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缩小梦想     
在滚滚东流的泰晤士河畔,在钟声回荡的国会大厦西南则,耸立着英国最古老的建筑物威斯敏斯特教堂。这座高70米的教堂,是英国最出色的哥德式建筑,每天吸引着来自世界的游客,人们在赞叹威斯敏斯特教堂建筑艺术的同时,还从中了解了一点英国的历史。  相似文献   

2.
欧洲大教堂     
欧洲什么最多?教堂。 教堂代表着神圣,是上帝居住的地方。 在欧洲,教堂见多了,见怪不怪。可是,有些教堂.却令人震撼,它们是:巴黎圣母院、科隆大教堂、杜摩大教堂和圣彼得大教堂。 且说巴黎圣母院。说起巴黎圣母院,应该提一提雨果。是《巴黎圣母院》的魅力,使巴黎圣母院成为巴黎最有代表性的地方。当年,《巴黎圣母院》出版时,巴黎圣母院已经老了,老太龙钟。这部历史小说十分轰动,不仅引起了全社会对巴黎圣母院等古建筑的重视,而且使人们对中世纪艺术也产生了兴趣。法国政府决定全面修复巴黎圣母院。《巴黎圣母院》把巴黎圣母…  相似文献   

3.
上海的骄傲     
一 骄傲的事的开头是从一座教堂开始的。上海的教堂很多,作为曾经是世界上最开放的“华洋杂处”的城市来说,这不是稀奇的事情。但是这个教堂很奇特。  相似文献   

4.
《金色年华》2008,(6):52-52
那个星期天是一个寒冷的冬日。教堂的停车场很快就停满了汽车,当我走出我的汽车时,我注意到我的教友们正一边向教堂走去一边低声议论着什么。当我走近时,看见一个男人正斜靠在教堂外面的墙壁躺在地上。好像睡着了似的。他上身穿着一件几乎已经破成碎片的军用防水短上衣,头上带一顶破帽子,那顸帽子被拉下来遮住了他的脸。他的脚上穿着一双看起来差不多有三十年历史的旧鞋子,而且对他来说,  相似文献   

5.
佚名 《当代老年》2013,(11):29-29
我国于1964年曾发行一枚邮票,误将英国伦敦圣马丁教堂当作国际共产组织政治活动的聚会场所;但在中国历史上,的确曾有教堂被用作中共开会场所的实例。  相似文献   

6.
谢芳 《女性天地》2007,(10):43-43
意大利美食闻名世界,照理说,到了意大利是没有理由去吃麦当劳的,然而,在梵蒂冈圣彼得教堂附近的一次就餐经历,彻底改变了我的想法。  相似文献   

7.
教堂是欧洲宗教的最具震撼力最显著的标志,而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不少教堂的宗教功能性正渐渐减弱。那么这些弥足珍贵的历史建筑该何去何从?本文以瑟莱克斯多米尼克教堂书店和圣·雅各布小教堂为例,从室内设计的角度,结合西欧(荷兰)的宗教文化背景和现状,对荷兰运用新技术和新材料对本土教堂加以改造并赋予其新的生命力的成功经验进行了研究,探讨新技术背景下对历史遗存的利用与保护以及历史遗存在地域性室内设计中的价值与运用。  相似文献   

8.
4月的一天下午,突然降临的暴雨把我困在圣若瑟修道院的小堂。偌大的教堂里,游客已经散尽,除了我,只有一名看守教堂的保安。保安坐在教堂门口的一把椅子上,翻看当天的《澳门日报》,其中的一叠报纸被扔到地上,报纸落地的声音清晰可闻。骤雨不停地下着,教堂外方砖铺就的街道被雨水冲洗得闪闪发亮。此前的一个闷热潮湿的下午,在西望洋山教堂,阳光透过教堂穹顶绚丽的花窗照射进教堂内部,血红和橙色交错的阳光像时针  相似文献   

9.
正这个91岁的老头,在别人的嘲讽和质疑中,捡了半个世纪的垃圾,用信仰修建起一座震撼人心的教堂。在西班牙马德里的一个小镇上,有一座被比喻为"华夫饼"的破旧教堂。不可思议的是,这座高达40米、总建筑面积约8000平方米的教堂,是一个人修建起来的,并且没有动用任何现代建筑机械设备。这个人就是Justo Martinez,今年已91岁。这座教堂,他花费了53年的精力与心血,一砖一瓦都是他亲手砌上去的。如今,这座教堂仍未完工,老人每天还在坚持  相似文献   

10.
王晓芳在德国的时候,曾和虞进一起去一座教堂义演。教堂幽静深邃带着灵气的空间,“将你的声音由上往下打着旋儿飘动”——王晓芳这样说。她临时自己用一根自行车轮上的铁丝做了一根“乐器”,演奏时有着新鲜别样的效果。演出时,王晓芳穿了一件纱裙,她把纱裙的里子拆了,在纱裙里面套上一条长裤,裤子一条腿是蓝色,一条腿是绿色。穿着,乐器,音乐,都是王晓芳个人自创,让她陶醉的也就是即兴创作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李娴和lan爷爷第一次见面是在英国纽卡斯尔当地的一所教堂,第一次相识lan就热情的带着她去参观教堂的管风琴,给她讲教堂的故事,  相似文献   

12.
在闻名世界的威斯特敏斯特大教堂地下室的墓碑林中,有着一块扬名世界的墓碑。  相似文献   

13.
王宇 《现代交际》2006,(7):34-35
记得有一天,在教堂,母亲给了我一个小盘子,上面有一条谚语。在我整个童年时期,我将那条谚语摆放在房间的小书桌上,今天还可以把那个盘子拿给你们看。  相似文献   

14.
从公元前1200年到公元1500年前后欧洲百年的沉寂,人文主义精神在黑暗里痛苦地挣扎,但从黑暗与压抑中却诞生了最伟大的教堂建筑杰作.这一时期宗教建筑的发展历程,无疑是对这段历史时期基督教的发展,人类思想与艺术成就的完美解读.光与暗,不仅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必然存在的对立面,也是教堂建筑艺术灵感的源头之一.本文将从教堂建筑的结构设计,宗教精神,艺术风格三个方面解读欧洲哥特时期教堂建筑的成就与价值.  相似文献   

15.
在奥地利西北部的萨尔茨堡市南郊,有一个小镇阿尔夫,镇上教堂的后边有一块平常的基地,耸立着一个个十字架。在这个朴素无华的墓地里,长眠着举世闻名的大音乐家卡拉扬。  相似文献   

16.
每对恋人心中都曾描绘过自己婚礼的样子,草地、白色婚纱、教堂……除了这些婚礼上该有哪些好听的音乐?从古代开始结婚的时候就会用音乐来表达那份喜庆的心情。敲着锣、打着鼓、吹着唢呐、放着鞭炮、抬着花轿.包括现在很多地方仍旧保持着这种传统的结婚方式。但是受到西方文化影响的我们.逐渐被婚纱教堂的仪式诱惑,当穿着黑皂的晚礼服和洁白神婚纱举行婚礼的当天,  相似文献   

17.
俄罗斯的教堂,与街头随处可见的人物雕像一样多。雕像大多是这个民族历史上各个阶层的伟大人物。大理石、青铜、石膏雕刻着的无一不是人物肉身的姿态,其音容笑貌,在各色材质中如花朵一样绽放。至于这躯壳里的灵魂去了哪里,只有上帝知道了。  相似文献   

18.
《城市》1993,(2)
望海楼教堂始建于1869年,原名圣母得胜堂(Notre Damesds Victries)。望海楼教堂之所以这样称呼,是由古望海楼承袭下来的习惯称法。 在西方或受西方影响的近代建筑中,教堂建筑一般都是哥特风格的,哥特艺术产生于中世纪的欧洲,无论是建筑、绘画、雕塑及应用美术,其题材基本上都是宗教性的。 这是由于在中世纪基督信仰哲学中指出:要得到上帝的感召,不但可以通过虔诚的信念,而且还可以通过理智的探索,通过复杂而精微的仪式,严格而内涵丰富的努力思考,这些信念对于哥特式教堂的建筑形式起了很大的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19.
王增勤 《老年世界》2007,(24):11-13
童年像一首歌 1902年,一对美国夫妇以传教士身份来到中国,不久,他们在山东聊城阳谷县修建了教堂,成立了教会,还分别为自己起了中国名字:阳鸿基和阳平驹。这对美国传教士亲眼目睹了中国军阀混战,百姓饱受战乱之苦的悲惨遭遇。对此,夫妻俩省吃俭用,把节省的钱物用来帮助那些穷苦百姓。  相似文献   

20.
我从不曾在父亲掌中玩耍,亦不会有机会在明亮教堂里和父亲跳一支舞。然而此刻我们安好相爱,如从无怨怼及不满那一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