种租赁性质,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在这种体制下分离是必然的,它有利于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发展。通过明确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租赁经营的性质,可以明确土地是一种特殊商品,必须有偿使用,这就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紧密地结合了起来,有利于建成新的符合商品经济指向的农业生产经营形式。国家在宏观政策上可以通过土地市场政策、农产品价格政策、农业投入政策等来促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商品经济的紧密结合,从而用商品经济的原则和规律来规范责任制的内容和形式。  相似文献   

17.
农业徘徊提出的又一次土地问题,以及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我们对土地联产承包制进行修正和完善,建立一种具有良性传导和自我调节功能的规范化土地所有和经营制度。这种土地经济机制的基本设想是,在土地集体所有权不变的条件下,集体将土地出租给农户经营,农户有偿取得土地使用权,从而获得土地农业经营利润,而集体则凭借土地所有权收取地租(或租金)。在这种社会主义农业的现代租耕制度中,土地产权明确有效,使用权竞争占有和长期稳定以及土地承租双方平等经济契约关系则是其制度内容的最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严控与激励并存:土地增减挂钩的政策脉络及地方实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土地政策变革为视角,将城镇化放在中国宏观政治经济格局中加以考量发现,近年来,土地、财政、金融"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愈演愈烈,土地成为地方发展过程中首需解决的问题。中央政府实行以耕地保护为核心的土地严控管理,但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既有体系困难重重,土地开源迫在眉睫。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在此背景下出台。政策的演变与地方实施凸显了中央—地方和国家—农民关系的新变化,展现出政府行为与基层社会错综复杂的关系面向。在此过程中,可以看到中国下一轮城镇化变革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家庭承包责任制推动生产力发展的能量基本被释放出来 ,随着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 ,其局限性开始逐步显露出来。在农村集体经济中 ,土地是最基本的生产资料 ,土地产权关系是最基本的经济关系 ,产权的变化是农村土地制度变化的一个关键问题。农民只有拥有部分土地产权 ,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独立经济主体、经营主体和分配主体 ,从而促使土地经济效率的提高 ,这不仅仅关系到土地关系变化的本身 ,也关系到由此带来的一系列农村经济变化。  相似文献   

20.
阎继承 《理论界》2003,(6):42-43
现代小说的一个重要变化是作为传统的全知全觉的叙事视角的反拨,出现了所渭淡化情节、淡化背景、淡化主题等淡化型小说。对于此现象,研究者多从社会发展和作家艺术追求等方面来解释,本文试图从接受主体——读者和小说文本的空白关系作一解释,从这一侧面说明现代小说观念的变化,从而阐明小说空白的审美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