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王统照,谦虚、淳朴、恳挚,无论在生活还是艺术上.都堪称一位永远进取的探索者。他始终孜孜不倦地开拓着生活领域和艺术天地,以其坚实的脚步走向现实主义创作高峰,是文史界公认的新文学运动较早出现的现实主义作家之一。王统照的现实主义之路有一个颇长的过程,茅盾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一集序言中对王统照的创作作了中肯的评价:“早年追求‘爱’与‘美’,从这理想的境界达到《山西》那样的现实人生的认识,当然是长长的一条路。”而作家二十年代的创作中,作品数量最多,最能充分体现这长长过程中的种种发展变化。探索作家在二十…  相似文献   

2.
萨特在文艺思想和创作方法上提出“介入原则”和“主观感受真实性的原则”。他从进步的政治观点出发,始终主张作家要介入时代、介入社会,坚持反对“为艺术而艺术”,艺术本身就是目的的错误见解。萨特提出的主观感受真实性原则严格区别于现实主义客观真实性。尽管他强调主观性,但萨特在创作实践上并未与现实主义悖离,他的戏剧作品逐渐写出了具体的历史内容,真实生动地反映了二战后法国人民的感受。  相似文献   

3.
青年作家赵国辉的《风筝的天空》(北方文艺出版社出版),是一部艺术上有新意、思想上耐品味、审美层次较高的小说集.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主席贾宏图先生在此书的序言《关于呼兰河的故事》中,对作家和作品给予了较高的评价。笔者拟从另外视角略作评析。刻意描写感觉《风筝的天空》在艺术上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刻意描写感觉.作家在呼兰河畔生活多年,他崇拜萧红,师法萧红的创作优点.萧红在小说创作上独树一帜,求新、求变、不拘一格,具有一种超前意识。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有一种小说学,小说有一定的写法,一定要具备某几种东西,一…  相似文献   

4.
贾平凹小说创作的审美契合点在神秘与现实之间。纵览贾平凹的小说作品,虽呈驳杂斑斓之状,但只要认真梳理、辨析就不难发现,贾平凹一方面在“现实生活”中寻找自己美的归宿;另一方面在“神秘生活”中去营造自己的小说世界;并且在神秘与现实的流注贯通中,去构筑自己小说艺术的殿堂。贾平凹在谈自己的创作体会时曾说:“我放弃了玩什么新花样,只是真实地去写,尽力使故事弄得简单,不求圆滑。”①我们认为,这是贾平凹于忡国作家》1腑7年第4期发表的《瘪家沟》以前的创作写照。此前他的小说创作,无论是以《贾平凹小说新作集》为代表的1…  相似文献   

5.
左拉是19世纪后半叶法国一位最重要的小说家。他在当时社会历史条件下,受实证主义哲学和实验医学的影响,创立了一套自然主义的小说理论(其中包含一些现实主义的见解)。他的创作基本上采用现实主义的方法,但也不可避免地在某些方面受到自然主义小说理论的影响。巴金作为一位情感——伦理型的作家,他的创作富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就其个人气质而言,显然并不像另一位具有科学理性精神的茅盾那样“切近左拉”,但是他却将左拉视为自己所敬仰的一位老师,在创作上对左拉也有所借鉴。法国神父明兴礼曾经说过,“如果要谈巴金所引用的哪一位作者的作品最多,那我要说是左拉了”。捷克汉学家与立安·高利克甚至认为,“如果说在诸多俄国文豪中与巴金最为相近的作家要数屠格涅夫,那么在法国作家中占有相应位置的则是左拉”,将巴金与左拉的关系置于他与其他法国作家关系之上。巴金为什么对左拉感到兴趣呢?他到底从左拉那里接受了什么?扬弃了什么?这又是如何发生的?这一切都值得我们探讨。  相似文献   

6.
1 在结束了《上元灯》时期的小说创作之后,施蛰存经历了一段困苦的傍徨。他希冀自己能写出更好的作品,“想在创作上独自走一条新的路径。”凭着他对文学创新的一腔热忱和对自己艺术感受力的自信,他终于找到了适合于他个人艺术追求的表现方式,找到了形式与内容相互谐调的结合点,这就是尝试用弗洛伊德心理分析手法进行小说创作。 弗洛伊德在心理学领域内对人的精神力量所作的探索,他的梦幻、自由联想等理论,扩大了作家的创作视野,极大地丰富了文学的表现技巧,为文学表现人的心灵,开拓了新的天地,以致二十世纪西方出现了众多著名的意识流小说大师。  相似文献   

7.
<正> 有明一代,冯惟敏散曲不惟思想成就最高,艺术成就也最高。冯惟敏以他的辉煌之作,无可争辩地夺得了散曲史上的头等地位,令人心服地被称作一代散曲的第一大作手。杰出的现实主义曲作冯惟敏散曲之所以取得如此成就,最根本的一条原因是他采用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现实主义,作为一种文学的创作原则,自然首先应该体现在作品的内容上,但现实主义又毕竟是作家进行创作时所采用的根本方法。具体地说,首先,现实主义作家在努力观察和剖析现实生活时,必须特别重视细节描写的真实性,并以此揭示生活的本质。其次,便是作家在对生活进行广泛概括时,必须塑造典型形象。根据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相似文献   

8.
屈原是作为浪漫主义的伟大作家而著名的。但屈原又是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他运用现实主义表现方法,在作品中真实地描绘和反映了当时的时代与人物,他的作品是浸透着爱国精神的宏伟的楚国历史画卷。一怀王在位三十年,屈原的创作正处于旺盛时期,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创作前期。屈原在顷襄王时期生活了约二十一年,也写了大量的诗篇,这个时期我们称为创作后期。屈原在前期和后期都写作了一些现实主义作品,但主要写作于后期。“九歌”中有两篇现实主义的诗作。《礼魂》一篇虽是送神曲,但“成礼兮会鼓,传芭兮代舞,姱女倡兮容与”,则是如实地描绘巫女在鼓声中递花、唱歌的热闹场面。《国殇》一篇尽管  相似文献   

9.
对一种现实主义的重新解读——路遥小说创作新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路遥的小说创作在现实主义的文学坐标上定位。一个时期内对路遥小说创作的历史评价主要是在以社会变革和文化转型为背景的现实主义创作理论及其相应的批评原则的具体引导下完成的。我们看到,在当代文学现实主义创作理论的宏观文化视野之内,“路遥的几乎所有的作品,都从人民,特别是从普通劳动者的视角和立场出发,表现他们疾苦和欢乐,反映他们的愿望和心声,把自己作为他们忠实的代言人。”①这一结论应该是对路遥小说创作现实主义品位的历史的衡定和崇高的评价。我们感到不能满足的是,以中国当代文学中特定的现实主义理论原则对路遥小…  相似文献   

10.
作为自然主义所倡导者的左拉,他的名字往往和这一流派捆在一起,而由于自然主义在我国曾长期受贬抑,所以左拉也总是得不到现实主义代表作家那样的礼遇.近些年来,不少研究者纷纷为他打抱不平,写了些“翻案”文章,以图扭转这种局面,给左拉和自然主义以应有的地位,但实际效果并不见佳.综观以往的研究,贬抑者认为,自然主义偏离了19世纪现实主义传统,它的出现标志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在欧洲的衰落;左拉作为自然主义的倡导者,他的成就不在于自然主义本身,而在于他的创作实践突破了理论的束缚后走向了现实主义,不过,自然主义的倾向在左拉的创作中仍然是存在的,是他的创作的“局限性”,因而他与正宗的19世纪现实主义作家相比还略逊一筹.翻案者认为,左拉是19世纪现实主义的继  相似文献   

11.
蹇先艾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有贡献的作家。他是在“五四”中期唱着乡音步入文坛的。一九三五年,鲁迅先生就将蹇先艾早年的短篇作品选入了《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并在《序》里称赞道:“蹇先艾的作品是简朴的”,“很少文饰,也足够写出他心曲的哀愁”,将他与王鲁彦、许钦文、裴文中等并列为“乡土文学”这一流派的代表作家。在以后漫长的岁月里,蹇先艾一直遵循着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站在革命民主主义立场,“用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代长篇小说的出发点——论茅盾的《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思考中国现代文学现实主义文学流派特征的时候,不提到茅盾的贡献似乎是难以想象的。因为茅盾自身的文学作品在世界上达到的高度和他作为长篇小说代表作家的份量,还有,跟他一同为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做出贡献的其他作家相比,他在文学创作方法的探索和思考极为突出,所以他一向被认为是现实主义文学流派的中流砥柱。 茅盾作品自身创作的动力,是由于作者把大革命失败造成的心理压迫升华为对文学的生气勃勃的热情,小说的选材执着于暴露社会的追求不能说与这种心理状况无关。虽然茅盾创作《蚀》三部曲的时候“眼高手低”,同时还难以摆脱忧郁的阴影,但后来这种忧郁的阴影渐渐变得淡薄,转化为认识和揭露社会病根的力量。茅盾清醒地走欧洲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道路,并把社会科学的分析方法与中国古代小说的技巧结合在一起,因而他的作品有自己的独到之处。特别是到了后期的杰作《霜叶红似二月花》,不仅是融合了中外文学优长的结晶,而且可以  相似文献   

13.
<正>在英国文学史上,很少有象戴·赫·劳伦斯(David Herbert Lawrence,1885—1930)这样多才多艺、富于激情的作家。他在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绘画、文学批评和文学翻译等方面都有所探索,作品多达40卷,可谓著作等身。他的主要成就是小说创作,共有10部长篇,7部中篇,60多个短篇。 在讨论劳伦斯及其创作时,总有这样一种观点:“他主要在内容上,而不是艺术上,被看作现代派的。”其实,任何一种真正的艺术,它的内容和形式都应该是统一的。既然劳伦斯的小说在内容上是现代派的,那么其艺术形式也必然与之相适应。事实上,劳伦斯在他的小说创作中汲取了欧洲文学的优秀传统,熔现实主义、自然主义和象征主义于一炉,创造了具有自己独特艺术风格的现代主义小说。本文拟就劳伦斯小说艺术技巧的几个方面初试探讨。  相似文献   

14.
师陀与京派文学及北方左翼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俊江 《河北学刊》2003,23(1):113-117
师陀早期作品既有左翼文化的革命题材和现实主义品格,又有贪恋风景、关注生命主题的京派文学特征。本文认为,他虽游离于京派作家群,但其小说创作深受京派文学的影响,足可视为京派作家。  相似文献   

15.
毛姆短篇小说《午餐》的文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姆的短篇小说由于题材丰富多样,风格朴实,文笔简洁,通俗易懂,因而深受读者欢迎。他在一定程度上受自然主义的影响,小说主要是描写日常生活中无从解决而常常给人带来痛苦的生活冲突。在揭露上流社会的虚伪与无耻,怜悯被侮辱与被损害者时,他的笔锋通常较为含蓄而意味深长。在创作风格上他遵循自己制定的三条原则:清晰(IU-cidity)、简炼(simplicity)、和声(euphony)。短篇小说《午餐》用倒叙(flashback)的写作手法把读者带入二十世纪初的法国巴黎。故事的叙事者,即男主人公,是位初涉文坛、不情世事的青年作家。因为不懂…  相似文献   

16.
梁军童 《兰州学刊》2012,(7):213-215
帕慕克受到越来越多中国学者的关注。他的作品既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准又很畅销,因此,他的文学创作方法和思路极具研究价值。纵览帕慕克出版的几部小说,我们可以总结出他创作的几点规律。在创作主旨方面,他的作品都致力宣扬自己的本土文化,并坚持在复杂的环境中保持自我的本色;在创作理论方面,他提出博物馆理论,即像博物馆收藏物品一样,作家在作品中收藏人们的感受、语言、情绪等;在具体创作手法上,他倾向于西方现代主义的写作技巧,并从很多优秀的西方作家身上受益。  相似文献   

17.
美国当代作家理查德·鲍尔斯的小说是对现实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批判继承的结果,本文侧重于他小说中的道德回归和作家社会责任的创作原则。依托新现实主义理论,笔者分析了鲍尔斯关注的历史与现实的关系、生态破坏、科技发展所造成的伦理隐忧、道德悖论等诸多社会与道德问题,旨在阐明鲍尔斯对人类的人文与道德关怀。  相似文献   

18.
整体把握批评对象是鲁迅文艺批评整体性思想的显著特征。鲁迅从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出发,总结了历史的经验和教训,阐述了整体把握批评对象的重要性,奠定了这一思想在我国文艺批评实践中的基础地位。这一思想的基本内容是:‘消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要不然,是很容易近乎说梦的。”①这一基本原则涉及到了一部分作品的整体性,作家全部创作的整体性,作家和创作的关系,作家与自己作品的内部联系,作家和他的作品与所处时代社会的关系。这诸多方面,就构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系…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认为,由于路翎创作内涵和审美风格的异常复杂性,人们很难以任何一种既成的理论模式去界定、规范他的小说创作。但纵观路翎的小说创作,以下几个方面应当不容忽视,或者说路翎的小说在思想内涵和审美风格上至少包括以下几个层面:一是对现实人生生活的大胆看取和如实描写使路翎的小说具有了鲜明突出的现实主义风格特征和丰富饱满的现实主义实质内容;二是对人物灵魂的充分关注和深入挖掘使他的小说具有现代主义文学的某些思想性质;三是小说中的人物所特有的那种以生命价值感为核心的生命意识。本文着重论述了路翎小说的现实主义成就。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 90年代以来 ,文坛上“现实主义”的话题日渐升温 ,当我们重读“十七年文学”中所谓现实主义优秀之作时 ,却惊诧地发现 ,不少作品中缠杂了许多非现实主义的因素。其中让人从情感上最不愿接受的便是赵树理———这位曾用生命去维护真实、充分体现出现实主义精神的硬汉 ,他的作品中也出现了一些非现实主义因素。在肯定赵树理对现实主义创作所作贡献的同时 ,我们有必要对他作品中的非现实主义因素进行剥离并对其产生的原因作一些探讨。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 ,赵树理对农村题材创作的贡献是独到的 ,这不仅表现在他话本小说形式的运用上 ,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