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利玲 《职业》2011,(27):36-36
校企合作(主要是合作教育)形式最早产生于19世纪末的德国,至今已有110多年的历史。国外以企业为主的校企合作模式有德国的双元培训制、英国的"三明治"工读交替培训、日本的产学合作;以学校为主的校企合作模式有美国的合作教育计划、新加坡的"教学工厂"等。  相似文献   

2.
作为与我国同处亚洲且同是多民族、多元文化、多宗教信仰的国家,新加坡在政府主导下从更新理念、健全组织、提供服务、依靠制度、打造文化等方面切入,逐步构筑起了科学的社会管理体系和格局。广州市萝岗区抓住社会管理创新机遇,与新加坡签署了中新社会事务管理领域合作框架协议,学习借鉴新加坡先进的社会管理经验,通过交流互访、项目合作等形式,进行中新知识城开发建设。笔者认为,借鉴经验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但借鉴不能盲从、不能迷失,我们应立足于解决本地当前社会管理的突出问题和社区服务管理体制创新,有的放矢地借鉴新加坡的社会管理经验。  相似文献   

3.
丘建雄 《职业》2017,(2):17-19
2009年,惠州市技师学院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签订合作协议,借鉴新加坡"教学工厂"理念,在校内建设了机械教学工厂.经过探索与实践,"教学工厂"实现中国本土化,成效明显.  相似文献   

4.
李诚涛 《职业时空》2008,4(6):96-96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承担着新加坡的教师职前教育的任务。其机构设置、招生制度、职前教育类型、课程体系、教育实习管理等方面体现出新加坡职前教育的特色。新加坡教育水平的快速提高和其不断发展的教师职前教育密切相关,新加坡教师职前教育有许多方面值得我们借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是新加坡惟一承担教师职前教育的机构,它既为中小学培养师资;同时也开展教师的在职培训,成为教师职前教育和在职培训一体化的教师教育机构。  相似文献   

5.
彭波 《城市观察》2016,(1):45-59
苏州工业园区是中国与新加坡两国合作建设的开发区。在2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借鉴新加坡的发展经验,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效果,城市管理效果良好、经营效益优异。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逐渐暴露出一些新的问题,例如改革力度弱化、与苏州的协同发展不够、原创性发展动力不足等等。为了把握新的历史发展机遇,苏州工业园有必要从人口管理、资源集约利用、加强与苏州市的协作、鼓励全面创新及探索中新合作新模式等方面全面探索与改革。  相似文献   

6.
马丽文 《中国扶贫》2016,(11):35-37
5月22日,由中国扶贫开发协会与新加坡连氏援助组织(以下简称"连援组织")合作实施的贫困村安全用水项目表彰及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欧青平、中央组织部组织二局六处副调研员曹伟军、外交部办公厅扶贫办副主任孙静、中国扶贫开发协会会长胡富国出席表彰活动并讲话,中国扶贫开发协会副会长郭东坡、温克刚、谷永江、袁文先,新加坡连援组织理事、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教授陈询吉出席活动并为优秀项目代表颁奖.  相似文献   

7.
蒋碧涛 《职业》2016,(5):155-156
本文以考察学习新加坡职业教育为基础,分析了新加坡职业教育如何在职业教育体系架构、课程内容设置、教学方式方法、考核评价和校园文化等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8.
《城市》1994,(3)
近现代文化遗迹的光彩 菲利浦二世的夏宫在马德里西北约80公里的山区小镇,山地景致优美,白色的夏宫建在半山坡,气势雄伟,是一座方形古堡式建筑,中央有穹拱钟楼,四角角楼尖塔刺向青天。该宫殿建于400多年以前,共建设了21年,是菲利浦二世国王避署的离宫。宫殿建设就地取材,以该山地产灰白色花岗岩为主要建筑材料,少量使用西班牙产白色、红色、黑色大理石及高级  相似文献   

9.
党杰  张琳 《职业》2015,(8):29-30
本文剖析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4C办学模式,并总结其特点,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可借鉴的经验和开展校企合作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2007年7月,上海市城市交通管理局局长李文辉率上海城市交通代表团,对日本东京、大阪、名古屋,韩国首尔以及新加坡的城市公共交通进行了考察。访问期间,代表团拜访了日本国土交通省、名古屋市政府,会晤了大阪市交通局、首尔交通局和新加坡陆路交通管理局等政府部门,参观了部分重点企业。为上海公共交通迎接2010年世博会和跻身亚洲先进行列,提供了诸多有益启示。考察期间,李文辉局长代表上海市城市交通管理局与韩国首尔交通局张正愚局长签署了《有关城市交通发展与交流的谅解备忘录》;与新加坡陆路交通管理局杨雅镁局长签署了《合作备忘录》。签约双方将在城市交通方面进行更密切、更广泛的合作与交流。以下撷取上海城市交通代表团此行中重点了解的国际大都市的公共交通发展模式、发展战略以及典型经验等内容,分上、下两部分刊登,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1.
康玉忠 《职业》2014,(32):19-20
2010年,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作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从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技术技能人才高质量要求出发,为了突破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障碍,坚持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道路,借鉴了国际上职业教育成功典范——新加坡"教学工厂"模式和德国"双元制"模式,提出了以"教学企业"为主基地的"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新理念,以校企合作的教学企业为平台,校企在"产、学、研"方面进行深度合作,取得了突出成效。  相似文献   

12.
新加坡的成功是其执政党和政府共同努力的结果。执政的人民行动党在公众视野中淡化自我形象,全力支持政府作为,并通过外围组织吸纳人才、务实执政之基;政府则主张在其主导的合作架构内,使公众的社会政治参与被控制在现有体制内,在处理与市场的关系上秉持着自由与引导的主张,主动退出营利性组织经营过程,让利于民。我们从新加坡执政党和政府两个方面来分析其治理模式并期许得出有利于中国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来,我希望在这里讲述一个关于范文芳和李铭顺相识、相知、相爱的动人爱情故事。范文芳是新加坡著名的影视歌三栖演员,号称"新加坡第一美女";而李铭顺则是新加坡最红的"荧屏小生"。他们总是同时出现在新加坡"十大最受欢迎艺人"的名单里。笔者早就从媒体上得知,范文芳和李铭顺这一对荧屏情侣,先后携手合作了多部爱情片。在《神雕侠侣》《新阿郎》《心锁》和《青蛇与白蛇》中,他们都曾扮演恋人。而其私底下的关系却一直扑朔迷离,众媒体虽多年探求、多方求证,终未得其解。笔者日前得到"线报",说眼下范李二人正在河北的涿州外景地拍摄新片《奔月》,在这部长达30集的神话剧中,他们仍然扮演一对生死相恋的情侣——嫦娥和后羿。于是,笔者驱车百里,来到了涿州。  相似文献   

14.
李哥 《职业时空》2014,(12):18-19
近年来,随着高职院校订单培养的普遍开展,订单培养实践中合作企业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致使订单培养出现了一定的风险,校企双方无法实现"共赢"。慎重选择合作企业、加强订单培养管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是解决合作企业存在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李晓云 《现代交际》2013,(11):199-200
团队合作能力是大学生就业时必须具备的能力,本文从思政课教学的维度,探索研究了采用适当的教学方式、方法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本文分析了思政课能够培养大学生合作能力的诸多因素,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培养大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黄昕 《职业》2003,(4):10
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没有围墙的职业学校,因此,在很远的地方就可以看到教学楼上的那行大字“以明天的技术,培养今天的学员,为未来服务”。 学院位于苏州新加坡工业园区,是一所股份制的技术学院,苏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苏州市教育局都是学院的股东,但最大的股东是一家私营企业。这所学院是由新加坡总理吴作栋先生提议创立的,因此,在办学模式等许多方面,都借鉴了新加坡的职教经验。学院的专业根据驻园企业的生产需要设置,并适时调整。目前开  相似文献   

17.
《职业》2011,(21)
6月25日下午,无锡技师学院与无锡威孚高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举行第三轮校企合作培养技术人才协议签约仪式。无锡技师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巫伟钢与合作方党委副书记时兴元共同签署并交换了“合作培养油泵油嘴调试技术人才协议”“合作培养热处理工技术人才协议”和“技师工作站培养技师协议”三个重要协议,旨在合作培养满足企业岗位需求,具有一流职业素质和操作技能的一线人才。  相似文献   

18.
校企合作教育模式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企合作教育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手段。校企合作教育在国际上称为"合作教育",它是指学校与用人单位共同合作,培养具有全面素质人才的教育模式。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只有通过学校与用人单位紧密合作,共同培养人才,才能够达到培养为生产、  相似文献   

19.
飞雪 《伴侣(A版)》2007,(1):36-37
<正>2006年6月下旬,一条消息引起了许多华人的震惊:一代歌坛天后许美静因精神分裂症,大闹新加坡某著名酒店后被警方逮捕。而导致许美静精神失常的,竟是与她合作很多年的音乐人陈佳明……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结合目前中职学校模具专业办学现状,提出从校内一体化教学、校企合作培养、区域产学合作三个方面构建模具专业产学合作教育模式,形成学校和企业双赢的良好合作机制,以保证中职学校模具专业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