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金融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金融发展与金融创新中所蕴含的潜在风险不断加大,对金融监管提出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文章通过对目前我国分业经营、分业监管条件下金融风险的传导方式与途径的分析,指出了加强金融协调监管的必要性,提出了完善我国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2.
我国法定的分业监管体制遇到了事实上的混业经营,金融机构同时受到多个监管机构的监管,必然出现监管空白和重叠.在现行的金融监管体系中,监管机构与各金融机构之间是信息不完全的非对称博弈.分析监管机构与金融机构的策略选择,首先需要明确不同监管机构之间的博弈策略,才能提高监管效率和实效.加强监管机构的协调和一致,既是金融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金融全球化下国际金融监管趋同的长远需要.  相似文献   

3.
一、我国银行监管面临的问题 (一)隐性混业经营挑战传统监管体制我国金融监管法规明确规定金融业"分业经营、分业监管",但近年来金融控股公司、银证合作以及银保合作的大量出现,为在现有法规范围内实现金融业的相互渗透和混业经营提供了可能,谓之为"隐性混业经营". 相对于金融业的隐性混业经营,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发展明显滞后.银监会、保监会、证监会依然各自为政,既不能在监管信息上形成沟通,也不能在监管制度上达成有效的配合.更谈不上为金融控股公司、银证合作以及银保合作等制定统一的监管法规.由此,隐性混业经营面临着监管真空或重复监管的尴尬境地,并使得现行以机构性管理为主要特点的分业监管困难重重,监管效率低下.  相似文献   

4.
谢申祥 《统计与决策》2005,(21):109-110
随着金融业竞争程度的加剧,金融创新活动日趋活跃,金融创新业务收入占金融机构总收入的比重越来越高.因此,金融监管的重点也相应的从传统业务的监管转向金融衍生业务的监管,监管也从合规性转向合规性与风险性并重,并且尤其强调监管对象的信息披露.实践中,当监管对象无法获得监管机构的监管动向或者获得的信息不完全时,其自身披露的信息也会不完全,从而对监管机构产生误导.这样,无疑不利于金融业的健康发展.本文通过对金融机构的金融创新活动和监管机构的监管活动的博弈分析,重新诠释信息披露的含义.  相似文献   

5.
采用GARCH-Copula-CoVaR方法对银行、证券、保险和信托业之间的风险传导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分析当某一行业自身处于极端风险时,对其他行业影响的共同风险绝对值和相对值。研究表明,银行、证券、保险、信托业两两之间都存在显著双向风险传递,平均共同风险相对值为32.46%;银行、证券、保险与信托业两两之间风险外溢值呈现非对称性;传统行业间风险外溢大于新兴行业间的风险外溢。证券行业对其他三个行业的关联影响最大,是最大的风险源头,体现了风险传递结构上的多层次性。中国的金融监管需要更加关注风险源头,建立机构监管向功能监管转变的联合协调监管机制,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完善信息公开机制。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金融自由化和国际化的发展,我国银行的金融风险也在不断加大.这些风险积累到一定程度,可能会触发金融危机,破坏经济社会稳定.意识到金融风险的危害,必须尽快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存款保险制度,使之与金融监管当局的审慎监管以及中央银行的最后贷款人功能相融,从而保证我国金融业的稳定运行和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7.
基于库珀—约翰的协调博弈理论文章分析我国中央银行与三家监管机构的协调机制,发现目前金融监管协调处于纳什均衡不断突破的进程,高效率策略互补的乘数效逐步形成;监管水平的提高必须在制度优化的前提下,才能真正推高金融监管效率;需要从信息共享、法律约束、主协调人设置的角度,为金融监管协调创造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8.
金融业本身所具有的不可避免的内外矛盾决定了实施严格金融监管的必要性 ,同时本文从数量上计算了刚性的金融监管所造成的金融效率和社会福利的损失 ,揭示只有实施弹性监管才能实现金融体系的帕累托效率 ,增进社会福利。  相似文献   

9.
随着国外金融混业经营优势的进一步显现,我国银行业已认识到金融混业经营是大势所趋,我国只有加快金融混业经营步伐,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市场经济建设,但受金融监管水平及金融机构内控机制尚不完善的制约,我国的银行业只能以“分业合作”作为过渡,逐步走向“混业经营”。从某种程度上讲,目前银行、证券、保险之间的合作是在现有的投融资体制和分业制度下的一种创新,但这种合作还不规范,表现在政策上没有法律基础,操作上缺乏规范统一的要求,有些是依靠政策上的默许或打法律法规中的“擦边球”进行的。一、银证合作中的若干问题(一)…  相似文献   

10.
钱龙 《统计与决策》2013,(4):109-112
金融业与实体经济之间关系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之一.文章利用VAR模型对我国金融业与实体经济互动发展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出如下结论:第一,我国金融业与实体经济存在单向的Grange原因,实体经济是金融业发展的根本原因,而金融业却不是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的原因;第二,金融业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双向促进机制在我国并不存在;第三,我国金融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却隐藏着金融与实体经济渐相脱离,对经济发展支持力度减弱,金融业存在一定风险,金融业快速发展伴随着金融资源配置与实体经济需要脱节并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二者互动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金融监管是指国家根据经济金融体系安全有效运行的客观需要,通过金融主管机关,依法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实施的监督和管理。它的最终目标是保护存款人和投资人的利益,因而主要任务是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随着我国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发展、演化.金融监管的责任和力度也不断加强,这对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在世界金融一体化趋势影响下.加之我国金融体系的不完善,我国金融领域仍面临多种风险、为此,我们必须认识强化金融监管的必要性.并积极探索强化有效途径,以最终促进我国金融业的有…  相似文献   

12.
随着金融机构影子银行业务的扩张和部分实体企业“脱实向虚”倾向的加剧,金融与实体经济的联系愈发紧密,对于极端风险的研究不应只局限于金融体系内部。故此,本文首先基于行业指数日度数据与五分钟高频数据测算行业风险价值,其次利用Elastic-Net-VHAR模型构建金融实体极端风险网络进行动态演化分析,最后研究实体与金融行业间风险溢出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第一,基于横截面维度,材料和工业行业在网络中居于中心位置,金融行业的风险净溢出水平为负;第二,2017年金融强监管政策开启后,网络整体密度明显下降,实体行业对金融行业风险输出水平降低,而金融行业对实体行业风险输出水平略有提升;第三,面板回归结果显示,实体行业“脱实向虚” 程度显著提升了实体与金融行业之间双向风险溢出水平,并且在金融强监管与双向风险溢出水平之间起到了正向调节效应。根据上述结论,建议监管层进一步推进金融强监管政策,注意金融监管政策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之间的配合,还应特别重视对实体企业金融化规模进行严格监控,更加有效地防范系统性风险。  相似文献   

13.
基层金融监管将面对一个即将到来的开放的国际化的金融业 ,在不断完善发展的过程中 ,必须尽快建立起一个具有区域特色的 ,与国际接轨的 ,积极有效的金融监管体系。一、基层人行当前实施金融监管的情况及存在的问题1、当前 ,基层人行各职能部门不能积极有效地对各金融实施监管 ,  相似文献   

14.
肖潇 《统计与决策》2006,(17):140-141
自从1999年美国<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通过以后,我国是世界上唯一实行分业经营体制的国家,在世界金融业纷纷抛弃分业体制转而实行综合体制的主流趋势下,开放的中国不可能在金融制度方面长期游离于国际金融制度之外,综合金融体制必将成为我国金融制度变迁的目标选择.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绩效评价对防范金融风险、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健全互联网金融监管制度具有重要意义。从经营和管理两个维度出发构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3个重要互联网金融平台进行绩效测度,研究结果表明:第三方支付平台的风控能力维持较好,但存在着互联网金融平台间发展不平衡和互联网金融平台内发展不充分的现象;管理绩效对互联网金融平台发展绩效的影响最大,经营绩效次之;从动态维度看,P2P网贷平台资源整合能力和平台法律风险对其绩效影响的变化幅度较大。针对提升互联网金融监管效能、营造互联网创新驱动、完善金融统计监测、完善征信体系、促进行业自律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此外,结论也证实互联网金融仍然存在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6.
中国正在一步步的规范金融市场,快速的与世界接轨,回顾和分析我国的金融发展,可以看出国内金融业发展历程,由纯粹的混业经营引发金融业的混乱,到制定法律政策,实行分业经营,再由分业经营产生现阶段金融业发展的效率问题,使得金融行业迫切需要实行混业经营模式的趋势。目前金融理论界、实务界和管理层似乎已经基本形成一个共识:金融控股公司是我国从分业走向混业的有效制度选择。是我国金融业管理模式改革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邱静 《四川省情》2006,(3):55-56
混业经营是相对于分业经营而言的,所谓混业经营在金融业中是指各种金融企业之间在业务上可以交叉经营的一种经营模式。狭义上的混业经营,是指银行、保险、证券同业之间及三业之间金融业务的合作与交叉经营。混业经营较之分业经营具有很大的比较优势。如:兼容了专业化经济和多样化经济带来的好处;降低了金融企业运营中的交易成本,有利于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带来了行业规模经济效益和范围经济效益;易通过“协调”的方式,实现组织结构上的竞争优势等。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均实行了金融业的混业经营。随着2007年中国金融业的全面开放,中国金融业的…  相似文献   

18.
金融控股公司风险防范与公司治理的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文沁 《统计与决策》2005,(15):121-122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金融体系呈现了从过去的严格分业逐渐向混业经营转变的趋势,银行、投资银行与保险公司之间的兼并收购不断涌现.在这种背景下,金融控股公司(Financial Ho1dingCompany,FHC)作为股权集中、经营分散的运作实体,具备相当的灵活性,可以同时适应分业与混业两种模式,同时还具有协同效应、分散风险、促进业务多元化等多种优势,成为从分业向混业转型的过渡模式,并被全球普遍采用.  相似文献   

19.
金融活动是现代经济活动的基础和核心 ,是科技和信息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和纽带。金融业的信息化、虚拟化、网络化和全球化的发展 ,金融业务、金融制度、金融组织体制、金融营销环境、金融运作方式的不断变化与创新 ,必将渗透到融实证金融理论、现实金融问题、金融统计指标数据与方法运用为一体的金融统计知识体系 ,对具有金融测评、金融监管职能的金融统计提出新的要求。金融统计需要不断拓展与创新。其一 ,不断拓展、丰富和更新金融统计的内容。一是强化“风险”统计。金融经济中 ,大量无形的、不确定的因素的存在 ,金融创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金融稳定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影响金融稳定的主导因素 (一)金融体制稳定 1.金融监管体制 金融自由化政策使金融稳定性降低这是无法避免的,成立银监会主要目的就是强化微观监管职能,以专业化的监管,更好地发挥在金融稳定中的作用.从各国监管机构运行的效果看,监管独立需要管理独立、监督独立、机构独立、预算独立四个重要的基础条件来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