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问题的提出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市场经济问题,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的第二部分做了明确的阐述,并概括性地提出和使用了新概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新命题“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报告指出:“实践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化,要求我们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们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报告在第二部分的最后提出和使用了“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命题,即:“我们相信,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应当也完全可能比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注意,这里没有使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市场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讲话中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党的“十四大”报告又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根据这一论述,笔者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关问题,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反思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结合遭遇的发展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对苏联式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存在的主要矛盾的认识 人类历史上曾经存在过许多不同的社会经济制度,但从来没有像20世纪这样划分得如此鲜明:一是市场经济,二是计划经济.与它们相对应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社会政治制度: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19世纪,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进行分析和批判之后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理想.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社会主义价值理想是基于西方发达工业社会构建的.严格说来,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并没有纳入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视野.在马克思的晚年,他曾关注过东方,并提出了关于东方落后国家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著名设想.但是,这一设想只是对东方落后国家走向社会主义新道路的设想,而且他又同时为这一设想提出了严格的限定条件.  相似文献   

4.
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下,阚泽彬等同志编著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新论》(以下简称《新论》)公开出版了。综观《新论》,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借鉴与创新相结合。《新论》在如何认识资本主义经济及其理论的问题上,作者认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及其理论也具有二重性,即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所谓自然属性,就是以市场为基础,对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这是商品经济条件下社会化大生产的共同要求。市场经济的自然属性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共同特征的前提和基础。所以,我们应该大胆地吸收和借鉴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相似文献   

5.
“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都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的配置方式与经济的调节手段。在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阶段,亚当·斯密主张用市场机制配置社会资源,调节经济运行,这种调节方式和手段被喻为“看不见的手”。当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以后,“看不见的手”暴露了种种缺陷和不足,凯恩斯提出了国家干预主义的经济理论,即政府通过经济计划调节经济运行,以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这种调节方式被喻为“看得见的手”。 我党的十四大,确立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因此,我们应当正确理解“两只手”的不同作用以及它们的辩证关系,努力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资源配置是任何社会制度和体制框架之下社会经济活动的基本内容,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或不同的经济体制下,资源配置又采取着不同的表现形式。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纯粹的计划或纯粹的市场都不能较好地配置资源,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选择了市场调节基础上有政府干预的资源配置方式,以弥补市场缺陷又避免过多的政府干预,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社会主义也有市场。当然,计划和市场如何结合,结合的范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的经济思想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贡献苗鸿玲1979年邓小平同志在会见美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副总编吉布尼时就谈到:市场经济只限于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的市场经济,这肯定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在封建社会时期就有了...  相似文献   

7.
《社科纵横》2019,(9):42-46
施韦卡特提出的经济民主的市场社会主义模式有工人自主管理、投资的社会控制和有竞争的市场经济三个显著特征。作为被提出的资本主义的替代模式,经济民主的市场社会主义有其显著的优越性。同时,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该模式也有相通之处。基于此,从理论背景、现实背景、内涵和可行性方面进行分析,探究该模式对我国加强企业民主管理、推动企业发展,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协调社会各阶层关系、缓解贫富分化现象,促进就业、应对失业难题等的重要作用,以及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借鉴意义,能够充分体现其对中国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的私营企业主已形成一个新的社会阶层,在理论上似无异议。但对于这个阶层的阶级属性问题,我国学术界仍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在诸多的“说法”中,笔者倾向于同意“社会资产阶级”这一界定。众所周知,我国当代的私营经济,是在改革开放的特殊环境中为适应大力发展生产力的需要新产生出来的。它成长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运行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轨道之中,与社会主义公有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接受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和管理。因此,它既有一般资本主义的属性,又有异于一般资本主义经济。基于此,可以把它称之为社会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9.
我国经济学界曾流行过一种观点: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经济,计划经济就是社会主义经济。现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践,证明这个论断是难以成立的,况且有些西方学者也不这样看待这个问题。实际上,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经济,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经济。因为不论市场机制,还是计划机制,都是调节生产和交换的手段。每个国家究竟采取市场机制还是采用计划机制,或者两者结合地调节国民经济,取决于生产社会化程度和商品经济发展程度。我们看到,调节经济的机制和手段的变化,不反映社会经济制度根本变化。资本主义实行经济计划…  相似文献   

10.
中国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中 ,曾广泛地批判吸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一些有效的经济管理制度及体制 ,以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目前来说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已取得了骄人的成就。但是 ,我们必须看到在社会经济发展之时也出现了许许多多的社会问题 ,其中突出的问题是 ,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普遍的信用丧失和经济欺诈行为 ,经济犯罪成为一切违法犯罪中最突出的问题。这些社会问题今天看来 ,已远不是通过法律、制度手段就能解决的。一些专家学者提出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需要法律与制度约束 ,更需要有第…  相似文献   

11.
王恒来 《社科纵横》2006,21(8):22-23
市场社会主义理论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的一种政治思潮,由于它的理论对当前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和经济改革颇具吸引力从而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格外关注。市场社会主义理论从它的出现到今天的发展将近百年,市场与计划的结合是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合理的内核,但市场社会主义并不能等同于科学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2.
一、社会主义市场的内涵市场,在进入社会主义经济范畴后,无时不在以“无形的手”发挥着调节作用,并从生产者和消费者间的间接的分配关系变成并反映双方的自由选择和生产者之间的不充分竞争关系。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完全竞争仅是理想模式,即或在资本主义的自由市场经济中,非限制市场亦很难独立存在,国家垄断或国家控制无时不在起作用,在某种程度上表现出经济领域中的市场与计划的结合与协调。勿庸置疑,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运行的基本特征是计划与  相似文献   

13.
试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三个突破和三个坚持高洪力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经过十几年改革的探索,总结四十多年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吸取许多社会主义国家解体的严重教训,借鉴发达资本主义国...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是经济全球化的最终归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立新 《学术交流》2002,2(6):38-42
尽管经济发达国家是目前经济全球化的主导力量 ,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是目前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 ,但是经济全球化的最终结果不可能是“资本主义化”、“美国化”。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全球经济市场化 ,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国家是多样化的 ,社会主义国家加入这一进程的目的是利用市场经济 ,为本国经济发展奠定强大的物质基础 ,而不是就范于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模式。社会主义将是经济全球化的最终归宿。  相似文献   

15.
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石玉亭理论界流行的观点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笔者认为社会主义市经济是市场经济基础上的社会主义。这种认识基于三个方面的理由。其一,它符合历史的发展规律。从人类社会的历史看,市场经济的产生早于资本主义社会,趋...  相似文献   

16.
本文的副标题是“对日本经济计划的再探讨”,顾名思义,此前,对这个问题已经有过探讨。此前的探讨,至少解决或者说有助于解决如下一些重大的认识问题:(1)计划不是社会主义的“专利”,资本主义国家也有;(2)计划与市场不是相互排斥、势不两立的东西。在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国家中存在着经济计划,这个事实本身说明:计划与市场可以“和平共处”,可以结合;(3)计划与市场在实践上的结合,早已走在了理论探讨的前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既是改革开放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步伐,是我们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而保证这一任务的顺利完成,必须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法律保障.一、市场经济体制对法律的呼唤首先,经济变革要有法律保障.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是由特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的统一整体.在这个统一的整体之中,经济基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当经济基础产生变革时,它首先是要求上层建筑为其变革呜锣开道;当变革一旦成功之后,它又必然要求上层建筑为其提供巩固和发展的保证.这种内在的客观要求必然要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进程中反映出来.其次,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的,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主要是通过对市场的宏观调  相似文献   

18.
《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的高级阶段和实现形式。它是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来配置社会资源的一种经济方式和手段,属于衣、食、住、行的生活资料,属于生产要素的资本、劳动力、技术、信息、土地等,基本上通过市场的竞争机制、价格机制、利益机制来实现自由流动,从而达到资源的配置,实现各个企业生产需要和最终利润,并实现社会需求的总平衡。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市场经济是建立在公有制为主体和按劳分配的基础上,需要将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与国家宏观调控这只“看得见的手”相结合,也就是说,既利用市场的资源配置中的向导作用,同时也结合计划等多种调节手段,使各个企业独立自主地参与市场的公平竞争,实现全社会资源的最优化配置,达到带有自觉性、公益性的良性循环,共同发展,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这在我国是理论上的巨大飞跃,更是实践上的大胆创新,在市场经济体制运行过程中搞好国家的宏观调控也就成为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一、市场经济的特征与由观调控的必要性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都是资源配置的方式,计划经济主要依靠的是国家计划,通过行政命令贯彻实施,市场经济主要依靠市场机制发挥作用,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实现社会资源的配置。从实践上来看,市场经济在实现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方面有着计…  相似文献   

20.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坚持党性原则董嵩斌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由之路。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是涉及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一场重大而深刻的社会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