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发展苏建灵,周昆云(一)中国自古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历史上,国内大民族统治阶级无不奉行民族压迫政策,鸦片战争以后,中华民族还受到外来资本、帝国主义的民族压迫。解除这双重的民族压迫,成为中国各民族解放事业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2.
一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永远经束了内蒙古各族人民长期遭受帝国主义和国内反动统治阶极压迫和奴役的历史。在中国共产党和毛主席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之下,在汉民族的帮助下,蒙古族人民从民族压迫制度下获得了解放;在中国各民族友爱合作的大家庭里,实现了区域自治。各兄弟民族之间真正实现了民族地位和一切权利方面平等,建立和发展了“民族平等,亲密团结,互相帮  相似文献   

3.
一中国各民族在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下联合起来,经过长期的英勇斗争,在一九四九年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摆脱了帝国主义的压迫,对内废除了民族压迫制度,实现了彻底的民族解放,把我国变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友爱的民族大家庭。十多年来,我国各民族团结在这个大家庭内,胜利地  相似文献   

4.
天津市是个多民族杂居的大城市。全市共有十九个少数民族,十四万多人,散居在市辖各个县、区。市区少数民族人口占九万多人,其中回族八万多人,占市区少数民族人口总数的93%强;满族四千多人,占4%强;其他民族人口都在数百人以下。解放前,在反动统治的民族压迫政策下。散居在天津市的各少数民族人民,备受歧视、压迫和排斥。他们为了维持生存,甚至不得不隐瞒自己的民族成分,掩盖自己的民族特点,根本谈不到有任何政治上的平等权利。他们不仅没有政治地位,在经济生活  相似文献   

5.
近代以来,中国民族问题的主题有两个:一个是摆脱民族压迫,实现民族解放;一个是摆脱贫穷,实现民族振兴.前者自鸦片战争开始,经一百年的浴血奋斗,随着新中国的建立便告胜利解决;后者自20世纪中期开始,已逾半个世纪,仍在努力之中.前者的核心是解放,后者的核心是发展.共同的民族压迫使得中华民族可以同仇敌忾、团结奋斗,几乎同时完成了民族的解放;但不同的发展基础则使各民族不可能同步达到富裕.  相似文献   

6.
发展民族教育,提高民族文化,是党和国家在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一项重要任务。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无产阶级政党在完成消除民族压迫的任务之后,在社会主义时期,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消灭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各民族间事实上的不平等,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和发展。各民族在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发展水平接近了,民族间  相似文献   

7.
一民族出版工作是一项新兴的事业,解放以前,四川省各少数民族,和全国其他少数民族一样,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的反动统治下,在政治上没有平等权利,经济上极端贫困,文化教育受到摧残,民族语言受歧视,民族文字被排斥,因而也就不可能有什么民族出版事业。解放以后,四川省各少数民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永远结束了民族压迫制度,实现了民族平等,从而根本改变了民族关系,大大加强了民族间的团结互助,为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随着少数民族地区社会改革、社会主义改造和工农业生产、文化教育事业以及其他各项事业的发展,在党的  相似文献   

8.
<正> 民族问题是在民族从形成、发展到消亡的长期历史过程中,由于民族差别而产生的民族间的关系问题。它表现为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各方面的民族矛盾、民族压迫和民族斗争等等。随着民族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形成,民族问题也就逐渐成为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的一个极其重  相似文献   

9.
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会出现民族问题,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在资本主义社会里,民族问题是作为被压迫民族和少数民族同统治民族之间的关系的问题,作为一些民族和少数民族争取平等自由地发展、为消灭民族压迫而斗争的一个方面表现出来的。世界各地区民族形成过程的矛盾性,民族因素在各种社会势力的政治斗争中的比重,社会民族关系的演变反映在一些国家或民族的政治代表的意识中的正确程度,等等,不但表明了民族问题的复杂性,也表明了无论是在实践上还是在理论上研究这一问题的崇高责任。  相似文献   

10.
右派分子龙云说我国少数民族与汉族是"一个祖先","同系一族,因地异名,住在昆明的人可以叫做'昆明族',住在北京的人可以叫做'北京族'".这种否定我国各少数民族的反动论调,实际上是国民党反动派的老调重弹,是和蒋介石的臭名昭彰的"中国之命运"一书的论调完全一样的.对于这种反动论调,我们可以用事实把它粉碎.我国各民族都有悠久的历史.从最早的史料中,就可以找到"华夏"、"夷"、"狄"、"?"、"羌"等等,当时,"?井而饮,耕田而食"的和那些"逐水草而居"的各族之间,就有着显著的差别.在历史上,有的民族曾在祖国的局部地区建立过统治权,有的曾统治过整个中国,如蒙古族和满族,这是一般人都知道的;有的民族由于地处边远,解放前在民族压迫制度下,和其他民族接触少,因而不为人知道或者很少为人知道.但是它们并不因为别人不知道而不存在.  相似文献   

11.
新中国的民族政策与广西民族"四个模范"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上统治阶级实行民族压迫和民族剥削政策,造成广西的民族隔阂.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行民族识别、民族平等、民族区域自治、发展民族经济、民族教育、民族文化等一系列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发展繁荣的政策.经过各民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使广西成为民族团结的模范、维护统一的模范、维护稳定的模范,是我国民族关系"三个离不开"的模范.  相似文献   

12.
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我国各族人民团结友爱的社会主义大家庭成立三十周年了.我们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热烈庆祝这个光辉的日子. 三十年前的旧中国,外受帝国主义的压迫剥削、凌辱和宰割,国内存在着民族压迫制度,各民族之间是不平等的、不团结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对外实现了民族独立和国家独立;对内废除了民族压迫制度,实现了民族平等.这是我们中华各民族的大解放,是继俄国十月革命后民族解放事业最伟大的胜利,极大地推动了全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3.
关于什么是民族问题,最早由《苏联大百科全书》作过这样的解释:民族问题是关于消灭民族压迫和民族不平等的问题,是关于附属国和殖民地被压迫民族摆脱帝国主义枷锁的问题,是关于建立各民族间真正平等及各民族的友谊合作和互助的问题。这个定义虽然讲到了各个时期的民族问题,对民族问题作了阶级分析,也讲了解决民族问题的途径。但是没有直接概括民族问题的本身,也就没有说明民族问题的真谛。因此,还不能认为是关于民族问题的科学定义。  相似文献   

14.
青海各少数民族的自治政权,是一九五三年冬和一九五四年春先后建立的,到现在已经十周年了。十年前,居住在这里的藏、回、蒙古、土、撒拉、哈萨克等民族,在党和毛主席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实现了长期梦寐以求的区域自治的愿望,在自己的历史上写下了全新的篇章。解放前,在国民党政府的民族压迫制度下,特别是在封建军阀马步芳的残暴统治下,青海各民族地位极不平等,民族间和民族内部的纠纷层出不穷。封建主、牧主、地主、部落头人、寺院上层,又都操有种种特权,野蛮地压迫剥削各族劳动人民,任意对他们施以酷刑以至杀害。民族压迫和阶级压迫,严重阻碍了各民族的发展,生产力不断遭到摧残,生产水平日益下降,各民族人民陷于极端贫困落后的状态中。例如,青海藏、蒙古等少数民族赖以生存的畜牧业生产,到一九四九年,竟比一九三七年下降了百分之四十二以上。各族劳动人民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悲惨生活,长期在死亡线上挣扎。  相似文献   

15.
明王朝统治的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明朝后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日趋尖锐,各族人民纷纷起来反抗明朝的统治.在这样的形势下,满族统治者如何才能推翻明朝的统治,正确处理民族关系、获得各民族的支持,是一个重大的问题.他们如何处理民族关系,集中反映在他们所推行的民族政策上.从清太祖努尔哈赤即位开始,一直到末代皇帝溥仪,传祚13朝,共300多年.在这300多年中,清王朝制定和推行了一系列的民族政策,按其发展的时间顺序来看,大致可分为满族统治者入关前时期、康雍乾时期和清朝后期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6.
17世纪中叶,在东北亚大地形成一个庞大的民族联盟,经后金皇帝皇太极钦定为“满洲民族”。在这个联盟中,建州女真人居于最高领导地位,并与海西女真人一起组成统治民族的中坚,后又通过联姻,吸收蒙古族上层的途径扩大统治集团职权范围。采取遴选联盟内各民族优秀人物的方式。借以达到巩固、发展满洲民族的实力和统治机制。经过近8个世纪的统一过程与分化组合,才有今天的满族。故满洲民族是一个历史民族群体,她形成于东北亚地区,对东北亚的历史、经济、文化曾产生过巨大影响。遗憾的是国内外史学界对此置若罔闻,连满洲民族的性质也从无人探索。  相似文献   

17.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废除了延续几千年的民族压迫和阶级剥削制度,使我国的民族关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成为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为了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党和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法令,从法律上保障了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使新中国的民族关系逐步实现制度化、法制化。1949年颁布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就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禁止民族间的歧视。压迫和分裂各民族团结的行为。”在其后颁布的历次宪法中,也都明确规定了各民族平等的权利;19…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认为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诸多范畴中,"全国各民族人民"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核心范畴,并系统讨论了"全国各民族人民"范畴的基本内涵、"全国各民族人民"思想中国化的发展过程、理论渊源、以及这一范畴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的地位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今年十月一日,是我们梳一的民族大家庭——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十三周年。十三年来,我国各民族的面貌和民族关系的面貌发生了伟大的变化。各民族不仅共同摆脱了民族压迫,实现了民族平等和聚居的少数民族实行区域自治的权利,而且继各种必要的改革之后,绝大多数少数民族又先后从不同的基础上越过一个甚至几个社会发展阶段,直接走上了社会  相似文献   

20.
自野蛮演进到文明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从政治角度看,中国的民族关系曾经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对抗型民族关系。这种民族关系涵盖了新中国成立前的漫长的历史阶段。在这期间,我国民族关系基本上是征服与被征服、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二是封闭型的民族关系。新中国建立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