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0 毫秒
1.
当下,探讨"庄子同西方后现代主义的会通"问题,仍是值得探讨的课题。确实的,就外在特征言,庄子与后现代哲学存在着某种"形似",如二者皆含有非理性、反基础、反中心(非中心)等外在特征;就会通之可能而言,二者无论在智慧层面、学术层面及"科学"层面皆存在沟通之可能;就会通论题而言,二者在诸如本体论问题、哲学的言说方式(诗意之言)问题、在人与物的关系问题乃至思维方式问题皆有"共同话题"。  相似文献   

2.
安部公房作品思考和探索了人为何生存、如何生存以及生存得如何三个不同层面的问题,是对死亡人生中的迷惘感、陌生感、孤独感和恐惧感的一种体验。作品反映了日本战后存在主义文学的特点,体现了作者武士道式和日本式的对死亡的独特体验。  相似文献   

3.
简论艾青的忧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历史的和美学的观点”简要论述了艾青诗歌忧郁的丰富内涵和积极意义。文章认为,艾青善用象征等手法构成忧郁性情境意象,使其诗忧郁具体可感,而用议论性的抒情语言对忧郁作理性分析和抒发,则赋予其诗忧郁以深邃的生活哲理。艾青的忧郁是身世感和使命感的融合,是与颓废悲观绝缘的一种力与美,是与光明、乐观息息相通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比较系统地清理西方以至康德的善恶观念,以及由此而引出的德行与福报的关系难题,亦即是否真如人们通常所说的"有德必有福,无德必无福",抑或这不过是人们的良好愿望而已?康德亦是从神人之际或天人之别出发,从而得出:作为有限理性存在者的人尚且连极善都不可能达成,又怎么可能在人间实现至善或圆善呢?除非全知、全能、全善、全在、永恒的神之此在,而又同时人之灵魂不朽,因为前者将保障人之所有善恶皆无以隐遁,终将毫厘不爽地获得报偿;而后者会让人相信,人可以在无尽的未来中,只要不断地坚持向善,就终究会接近直至达成人之极善。而且,即使今生今世善恶未获应得的报偿,但人死灵不朽,善有善报而恶有恶报,所有人无一能有例外。不过,儒家却认为,人之达成极善的能力为天所完全赋予,所谓"天命之谓性"是也。圣人就是达成极善的楷模,而人人皆可为圣贤,则人人皆为圣贤之时,即是至善或圆善的实现之日。  相似文献   

5.
"意韵美"主要指不显现在和歌表面的需要整体把握的那种朦胧、悠远的韵味."意韵美"是和歌的灵魂,是读懂和歌的关键所在.日本古典和歌在"意韵美"的表现特色上,主要有通过对唐诗的吸收与借鉴所形成的硬朗的汉诗风格和来源于日本传统审美的"直白描述"及飘散着"一抹哀伤"的忧郁情愫等一些特点,和歌的"意韵美"与日本的特质文化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6.
王凤岐 《百姓生活》2012,(10):70-70
随着初秋到来,天气也渐渐转凉、日照减少、树木也开始叶黄枯落,常常会在人们心中引起一阵凄凉悲伤之感,也易产生忧郁、烦躁等情绪变换。为了我们身心的健康,应当随时警惕这些心理的变化.在这里为大家介绍三招让你心情变好的方法,不妨试一下。  相似文献   

7.
弗吉尼亚·沃尔夫是英国著名的意识流小说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她一生写过很多作品,初看其中的一部分会给人一种清新自然,别开生面之感。但综合其多部作品来看,却又千篇一律,单调乏味。文中人物性格怪异,充满矛盾。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与其性格又有很大关系,本文仅从《蛾之死》和《丘园》两部作品分析其脆弱、忧郁而又倔强的矛盾性格。  相似文献   

8.
论复叠式辞格的审美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叠式辞格在语形、语义、语法三个语言单位层面上皆有其典型表达形式:叠音,析字;复说,异称;同语;反复等,它们的共同之处在于不避形式及内容上的重复,反而利用这种重复,造成悦耳含蓄、参差变化、空灵与丰富之美,达到“感心、感目、感耳”的修辞功效.  相似文献   

9.
王阳明的"乐是心之本体",将地位本属于情的"乐"提升到了本体的层面。这既是王阳明的特殊之处,也是其思想的特色之一。从王阳明心学思想内部特点来看,"乐"能获得本体的地位有其可能性和必要性。而"乐"作为心之本体的一种规定,亦具有了心体的种种特征,为心的本然状态,是真正的心中之乐。在这种状态之中,天理流行、良知呈现即和畅,和畅处即为心体本然之"乐"。本体之乐作为一种本然已存在于主体之中,人人皆有皆同,为成就"乐"提供了内在根据,也赋予人能够体验"乐"的能力。但它不是现实的状态,是一种潜在的可能,它的发用流行须通过七情之乐来呈现。本体之"乐"不同于亦不外于七情之"乐",二者体用不离。  相似文献   

10.
<正>如今,生活中刺激的事情太多,以至于我们越发难以忍受无聊。前不久,美国的研究学者发表了一项"针对无聊经历最全面的实证研究",解开了"人为什么会无聊"的谜题:他们总结道,人在做无聊的事情时才会感到无聊。这是个看起来无聊但实际没那么无聊的结论——因为它推翻了老师和家长们最爱说的一句训诫——"没有无聊的事情,只有无聊的人。"(引用G.K.切特斯顿的话就是:"这个世界上不存在无趣的事物,只可能存在无趣的人。")心理学家曾倾向于认为,无聊的感觉很大程度上是"无聊倾向性"(boredom proneness)这种个人特质引发的。但是,无聊的事情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