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模式直接影响政策执行的过程和效果。为了维护中央权威,保证中央政令畅通,从我国国情和社会转型期的实际情况出发,应该选择有限集权模式来理顺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一、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是有限集权模式的制度性依据国家结构形式是国家的中央权力机关与地方权力机关、整体与局部之间的关系的构成方式,它是中央权力与地方权力的关系在国家组织结构形式和原则上的体现。按照中央权力与地方权力的不同构成形成.国家结构形式主要可以分为单一制和联邦制。单一制国家的中央权力机关掌握着主要的和统一的政治权力,并统辖着地…  相似文献   

2.
屈建军  罗伟 《唐都学刊》2008,24(4):86-88
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问题上,孙中山以保障民权为出发点,主张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各自的权限.但由于民国初年政治形势的影响,孙中山关于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具体构想也前后经历了联邦制、集权制和均权制的变化.地方自治是孙中山思考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基点,通过地方自治既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又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的权限,是孙中山一以贯之的思想.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环境保护、生产安全、社会保障、基础教育、土地管理及农地保护等方面入手,探讨了中央和地方监管权的分界.由于不同领域的性质各不相同,中央和地方的权力界限也有所不同.总的来说,中央有必要将自己的权能限于必要的范围;中央和地方权限的具体划分则应根据效率原则,通过基本法律加以合理确定.  相似文献   

4.
陈安存 《唐都学刊》2000,16(4):39-42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每个国家进行统治和管理时都必须面临的问题。文章从我国转型时期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西方国家在处理两者关系上的成功经验,提出了建立中国特色的必要的中央集权与适度的地方分权相结合的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模式。  相似文献   

5.
马金华  钱婧倞 《创新》2014,(4):54-59
文章首先以集权与分权这一矛盾为主线,缕析了近代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的博弈过程:清代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从中央高度集权一步步迈向地方独立分权;北洋政府时期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表现为中央财政严重削弱,地方财权恶性膨胀;国民政府时期,通过变化频繁的财政体制改革以强化中央集权,收回地方财权。随后,从保持一定的中央权威、界定政府财权与事权、赋予地方独立税源以及完善财规、建立激励约束监督机制等方面揭示了近代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的变迁对当今正确处理中央地方财政关系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央和地方的经济关系有了较大调整和变化,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与此相伴,中央和地方关系中的法律问题也在不断衍生。一、衍生的几个法律问题(一)中央和地方立法权限中存在的问题第一,中央部门规章与地方法规之间存在的某些矛盾。中央部门规章是由国务院行政部门制定的,在本部门、本系统权限内有效。地方性法规是由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在本行政区域内有效。中央各部门的规章一般都及于地方法规有效的行政区域内,但在实施过程中,地方往往从本地利益出发,优先执行本地法规。这时候,中央各部门…  相似文献   

7.
在西汉武帝时,刺史职能仅限于监察。然随中央权力之扩张,刺史始在地方寻求更多利益。光武帝后,刺史获得军权和举荐官之权,且无需赴京师考评,监察权侵蚀行政权,表明中央权力的涣散。州牧废置反复,汉代州牧乃上古时期“想象”的地方最高长官,在多种危机集中爆发之际,灵帝通过州牧制度的重塑,希望强化中央政权在地方的正当性与神圣性。然而,这只是一种应急措施,尽管灵帝并未计划将州牧制度变为常规,但由于急逝,州牧的再建产生相反的效果。州牧的建制并未解决问题,反而促成军阀割据局面的形成,说明应该制定更为稳定、可持续的政策来缓解地方与中央政权之间的矛盾,而非依赖临时措施来解决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刺史品阶的变动、别驾的置废、地方增员与中央减员的矛盾三个视角考察了唐代州级官员品阶、职位、员额设置的变动情况,进而探讨了在这些变动因素的背后所体现的唐代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贞观年间提升中、下州刺史品阶的改革,是唐初中央调整与地方关系政策的一项,体现了中央对地方的重视。别驾一职频繁的置废,表明了中央在对地方官职取舍问题上的矛盾态度,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通过这种取舍性的运动,更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唐前期地方员额的增员与唐后期中央对地方员额的减员改革之间的矛盾,也构成了唐代中央与地方关系中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9.
杨翠 《学术交流》2023,(12):34-45
生态环境具有整体性、外溢性、公共性属性,边界地区多为环境污染高发区,使得环境问题逐渐突破行政区划的地域界限及单一政府部门的管理权限,显现出跨部门、跨地域特征,需要地方政府合作治理。我国权力管辖具有属地原则,地方政府在所辖行政区域内独享行政管辖权,导致地方政府在环境治理合作中面临权力来源合法性缺失,行政权力闭合特征下合作治理效能受限以及权力运行依据单一影响合作关系稳固的困境。导致这一困境的原因是没有将地方政府合作中的跨区域权力与区域内权力加以区分。以环境治理系统属性为开放前提,地方政府合作中权力运行空间的拓展为开放基础,地方政府间从行政边界向功能边界转化为开放保证。可以此构建起地方政府合作中权力运行的双重维度,找到一条地方政府合作中行政权运行的合理路径,使权力在现有体制范围内有效运行,进而推动地方政府间合作。  相似文献   

10.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是从不同角度解决政治问题的纵向权力结构的两个方面。中央集权主要表现在财力向中央集中,地方分权主要体现在由地方承担更多的事务。中国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合理模式是,实行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的双轨运作机制,使集权与分权在政治过程中实现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动态平衡。其中中央集权居主导地位,同时地方分权必须具有真实意义。从地区差异、民族问题、东方文化背景等现实国情看,中国实行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有机结合具有可能性,也只有这样,才能合理解决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矛盾问题。  相似文献   

11.
在社会主义法治框架下探讨单一制国家的地方法制建设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但不管是理论,还是实践,都需要创新现有的法治理念与分析工具.把法治与民生作为现阶段地方法制的分析框架,既可以凸显地方法制在整个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中的特色与意义,也可以明晰一些重要问题,如中央与地方的权力配置等,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提供一种方向上的指引.  相似文献   

12.
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10年代,南浔地方权力格局先后出现绅商第一世代、第二世代反体制群体、地方守土派三类权力主体,引起了地方社会与国家权力关系的三次调整。清末民初南浔绅商群体的政治参与,展现了地方社会与国家之间互动的具体模式,揭示了两者之间关系调适的内在逻辑及关联因素。  相似文献   

13.
邓立群 《创新》2010,4(4):46-49
长期以来,我们对区域政治发展的认识,受到"行政区经济"的影响。随着区域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对应的地方政府间横向关系已成为现阶段我国区域政治发展的新方向。地方政府横向关系的发展,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地方保护主义,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但也不容忽视的是,在中央与地方关系没有完全实现科学化和法制化的情况下,区域合作发展还存在着不稳定、缺乏功能性组织等问题,这给未来中央与地方关系埋下了隐患。  相似文献   

14.
任何国家的财政既是保证国家机能运转的物质基础,又是对本国经济进行宏观管理的重要手段。而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关系的处理是否得当将直接影响国家经济能否健康发展和财政机能的正常发挥。因此本文拟从事权划分、财源分配和中央对地方财政的监督与管理三个方面来探讨日本中央与地方的政财关系。一、明确划分中央与地方的事权  相似文献   

15.
驻京办作为央地关系的重要结点,其合法职能是信息沟通和公共服务.但分税制后,驻京办的职能有"异化"为探秘、截访和公款行贿的趋势.从行政集权与财税分权的悖论现象来看,影响中国央地关系的基本机制有相机授权、地方竞争、晋升锦标赛和预算软约束等,这些正是驻京办职能"异化"的体制性压力、动力和条件.因此,解决驻京办问题的根本对策是推进中央授权机制的制度化,改革中央对地方的激励机制和强化预算约束,从体制上消除央地间权力配置的不透明、不确定和不公平.  相似文献   

16.
乡镇是我国纵向权力结构的最基础部分,在国家与乡村社会之间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构建乡村治理的新格局,不仅牵涉乡村基层社区的体制安排,尤其与中央和地方关系相关联。乡域自治理想样本能否真正实现,最终取决于政府间宪政性的地方自治分权改革。我国乡镇管理体制改革应遵循“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全面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建设,实行村民自治;第二步,充实完善村民自治,逐步实行乡镇社区自治;第三步,巩固提高乡镇社区自治,最终实行乡镇地方自治。  相似文献   

17.
生态移民过程中的政府、市场与家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内蒙古S旗的实地研究,我们发现生态移民政策的实践过程是一个由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市场精英、农牧民等多元社会行动主体共同参与的社会过程。在复杂互动关系的背后是由政府力量、市场力量以及地方民众所形成的权力和利益网络。自上而下的生态治理脉络中,地方政府处于各种关系的连接点上,其集“代理型政权经营者”与“谋利型政权经营者”于一身的“双重角色”,使环境保护目标的实现充满了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8.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一个演进的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在中国经济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在1976年以后才有了本质性的变化。在1949~1976年期间,中央政府由于不同的原因没有可能在其与地方关系的变革上迈出更大步伐,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一直在集权与分权之间徘徊,也正是中央与地方的不稳定关系对国民经济的制约使得从1976年开始的变革成为可能。作者总结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演进过程,分析了中央与地方关系在不同时期存在的不同问题,特别指出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在经济改革之后随着地方经济的自主发展而产生的新的特征。  相似文献   

19.
民国初年的地方政治舞台是各方进行利益博弈的主要场域.本文以江西民政长事件为个案,试图还原出这一事件中复杂丰富的历史过程.中央与地方,以及地方各种力量之间的微妙关系,影响着民初江西乃至全国的政治走向.本文试图挣脱前人研究这一问题时所采用的革命史论述框架的束缚,从民初地方力量上升并且彼此间展开权力博弈的角度来重新考察这一史实,以期能揭示出主流话语遮蔽下的多种历史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上下级国家权力机关之间的关系,是指从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到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的系统中紧密相接的上下一级之间的关系。这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特别是对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来说,尤其重要,是直接关系到它们如何正确地认识自己的位置,积极主动行使职权,充分发挥权力机关的作用的大问题。这个问题自县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成立常委会以来就提出来了。但至今尚未解决。有的说是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