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农村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整体比较差,主要表现在:普通话发音不准确,方言浓厚;口齿不清,语速不当;支离破碎,缺乏条理;词汇贫乏,表意不清;口头禅多,语不成句,语序颠倒;不能借助非语言表达方式来表情达意;口语交际不够主动、大方等。农村学生要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确实有难度,但只要我们高度重视,积极采取措施,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一定会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2.
针对高等院校师范类专业的学生普通话口语表达能力尚有较大欠缺的现状,本文归纳了极具操作性的五种普通话口语教学方法(简称“五步训练法”),即通过跟读、问答、复述、背诵及会话等方式,培养学生具备运用标准或较为标准的普通话进行口语表达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许多农村孩子平时说话都用四川话,他们能把方言词准确地连接起来,进行完整、流利地讲述.但是,说话课和写作文必须要用普通话进行表达,他们却不知道一些四川话或方言词应如何用普通话来代替.因此,要提高农村学生的口语表达、阅读能力及作文水平,就必须要培养好学生的普通话水平.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好学生的普通话能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重视拼音,打好基础;拼读正确,体会语感;从读到说,循序渐进;随时随地,激发兴趣;纠正方言,积累词汇;开展活动,巩固提高.  相似文献   

4.
口头表达能力的好坏对孩子一生都有重要影响,而幼儿期是口语发展的关键期,当然我们的目标不是为了培养演说家,旨在通过此,让幼儿不孤独,不自卑,充满自信,能轻松自在的和周围的小朋友相处,拥有健康快乐的心理。为此,要重视幼儿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口头表达能力的好坏对孩子一生都有重要影响,而幼儿期是口语发展的关键期,当然我们的目标不是为了培养演说家,旨在通过此,让幼儿不孤独,不自卑,充满自信,能轻松自在的和周围的小朋友相处,拥有健康快乐的心理.为此,要重视幼儿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普通话教学的关键在于语感的培养,语言专家们对此已经达成了共识。吕叔湘先生对"语感"的划分最为直观、简洁,语感包括:语义感、语法感和语音感。普通话与各方言的差别主要体现在语音上,而不是语法和语义上。本文着重讨论在普通话教学中如何克服学生的方言语音感,培养普通话的语音感。普通话与方言的语音差异导致了各方言之间的沟通困难,所以培养学生的语音感即对语音规则和语音表象的正确认识是学好普通话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为幼儿提供丰富、适宜的低幼读物,经常和幼儿一起看图书、讲故事,丰富其语言表达能力。培养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进一步拓展学习经验。语言的掌握对幼儿智力发展有重要意义,而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又是整个幼儿期语言训练的中心环节。怎样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呢?  相似文献   

8.
农村小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与人交际能力很差。培养方法:一、语言规范是口语交际训练的基本功;二、充分挖掘语文教材,加强口语交际训练;三、口语训练与课外阅读相结合;四、组织社会实践,强化口语交际训练;五、创设情境,在表演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教师应充分利资源,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创设口语交际训练的机会,善于进行指导,并给以鼓励性评价。使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得到发展和提高。  相似文献   

9.
农村小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与人交际能力很差。培养方法:一、语言规范是口语交际训练的基本功;二、充分挖掘语文教材,加强口语交际训练;三、口语训练与课外阅读相结合;四、组织社会实践,强化口语交际训练;五、创设情境,在表演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教师应充分利资源,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创设口语交际训练的机会,善于进行指导,并给以鼓励性评价。使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得到发展和提高。  相似文献   

10.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叙事又称“讲故事”,正是思维的方式。叙事能力是需要培养的重要认知能力,中班是学前阶段幼儿叙事性讲述能力发展的关键期,抓紧这个时期,逐步形成良好的语言习惯,是培养智力和口语表达能力的前提。但中班幼儿常常出现讲述缺乏条理性,语言表达能力停滞不前的现象。本文通过把握叙事要素、挖掘叙事主题、开发多元支架、教师有效支持等方面,尝试运用“学习支架”,帮助幼儿积累叙事经验并逐步丰富其叙事技巧,提高幼儿叙事性讲述能力。  相似文献   

11.
邓敏 《管理科学文摘》2010,(25):166-168
"命题说话"一题在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存在的语法不规范及语境设置不重视的问题.口语表达应重视语法规范性的学习和语境设置能力的培养.应试人应排除方言的干扰,注重词汇语法规范化的训练 语境设置训练的基本原则是"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和因人制宜".  相似文献   

12.
正语言作为信息的主要载体,是人类特有的心理活动,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沟通的桥梁,也是适应人类社会的主要工具。学前期是儿童创造力产生和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儿童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那么,如何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创造轻松愉快的环境,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要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必须设法为幼儿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使幼儿心情舒畅,有话想说,有话可说,有话敢说,有话会说。首先,无论幼儿的表达水平怎样,教师都应抱着积极、鼓励的态度,增强幼儿说的信心和勇气。尤其是对少言寡语的幼儿,更应给予关心和帮助。同时应丰富幼儿的生活,为幼儿创造说话的机会和条件。例如:晨间接待幼儿入园  相似文献   

13.
口语表达能力是高职学生在职业生涯发展中的核心能力之一.作为培养未来社会应用型人才的高职院校,我们理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从培养学生与人沟通交流做起,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职业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口语表述能力的培养应该是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对于增强学生适应社会能力、就业竞争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必须高成重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本文列举了口语培养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5.
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之一就是口语交际能力.早在50年代,毛泽东就指出:“一切干部要学普通话.”一个人如果不能流利地讲普通话,势必会给工作的开展带来极大的困难.从职高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看,学生的口语表达中存在着两大问题.第一,学生生源来自不同地区,而且农村学生的比例往往较重.城市的学生普通话发音相对标准一些,农村的学生,尤其是偏远地区的学生,说话往往带有浓厚的地方音,严重影响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  相似文献   

16.
口语能力是人类运用语言进行社会交际的最基本的能力,语文教师理应承担起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责任.本文探讨了培养学生口语能力主要应把握的几个关键点.  相似文献   

17.
刘芬 《管理科学文摘》2009,(34):303-304
一个人从小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他将得到很多益处,一生受用不尽。文章结合教学工作的实际,从语言训练的原则、方法和技巧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提高小班幼儿口语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8.
在初中作文教学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口语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是极为重要的几个方面,他们相辅相存,多数教师对此很重视。但有的教师,往往只注重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的训练,而忽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其结果不仅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难以提高,就是对学生的书面表达(写的能力)的培养也会带来极大不利。针对有的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存在着重“写”轻“读”,重“写”轻“说”,以及“读”、“写”、“说”严重脱离现象,笔者经过多年教学实践,以为只有注重“读”、“说”、“写”的互补训练,方能提高初中作文教学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19.
王林霞 《经营管理者》2013,(27):351-351
本文以陕西省周至县方言为观察点,从构成语音的声母、韵母、声调三个方面对周至方言和普通话语音进行比对分析,为研究关中方言做些探索,也为周至人学习普通话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20.
针对重庆方言区普通话教学和测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通过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表现特点,阐明重庆方言区人学习普通话的方法和途径,从而帮助重庆方言区人提高普通话语音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