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棉花蕾花期喷施高美施分别比不施和仅喷清水的处理增产皮棉 1 53 .68kg/hm2 和 1 4 5.58kg/hm2 ,增幅 1 5.3 7%和 1 4 .4 5%。主要表现为单株铃数、铃重、衣分均有所提高 ,且能提早成熟 ,增加伏前桃、伏桃比率和 9月 2 0日前收花率。此外 ,能提高座桃率和降低僵黄花率 ,但对皮棉纤维品质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一、提高单产,提高品质。首先,应该选择种子特性优良(抗虫、抗病、抗灾能力强、结铃性强)、增产潜力大、品质好的品种。当前,较理想的常规棉品种有284、A03(农棉研一号)、铃8克、JH9685、1138等,杂交棉有鲁棉研15、邯杂  相似文献   

3.
《小康生活》2006,(2):43-43
国抗杂1号(GKz1)是2003年4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生育期130天,属中早熟品种;籽大、出苗好、苗壮;根系发达,茎秆粗壮,抗倒伏;株型较大,稍松散;叶片中等大小,透光性强;结铃性强,铃重6.1克左右;吐絮畅,易采摘;衣分40%,霜前花率90%以上;抗逆性强,适宜性广;增产潜力大,中国农技协棉花种植专业委员会通过会员先后在河南、湖北、江西、山西、陕西、安徽等12个省市示范种植,均表现突出:一般亩产籽棉350公斤左右,高的达400多公斤。安徽省无为县试验亩产籽棉、皮棉分别比当地推广种增产23.9%和20.5%,今年在商丘睢县种植的高产…  相似文献   

4.
红皮云杉苗木生物量群体多样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来自大,小兴安岭,长白山等地区的10个红皮云杉天然群体近800个样本,8个苗木生物量性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红皮云杉群体间,群体内以及个体内都存在丰富的变异,对红皮云杉群体8个苗木生物量性状进行的方差分析表明,除苗木根系重群体间差异显著外,叶干重,叶鲜重,枝茎重,叶茎重比,叶根重比,茎根重比7个性状群体间都存在着极显著差异,红皮云杉苗木生物量性状的遗传变异中,4.85%的变异存在于群体间,95.15%的变异来自于群体内,苗木根系重群体间变异较小,叶干鲜重比变异较大,根系重与平均温,7月气温,大于等于5度积温和无霜期相关紧密,茎根重比与经度呈显著正相关,叶根重比与纬度呈显著负相关,叶根重比,茎根重比与平均温,1月气温,降水量和无霜期相关紧密。  相似文献   

5.
双抗GK-12 Gk-12是国家“863”计划项目审定品种,选出表现突出的株系在海南加代繁育而成,其抗黄萎病能力显著提高,并克服了后期易早衰的缺点。该品种早熟不早衰,高抗棉铃虫。座桃早,结铃性强,叶絮畅而集中,易拾花,絮洁白,衣分39%以上。铃卵园形,单铃重6克以上,  相似文献   

6.
双秆棉生育特性及经济性能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八年的双秆棉栽培技术研究表明,双秆棉植株性状明显优于对照单秆棉。主要表现为苗期长势平稳,株型紧凑,根系发达,抗倒伏;中后期结铃吐絮集中,烂铃少,单株结铃数高,纤维品质好。同一品种,在栽培管理水平相近条件下,采用双秆棉移栽的产量比常规单秆棉增加10—20%,品级高出0.5—1级,而且节省工本,具有较高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用奥普尔(OPAL)HA202对早花菜心进行浸种和喷叶,以提高菜心产量.结果表明:施用OPAL HA202的菜心小区平均产量834g,比施用清水的对照增产41.4%,增产极显著,因为OPAL HA202增加了菜心的株高、叶片开展度、茎粗和茎叶干物重.与之对比施用吲哚丁酸(IBA)的菜心小区平均产量675g,比清水对照增产14.4%,增产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以汕优63和D优10号两个杂交组合在田间条件下连续两年观察了秧苗移栽时的单株茎蘖数对少穴栽培杂交中稻栽后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其结果表明,在10叶期栽插和每公顷本田植75.0千穴至150.0千穴的少穴栽培条件下,单株有效分蘖数和最高苗数均同移栽时单株茎蘖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单株有效穗在移栽时单株茎蘖数为8~23苗范围与单株茎蘖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单株产量在单株茎蘖数为8~15苗范围与单株茎蘖数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选用罗曼褐壳蛋鸡152只.随机分成4组,基础饲报中添加0.5%、10%和1.5%磷脂为试验组,试验期30d。试验结果表明:各组间平均蛋重天显著性差异(P>0.05);添加1.5%磷脂的试验Ⅲ组在产蛋数、产蛋率方面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其他试验组(P<0.01):试验Ⅲ组的料蛋比显著低于其他组,但蛋破损率较高。  相似文献   

10.
用徐著18X绵粉一号的F1代实生苗植株对甘薯的七个性状进行了通径分析。结果表明:薯干产量与鲜苕产量关系最密切(r=0.9332**),与烘干率相关不显著(r=0.1894),分枝数与鲜苕产量极显著相关(r=0.5078**),对鲜苕产量的贡献最大(直接贡献量0.8599)。分枝数可作为甘薯育种中著干产量选择的参考指标,以提高选择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用典型相关分析研究三类型四品种大麦出苗至伸长,伸长至单棱,单梭至二棱,二棱至三联,三联至小花,小花至雌雄蕊,雌雄蕊至药隔,药隔至孕穗,孕穗至抽穗,抽穗至成熟10个生产阶段的天数与有效穗数,实粒数,千粒重,单株粒重。小穗数等产量性状的相互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各品种主要表现在单株粒重与抽穗前的某一发育阶段天数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 3个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油菜品种和 1个细胞核雄性不育两系杂交油菜品种F1代不育株与正常株的产量性状调查 ,结果表明 :有 2个三系杂交种F1代不育株与正常株的有效分枝数、全株有效角果数、每果粒数、单株粒重等的差异达极显著或显著水平 ,有 1个三系杂交种F1代不育株与正常株的每果粒数和单株粒重差异达极显著或显著水平 ,其余性状差异不显著 ;细胞核雄性不育两系杂交种F1代不育株与正常株的产量性状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本文用35个普通小麦品种(系)为试验材料,研究单株籽粒产量的遗传参数及选择指数。结果表明:单株籽粒产量的遗传力、遗传进度均较低,直接选择效果较差。通过各独立性状进行间接选择,效果亦不理想。将各性状分别与单株产量建立指数方程进行综合选择,则以穗粒数、剑叶面积、单株穗数为好,相对效率分别为112.47%、107.92%、103.20%。在所有三个以上性状所组成的选择指数方程中,凡包含了单株产量的构成因素:穗粒数、千粒重、单株穗数的指数方程,其遗传进度最大,相对效率最高。由穗粒数、千粒重、单株穗数、单株生物产量、剑叶面积所组成的选择指数方程:y=0.2127x_1+0.1932x_2+3.8454x-3-0.3406x_4+0.0598x_7,相对效率达173.13%,超过了大部分由6个以上性状所组成的选择指数方程的遗传进度。在育种工作中,对这些性状综合筛选,将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冈优501五年16个试点的主要产量性状及产量的分析表明:有效穗与产量、着粒数、实粒数、千粒重呈负相关关系。尤其与着粒数、实粒数高度负相关,穗数与粒数矛盾突出。粒数、粒重与产量呈正相关关系。适当控制群体,促进个体发育,有利于发挥穗重型品种多花多实的产量潜能。  相似文献   

15.
糯杂种高粱的9个农艺性状的相关分析表明,性状的遗传相关系数绝大多数大于表型相关系数。茎粗与千粒重相关的环境效应大,而基因型效应小,提高茎粗对增加千粒重主要靠环境效应。穗粒数与穗粒重的基因型相关和环境相关系数均大,故穗粒重的提高是基因和环境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穗长和穗粒数与穗粒重呈正相关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而一级分枝数和千粒重与穗粒重相关不显著。通径分析表明,穗粒数对穗粒重的直接效应最大,而穗长主要是起间接作用。从分析的4个性状来讲,对穗粒重的直接效应分别是穗粒数>株高>茎粗>穗长。  相似文献   

16.
利用因子分析法,把70个四川绿豆地方品种的13个主要农艺性状分成受7个独立公因子制约的7个性状群。这7个公因子是;f_1,荚粒数因子,它是由单株英数和单株粒数构成的;f_2,粒重因子,由百粒重、英长和英宽构成;f_3,节、枝数因子,由主茎节数,单株分枝数构成;f_4、f_5和f_6均由一个性状组成,分别称之为单荚粒数因子、株高因子和生育期因子;f_7,产量因子,由单株粒重,播种至开花日数和小区产量构成。受同一因子制约的所有性状称为因子群,文中建议在育种过程中按因子群进行性状选择。试验结果的分析表明,因子分析法是处理多种性状,确定数目较少的起主导作用的因子的一种有用方法,文中介绍了因子分析法的统计学原理和具体计算步骤。  相似文献   

17.
推动玉米持续增产的核心是主攻单产,而影响单产的诸多因素中,种子质量的提升至关重要。采用玉米主产区20个省(市)2002—2012年的分省数据,实证评估了种子质量改进对中国玉米单位产出的影响。采用两种种子质量评估指标的估计结果均表明,种子质量水平的提升显著地促进玉米单位产出的增加,但是品种质量改善的促进作用近年有所弱化。因此,应大力支持优良新品种选育,健全生产质量标准体系,提高种子品种和生产质量,并通过健全社会化技术服务体系,加快农户品种选用的更新换代。  相似文献   

18.
据1980~1992年多个新品种(系)13年定位资料,从垂直面上,采用逐步回归分析得到:影响早、中熟两大类型油菜经济产量的主导因子都是菌核病。成熟期病株率(X4)与产量(Y)的最优回归方程为;Y早=166.4061-1.1504X4Y中=163.506-1.3345X4两类型油菜多年平均籽粒产量相差3.73公斤(t=1.98,P>0.05),日产量0.005公斤/亩·日(t=0.57,P>0.05),差异不显著。中熟型菌核病株率比早熟型轻7.58个百分点,但早熟型生育期短8.45天。文中对各经济性状进行了比较。为此,建议生产上注意适当扩大早熟类型的比例,同时指出采用简易有效的控制菌核病的新途径的紧迫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