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现有的学生数学思维敏捷,能举一反三,但有的学生却把简单的式题做错,如把65写成56,算出哥哥比弟弟高10米等等把式题中的数据抄错或结果太离谱的错误.究其原因,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是忽视了学生良好数感的培养,以至于许多学生的头脑中一点"数"都没有,对算式中的数和结果缺乏全面而准确的感知,对数的感知比较粗放不够精确,这也是造成计算结果错误多的主要原因,可见数感在数学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中发展思维能力是培养能力的核心。”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本文从“注重一题多解,开拓学生解题思路”、“抓住实质、一题多变”、“注重数学思想、寻求一题多用”三个方面探讨数学解题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雷会荣 《科学咨询》2008,(12):92-93
数学文化包含数学之美、数学历史、数学名人、数学名题、数学之趣,数学大奖、数学悖论、数学方法、数学创造、数学应用等内容.数学文化是数学教学的催化剂和润滑剂,它能使数学教学充满人文气息和情趣,使学生对数学教学充满兴趣和乐趣,将枯燥乏味的数学教学变得生动活泼;而忽略了数学文化的数学教学,将不可避免地陷入呆板僵硬的局面,使学生逐渐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4.
很多同学一听到数学,马上就联想到令人头疼的公式,伤脑筋的几何,繁琐复杂的计算等等,可谓是闻"数学"色变。往往老师在台上讲得绘声绘色、头头是道,乐在其中,而学生在下面听得云里雾里,不知所云。老师问:"懂了吗?"学生异口同声:"懂了!"然后抽问是一问三不知;作业错得千奇百怪;考试不及格也大有人在。恨铁不成钢的老师们就出"杀手锏"了——抽问的频率加大,公式记不住就死记,题不会做就硬  相似文献   

5.
樊广忠 《科学咨询》2007,(10):41-41
新课改给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带来了清新的气息,将把我们的教育事业带入新的征程,其中密切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是“标准”的一个突出特点。数学教学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要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使学生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增强学习和应用数学的信心,这也是数学教学新理念之一。  相似文献   

6.
肖中学 《科学咨询》2008,(12):33-33
近几年来,随着普通高中的不断升温,又由于受社会重视程度传统观念等多方面的影响,上职业学校普遍成为学生的 "次选",造成职高生源文化素质不断下降且参差不齐,有的学生数学成绩只有十几分,甚至几分,加上部分学生学习目标不清,学习动力不足,教学中教师普遍感到数学难教而学生感到数学难学,有的学生甚至出现厌学数学的现象,况且在当今农村,父母双双外出务工的家庭比比皆是,学生从小就未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部分家长把对学生的爱转移到财物的无限援助上,并没有从思想上解决学生的养成问题,从而导致学生形成怕苦、怕累、怕吃苦的不良习性.针对上述情况,本人结合实际情况来谈谈农村中职数学教学教育教学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7.
“复习课最难上”这是许多数学教师发出的感叹。上复习课前,有的教师收集大量的练习题、试卷,让学生在题海里苦战;有的“爆炒冷饭”,让学生机械重复练习,期末复习甚至把书上的总复习做了好几遍;有的采用“练习—校对—再校对”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把会做每道习题作为教学目标。这样教师累得不行,学生苦不堪言,收效未必有多大。笔者采用“三段四环节”的教学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三段”即课前复习、课上巩固、课后反思三段。“四环节”即分组整理(各有侧重)、归类展评(方法各异)、集中练习(同伴互助)、当堂检测(反馈调整)。  相似文献   

8.
刘向东  刘旗 《科学咨询》2007,(14):47-47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在创新性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牢固地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主体观,以学生能力发展为重点的教育质量观,以完善学生人格为目标的教育价值观?教师应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把学生看作发展中的人,可发展的人,人人都有创造的潜能;学生要创造性地学数学,数学教学就要充满创新的活力;于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意识到创新课堂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伴随着中职招生规模的扩大,中职数学教育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惑与挑战:学生起点低、差异大、同班学生中数学成绩两极分化现象相当明显,厌学现象严重,教师抱怨现象突出、急躁情绪明显;大批基础薄弱的学生望数生畏,游离于数  相似文献   

10.
新的数学教育观的要求之一是数学教学要和数学的审美结合起来,使数学教学过程既是学生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又是对数学美的鉴赏过程。本文旨在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数学审美教学的策略,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活动,并帮助学生深化理解数学知识,陶冶思想情操。  相似文献   

11.
吴和中 《科学咨询》2009,(24):71-71
数学运算有能力,省时又省力,学习有效率。 我们常常在考试中谈到精心马虎,而这其实很大一部分就涉及到了数学的运算能力,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也是一个手、脑、眼如何协同工作的问题。很多学生老是运算错误,一些题目,有的学生算n个结果,于是至少n—1个结果是错误的吧。这样的问题,可能是因为运算涉及的数学非常的不巧,  相似文献   

12.
一、开展数学活动课的必要性据国际教育程度评价学会报告,我国中学生喜欢数学的百分比与其它国家相比是比较低的,多数学生厌恶或惧怕学数学,学生普遍觉得数学枯燥乏味,缺乏学习的乐趣,缺乏探求数学知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一大批学生存在着一听就懂、一做就错、一过就忘  相似文献   

13.
一、引言数学思维,犹如一把开启数学智慧之门的金钥匙,学生一旦具备数学思维,他们数学能力就会大大增强,就会运用数学思维的武器探索数学世界的奥秘,去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因此,教给学生数学思维的方法,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  相似文献   

14.
王小红  冯耀 《科学咨询》2009,(10):60-60
数学活动是指把数学教学的积极性概念作为具有一定结构的思维活动的形式和发展来理解的,数学教学成为教学活动的教学主要考虑: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学生的思维结构;教材的逻辑结构;积极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5.
数学活动是指把数学教学的积极性概念作为具有一定结构的思维活动的形式和发展来理解的,数学教学成为数学活动的教学主要考虑: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学生的思维结构;教材的逻辑结构;积极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6.
黄翔 《科学咨询》2007,(18):44-44
有的学生说数学枯燥无味有的学生说数学奥妙无穷。为什么学生对数学的态度反差如此之大?究其原因-兴趣!兴趣是学生渴求获得知识,探索真理而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活动,是推动学生认真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新课标指出:“使学生具有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学生对数学感不感兴趣,那就看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能否给学生成功的体验。教师应把大部分时间花在备课上,备教材、备学生。备学生的基础、认知能力、接受水平,备学生的情感与态度,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使每个学生在课上成为靓点,只有这样才能在恰当的时机给学生以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在教学中我有以下几点尝试:  相似文献   

17.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和核心。爱因斯坦说过:"当学生离开学校时,应该是作为一个和谐而健全的人融入社会中去"。然而,由于教育竞争的压力,数学课堂教学中"灌输式"、"填鸭式"等教学方法仍是主流,学生被动接受,模仿例题,再做训练题的题海战术仍然相当普遍。这样,数学不是成为人的工具,而是使人成了数学的工具,数学学习成了  相似文献   

18.
张宝洪 《科学咨询》2003,(18):30-30
在教学工作中,适当地给学生介绍一些数学史方面的知识,有助于提高学生数学的兴趣.今收录几道数学名题,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教学实践证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能增加学习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能启迪思维,发展学生的智能,有助于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本文举例分析了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数学思想方法。  相似文献   

20.
职业高中数学复习力求从整体上把握基础知识,过好教材关,进一步强化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抓住重点知识抓住薄弱的环节和知识的缺陷,全面搞好基础知识的复习、坚持客观解题两大标准——解答速度和正确率,注重解题思维过程的教学,让学生学会解题思维,要针对不少学生中教学基础较差,概念模糊知识脱节、解题方法呆板的现状,逐一摸清每一个学生的薄弱环节,针对实际因材施教同时要加强一题多解的反思与回悟两个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