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基于自我决定理论,构建了跨层次调节集体心理所有权与团队成员创造力关系的中介模型.通过对来自国内70个R&D团队487名员工的分阶段配对样本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集体心理所有权经由和谐工作激情正向影响团队成员的突破性和渐进性创造力,且集体心理所有权通过和谐工作激情对突破性创造力影响的效应明显大于对渐进性创造力影响的效应.同时发现,组织中地位对集体心理所有权通过和谐工作激情与团队成员突破性/渐进性创造力的间接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研究结果对于团队创造力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基于自我决定理论,构建了跨层次调节集体心理所有权与团队成员创造力关系的中介模型.通过对来自国内70个R&D团队487名员工的分阶段配对样本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集体心理所有权经由和谐工作激情正向影响团队成员的突破性和渐进性创造力,且集体心理所有权通过和谐工作激情对突破性创造力影响的效应明显大于对渐进性创造力影响的效应.同时发现,组织中地位对集体心理所有权通过和谐工作激情与团队成员突破性/渐进性创造力的间接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研究结果对于团队创造力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基于资源保存理论,对跨界多元选拔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并通过1 048个有效样本的多时点追踪,探究了跨界多元选拔对个体创造力的作用机理,同时考察了证明目标导向在其间的边界条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跨界多元选拔对个体创造力有显著正向影响;工作重塑中介了跨界多元选拔对个体创造力的影响作用;证明目标导向负向调节了跨界多元选拔对工作重塑和个体创造力的直接作用,即证明目标导向水平越高,跨界多元选拔对工作重塑和个体创造力的直接作用越弱;证明目标导向负向调节了跨界多元选拔通过工作重塑对个体创造力的间接作用,即证明目标导向水平越高,跨界多元选拔通过工作重塑对个体创造力的间接作用越弱。  相似文献   

4.
以积极情绪扩展—建构理论为基础,考察了领导幽默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重点分析积极情绪的中介作用和侵略型幽默的调节作用。采用层级回归、有调节的中介检验等方法分析251套员工—主管的配对样本,其结果表明:领导幽默正向影响员工创造力,积极情绪在领导幽默与员工创造力之间起中介作用,侵略型幽默负向调节领导幽默与积极情绪之间的关系,也负向调节领导幽默经由积极情绪影响员工创造力的间接效应。  相似文献   

5.
不稳定的工作环境导致员工工作不安全感问题日益凸显。基于压力认知评价理论和缓冲效应理论,通过工作不安全感和员工心理投入两个视角,构建有中介的调节模型,验证工作不安全感情境下组织支持对员工创造力影响的心理机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工作不安全感对员工创造力有显著的消极作用。第二,心理投入在工作不安全感与员工创造力的关系间起中介作用。第三,组织支持通过心理投入调节工作不安全感对员工创造力影响的间接效应,只有当员工受到高组织支持时,该调节效应才显著,即高组织支持能够缓解工作不安全感对员工心理投入的消极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6.
员工的创造力不仅来自于个体积极的自我认知,也受益于组织中的人际互动。基于自我一致性理论视角,本研究建构了一个被中介的调节模型,探讨核心自我评价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机制。采用来自国内某大型企业集团77个工作团队中的上司及其295名下属员工为样本,使用Mplus软件进行了多层次路径系数分析。实证结果表明:(1)核心自我评价正向影响员工创造力;(2)创新过程投入在核心自我评价与员工创造力之间起到了中介作用;(3)工作社会支持调节了核心自我评价与创新过程投入以及与员工创造力之间的正向关系,即工作社会支持水平越高,核心自我评价对创新过程投入以及员工创造力的促进作用越强;(4)创新过程投入中介了核心自我评价与工作社会支持之间的交互作用对员工创造力的正向影响。研究结果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通过聚焦于企业数字化转型变革环境中的领导愿景沟通场景,从意义构建理论视角,探讨了激活员工数字化创造力的有效领导意义给赋策略,构建了领导积极结果框架影响员工数字化创造力的链式中介模型,并据此分析了领导地位在其中所起到的调节作用。研究结论表明:领导积极结果框架可直接促进员工的数字化创造力,同时也可通过唤起员工的认知与情感共鸣产生间接的促进作用,即未来工作自我清晰度与和谐型工作激情分别在领导积极结果框架对员工数字化创造力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并共同发挥链式中介作用;领导积极结果框架唤起的员工认知与情感共鸣程度均能受到领导地位正向调节效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随着研究者对创新的研究从组织层面转向微观层面,创新意愿与创新行为也逐渐受到研究者的关注。计划行为理论在国内外相关行为的应用研究中显示了其对个体行为意愿及行为较好的解释力。本文以此理论为视角,探讨了员工创新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对员工创新意愿形成的影响。研究选择科技型企业员工为被试,采用自编的TPB问卷进行数据收集。统计结果显示,外源性收益预期对创新意愿的形成不具有积极的影响,而内源性收益预期对员工创新意愿具有积极的正向作用,损失预期对员工创新意愿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创新个体规范、组织示范性规范对员工创新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而组织指令性规范和社会指令性规范对员工创新意愿不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创新自我效能感和创新环境控制力对员工创新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在统计结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对管理实践的启示和未来研究的展望。  相似文献   

9.
基于资源保存理论,以296位组织员工为样本,实证研究发现:基于员工优势的领导对员工创新行为存在正向影响,组织自豪在二者关系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在部门工作年限显著调节基于员工优势的领导对组织自豪的影响,调节基于员工优势的领导经由组织自豪的中介对创新行为的间接影响,即对工作年限长的员工,这些影响效应更强。  相似文献   

10.
张莹  张剑  张大龙 《管理评论》2020,(1):166-175
基于目标内容理论的观点,探讨了企业员工的内部目标和外部目标追求对突破性创造力和渐进性创造力的影响,并检验了代际差异对上述路径的调节效应。基于不同企业的247对上下级匹配数据的研究结果表明,外部目标促进员工的渐进性创造力,内部目标促进员工的突破性创造力;员工的目标内容对突破性和渐进性创造力的影响存在代际差异,相比新生代员工,外部目标对老一代员工的渐进性创造力产生更显著的影响,相比新生代员工,内部目标对老一代员工的突破性创造力产生更显著的影响。针对上述结论,进一步讨论了本文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基于压力—情绪理论,构建时间压力影响员工创造力的双路径平行中介模型,运用Mplus 8.0和SPSS 25.0软件,对来自我国互联网企业的280份“90后”员工的样本数据进行分析,探究二元时间压力(挑战性和阻碍性)对二元员工创造力(突破性和渐进性)的影响及其差异,以及在该关系中工作焦虑(促进性和抑制性)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挑战性时间压力对员工突破性创造力的正向影响大于渐进性创造力,阻碍性时间压力只显著负向影响员工突破性创造力;挑战性时间压力以促进性工作焦虑为中介,正向影响员工突破性创造力和渐进性创造力;而抑制性工作焦虑在阻碍性时间压力与突破性创造力和渐进性创造力之间的中介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耿紫珍  周怡欣  单春霞  丁琳 《管理评论》2022,(9):221-231+284
为了揭示不同差错氛围影响团队突破性创造力的内部机理,首先基于社会信息处理理论分析团队突破性创造力形成要素和路径,提出差错管理氛围和差错反感氛围通过影响团队心理、认知和社会互动三方面关键要素(简称三要素)作用于团队突破性创造力的理论框架,然后考察差错管理氛围和差错反感氛围对团队突破性创造力的直接效应,以及通过三要素,即团队心理安全感、团队认知柔性和团队建设性辩论作用于团队突破性创造力的平行中介效应,构建不同差错氛围影响团队突破性创造力的“心理-认知-社会”机理模型。采用层次回归、Bootstrap检验和瞬时中介检验等分析方法针对119个创新团队的配对问卷调研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团队心理安全感、团队认知柔性和团队建设性辩论均正向影响团队突破性创造力;(2)差错管理氛围正向影响而差错反感氛围负向影响团队突破性创造力;(3)差错管理氛围正向影响团队心理安全感、团队认知柔性和团队建设性辩论,而差错反感氛围倒U型影响团队建设性辩论和负向影响团队心理安全感;(4)团队心理安全感、团队认知柔性和团队建设性辩论中介了差错管理氛围对团队突破性创造力的影响,团队建设性辩论和团队心理安全感中...  相似文献   

13.
拥护行为作为一种角色外行为能够有效提高组织效能,受到了学界和实践界的关注。基于资源保存理论,采用两个时间点的303名员工数据探讨了企业社会责任参与对员工拥护行为的影响,并检验了和谐工作激情的中介效应和个人—主管匹配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显示,企业社会责任参与对员工拥护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和谐工作激情在企业社会责任参与与员工拥护行为之间的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个人—主管匹配调节了企业社会责任参与对员工拥护行为的影响,还进一步调节了企业社会责任参与通过和谐工作激情影响拥护行为的间接关系,即在个人—主管匹配高的条件下,企业社会责任参与通过和谐工作激情影响拥护行为的间接效应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4.
张静  南秀燕  倪丹 《管理学报》2023,(6):846-855
基于资源保存理论,并通过3个时间点收集的63名领导和222名员工配对数据,探讨了员工特质正念对主动行为的作用机制和边界条件。研究结果发现:员工特质正念对主动行为具有正向预测作用;自我损耗在员工特质正念与主动行为关系间起完全中介作用;谦卑领导行为负向调节了自我损耗与主动行为之间的关系,即当领导者表现出低谦卑行为时,自我损耗对主动行为的负向影响更大,且此时员工特质正念通过自我损耗影响主动行为的间接效应显著。  相似文献   

15.
越轨创新是员工自发进行的一种非正式创新,在组织中普遍存在,并逐渐得到学界关注。已有研究从个体、领导和组织角度对越轨创新的形成因素进行了大量探索,但忽略了同事的作用。因此,当员工观察到同事创造力后,是否以及如何对自身越轨创新产生影响值得探讨。结合社会信息加工理论和社会规范视角,构建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提出同事创造力将对员工的越轨创新产生曲线效应的影响,创新同侪压力是上述关系的关键中介机制;考察员工的面子取向作为创新同侪压力对员工后续越轨创新的激发作用,以及同事创造力通过创新同侪压力激发员工越轨创新这一间接关系的边界条件。通过问卷调查方法,在两个时间点上收集259对领导与员工的配对数据,运用Spss 26.0和Mplus 8.0进行回归分析,对上述理论假设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同事创造力对越轨创新有显著的J形曲线效应;(2)同事创造力对创新同侪压力有显著的J形曲线效应;(3)创新同侪压力在同事创造力对越轨创新的J形曲线效应中起中介作用;(4)员工的争面子取向在创新同侪压力与越轨创新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员工争面子取向越高二者关系越强,但护面子取向不能调节创新同侪压力与越轨创新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采用实验的研究方法,以制造业新产品开发小组成员为研究对象,模拟FFE阶段的情境,分析不同类别的团队异质性对个人创造力的影响,以及开放性人格对其关系的调节效应和沟通意愿对其关系的中介效应。研究表明,部门异质性、认知模式异质性和性别异质性对个人创造力均具有正向影响。其中,部门异质性与个人创造力的影响是受到开放性人格调节的。此外,性别异质性通过影响团队间的沟通意愿,进而正面影响个人创造力。  相似文献   

17.
基于调节焦点理论,本研究探讨了促进型调节焦点在挑战性工作压力和员工创造力之间、防御型调节焦点在阻碍性工作压力和员工创造力之间所起的中介作用,并根据社会信息处理理论,进一步探究了参与型领导在此过程中的调节作用。通过对202份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挑战性工作压力能够诱发员工的促进型调节焦点,阻碍性工作压力能够诱发员工的防御型调节焦点;(2)促进型调节焦点在挑战性工作压力与员工创造力之间起中介作用,即挑战性工作压力通过增强促进型调节焦点继而提高员工创造力,防御型调节焦点在阻碍性工作压力与员工创造力之间的没有起到中介作用;(3)参与型领导增强了挑战性工作压力与促进型调节焦点之间的正向关系,并在这个模型中起调节作用;(4)参与型领导削弱了阻碍性工作压力与防御型调节焦点之间的正向关系,但并没有在整个模型中起到调节作用。以上研究为"如何使员工在沉重的工作压力下提高创造力"等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解释,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马君  王迪 《管理科学》2015,28(3):38-51
适应新常态与创新引领是当前中国转型发展的主基调,如何激活员工创造力已经提到企业发展的战略议程.基于有机整合理论和内外激励协同的视角,引入心理需要作为重要的边界条件(发挥调节作用)和作用机制(发挥中介作用),构建一个被中介的调节效应模型,尝试揭示任务意义和奖励如何协同影响员工创造力.以某信用卡中心3 150名员工为研究样本,运用多元回归和区间估计Bootstrap法进行假设检验.研究结果表明,①任务意义正向影响创造力,表明优化工作设计、让员工体验到更多的工作意义和价值有助于提升创造力;②奖励正向调节任务意义与创造力的关系,但被胜任需要和归属需要的中介作用所解释,表明尽管奖励从整体上促进任务意义转化为创造力,但只有当奖励能够激活个体的胜任感和归属感时,才能推动员工将从任务意义中体验到的内在激励因素转化为现实的创造力成果.研究结果为弥合激励理论冲突、推进理论整合提供了新的分析框架,也为相关行业优化工作设计、丰富任务意义感知以及完善绩效评价和薪酬设计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南.  相似文献   

19.
基于自我控制资源损耗的视角,对样本员工进行连续5个工作日的抽样研究,阐明了工作场所即时通讯过载如何导致员工自我损耗,进而诱发员工越轨行为,并进一步讨论了员工个体的特质自我控制能力在以上关系中所起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发现,工作场所即时通讯过载正向影响员工的越轨行为,员工自我损耗中介了工作场所即时通讯过载对员工越轨行为的正向预测作用;员工的特质自我控制能力调节了员工自我损耗对工作场所即时通讯过载和员工越轨行为关系的中介作用。即高特质自我控制能力的员工较少受到即时通讯过载带来的自我损耗效应的影响,而对低特质自我控制的员工而言,这种损耗效应的作用更强,因而员工的越轨行为显著增多。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构建了企业家提供的组织支持对员工创造力的作用机制模型。对350名企业基层员工及管理者进行问卷调查,以工作自主性为调节变量构建组织文化支持、组织氛围支持和组织制度支持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模型进行有关研究。研究表明,组织支持各维度对员工创造力有正向影响,其中,组织氛围支持对员工创造力的正向影响大于组织文化支持和组织制度支持对员工创造力的正向影响,工作自主性对组织支持各维度与员工创造力关系起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