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人才瞭望》2008,(12):71-71
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了几个老哥儿们的兵权,送其钱粮,让他们回家养老。但是,兵马还得有人带,于是新皇帝提拔了一批原来的中下层军官。最重要的岗位——殿前都虞侯一职.先由张琼顶替。张琼救过赵匡胤的命,不识字,性耿直。但两年之后便被皇帝赐死。留下的空位,由杨信来顶替。杨信既没有老师们的赫赫战功,也没救过皇帝的命,这个活儿.真是没法干。  相似文献   

2.
夏志琼 《人才瞭望》2005,(10):98-98
在管理界,“不拉马的士兵”这一案例流传久远:一位年轻有为的炮兵军官上任伊始,到下属部队参观炮团演习,他发现有一个班的11个人把大炮安装好,每个人各就各位,但其中有一个人站在旁边一动不动,直到整个演练结束,这个人也没有做任何事。军官感到奇怪“这个人没做任何动作,也没什么事情,他是干什么的?”大家一愣,说:“原来在作训教材里就是讲这样编队的,一个炮班11个人,其中一个人站在这个地方。我们也不知道为什么。”军官回去后,  相似文献   

3.
【中国历史故事网】许多人都熟知,魏武帝曹操和他的儿子魏文帝曹丕、陈思王曹植,是我国建安文学的创始者。可能许多人还不知道,其中曹丕不仅文章典丽,而且武功精熟。有一次,曹丕和平虏将军刘勋、奋威将军邓展共同饮宴。曹丕一向听说  相似文献   

4.
南唐翰林学士徐铉学识渊博,口才绝佳,是天下一等一的辩才,曾经把宋太祖赵匡胤和大宋的文武百官说得哑口无言. 南唐晚期, 后主李煜派遣徐铉出使宋朝进行谈判,谋求和平.宋朝的满朝文武知道他的厉害, 故十分紧张,商量如何对付这个"徐铁嘴".商量来商量去也没想出什么好办法,就向太祖赵匡胤请示. 然而,赵匡胤却非常放松,胸有成竹. 他说:"你们先退下,我自有妙计. "  相似文献   

5.
第二炮兵某基地司令员杨业功少将,一生简朴留典范,成了名副其实的“本色将军”。他家艰苦朴素最大特色有“三个一”:一套上世纪80年代的老沙发,盖着一条陈旧的棉毯;一张结婚时用四个箱子拼成的大床,已经睡了 31年;一个掉漆的搪瓷碗已经跟随他戎马生涯35年,从排长到将军,他在吃饭的时候都是用的这个碗。本色将军杨业功,数十年如一日坚  相似文献   

6.
李橙 《人才瞭望》2013,(12):69-70
宋代是一个以仁厚治天下的朝代。三百年的基业,从太祖赵匡胤开始,就始终把“仁”作为治国的方略。赵匡胤仁厚,最被人称道的就是不滥杀。其实何止是不滥杀,他当真担当得起“心胸宽广,仁义无双”的美名,这一点历史上所有的君王都无出其右。如此仁厚待人,自然甚能得人。不少史论家认为中华文明在宋代达到鼎盛,与开国者赵匡胤的仁厚得人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7.
金牌在中国历史上和文学作品里并不罕见.《水浒传》里小旋风柴进本是后周皇室后代,他家有宋太祖赵匡胤颁发的丹书铁券.这点不是施耐庵的臆造,而是有史有据.赵匡胤黄袍加身,从后周柴家手中谋得皇位,为安抚民心,下旨厚待柴氏子孙,赐柴氏丹书铁券,即使柴氏后人犯罪也不得加刑.  相似文献   

8.
日本新首相野田佳彦,出身于日本自卫队军官家庭。尽管毕业于赫赫有名的早稻田大学,但大学毕业后,一时却没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只好去当家庭教师,后来还做过煤气公司的抄表员。早年参选干叶县议员,当野田一个人手持一面宣传旗子孤零零地站在马路边讲演时,很多人都不看好他,认为他只是凑凑热闹而已。  相似文献   

9.
微小说     
夕阳,老人满足地坐在轮椅上跟他讲着自己年轻时的故事,他安静地听着。老人说完,笑笑问他,儿子,你工作忙吗。他也笑笑,不忙。嘿嘿,还是忙好。他起身送老人回去,老人不舍得地松开了手。医师办公室,主任,明天排班到小李给他当儿子了,这是他明天的药。  相似文献   

10.
“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杀了所有的律师。”这是莎士比亚名剧《亨利六世》中的一句台词。当然,莎翁在世的时候别说没有法学院,连美国本身也没有影子。如果莎翁生活在今天的美国,多半会说:“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先上法学院。”在美国,律师的儿子是律师,富人的儿子也是律师,穷人的孩子更要当律师。美国已故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和西奥多·罗斯福都是世家子弟,但两人哈佛大学毕业后又都进了哥伦比亚大学学习法律。卸任总统克林顿和已故总统尼克松都出身贫寒,但两个苦孩子一个上了耶鲁大学法学院,一个上了杜克大学法学院。可见美国人…  相似文献   

11.
964年,宋太祖赵匡胤平定l了南唐,本打算一鼓作气攻下吴越。谁知吴越国王钱傲亲自拜见赵匡胤,并献上了吴越国的地图,以示臣服之意。 赵匡胤见钱傲来访非常高兴,便留他在汴梁游玩谈心,而钱傲却在暗地里贿赂大宋的重臣,希望能为他说话保住吴越国,深受皇帝倚重的宰相赵普更是他的重点公关对象。对此赵匡胁D知肚明,也不理会。  相似文献   

12.
李君 《人才瞭望》2013,(1):105-105
宋太祖赵匡胤本来是个军人,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是戎马生涯。然而,从他登上皇位那天起,他就已经开始了从军人向政治家的转变。  相似文献   

13.
2000年,朱肖祥从部队正团职岗位上转业时,毅然选择复员安置,回到他的家乡杭州市萧山区,筹建浙江高科技农业示范园区(传化江南大地发展有限公司)。此举震惊四座。熟悉他的人都明白,凭借他的才干、部队职位和人际关系,转业到政府机关出任个领导干部易如反掌,何以选择复员,放着好好的安稳日子不过,偏要一脚踩进民营企业这个烂泥田里呢?朱肖祥有他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他说他是农民的儿子,没有什么闪光的思想,只知道农民艰辛。虽然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在发展,农民生活有了较大改观,但"三农"问题仍然突出,如果有朝一日农民也能运用高科技成果进行…  相似文献   

14.
王羲之,字逸少,东晋琅琊人,他的书法不仅见重当时,后世更尊之为书圣。成为中国书法主流的典型象征并成为难以追攀的书法艺术高峰——天下第一行书。从王蒙之开始,这个家族一直没有中断书法之路,每一代都选一人做这个家族的代表,这种选择不是人为的,而是在冥冥之中完成的。被选的人可能是儿子的后代,也可能是女儿的后代。一千六百多年之后,历史又一次作出了选择,它选了沈默。沈默,这位王泰之的后代,在书法、绘画、雕塑、建筑等领域都有杰出的成就,在首创彩色多层次微雕艺术之后,他又打破了几千年来汉字艺术平面发展的传统框架…  相似文献   

15.
门为谁开     
程玮 《人才瞭望》2009,(5):70-70
跟儿子聊天时.儿子说他的一个朋友在谷歌(Google)得到了一份工作。说这话的时候他一脸的崇拜,我这个听的人也十分感慨。  相似文献   

16.
一名男子显然心烦意乱。他在花园里找了一个安静的角落,坐下来陷入了沉思。他是个工作很勤奋的人,希望尽全力给家庭带来幸福。那天,他想给儿子买一件贵重的生日礼物。这个想法让他高兴起来,但下一刻,他翻看自己的钱包时表情变得十分凝重。想起儿子天真的面孔,他的眼中充满泪水。他听到附近有人在说活,但没有留意。他想保持沉默,但被不停的  相似文献   

17.
在航天领域拼搏奋斗的40年里,他担任过近10个型号“弹箭星船”研制的老总,而且还都取得了捷报频传的优异成绩。在国内航天界,有这样经历的人并不多见。 “神舟五号”载人飞行的成功,圆了他最不能割舍的梦。但这个梦只是开始,中国还要有自己的空间实验室、空间站。因此,超过他的年轻人越多,他就越开心。 10年来,载人航天从构想走向现实;10年中,他只休过一个月的假到国外探望儿子。在他家,找不出一张10年内拍的“全家福”,因为对他而言家人团聚是一种奢侈。  相似文献   

18.
勇于挑战     
赵化南 《人才开发》2001,(12):31-31
日本有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说的是:古时候日本渔民出海捕鳗鱼,因为船小,回到岸边时鳗鱼几乎全死光了。但是,有一个渔民与众不同,他的船和船上的各种捕鱼装备,以及盛鱼的船舱,有自己独有的特点,因而每次他的船回来时鱼儿都活蹦乱跳,没有一条死的。这样他的鱼卖的价钱都比别人的高几倍,没过几年这个渔民便成了远近闻名的大富翁。直到身染重病不能出海捕鱼了,他才把这个秘密告诉自己的儿子。原来他在盛鱼的船舱里,放进去一些鲶鱼,鲶鱼生性好斗,不断地对鳗鱼发起进攻,为了对付鲶鱼的进攻,鳗鱼便被迫奋起还击。正是在这样斗争的状态中,鳗鱼生存的本能被充分调动起来了,因而就活了下来。渔民告诉他的儿子,鳗鱼死的原因在于它们知道被捕捉  相似文献   

19.
施瓦茨科普夫将军住在一问离办公室很近的、壁龛似的小屋里。房间既不宽敞也不豪华。“简朴”是形容它的最恰当词汇。紧靠着床的床头柜上,堆放着书籍、杂志和一个夹满他妻子和孩子照片的相框,其中有一本书是威廉·德克姆什·谢尔曼的回忆录——那是西点军校的一位老同学和老朋友送的。书上圈圈点点,显得很旧。书中有一段这样写道:“有些人以为现代军队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将军们可以安坐  相似文献   

20.
孙广信出身寒门,当兵时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将军,但骨子里流淌着商业的基因.在对越作战中,他目睹了惨烈韵牺牲和受伤,幸运地捡回一条命. 转战商海后,他创立了广汇集团,并以钢铁般的意志和只争朝夕的拼命精神,从一个小推销员,一步步干到富甲一方的商业大亨.如今,他的企业已成为“新疆非公有制经济的一面旗帜”,是西北唯一总资产超过千亿的民营企业,正引领西部的崛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