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黄姗姗 《国际公关》2023,(14):155-157
文旅融合是当今城市旅游发展的新方向。构建城市文旅新形象,应坚持以文促旅、坚持以旅彰文、坚持和合共生。借助移动短视频建构城市文旅新形象有助于丰富城市旅游形象内涵、拓展城市旅游形象表达、建构城市旅游文化认知、打造城市旅游营销精品。各地应积极开发文化旅游资源,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传播城市文旅新形象。本文分析了移动短视频对城市文旅形象建构的作用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利用短视频助力旅游营销的路径。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是我国数字文化产业的重要载体,亦是当前我国文旅融合的重要产业传播方式。当前,互联网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读屏时代下受众碎片化浏览习惯的养成,使得短视频异军突起。一场以短视频为重要载体、嵌入文旅融合的新型产业传播方式已悄然而至。基于格兰诺维特的嵌入性理论,这种产业传播方式呈现出“意见领袖”引领化、文化内容符号化、内容表达生活化以及传播渠道多元化的特点。短视频嵌入文旅融合需重视其产业传播的管理:在内容上,应以优质原创内容为核心,注重真实性的表达;在运营上,文旅现场要结合大数据分析,重视对景点的规划设计;在监管上,要有防范于未然的风险意识,最终形成网络传播新生态,为推进我国文化产业的数字化发展提供可参考的产业传播路径。  相似文献   

3.
王倩  张浩 《九江学院学报》2021,40(3):124-128
新媒体社会,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技术环境的变化使信息传播的形式和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网民对于互联网的使用逐步由个人计算机向移动端转变,网红类短视频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之中应运而生.短视频是一个敞开的信息共享平台,其内容生产模式表现出由社交满足为主和用户原创内容到专业生产内容和精细化运作再到规模化之路和...  相似文献   

4.
传统手工艺文化的赓续不绝,离不开传播。以快手、抖音为代表的短视频媒介凭借其形象生动的呈现方式,将口传身授的传统手工艺转换成短视频,对传统手工艺文化进行可视化传播,让传统手工艺“看得见”也“摸得着”,扭转社会对传统手工艺的“刻板印象”,从而让更多的人尤其是青少年能够重新认识和接受传统手工艺。文章梳理了“传统手工艺+短视频”文化传播发展脉络,并分析了短视频在传统手工艺文化传播中的创新价值,在此基础上提出具体策略,以期让传统手工艺真正地“活起来”,在现代语境下得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时代已悄然进入大众生活。传播媒介迭代更新,作为一种新型社交媒体的移动短视频,以简便性、趣味性、碎片化、多感官性与强交互性等特征,迅速被大众接受。新媒体环境下,短视频创作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潮流,短视频的创作既可以促进社会文化的发展,也可以限制原有文化的传播。通过分析移动短视频平台的传播特点,剖析其对凉山彝族文化传播带来的问题与影响,并提出相应的策略,探讨这种变化对彝族文化传承与创新性传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立德树人是新时代教育的根本任务,高校的育人工作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和时代要求进行灵活应对,并不断进行创新。短视频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体形式,具有丰富多样的表达方式和广泛的传播渠道,为高校文化育人机制提供了全新的赋能途径。短视频具有互动性强、创新性高和影响力广的特点,能够在短时间内传递信息和情感,并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共鸣。通过对短视频赋能高校文化育人的价值内涵、实践模式和实践条件进行深入探讨,可以为高校文化育人工作提供借鉴和启示,以促进高校文化建设和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种流行文化现象,短视频已深度融入日常生活,不仅重塑着大众文化的景观,而且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重要影响.从个体主体性角度来看,短视频的创作与传播赋予了个体平等表达的权利,拓宽了个体自由表达的空间,丰富了个体社会交往的方式,并为个体重新为自己的日常生活赋予意义提供了新的平台.但与此同时,短视频泛娱乐化的精神实质导致思维能力的钝化、追求流量的商业化逻辑导致价值尺度的错乱、虚拟的真实导致自我呈现的异化、同质化信息茧房效应导致价值共识的危机等负面影响也容易造成人的异化.因此,必须立足于个体主体性的发展,从个人、短视频平台、社会等多个角度探索短视频文化建设的有效路径,促进其有序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种流行文化现象,短视频已深度融入日常生活,不仅重塑着大众文化的景观,而且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重要影响.从个体主体性角度来看,短视频的创作与传播赋予了个体平等表达的权利,拓宽了个体自由表达的空间,丰富了个体社会交往的方式,并为个体重新为自己的日常生活赋予意义提供了新的平台.但与此同时,短视频泛娱乐化的精神实质导致思维能力的钝化、追求流量的商业化逻辑导致价值尺度的错乱、虚拟的真实导致自我呈现的异化、同质化"信息茧房"效应导致价值共识的危机等负面影响也容易造成人的异化.因此,必须立足于个体主体性的发展,从个人、短视频平台、社会等多个角度探索短视频文化建设的有效路径,促进其有序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10.
数字化时代,短视频以新兴传播载体的运行形态参与到数字乡村建设中,大量乡村农人以短视频创作者的身份进行乡村空间内容生产活动,多元真挚的乡村图景展示于公众面前。依据列斐伏尔空间生产理论的“三元辩证分析框架”,对乡村短视频内容生产的空间实践过程及其内在机理进行解析,认为乡村短视频的内容生产基于物理空间、精神空间、社会空间的三重空间结构,衍生出了乡村独有的“虚拟文化空间”,由此完成了从具身实践、审丑消费、空间纪实到媒介体验、审美消费、空间异质的递阶式空间建构。在交互性的空间体系中,通过保障生产主体的多元化、增强内容生产的深度化、注重视频空间的衍生化等措施,可为乡村短视频的内容生产提供核心驱动力。  相似文献   

11.
随着移动智能设备的普及和4G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成熟应用,以及人们对碎片化和更高媒体丰富性内容形式的消费需求,移动短视频社交平台应运而生。基于价值共创理论的基本思想,以抖音短视频为案例对象,采取单案例研究方法,研究了移动短视频社交平台的价值共创和发展演进机理。研究发现:视频发布者、视频观看者和平台在整个过程中的主导逻辑和价值共创表现;并以“主体–活动–产出”为框架分析了移动短视频社交平台在初创期、发展期和成熟期的主体演变过程,对应的主体活动以及活动的产出。研究结果有助于在理论上认清移动短视频社交平台的价值共创机理和演化过程,在实践上为创新型企业和企业的转型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
文化是旅游发展的重要根基,旅游是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文旅融合既是文化和旅游互动共荣的客观需要,也是文化和旅游发展的必然趋势.新时代背景下,随着消费升级和数字经济的发展,民众对文化旅游体验的需求转向对更高级的情感和自我实现的需求.面对我国文旅融合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主体和策略不够明晰、不确定性增强等问题,需要从多维度探究文旅融合发展的动力、融合发展策略选择与路径.基于对文化和旅游互动关系,以及文旅融合机制、模式、过程及路径的研究述评,分别从文旅融合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动力视角,围绕产业关联、市场需求、技术创新和政策保障四个方面剖析了文旅融合的动力;提出了放大综合效应、深挖文化内涵、提升市场竞争力、统筹协调等文旅融合发展策略,以及升级产品体系、优化业态组合、培养复合人才和完善管理体制等文旅融合路径,以推动文旅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13.
基于短视频在高校弘扬红色文化以及开展思政教育中的应用实践,介绍福建省高校应用短视频弘扬红色文化的现状,分析短视频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应用优势,并从内容过于单一、形式相对固化以及用户黏性不足几个方面提出媒体视域下福建省高校通过短视频弘扬红色文化开展思政教育的问题,并给出优化建议,旨在提升高校弘扬红色文化的效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落实提供全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中的坳上古村为例,通过当地“赶年会”活动对传统村落文化进行保护利用和开发的过程,对“地方”这一具有独立文化意识的主体的文化取舍偏好现象进行分析,继而考察当地的传统村落文化如何经历“地方”主体的选择而再生,由此揭示中国传统文化概念的泛化现象,以及传统村落文化形象的建构过程。  相似文献   

15.
作为移动影像剧场的短视频,在今天已然成为了最重要媒介之一,方兴未艾又充满活力的短视频市场,能够为红色文化的传播提供极大的助动力。但是,红色文化运用短视频进行传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网络空间存在诸多驳杂且虚假的内容、红色文化难以在娱乐生态圈层中“破圈”、地方红色文化内涵的“消解化”等使得红色文化短视频传播的效能度降低。唯有寻求定调媒介凸显红色文化本质内涵、借助情感化的创作方式实现红色文化“破圈”、寻求“在地性”的叙述内容借此凸显地方感、立足短视频平台的审美特性分众化创作,才能创作出满足大众的审美需求的短视频、才能增强受众对于红色文化的认同。  相似文献   

16.
17.
利用问卷调查数据,研究意在探析短视频这一深受青年喜爱的新型视觉化社交媒介对其线上政治参与行为的影响。鉴于短视频的产制和使用均在政府“改进和创新正面宣传,加强互联网内容治理、塑造清朗网络空间”的宏观背景下进行,研究亦考察政务短视频这一特殊的短视频形式的影响,以及作为中介变量的短视频治理感知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及效应。结果表明,一般性短视频使用削弱了青年线上政治参与,且不受短视频治理感知的中介影响,而政务短视频使用却对青年线上政治参与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同时,青年在接触和利用政务短视频的过程中,改善性治理感知(信息公开感知)程度较高,会进一步强化其线上政治参与,且即使限制性治理感知(网络秩序感知)程度较高,亦不会减少其线上政治参与。由此可以推断,政务短视频青年用户更趋向认可这种紧张且有序的短视频治理秩序,而是否频繁使用政务短视频等政务新媒体,有利于辨认或“区隔”青年用户中的积极参与者,从而给予正确引导。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种全新媒介样态的“影视短视频”似已在“人文精神”与“实用功能”之间寻得平衡点,其现实传播却背离了影视文化创作原初的教化、娱乐功能。一系列违背语境真相、摈弃厚重叙事、蔑视人性尊严的伦理失范现象不仅违背网络公共空间的社会道德与文化准则,而且挑战作为人本质功能的德性论与义务论。以影视短视频的伦理失范问题为切入点,结合本雅明的“机械复制”理论对艺术二次创作的批判性观点,深入探讨“影视传播2.0”的传播迷思与现实进路,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以此,进一步探索影视传播突破“无用之用”樊篱的有效路径,重构适应数字时代影视短视频传播的伦理规范,助推影视短视频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9.
社交网络平台上的短视频已成为当前重要的媒介现象,它悄然重塑着大众文化的结构与景观。作为包裹着意识形态的文化产品,短视频改变了人们日常表达的方式,存在使个体形成"易得性偏见"的风险。作为权力再分配的虚拟场域,短视频与政策、资本、公众等多方面形成互动和制约,在消费主义的驱动下,用户的盈余时间被商品化,情感传递代替了真实关系,导致互联网时代"群体性孤独"现象出现。从传播维度看,短视频对算法推荐与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迎合了用户"自我表演"的精神需求,也可能异化为隐性的文化霸权新形态。  相似文献   

20.
吴婧 《国际公关》2023,(16):176-178
短视频时代的到来,给各行各业都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数字音乐产业也不例外。本文论述了数字音乐产业链上的音乐创作者、歌手、音乐版权公司、音乐运营商这四个角色在短视频时代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