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上海开埠之初仍然保持了中国传统的墓葬习俗,然而传统墓地既不利于城市公共卫生,也不利于市政建设,故日益成为城市化发展的障碍,墓制改革成为必然趋势.上海租界公墓制度的引入,为华界墓制改革提供了重要范式.沪上有识之士对传统墓葬进行反思和批判,民众丧葬观念逐渐发生变化,开始认同并仿效西式公墓制,上海华人公墓由此得以兴起.  相似文献   

2.
我国墓葬用地近些年来呈现出不断扩张态势,特别是东部地区以及大城市中表现尤为突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除与我国正步入老龄社会外,还与墓葬用地规划粗放、墓穴售卖监管乏力、绿色殡葬难以推广等因素密切相关.为应对人口死亡高峰到来,实现土地资源的保护,在墓葬用地调控上应认真审视现有殡葬改革模式的不足,依据人口分布、地区差异以及生态环境制定灵活的调控思路,将墓葬用地与生态恢复、生态保护相结合,创新葬式葬法,建立并完善相关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3.
2012年8月29日至10月4日,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阿勒泰哈巴河县加朗尕什水库淹没区的加朗尕什基地、哈拜汗墓地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清理发掘墓葬44座.两处墓地周围分布有大量的岩画,墓葬分布在别列则克河两岸台地上.墓地所在地是加朗尕什村牧民冬牧场. 加朗尕什墓地共发掘墓葬16座.墓葬地表封堆有石堆、石圈石堆两种,封堆直径3~12米.有的墓葬封堆上立有石柱.墓室有竖穴土坑墓和石棺墓,墓中人骨均不全,有的墓葬内不见人骨,另有无墓室墓以及疑似祭祀的遗迹.出土遗物有铜器、一件夹砂红陶罐和一件石拍(图1).石拍表面粘附着疑似金属的细微颗粒,这件石器可能是矿石冶炼的工具,陶罐内壁附着残留物.墓地北侧的岩石上有大量的岩画,主要为羊、牛、马等动物和射箭、舞蹈形象图案.  相似文献   

4.
大庆市净园公墓是大庆地区惟一经国家批准并注册的国家级规范化墓园,2003年经省民政厅年检又正式确认为合法公墓.从2004年起,净园公墓按照提升墓园文化品味,增加墓穴艺术含量的总体构思,在"环境园林化、葬式多样化、墓地艺术化、墓碑个性化"的发展理念指导下,为把公墓建设成现代公墓,实现了管理模式上的创新.  相似文献   

5.
目前殷墟遗址中大型族邑聚落墓地的资料是相当丰富的,有关这些墓地中随葬陶器组合资料的比较研究还是一个新的课题。本文就殷墟已公布的殷墟西区等5处大型族邑聚落墓地中随葬陶器组合资料进行了相对应的分析研究,提出了殷墟墓葬陶器组合中的主体器类和辅助器类中的主要器种在早晚期组合中的变化应是墓葬陶器组合变化的主线。觚、爵是殷墟墓葬陶器组合中的主体器类,豆、鬲、簋、盘、罐是殷墟墓葬陶器组合中辅助器类中的主要器种。各个族邑墓地中觚、爵始终是陶器组合的主体,而辅助器类中的主要器种在各墓地的不同期别的陶器组合中是有所不同和变化的,因而也就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族邑组群特征。  相似文献   

6.
前掌大墓地为史族家族墓地,该墓地中仍有其他族属墓葬出现,特别是“于屯”村北墓地多个族属共同出现。结合各墓区葬制、器物组合、墓区间空白地带等信息,前掌大墓地或存在族墓地分区的可能。  相似文献   

7.
2010年为配合新疆伊犁地区的水电、城市等基本建设工程,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尼勒克县、特克斯县、新源县等多处墓地开展了考古发掘工作,获取了一批珍贵文物和重要考古资料。一、发掘概况2010年度伊犁地区考古发掘的墓地有尼勒克县的铁勒克萨依墓地、铁列克布拉克墓地、汤巴勒萨伊墓地、特克斯县的库克苏河西2号墓群、新源县的别斯托别村墓地,发掘墓葬139座。  相似文献   

8.
印群 《殷都学刊》2023,(4):31-38
作为墓葬制度重要组成部分的墓地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折射着财产乃至社会关系。与上马墓地所代表的春秋时期“邦墓”墓地相比较,二里冈战国墓地代表的战国时期平民墓地的墓地制度暗示出其亲族关系似出现了淡化迹象。三晋地区陵园制的出现是墓地制度对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封建政体的一种折射,陵园制使得位居陵园中心的国君墓唯我独尊的氛围更浓厚,这恰与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政体相适应。  相似文献   

9.
从原始氏族社会到阶级社会,要经过家长制家庭公社。家庭公社在经济关系上是土地公有;在亲族关系上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家长制家庭;在生产关系上即农村公社。其埋葬习俗,则是“公共墓地”制。周代氏族宗法制度,就是由这种以血缘为主的族制系统改造而成的。反映在墓地上的是族葬制,即族坟墓制度。族坟墓有两种,即“公墓”与“邦墓”。“公墓”是国君、王室等贵族墓地;“邦墓”是具有自由民身份的“国人”墓地。两类墓制的共同点都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聚族而葬,同一墓地的死者都是同族或同宗者。族坟墓制度随农村公社的存在而存在,它从一个侧面揭示族坟墓制度是当时亲族关系和土地国有制的局部反映。  相似文献   

10.
<正>喀拉苏墓地位于新疆阿勒泰地区哈巴河县加依勒玛乡阔克塔斯村西北2.5公里的戈壁草场上(见示意图)。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组织考古队于2014年5月12日至7月14日,对喀拉苏墓地进行了发掘,清理墓葬53座,出土石器、骨器、陶器、铜器、铁器、金器等文物约六百件。喀拉苏墓地墓葬分布不集中,地表形态清楚。封堆多为岩石堆积,直径6~38米,有的封堆下有石圈。墓口多  相似文献   

11.
新疆地区田野考古发掘报告—《新疆察吾呼》,已由东方出版社出版。该书汇集了新疆考古所在察吾呼沟附近五处墓地发掘的墓葬资料。这些墓地大多属于史前时期,在新疆地区出版此类田野考古报告还是第一次。《新疆察吾呼》的出版,是新疆地区史前考古取得的一项重要成果。察吾呼沟位于和静县城西北的天山南麓,1983年新疆的考古工作者在这里发现了两处墓地,并对其中的一处墓地进行了试掘。同年及1984年,中国社科院考古所新疆队在这里发现了第三处墓地,第一次对这些墓地进行了较大规模发掘,发掘墓葬140座。1986—1989年…  相似文献   

12.
正2014年1月,王炳华先生编著的《古墓沟》一书,作为《新疆通史》研究丛书之一种由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古墓沟墓地位于新疆孔雀河下游北岸台地上,是罗布淖尔荒原上一处保存完好的原始社会遗存,墓葬的年代距今约3800年,是新疆青铜时代考古文化的典型代表。《古墓沟》是这一墓地的考古发掘报告。书中首先记述了墓地位置和所处的地理环境及当年墓地调查情况,然后逐一介绍了全墓地42座墓葬的发掘情况及出土文物,在此  相似文献   

13.
<正> 柳湾墓地是原始社会晚期的一处氏族公共墓地,它位于乐都县高庙镇柳湾村北湟水中游的第二台地上。它的考古发掘工作于1974年开始,至1980年结束,而后又经过小范围的清理,先后共发掘墓葬1730座。1984年出版的《青海柳湾》发表了1974年—1978年发掘的1500座墓葬的资料,在这些墓葬中包括了马家窑文化的半山类型墓葬257座,时代大致相当于公元  相似文献   

14.
新疆哈密五堡艾斯克霞尔南墓地因位于1999年发掘的艾斯克霞尔墓地以南的南湖戈壁而命名。墓地地处哈密五堡乡西南32千米、艾斯克霞尔墓地东南14千米处的南湖戈壁深处,2009年下半年已有部分墓葬遭到盗掘,2010年11月,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哈密文物局的协助下,对墓地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在广西地区相继调查发现和清理发掘了一批西周至战国时期的墓葬,出土了大批珍贵遗物。这些墓葬不仅数量多,分布广,而且排列整齐有序,随葬品丰富多样,具有一定组合,地方特点较为显著。从这些墓葬可以看到,当时人们在墓地的选择、墓葬形制以及随葬品的配置等方面,已初形成制,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和丧葬习俗,为研究广西地区先秦时期的社会性质、经济文化的发展诸方面问题,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本文拟就广西先秦时期(西周至战国时期)的墓葬制度、社会性质、族属筹问题,试作初步探讨。欠妥之处,敬请专家、学者指正。  相似文献   

16.
位于罗布泊西南荒漠中的小河墓地,上世纪初由罗布猎人奥尔德克首次发现,1934年瑞典考古学家贝格曼进行首次调查发掘。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于2002年底开始了小河墓地的考甫工作,当年发掘墓葬4座;2003年12月至2004年3月发掘墓葬33座,调查小河流域遗址点22处;2004年9月至2005年3月,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合作,在沙漠腹地连续作业近半年,发掘墓葬130座,  相似文献   

17.
肖小勇 《西域研究》2013,(1):50-60,141
本文对以塔里木盆地为中心的新疆天山以南地区涉及史前时代的墓葬进行综合分析,认为墓葬类型与年代之间存在直接的关系,同时体现文化的多元特点,这不仅反映在同一墓地,也反映在不同地区上.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新疆哈巴河县喀拉苏墓地出土人与动物骨骼进行碳、氮稳定同位素检测,分析了喀拉苏先民的生业经济状况,并在复原家马饲养方式基础上结合性别、年龄及其病理现象等研究结果,集中讨论了早期铁器时代墓葬M15殉马牺牲所反映的文化内涵。作者认为:喀拉苏先民是以草原畜牧经济为主要生计的人群,其食物以羊等畜产品为主,同时也消费了一些粟类谷物。在动物饲养方面,羊以放养为主,而苜蓿则可能已经被喀拉苏墓地先民用于马的饲养。与其他墓葬相比,M15殉马牺牲的食物来源更为多元化,这种现象所反映的埋葬习俗和文化内涵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殷墟西区墓地,位于安阳小屯村以西,今安阳钢铁公司厂址范围内,包括白家坟西,北辛庄南,梅园庄及郝家店北,安阳发电厂西。这一墓地是新中国成立后新发现的,共发掘墓葬约有2000座,1960年以前,探出150余座,发掘了约60余座。1969年至1985年间,发掘殷代墓葬1800多座...  相似文献   

20.
营盘墓地位于尉犁县城东南约150公里,孔雀河故道之北约5公里,库鲁克塔格山山前台地上,届汉晋时期。因供水的常年冲独,使墓地形成许多道沙梁,墓葬集叩分布在台地东部数道沙梁的南缘,排列无规律,亦不见打破关系和迭压关系。1995年11月至1997年年底,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此处墓地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及整理。共发掘古墓32座,清理被盗墓100余座,获重要文物约。400件,该墓地的发掘被评办“1997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营盘墓葬形制分有长方形竖穴全境和竖穴生土二层台两大类。技墓室大致范围棋入木桩。木质葬其形制在木港形馆、船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