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博士说:"什么叫学问?就是学怎么问,就是学会思考问题"。他还说:"我们现在的学校教育往往是学答,学答案固然重要,但学习怎样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应在学答的前面。"不会提问的学生不多好学生,学生不仅要学答,更应该学问,特殊学会提出有质量的问题。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怎样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呢?  相似文献   

2.
目前,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思考比较多的是怎样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创造问题情境,如何对学生“提问”,学生只要能高质量的“作答”,就能赢得“高分”,赢得老师、家长的赏识。在我们的数学课上更多的是教会学生作“学答”,而不是做“学问”。由于长期进行“师问生答”训练模式,使得相当一部分学生的数学提问意识可以用“不愿提”和“不敢提”来概括,他们的提问能力也可以用“不会提”来概括。那么,怎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让他们敢于、乐于、善于提出问题?  相似文献   

3.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李政道教授也说过:"我们学习知识,目的是要做‘学问',学习,就是学习问问题,学习怎样问问题."可见,在学习中不断地提出问题是极其重要的.然而,学生课堂上提问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尤其是数学课堂.  相似文献   

4.
青春期的学生不仅走进了花季,也走进了雨季,或者说就是个多事的季节。一方面,独立意识增强,表现出朝气蓬勃,积极进取的青春与活力;另一方面,对性的觉醒与萌动,对情感的需要与体验,又产生了种种烦恼与困惑,表现出迷茫和无助。歌德说:“青年男子哪个不钟情?妙龄少女谁个不怀春?”由于少男少女性成熟的早期化,正值豆蔻年华,又由于社会存在着诱发“早恋”的种种刺激因素,男女同学之间进行交往并萌发爱慕之情本无可厚非,就是“早恋”恐怕也不值得大惊小怪,这正是青少年的性意识在生活中的反映。青少年男女之间能够产生爱慕之情,就允许他们“早恋”吗?我国《中学生守则》明确规定中学生不准谈恋爱,原因是其恋爱的条件尚不成熟。那么,面对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们,我们应该怎么办呢?特别是当学生出现“早恋”的情况时,更应该怎么办呢?苏霍姆林斯基说:“孩子无论在道德方面,还是在身体方面,都是一年一年逐渐成熟……如何使道德的成熟走在身体成熟的前面,就成为一个细致而复杂的教育问题,看来对于青春期学生的最好引导就是加强青春期教育。”  相似文献   

5.
数学教学的要求,不仅是要使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会学”。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现代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是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其核心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在小学阶段发展和建立起来的,也可以说小学阶段是学生们逻辑思维的重要时期。  相似文献   

6.
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会教育孩子。”可怎么爱?怎样表达?怎样让学生感受和信任这份爱?怎样把握“爱”的尺度?说简单却更似高深莫测。教师需要在教学中不断学习和摸索……孔子说“仁者爱人”,身为教师的我们怎样才能成为“仁者”,真正的更好地爱学生?本文就以上问题对“爱”在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浅析。  相似文献   

7.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研究发现:“人类本性中最深刻的渴求就是受到表扬。”“最真诚的慷慨就是赞美”。赞美可使人心理满足,心情愉快,奋发进取,尤其是那些工作、学习成绩不突出还有自卑感的人,赞美可使其扬起理想的风帆。俗话说:气可鼓不可泄。几句真心的赞美也许能创造一个奇迹,然而几句不当的批评也可能会葬送一个人的前程,令人自暴自弃。作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书育人的人民教师,更应该时刻注意,学会赞美那些幼稚单纯成长的学生,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把他们培养成祖国建设的有用人才。“授人玫瑰,手留余香”。教师对待学生应该“多赞美少批评”,赞美学生比批评学生的效果更好。那么,教师该如何赞美自己的学生呢?  相似文献   

8.
曾有人说:“有怎样的班主任就有怎样的学生。”这话很精到,表明班主任肩负着沉甸甸的责任。我认为,如何看待这份责任,如何实践这份责任,如何兑现这份责任,汇聚起来就是一个教师的班主任观。  相似文献   

9.
联合国提出构建“爱生学校”的倡议,呼吁师生关系应该是这样的:师生之间平等对话;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教师对待学生应该充满爱心,而且要热心;教师应该公平地对待学生,无论外貌、民族、性别、性格;更重要的是,教师应该真诚地关爱每一个学生。本文从学校一个班主任关爱孤儿学生案例出发,就每个教师如何关爱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在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校园环境中得到发展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什么样的课堂是卓越课堂?基于学生自主发展的课堂,促进学生想学会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是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适合的目标为导引,以问题探究为主线,以评价激励为手段是其鲜明特色。创建“适合需要”的课堂,“学会学习”的课堂,“主动学习”的课堂是贯彻实施“自主发展性教育”思想和卓越课堂理念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1.
教书育人,自古以来就是每一位老师的职责,师者,传道、授业、解惑.教书,大致上说,就是让学生学会接受知识,学会学习;育人,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让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光会学习,不会做人,学有何用?知识只会成为人生累赘;一味强调怎样做人,而忽视用知识武装,教的价值何在,孩子们怎样去直面人生风雨,接受社会挑战?教书,育人,关系密不呵分,二者统一于让学生成材.  相似文献   

12.
辜伦  辜永贵 《科学咨询》2010,(12):34-35
中国现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笔者根据从事职业教育十余年来的工作经历,对从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着手培养中职学生良好道德行为习惯做一个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一、“爸爸教我学游泳”还是“我落水了,工作人员在救我”?
  教学口语交际《我的暑假生活》时,我先引导学生观察书上的四幅图,以激起他们对暑假生活的回忆,激发口语交际的欲望。当观察到第三幅图的时候,有学生说:“这幅图讲了在暑假里,爸爸在游泳池教我学游泳。”有孩子说:“在暑假里,叔叔带我去游泳。”我正准备指导学生观察下一幅图时,一个孩子把手举得高高的,好像有非常急的问题要问。我叫了他的名字,他说:“这幅图还可以想象成‘我在游泳时不小心落水了,工作人员在救我。’”我心里很不以为然,心想:这幅图不是明摆着“爸爸在教我学游泳”吗?可是为了不打击这个学生的求异思维,又能够让他正确理解图画,我马上问全班同学:“可以这样想像吗?”立马有人举手持反对意见。  相似文献   

14.
寇桐 《科学咨询》2007,(16):31-31
教学活动是双边活动,“教”既指“执教者”,也指执教者的“教法”;“学”既指学生,也指学生的“学习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虽占主导地位,但学生的学,在教学过程中所占的主体地位更不容忽视。因为,离开了学生的学,任何教学活动都是不成功的,更何况“教”的终极目的是为了“不教”。而且,教学生“学会学习”已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特征。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就在于培养学生的能力。而独立获取知识(即“学会学习”),是学生能力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教育好比谈恋爱,永远不会单相思。”我为什么这样说?那是因为学生是万般在意他的老师的。所以,老师也要万般在意他的学生。很多时候,学生习惯不好,或许真是因为我们忽略了他,没有在意他的感受。如果在意学生像在意你的恋人一样,把学生当作你恋爱的对象,工作就会简单得多。
  一、学会得体地夸奖
  大家都知道一个道理,恋爱中的人,看到的都是对方的优点。我喜欢看到学生什么好就夸什么。有一个老师曾经问我,你把学生夸得心花怒放,听起来舒服极了,你是怎么夸出口的?我就夸不出口呢!我说,我只不过是实话实说,说了我眼睛看到的,说了我心里想到的。她又问:“原来你看到的只是学生的优点。难道在你眼中每个学生都是优秀的?他们就没有缺点了?”我笑了,哪个学生没有缺点?比如,姚翱翔期末语文只考了50分,数学基本一位数,平时不做作业,写字乱七八糟,读书永远发不出声来,而且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你骂了他,他像大人一样,会说我去告你。你摸了他,他会说今天你把我弄疼了,我要找你。一度以为,他真的不可救药。可是,从这学期来,他真的很给力,这得源于得体的夸奖。有一次上课,他读书特别卖力,特别洪亮,把我高兴得不得了,忘了他以前的形象,马上夸他:“天啦,翱翔,这是我听到的最响亮的声音,你是怎么读出来的?快快教教大家!”他喜形于色,更加努力地教大家读书。考试时,他总是有几个大题不做,稍好一点我就会夸他:“翱翔,今天只剩三个空没填了,有进步!”今天中午考试,他说:“我只有一个空没做。”我笑着说:“相信你做得完。”他就开开心心做试卷去了。这样的夸奖越来越多,不仅仅是读书,包括他的字,他的爱劳动,他的热情,他的考试成绩,他的每一点进步,我都看到了,都表扬他鼓励他,他信心十足。我的学生也学会了我这样的方法,谁有优点,就会发自内心地去赞扬别人。他们也会夸奖:“今天你读得可响亮了,声音比以前大多了!”“翱翔,你好多天没打架了,要继续努力哟!”因为学会了相互欣赏,学会了互相夸奖,班上孩子们幸福了,快乐了,学习积极性也高了,行为习惯也慢慢好起来。  相似文献   

16.
华敏 《科学咨询》2009,(19):34-34
我常常和一些班主任谈论现在的班级管理,都觉得现在的学生管理难,个个有个性,有脾气,有“思想”,你不能打也不能骂,甚至就连说一句他(她)不喜欢的话也不行。我们作为班主任又不能不管理这个班,那么,班主任应该怎样来管理你的班集体呢?笔者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当然,这个问题本身就是一门很深奥的学问,在这里,我只能就我班主任工作中的一些爱生教育体会和肤浅的认识拿来与各位同仁交流。  相似文献   

17.
周济谱 《决策》2010,(6):97-97
根据现代管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领导的素质应当主要包括智商和情商两个方面的内容。“情商”(EQ)概念的提出者丹尼尔教授认为,在人的成功要素中,智商很重要,但更为重要的因素是情商。情商体现了一个人良好的自制力、坚韧的毅力、自我驱动力等方面的素质?他还提出,一个人的成功:80%的EQ+20%的IQ,并且领导位置越高,情商的作用就越大,在高层领导身上,情商的作用更是高达85%以上。为此,有人把研究领导素质的学问称为“研究情商的学问”。可以说,情商最重要的作用就是缔造领导人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8.
张家禄 《领导广角》2001,(12):18-18
方向有东西南北,味道有酸甜苦辣:世事纷繁复杂。个中学问很大。人生一世,要经历的事很多,要“治”的内容不少。安邦要治国:内睦要洽家:强身要治病,获知要治学。人的爱好、嗜好之类该不该纳入“治”的视野和范围?远的暂且不论,就说厦门远华案中那座如今已不再神秘的“红楼”吧,多少有“好”的“公事人”不就栽在里边了吗?  相似文献   

19.
傅允 《科学咨询》2009,(22):18-19
在我们的课堂中,经常有这样的情况:当老师正颇有兴致地讲解、引导时,有学生突然冒出一句意想不到的话;当同学正在提出或解决一个问题时,有的学生会旁若无人地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这就是我们常在课堂中遇到的学生“插嘴”现象,由于学生的不经意的插嘴,往往会搞乱教师心中预设的教学程序,于是课堂上我们便常听到老师这样说:“有问题请举手!“你的想法很好,但请等会再说好吗?”  相似文献   

20.
沈宝祥 《领导文萃》2007,(8):110-112
有人对我们的领导干部提出这样的要求:“学会不犯错误。”怎样学会不犯错误呢?办法是两条,一是“应当在不断加强自我修养上下功夫”.二是“还要善于学习借鉴别人的经验教训”。(见《人民日报))2006年8月14日第九版)这样提出要求和论述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