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潘洪楠 《统计与预测》1999,(1):38-38,64
不可否认,众数是总体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标志值,在未分组资料和单项式分组资料条件下,完全可以根据这一定义确定众数,问题是在组距式分组资料条件下,能否以此为据确定众数组,并据以推算众数呢?从计算众数的假设前提条件看,现有的计算公式更多是强调总体各单位在众数组内均匀分布,而忽略了众数是否真正地被众数组所包含。事实上,众数能否完全可以被众数组所包含呢?表一资料的众数为“2”,也是众数的真值。现整理为组距为2的等距变量数列:由表二资料可见,众数组为第二组,依此而论,众数也应该是在第二组,但事实上众数的真值在第…  相似文献   

4.
组距式分组是统计分组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针对目前组距式分组理论中存在的某些不足,提出了改进与完善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一)众所周知,平均指标是用以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各单位某一数量标志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所达到的一般水平指标。然而,在如下几种情况下,用众数来描述总体的一般水平较之平均数将更为合理:1.当统计总体的分布有异常标志值的情况。例1.十名职工月奖金如下(...  相似文献   

6.
中位数是平均指标中的一个很重要指标。在简单数列条件下,它的计算基本上解决了。但在组距数列条件下,中位数的计算公式是在对中位数组的均匀假设的前提下进行的,那么,在中位数组的假设是否有其它形式呢?本文就此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假设一:在中位数组次数分配服从均匀分布,设密度函数为:其中i为中位数组的组距。设Me为中位数,L为中位数组的下限,U为上限,zf为组距数列的总次数,fm为中位数组的次数,Sm-1为累计上中位数组下一组的次数对上述假设,其分布函数为:根据中位数的定义,F(x)=p,=P,x=Pi即Me=,这就是中位数…  相似文献   

7.
所谓中位数,是指将总体单位的某一数量标志的标志值按照其大小排列,居于中间位置的那个标志值。中位数的计算方法要视面对的资料而定。对未分组资料,如果n个单位的标志值已排成顺序数列,则第(n十1)/2位置的标志值便是中位数。当n  相似文献   

8.
组距分组数列计算中位数的传统公式,可以从多角度出发来理解和证明.文章尝试突破传统公式中过于理想的“中位数组数据均匀分布”假设前提,在计算公式中引入中位数组相邻组的频数信息,使改进后的公式的计算精度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9.
文章针对变量数列的组距式分组及其组中值的计算等方面问题,提出了不同意见并与白先春老师商榷.通过教学与实践中对统计的应用,阐述了组距式分组等相关理论的新观点.  相似文献   

10.
一、问题的提出 统计分组是统计实务中一种非常实用的分析方法.很多看似无规律或规律不明显的统计资料,经过统计分组后,可以找出其规律或很强的规律.但统计分组也象其他科学研究的手段一样有其利弊的.比如有些统计指标在统计资料未分组前是容易计算的,但当进行资料分组后,其计算就变得有点困难了,有时甚至要在某些合理修正之下,才能求出其近似值.统计资料分组后,众数和中位数的计算就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11.
对中位数确定中两个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 中位数(Me)指现象总体中各单位标志值按大小顺序排列,居于中间位置的变量值.作为一般性水平,中位数在许多场合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作用.当总体的分布呈偏斜分布时,分布偏斜度所造成的失真对中位数影响较小,所以,中位数对描述典型观测值这个概念特别有用;影响中位数的主要因素是观测值的多少,而不是观测值的大小,假设某数列的中位数已定,即使给这个数列的最大项(最小项)乘以(除以)1000或更大的数不胜数,中位数仍保持不变,即中位数不受极端值大小的影响;当资料不是数字资料,而是颜色、清晰度等品质标志表现时,也可以计算其代表性水平.然而,在中位数的实际确定过程中,笔者发现了一些盲区和不合理的地方,需进一步探讨、改进与完善.  相似文献   

12.
对中位数与众数、算术平均数关系的质疑□文\朱龙杰无论我们翻开哪一本统计学教材或参考资料,在谈及中位数(Me)与众数(M0)和算术平均数(X)的关系时,都有如此类似的结论:如果变量的分布属于偏斜分布,则中位数之值位于其它两个平均指标之间。人们长期以来一...  相似文献   

13.
如果把总体各单位的某个数量标志值按大小排成一列(一般是由小而大排列,反之也可以),那么处于中点位次的那个总体单位的标志值就是中位数(Me)。中位数把整个变量数列分成两部分。这两部分的总体单位数(次数)相等,因此,它又叫做“位置平均数”。  相似文献   

14.
一、问题的提出在现行各种版本的《统计学原理》教科书中认为,在利用组距式数列计算总体平均数时,根据平均数的定义,应该是用各组的组平均数作为变量值进行加权平均。但是,由于在原始资料未知的情况下,各组的组平均数是无法得到的。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只能用各组的组中值来代替组平均数。但是,这样做是有一个假设条件,即假设各组变量值在组内的分布是均匀的。也就是说,如果变量值在组内的分布是均匀的,则各组的组中值就刚好等于该组的组平均数,因此,用组中值代替组平均数所计算的总体平均数就没有误差;如果变量值在组内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则…  相似文献   

15.
组距式分布数列计算平均数、标准差等有关指标,必须首先计算各组的组中值,因此组中值计算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各有关指标的计算,关系到统计研究结论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统计学中中位数位置确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中位数的计算公式进行了推导。  相似文献   

17.
分组标志确定之后,统计分组的关键就是如何确定各组的组限。笔者根据不同统计资料,给出了坐标显示法和平均定中法两种确定组限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中位数计算方法的缺陷与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出发,讨论中位数计算方法存在的缺陷,进而提出改进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9.
对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比率权重的质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问题的提出层次分析法(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简称 AHP法)是美国匹兹堡大学SaatyT.L.教授于20世纪 70年代初提出的一种多准则决策方法,它作为一种处理不确定性问题的有效而实用的评价方法,迄今已在诸多领域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笔者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发现,1994年至2004年十年间关于层次分析法的应用实践文章就有2940篇之多,其中核  相似文献   

20.
如何确定异距数列的众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玲 《上海统计》2000,(3):30-30
众数是平均指标的一种.它是标志数值数列中最常出现的标志值,也就是出现次数最多的标志.在实际工作中,常常利用众数反映社会现象的一般水平.众数是通过发生次数的多少来确定的,数据次数太少时,不宜用众数.因此,确定众数所使用的资料大多是分组数列.当资料是单项数列时,确定众数比较容易,出现次数最多的标志值即为众数.在等距数列中,应先根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