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适应金融改革提高结算质量陈新英,刘英近年来,由于各种主观、客观原因,银行结算工作未能达到改革的预期目的,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法纪和信用观念淡薄。在商品交易等经济活动中,许多企业单位存入银行的钱没走“正道”使用,搞“体外循环”,加重了货币发...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现行信贷和发行制度下,流通中的货币,不论是现金,或是存款货币,都是通过银行贷款投放到流通中去的。银行信贷资金的分配,一方面是资金的运用,另一方面是资金的来源;它们之间可以相互转化而具有数量平衡的性质。信贷分配的这种特性,常常令人感到迷惑:既然有贷款就有存款,就有货币的投放与回笼,那么,银行存款是怎样产生的?银行放款的结构、规模对货币流通有何关系?如何通过控制和调节信贷来  相似文献   

3.
加速金融改革,是邓小平同志的一贯主张。他在谈到“企业改革和金融改革”时指出:“金融改革步子要迈大一些,要把银行真正办成银行。我们过去的银行是货币发行公司,是金库,不是  相似文献   

4.
宋科  孙翼 《学术研究》2024,(2):91-100+177-178
在数字化时代的货币新格局下,本文重点探讨央行数字货币的兴起与现金的未来,并基于零售型央行数字货币对现金的不同替代程度系统分析其形成的经济效应。结果表明:第一,央行数字货币的产生是由数字化时代内在需求推动的,是技术进步和中央银行发展的必然结果,其中零售型央行数字货币将与现金长期共存,并对现金需求和经济金融体系产生深远影响;第二,零售型央行数字货币对现金需求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基于支付工具选择理论,从交易便利性和持有收益性来看,零售型央行数字货币将对现金产生替代,但考虑到匿名性与普惠性需求,零售型央行数字货币难以完全替代现金;第三,通过不完全替代现金和银行存款,零售型央行数字货币将对银行体系、金融稳定、货币政策等方面产生影响,而在完全替代条件下,负利率政策的可行性与有效性需要重新评估。基于此,各国应该充分认识央行数字货币发行可能带来的利与弊,更为准确地把握零售型央行数字货币及其与现金的关系,并在试点中基于本国实际不断进行检验和修正,以逐步形成更为科学合理的货币新格局。  相似文献   

5.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社会购买力与货币流通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这是一个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題。在实际工作中,经常可以听到把“购买力多少”和“錢多錢少”混同起来的说法。有些同志只要看到国家供应的某些商品超过了群众可以购买这些商品的货币数量,就以为这是“货币少了”;反之,他们只要看到国家供应的某些商品少于群众可以购买这些商品的货币数量时,就以为这是“货币多了”。从这种看法出发,这些同志常常把上述现象归因为银行发票子太少或太多,要求银行用调  相似文献   

6.
一、货币流通量正常标志问题衡量货币流通量是否正常的标志是什么?金融理论界一些同志一直把货币流通速度作为货币流通量是否正常的标志。有代表性的意见是:流通中的货币量与农副产品收购量的比例为1∶4;与商品库存量的比例为1∶5;与社会商品价格总额的比例为1∶8;流通中的货币量大于这个比例为“过多”。有的同志还引据历史资料,说凡是流通中的货币量过多、物价动荡的年份,都反映为这个比例偏大,作为实证。据此推理,流通中的货币量“过多”了怎么办?一个办法是增加商品价格总额去与“过多”的货币量平衡;另一个办法是在商品价  相似文献   

7.
区域金融(指目前我国行政区域内的金融活动)宏观调控一直是近几年来金融理论界和实际工作中所探讨的热点问题。要对这一问题开展研究,首先在理论上要明确以下几点:第一,区域金融宏观调控是否存在?如果存在,其理论前提和基础是什么?第二,区域金融宏观调控的目标有哪些内容?制订这些目标的原则是什么?第三,区域金融的主体、对象以及运行的机制应如何确立?第四,区域金融宏观调控具体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是什么? 一、一般的理论考察 首先,我们对区域金融宏观调控是否存在的问题做一界定。按照一般的理论概述,所谓金融宏观调控是指,金融宏观调控的主体通过包括经济手段(如存款准备金、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再贷款等)、行政手段(如计划、规模控制、机构管理等)在内的货币政府工具来控制货币供应量这一中介目标,继而控制和调节社会总需求及其结构和社会总供给及其结构,来达到刺激或抑制经济发展、稳定通货、稳定物价、保证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等货币政策的最  相似文献   

8.
通货膨胀是货币发行者对货币持有者的“征税”,通货膨胀率也就是这种“货币税”的税率。1988年我国零售物价上涨率为18.5%,这意味着居民每持有100元现金,在一年之内就向货币发行机关缴纳18.5元的“货币税”。该年我国城乡居民持有现金1700亿元,这些现金每流通一次,现金持有者就向货币发行机关纳税314.5亿元。这就是通货膨胀在货币持有者与货币发行者之间的分配效应,也是通货膨胀最直接的分配效应。除此之外,通货膨胀还在以下方面产生一系列的分配效应。一、债务人对债权人利益的无偿占有  相似文献   

9.
我国货币、利率政策随机搭配的可能性金融调控主要是指货币政策和利率政策的运用。在我国现行信贷、货币管理体制下,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基础贷款量和货币投放的政策。因为流通中的货币(M_0)增减与基础贷款量的变动是同一的调控过程。当中央银行扩大(缩小)对各专业银行提供基础贷款量时,各专业银行向社会提供的贷款总规模和由此泄漏的现金(货币投放)随之变动。因此,本文指的货币政策可称贷款和货币投  相似文献   

10.
银行现金统计作为货币流通统计分析的主要方法之一,在有效地控制货币供给量,计算货币投放、回笼数上,要求对通过银行的现金量进行更为精确的统计和科学的分析。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份量和力度不断加大,银行现金统计工作将受到以下几方面的影响: 1、企业经营机制转换,影响报表数字来源的真实性。随着商业企业的“四放开”和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不断深化,企业逐渐成为真正的自主经营、自负盈劣、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商品生产、经营者,因而以往用行政手段取得的统计信息、统计资料以及统计方法已不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特别是商品经济发展以后,企业都有保护商业活动秘密的自由,他们的某些经营活动往往是保密的,不向外提供。直接表现在银行方面:一是传票用途有的填写不真实。据对某一企业的支票进行检查,发现其用途中有90%是写备用金或货款。除此之外,很少见有其它用途的支出。二是现金与存款货币的相互转化呈现出越来  相似文献   

11.
自 1 996年我国宏观经济实现“软着陆”之后 ,过热的经济现象得到了控制 ,但随之又出现了新的经济问题 ,即消费需求严重不足 ,商品库存激剧增加。央行连续七次降息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虽着力施行 ,但消费需求依然故我 ,启而不动。本文通过对十余年来我国货币运动和经济增长关系的分析 ,从“货币沉淀”这一金融现象着手 ,分析考察我国近年来的通货状况 ,并提出自己的观点。一、关于货币沉淀本文认为 ,“货币沉淀”指货币在商品交换中其媒介功能丧失而不能发挥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现象。沉淀货币的持有主体可以是居民 ,也可以是银行、企业或政…  相似文献   

12.
1993年4月1日,依据1992年《外汇基金修订条例》,由港府的外汇基金管理局与银行监理处合并而成立了香港金融管理局(简称金管局)。其成立是香港货币金融领域一次较大的变革,使香港有一个高度专业水平和人员相对稳定的货币银行管理机构,以承担维持金融及银行稳定的职能;从而保证香港在后过渡期乃至97后继续繁荣稳定,并维持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相似文献   

13.
我国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将专业银行的政策性业务与商业性业务分离,成立专门从事政策性业务的政策性银行,其它专业银行转为商业银行。商业银行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无可厚非,政策性银行是否因从事政策性业务,不以赢利为目的而允许政策性亏损呢?政策性银行是否应象商业银行那样实行企业化经营呢?这都是需要在实践中予以回答的问题。因此,提高我国政策性银行的信贷质量,把银行办成真正的银行,是金融体制改革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一马克思对商品交换中的形态变化过程,即W(商品)—G(货币)—W(商品),特别是对G—W—G的论证中,突出分析了其中的W—G即商品到货币的变化之困难性,称之为“惊险的跳跃”。那么,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是否也存在这个“惊险跃跳”?企业如何应付这一“跳跃”的严峻考验?当前企业“转轨”这是个关系到适应外部环境和企业行为机制的重要问题,颇有探讨意义。  相似文献   

15.
我国最早的农村信用合作社,是大革命时期成立的黄冈县农民协会信用合作社。它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金融活动的开端,是觉悟起来的劳动人民试图在金融货币领域解放自己、掌握自己命运的一种创举。它的产生不仅对鄂豫皖革命根据地金融的创立和发展,而且对整个革命根据地金融的创立和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它“为中国人民在金融方面掌握自己的命运作了可贵的尝试,提供了极为宝贵的经验,是中国金融史上光辉的一页;也为以后革命根据地建立人民的银行、发行自己的货币准备了必要的条件和开创了道路”(石雷:《人民币的理论与实践》)。  相似文献   

16.
《理论界》2015,(9)
本文从货币循环视角研究货币在银行体系中的存款创造过程,认为存款创造并不是创造出了真实的货币,存款创造"创造"出的货币只是残影货币,是银行体系加快货币循环之后所产生的残影。因而一旦货币循环速度减慢这种残影货币就会灭失,而这种情况使得银行体系本身就存在着内在的不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完善货币供应调控机制”的要求需要深入分析影响货币创造、货币供应的不同渠道,充分发挥各渠道的调控作用。通过研究我国财政部门在货币创造中“被动参与”与“主动影响”的二元特征,我们发现:第一,在我国财政金融工作实践中,形成的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和由财政部门履行对国有金融资本出资人职责的制度安排,赋予了财政部门对货币创造产生实质影响的能力。第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具有的“集中”与“隔离”功能,决定了财政部门通过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和政府债务等渠道从货币流通市场抽取或注入的货币规模是巨大的,并通过货币循环的作用引起商业银行信贷收缩或扩张。但因为我国财政部门不具有通过控制预算执行影响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下货币创造渠道的法理基础,所以财政部门通过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只能被动影响货币创造。第三,由财政部门履行对国有金融资本出资人职责的制度安排,调节了国有商业银行货币创造的能力和方向,并且财政部门可以通过对国有商业银行的主动指导和约束影响其信贷规模和结构。  相似文献   

18.
随机性金融挤兑的合约分析--泰隆城市信用社的案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产权明晰,经营绩效优良的"泰隆城市信用社"挤兑案例的研究,讨论了挤兑发生的原因;检验了银行挤兑产生机制的理论争论.本文延用了Diamond and Dybvig(1983)和Peck and Shell(2003)的模型,我们发现:传统银行业务的存款合约受到现金流动性、偿还能力、先到先服务的限制,储户偏好可能受到外在谣言、扰动和经济冲击的影响,无论(利息)收入是否会受到损失,任何储户都会争相从金融机构提取现金.本文还讨论了解决挤兑事件的几种途径的可行性.例如,政府救助与银行管制、存款保险制度、"萨罗夫"银行制度(Suffolk System)以及各种金融创新、中间业务对于解决挤兑事件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我国这些年来的经济工作和社会生活中存在有一种很可怕的现象:相当一部分人对货币、金融知识没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却认为我们的银行不仅有聚集和分配资金的功能,还有创造信用流通工具的职能,还能够“凭空”发行货币,能够“凭空”发放贷款、能够“凭空”创造资金。每一个银行家都是一个魔术师,都身怀有一套玄而又玄的绝技。银行是一根永远都不会干枯,要多少有多少的“摇钱树”。因此,大家不再象1979年以前那样对银行“视而不见”,也不再象80年代初那样只把两只眼睛盯着银行,还同时把双手伸向银行。经济发展找银行要钱,经济稳定也找银行要钱;个人找银行要钱,企业找银行要钱,地  相似文献   

20.
银行卡种种     
银行卡是由商业银行(含邮政金融机构)向社会发行的具有消费信用、转账结算、存取现金等全部或部分功能的信用支付工具。分为信用卡和借记卡两大类。 信用卡 信用卡可以透支,按是否向发卡银行交存备用金分为贷记卡、准贷记卡两类。 贷记卡是指发卡银行给予持卡人一定的信用额度,持卡人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