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清代考据学是中国学术的优良传统,被中国现代各派史家从不同层面予以继承和发展。侯外庐既“谨守考证辨伪”,又对清代考据作了历史和辩证的分析评判。侯外庐将考证辨伪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方法相统一,赋予其诸多新内涵,使之成为他史学方法论体系的有机组织部分。侯外庐的“谨守考证辨伪”,既与新考据派对清代考据的现代发展不同,又与文化保守主义史家的清代考据论相异,亦与其他马克思主义史学大家的清代考据观有别。侯外庐的“谨守考证辨伪”为传统考据学的现代转型提供了新范式,即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方法为指导,批判性地继承和发展实证与义理、求真与致用相结合的中国史学大传统。  相似文献   

2.
徐中舒先生的史学,直接继承了中国传统史学的考据方法,并受到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李济等学术思想的深刻影响。他运用"澄滤"说和"素地"论对于上古时期文献记载和古史传说的发生及其演变过程进行分析,更具科学和理性。"古史三重证"的方法论为"澄滤"说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相似文献   

3.
“射礼”源流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古代文史典籍对射礼的起源、流变及其文化内涵进行考察,得出结论:“射”源于原始社会的狩猎活动,后实用价值逐渐为审美价值所取代,并演化为一种礼乐传统。自孔子之后,“射”转为内在的道德实践。“射礼”是一种融合了生产活动、审美意味和儒家传统思想的奇特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4.
中国蒙学读物研究,是诠释传统蒙学思想、实现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充分条件,也是探求中国教育学话语体系的重要过程和经验启示。20世纪以来,蒙学读物研究在我国获得长足发展,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批判基础上内容重构阶段、视角转换基础上价值重审阶段、回溯基础上现代转化阶段。研究主题历经蒙学读物内容适切性评价与审思、价值追问、流布与现代关联研究的变化;研究方法亦有经验归纳法、文献研究法、诠释学方法的主次变换;逐步构建了研究基本框架。研究成果日渐丰厚,但经过系统梳理、总结发现尚存一定程度的“失语”困境、研究方法层次意识和综合抽象深度不足的忧虑,因此,未来需要重点在推进蒙学读物本真诠释和学术话语连接研究、建构综合且有层次蒙学读物研究方法体系、提升研究者的传统文化涵养和学术研究素养三方面用力。  相似文献   

5.
作为甬上名校的宁波效实中学,其校名长期被认为是取自《天演论》的“物竞天择,效实储能”,但事实上原书中并无此句。“效实”一词的内涵,其实经历了从赫胥黎到严复再到效实创办者的两次创造性“误读”。“效实”二字不仅蕴含着近代甬籍人士“教育救国”的务实精神,也继承了深厚的浙东学术传统。透过“效实”之义,也可对宁波地域文化作更深入的理解。  相似文献   

6.
卢毅 《东方论坛》2005,(3):52-57
曾在民国学界风行一时的"整理国故运动"确立了中国现代学术研究的新范式,但追根溯源,它在许多方面也仍然继承了中国传统学术.一方面,历代学者尤其是清代"朴学"注重考据的精神与方法,直接构成了"整理国故运动"的学术渊源;另一方面,作为"整理国故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古史辨运动"的崛起,也正是深深植根于中国学术史上不绝如缕的疑辨传统.  相似文献   

7.
“鞠躬”“磕头”“作揖”起源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鞠躬、磕头、作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礼节.在数千年的漫长岁月中,它早已跨出国门,融进世界不少国家和民族的日常生活之中,成为他们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成为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这几个礼节的起源和它们的原始意义及其演变轨迹,很少有人论及,也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本文通过对甲骨文“鞠”字的考证,并结合考古学、民俗学、文献学等的研究成果,对甲骨文中“鞠祭”的发展演变进行研究,从而考证出鞠躬、磕头、作揖是人类文明在漫长的进程中对鞠祭的继承、变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9.
10.
民族志作为一种新兴文类落地中国后,在体例上增加了族源追溯,形成了中国早期民族志特有的体例范式,体现了中国民族志表述与历史文献紧密结合的特点。笔者将这一问题纳入"汉语中国"进行讨论,认为新文类"民族史"特别是"民族志"中,可以发现"正史"与"方志"的历史观念。文章试图分析这样的历史观念如何体现在民族志溯源表述中。  相似文献   

11.
秦以后是否属于封建社会,曾经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社会史论战中的焦点.这一讨论经历了半个世纪的落潮后,再起波澜.本文以"否定论"和"肯定论"两派为线索,对20世纪末以来学术界对该问题的新一轮讨论进行了述评.  相似文献   

12.
“降”音考*     
穷尽查考了先秦两汉部分典籍,对“降”的上古声纽和韵部加以考证,认为“降”上古本为喉音“匣”纽,表“下落”之义;引申为“降服”之义,仍为喉音读法.后为区别词义而发生音转,表“下落”的“降”转为牙音“见”纽,表“降服”的“降”仍读喉音“匣”纽.宋元以后,牙音“降”腭化为jiàng;喉音“降”腭化并清化为xiáng.本文还对先秦两汉诗赋中“降”为韵脚的句例进行了搜寻与分析,以之为“降”为“冬”韵之佐证.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先秦的邦国盟誓为生发点,从源头、形式、成因、影响等方面对中国古代社会异姓兄弟的结拜进行了具体的阐释,分析其存在的时代背景与文化传承等方面的联系,揭示出异姓兄弟结拜是中国古代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社会所衍射出来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形式,特别是在经历了由国家到民间的转化以后形成的完整统一的社会组织,对我国古代社会的发展与王朝的嬗变都会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宋本《伤寒论》中“相搏”为“相Bao”之讹误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现存《伤寒论》早期传本以及历代治仲景学之名家对“相搏”的注解等方面 ,对“相搏”为“相”之讹误进行了考证 ,同时亦对其产生的原因作了相关分析。指出现行《伤寒论》诸本中之“相搏”多为“相”之讹误。建议中医学术界对此进行深入的研究考证。同时希望日后再版《伤寒论》及其各种注释本时 ,对各版本中之“相”的处理持审慎态度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文献与研究的现代转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中国传统文献与研究的现状、传统文献与研究手段的现代转换及其应注意的问题等几个方面,就中国传统文化研究阐述了看法.  相似文献   

16.
文章旨在就顾颉刚先生《古史辨》第一册的生产语境与编纂形式对《古史辨》进行重新解读。语境分析部分,由顾颉刚、胡适和钱玄同据书信讨论构成的学者小社群,进而到"古史辨"派与其反对者的论争,随着语境分析的扩大,从而呈现理解《古史辨》的不同维度。此外,笔者认为编纂形式本身亦可视作一种文本,而《古史辨》以书信体为主的编纂形式则极具编纂者的良苦用心,对这种独特的编纂形式的解读或可透露出零星隐秘的信息。  相似文献   

17.
查阅各朝代的字书中砖字的记载和历史文献中砖字的使用,发现现代砖字是起源于甲骨文的專(表音)和瓦当文瓦(表义)。晋代之后,两个独体字组合成甎,并延伸出另一合体字塼。辽宋时期后,又出现了石为部首的磚,并逐渐替代塼、甎字,到解放前磚已成为主体字形。在新中国的第一次汉字简化方案中,專简化为专,正式确定了现代砖字。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中国古今文献记载,对"百合"植物的中文名称及对应的原植物进行了研究考证。结果显示:"百合"作为植物名称,异名颇多,在现存文献中多达三十余个异名。现代使用的百合科的"百合"名称是根据《尔雅翼》记述的百合鳞茎形态得名,及《本草纲目》记述的该植物可治疗一种名为"百合"的疾病而来。在中国古籍文献中,百合所指的原植物也有多种,除对应百合科百合属的卷丹、百合和细叶百合等种类外,还有古籍记载的木兰科或豆科植物。可见,"百合"在中文古籍中的名称和原植物均较多,而且复杂,在现代百合研究中应注意区分。  相似文献   

19.
“短、矬、矮”历时替换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史中表示"身材不高"的常用词有"短、矬、矮"。"短"主要见于上古和中古汉语;"矬"出现于中古前期,但使用范围十分有限,并未影响到"短"的主导地位;"矮"在唐代出现后发展迅速,约在两宋时期取代"短"、"矬"成为此后汉语中表示"身材不高"之义的常用词。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史传说时代是史学研究中的重要领域。《古史传说时代新探》解决了这一领域中的许多难题,也为古史传说时代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和理路。其一,《新探》结合多重证据法,多学科理论,建立了新的学术思想研究原理,利用历时性和共时性的考察方法探索中华文化原点,解决古史传说时代的诸多难点问题;其二,《新探》从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入手,打破学科畛域分明的界限,从远古整体文化的高度,深入地探索传说时代,重构了当时历史原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