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何国安 《经营管理者》2013,(20):207-208
文章对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FSI:Foreign Strategic Investor)的中资银行的经营绩效进行了纵向比较,结果表明引进FSI确实改善了中资银行的绩效;同时对引进和未引进FSI的中资银行的经营绩效进行了横向比较,结果表明引进FSI银行的绩效指标并不占绝对优势。由此得出结论:引进FSI在短期内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有较明显的改善,但是长期来看,这种改善的优势并不明显。因此,本文并不赞成所有的中资银行都一窝蜂地引进FSI,各银行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如自身优势、发展方向和策略等有选择地引进FSI。  相似文献   

2.
境外战略投资者持股中国上市银行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上市银行越来越多地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特别是境外战略投资者来完善公司治理机制,提高银行绩效.本文以2001年至2008年我国13家上市银行为样本,采用面板数据(Panel Data)计量方法从上市银行治理指标、安全性、盈利性、成长性四个方面,对上市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前后的效果进行比较分析和定量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能有效完善中国上市银行的公司治理机制.上市银行绩效的改善.说明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的银行在一定程度上复制了境外战略投资者较为成熟的公司治理结构、先进的经营理念和风险控制技术,基本达到了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最初目的.  相似文献   

3.
供应链企业间知识共享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张旭梅  陈伟  张映秀 《管理学报》2009,6(10):1296-1301
将企业组织学习能力、技术知识壁垒属性、知识共享平台、知识共享激励机制和企业间相容性水平作为供应链企业间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以知识获取和合作绩效作为知识共享效果的评价标准,建立了理论关系模型.通过实证分析,表明企业组织学习能力、技术知识壁垒属性、知识共享平台、知识共享激励机制和企业间相容性水平对知识获取存在显著的影响;企业组织学习能力和技术知识壁垒属性对合作绩效影响不显著,知识共享平台、知识共享激励机制和企业间相容性水平对合作绩效存在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茅宁  王宁 《管理科学》2008,21(1):91-99
基于投资者认知模式和决策选择的理论分析,探讨有限理性投资者的行为机理.构建相应的结构方程模型,并用来自中国中小投资者的样本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有限理性投资者对信息进行认知时会产生信息识别、信息编辑和信息评价3个阶段的认知偏差,基于这些有偏认知的投资决策也将是有偏的,并最终导致个体投资者的收益水平与市场之间存在差异;决策偏差时绩效差异有显著的直接影响,3个阶段的认知偏差通过决策偏差间接影响投资绩效,认知偏差、决策偏差和绩效差异之间存在着依次递进的因果关系,绩效差异对识别偏差的反馈关系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从机构投资者自我保护的视角出发, 通过构建公司内部人和机构投资者的博弈模型, 揭示了机构投资者对其持股公司绩效影响的微观机制.在此基础上, 实证研究我国沪深A股市场2004年-2012年公司样本.结果表明:机构对其持股公司绩效的改善作用在2004年-2007年和2008年-2012年两个阶段存在结构性变动;从整体来看, 在上述两个阶段, 机构投资者对其持股公司绩效有显著改善作用, 但第二阶段的改善作用明显减弱;基金有助于改善其持股公司绩效, 而其它机构投资者缺乏这种改善作用.机构在第二阶段改善作用减弱的主要原因是,在样本期间, 基金持股规模占比迅速衰减, 其它机构投资者持股规模占比大幅提高抑制了整个机构对其持股公司绩效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6.
今年以来,湖南省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力度,全面加快引进战略投资者、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进程。5月25日召开的全省园区引进战略投资者工作座谈会,首次对园区引进战略投资者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其间正式发布的《关于加快引进战略投资者的指导意见》以及意见中“要把引进战略投资者作为国有企业和各级经济管理部门业绩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不仅能很好地保障“十一五”期间该省引进战略投资者产业发展方向与重点,在全国也都具有示范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2004-2008年我国A股家族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非平衡面板数据,研究了家族企业引进外部投资者的动因,并分析了外部投资者的进入对家族企业治理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国内家族企业由于资源约束而引进外部投资者,但是在引进的时候会根据家族自身偏好对不同投资者而有所选择.进一步研究发现,战略投资者的引进能够长期有效地提升家族企业的治理效率,而财务投资者的引进对家族企业治理效率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1998-2007年的财务数据,运用验证性因子分析方法识别了公司的竞争战略类型,并通过滞后变量模型分析了竞争战略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低成本战略和差异化战略均能给上市公司带来短期绩效增长,但实施低成本战略的企业的短期绩效显著优于实施差异化战略的企业;低成本战略对长期绩效有显著影响,其竞争优势具有持久性,但差异化战略对长期绩效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中资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背景、争论及评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分析了中资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背景、现状和特点,并对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引发的几点争论进行了评述。主要结论是: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是中国银行业改革和开放的必然要求,也是监管层鼓励和支持的改革路径;中资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呈现出鲜明的特点;如果将金融安全定义为金融资源的控制权,那么在现有制度和法律框架下,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不会威胁中国金融安全;没有充分的证据表明国有商业银行在引资过程中存在股权"贱卖";短期内,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对中资银行盈利能力和资本充足率的影响不明显,但对资产质量的提高有明显的正向效应。  相似文献   

10.
政府法规、制造战略选择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环境-战略-绩效的研究范式,构建了政府法规、制造战略及企业绩效间关系的理论模型.以江苏省135家中小企业为调查对象,利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政府法规对成本、质量、创新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成本、质量与创新对财务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质量、创新对非财务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成本对非财务绩效没有显著的影响.据此提出了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建议与其制造战略选择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国有股减持中的代理冲突、股权价值与路径依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认为国有股减持中政府、公众投资者和承销商等利益相关者之间没有形成“多赢”的局面 ,实际上是国有股减持涉及的代理关系中相关各方之间利益冲突的表现。其根源在于公众投资者在现行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和治理结构中对股权价值的低水平预期。由于国有股东不会轻易放弃其私有收益 ,使得国有股减持中存在着路径依赖 ,所以 ,在现行的减持方案下国有股出售受阻 ,就谈不上国有股减持有改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和提高证券市场功能效率的意义。要达到现行《减持办法》中确定的国有股减持目标 ,必须在政府与公众投资者之间实现激励相容。这实际上是要政府“让利”于投资者 ,打破目前的股权结构、治理结构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路径依赖 ,从证券市场功能完善、健康发展以及由之实现的国民经济战略调整中获得更多的收益。  相似文献   

12.
陈亮 《管理学报》2012,(5):699-705
政府作为国有企业的出资人和国有产权的代理人,将政府机构控股转移到国有企业控股,并通过法规和准则来加强公司治理,以此来提高对上市公司监控的有效性。由此,使用公司业绩作为上述2项措施发挥监控作用的替代变量,实证分析其对上市公司监控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国有企业控股公司比政府机构控股公司更能监控高层管理人员;同时,高层管理人员的变更对公司业绩有较高的敏感性,但公司治理机制并没有对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变更与公司业绩的敏感性产生重大影响。在我国,上市公司由于业绩欠佳而更换高层管管理人员时,对控股股东的激励比公司治理机制更重要。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投资者的策略延迟行为对众筹项目的定价以及激励决策的影响。策略延迟是指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自动按照估值在相应阶段投资,并且部分投资者会刻意延迟投资来搭便车的行为。本文采用了一个两阶段模型来刻画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并进一步对比序列到来模式(投资者没有策略延迟)与同时到来模式(投资者有策略延迟)中的贝叶斯均衡。研究结果表明,当发起人采用价格激励的方式提高成功率时,投资者的策略延迟行为可能会影响最优的激励策略。当存在固定目标约束时,如果投资者没有策略延迟行为,发起人应该激励前期投资者,通过弥补他们等待成本的方式提高成功率;反之如果投资者出现策略延迟行为,对项目估值较高的投资者会自动在前期投资并且愿意承受更高的价格,此时发起人应该反过来激励后期投资者。当不存在目标约束时,不论投资者是否有策略延迟行为,发起人都应该始终激励前期投资者以获得更高的成功率以及期望收益。  相似文献   

14.
以2004年~2013年国有系族企业集团控制的上市公司为样本,首次对国有集团内部结构的形成动因及其动态演变过程进行大样本的实证研究,发现,1)我国国有集团的治理结构安排是政府选择的结果:当新进入国有集团的企业历史业绩较好、政府放权意愿更强时,其更可能被安置于集团金字塔结构且受到的掏空行为显著减少;2)被安置于金字塔结构的企业,在进入集团后的长期业绩表现显著差于进入之前;3)集团内部的成员上市公司绩效越差,更可能被剥离出国有集团,这种可能性在层级越高的企业更加明显.这些结果表明了我国国企改革的逻辑不一致性,即国企改革的初衷在于放权,而政府在培育和发展国有集团的过程中却存在着过多的行政干预行为,从而弱化了国企改革的效率.文章为当前国企分类改革背景下集团的战略重组和结构优化调整提供了一定的启示,也丰富了集团治理的研究文献.  相似文献   

15.
在当前外资入股我国银行业显著加速的背景下,研究引入外资战略投资者对我国商业银行效率影响,回答引入外国战略投资者后是否能够影响商业银行效率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本文将商业银行按股权结构分为三大类,在随机前沿法理论模型的基础上依据修正的产出法构建了成本利润方程,实证研究了引入外资战略投资者后对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在引入外资战略投资者后,不仅改善了银行的成本效率,同时促进了银行利润效率的提升;研究还证明银行业实施的"财务重组-引入战略投资者-上市-完善治理制度"改革提高了银行效率.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provides a systematic review of 165 empirical studies on the antecedents of performance in international strategic alliances. It provides the most detailed display of definitions, rationales, measures and findings currently available. Hence, this state‐of‐the art literature review creates an accessible pool of knowledge that is highly relevant for future research on international strategic alliances. Further, it draws on this knowledge pool to build a model which highlights the quite different rationales advanced by researchers to explain associations between the antecedents and performance. The model makes the different rationales explicit and will aid researchers in identifying tests that can be performed to examine the links between antecedents and performance as well as the mechanisms through which such associations operate. Finally, the synthesized evidence is used to suggest that researchers should give increased attention to achieving congruence between measures of antecedents and performance.  相似文献   

17.
Leo  Krijn  Gijs  Harry 《Long Range Planning》2003,36(6):533-542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effect on the market valuation of large Dutch companies following the announcements of international strategic alliances during the period 1985–1992. The effects are distinguished by type of alliance and country of origin of the partnering firms. While international strategic alliances are generally found to have a positive effect on a company’s market value, strategically and culturally distant foreign partners generate a strong negative effect. The results underscore the importance of conducting a strategic, operational and cultural audit of the partnering companies and the envisaged partnership. The audit needs to be taken as a starting point in developing the essential co-operation skills to make the alliance work and should become integrated within a 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 scorecard.  相似文献   

18.
刘纪鹏  刘彪  胡历芳 《管理世界》2020,(1):60-68,234
2020年是实现国企与国资改革"三年行动方案"的开局之年,关键是要解决当前国资改革中的困惑,走出误区并探索创新模式。传统中国国有资产管理主要是为了解决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微观问题。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国资改革应从中国道路、中国模式的角度,全面、系统地进行管理方案设计,这既是构建竞争中性营商环境的客观需要,也是"三年行动方案"目标指引下国资改革引向深入的必然选择。总结国资改革30年来的困惑和误区,中国国资改革关键在于把宏观运行机制和微观运行载体实现创新性结合,构建三层次国资管理体系,让国资委作为营利性国资的统一监管者,让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作为企业的直接出资人,将国家战略运用于国有企业中,实现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的重大变革。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whether an expectations gap exists in the control, strategic and resource provision roles that independent directors play in the corporate governance of listed Chinese firms and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ir performance of these roles. For this purpose, we interviewed Chinese executive directors, independent directors,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and stock exchange regulators. We find a performance gap but no reasonableness gap with respect to the control and strategic roles.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performance gap may be attributed to such factors as the ill‐defined roles, independent directors' limited amount of time commitment and their lack of competence and objectivity. Interestingly, there is disagreement over the protection of minority interest as the objective of the control role. We find no consensus on the desirability, reasonableness and effectiveness of independent directors' resource provision role, perhaps because of a pejorative interpretation of this role as an exercise of guanxi.  相似文献   

20.
在界定了信息结构和基金经理投资策略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规划模型,证明了用该模型求解的最优相对业绩契约下,符合基金投资人意愿的战略组合必然构成基金经理子博弈中的一个纳什均衡.算例表明,若基金经理之间不存在合谋,这个纳什均衡通常也构成占优战略均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