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奥 《决策探索》2014,(8):39-40
城镇化是指伴随着经济增长,由产业结构非农化而引发的生产要素由农村向城市流动和集中,在城市体系不断升级的同时,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农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逐渐与城市接轨、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王弘翔 《经营管理者》2013,(28):184-184
<正>农村城镇化是指各种要素不断在农村城镇中聚集,农村城镇人口不断增多,城镇数量、规模不断增大,质量不断提高的过程。农村城镇化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从我国现实来看,20万人口以下的城市和镇的非农业人口为1.5亿,占非农业人口总数的48%,美国20万人口以下的小城市人口达1.7亿,占总城市人口的比重达73%,这说明我国小城镇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应成为我国加快城镇化  相似文献   

3.
张祥安 《决策》2014,(9):I0002-I0003
城镇化的关键是农民市民化。让农民融入城市,关键是让农业转移人口"进得来、留得住、过得好"。近几年,滁州市经济社会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尤其是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为农民创造了大批进城就业的机会。据统计部门抽样调查分析,2013年,滁州市由农村向城镇转移的劳动力占41%。  相似文献   

4.
城镇化是指人口向城镇转移和集中,同时农村地区转变为城镇的过程。农村城镇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现在,加快城镇化进程已成为促进我国西部地区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解决其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的重要动力,然而在该进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为此,本文经认真调研,通过对西部地区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几个问题的剖析,尝试性提出了几点关于如何解决该区城镇化进程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加快实施城镇化战略,必须把城镇建设的四项管理抓扎实。要立足于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小城镇建设,创造优美的生活与工作环境。因此,在加快实施城镇化战略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城镇的户籍与人口管理、社会保障管理、房地立管理、环卫管理。一、户籍与人口管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改革的巨大成功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乡镇企业发展提供了契机。但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仍然受到严格控制。1984年中央1号文  相似文献   

6.
河南省人口密度大,人多地少,作为我国的农业大省和人口大省,城镇发展基础相对薄弱,乡村人口向城镇人口转移过程中的压力很大,加快河南省的城镇化进程是振兴河南的当务之急。本文结合河南基本省情及其对城镇化发展的要求,分析了河南城镇化发展的现状,以及在河南推进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针对性的提出加快河南城镇化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三农"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社会公平、实现现代化的核心问题之一.要解决"三农"问题,根本出路在于通过城镇化减少农民的数量,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即促进农村城镇化发展.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方华 《经营管理者》2013,(27):231-231
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比重标志着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程度、发达程度。城镇人口超过农村人口是城市化、城镇化一个重要转折点和标志。中国大陆2011年城镇人口首超农村,标志着中国城市化、城镇化取得辉煌成绩,也是中国经济、文化和社会进步的象征和文明程度的提高,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和关键期,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9.
《领导决策信息》2014,(3):18-19
推动农业转移人口进得来、落得住、转得出 《指导意见》强调坚持产业为基、就业为本、生计为先,以城镇集聚产业的规模和提供的就业岗位决定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规模和进程,加快先进制造业大省、高成长服务业大省建设,培育发展各具特色的城市产业体系,强化城市产业支撑,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营造良好的就业和生活环境,使农业转移人口进得来。  相似文献   

10.
梁振涛 《决策探索》2014,(20):50-51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近年来,河南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有力地促进了农村人口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但从总体上来看,在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尤其是政府在转移人口中的促进政策不到位,体制机制不健全,严重制约了转移人口的质量和水平。本文在对河南农业人口转移现状和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发挥政府在推进农业转移人口中作用的思路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正城镇化建设是重点发展小城镇,积极发展中小城市的一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发展道路。小微企业对城镇化的贡献率不断上升,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城镇化建设中小微企业发展现状及融资困境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城镇化水平实现了从传统城镇化到新型城镇化,从低城镇化率到高城镇化率的一个转型发展过程。在我国的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小微企业对城镇化建设的贡献率不断上升,已成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小微企业数量已达到  相似文献   

12.
城镇化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最佳途径,它能够整合城乡经济各要素,提高资源的集中与优化配置程度,提高人口的聚集程度和最经济地改善基础设施条件,促进农村经济的结构化升级,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以昭平为例,作为地处山区的农业县,要更为有效地推进城镇化,改变城镇化滞后于经济发展的现状:我认为,用经营城市的理念经营城镇,是推进城镇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李静 《管理科学文摘》2012,(13):131-132
基于城镇化的大背景下,改变农村学校格局,农村教育资源向城镇转移过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辍学现象,农村留守儿童的管理等问题。本文仿效一些地区的经验,提出通过政府、社会、学校、家庭等多方面的努力,促进农村教育城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中国沿海北中南三大区域城市化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是指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 展而引起的城镇数量增加及其 规模扩大,人口向城镇集中,城市物 质文明和文化不断扩散,区域产业结 构不断转换的过程。从地域上看,城 市化包括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乡村 不断地转化为城市并最终为城市所 同化;第二层次是乡村本身内部的城 市化;第三层次是城市自身的发展, 即“城市的城市化”。东部沿海地区是 我国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这些地 区的城市化已经在全国起着某种示 范作用,影响着全国其他地区的城市 化进程。由于我国改革开放时序的先 南后北,加上区位条件、资源要素和 原有基础的不同,沿海地区城市化进 程有所差异,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抽样调查资料和湖南统计信息网的数据,对30年来湖南贫困地区农民收入结构变迁进行了分析,变化的实践要求:增加农民收入,就要加大政策支农力度,积极解决农民发展问题,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引导土地规模经营,提高为农服务水平,加强信息服务,增强市场风险防御能力,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转移农民人口,积极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创新农村财政金融体制。  相似文献   

16.
易鹏 《决策探索》2014,(16):56-5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水平得到了快速提高,2013年中国城镇化率达到53.73%,但同时也面临着人口与资源环境矛盾加剧,城乡差距扩大,产业结构升级与就业压力巨大等问题。所谓新型城镇化,是指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要由过去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改变为以提升城市的文化、公共服务等内涵为中心,真正使我们的城镇成为具有较高品质的适宜人居之所。新型城镇化更强调内在质量的全面提升,也就是要推动城镇化由偏重数量规模增加向注重质量内涵提升转变。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抽样调查资料和湖南统计信息网的数据,对30年来湖南贫困地区农民收入结构变迁进行了分析,变化的实践要求:增加农民收入,就要加大政策支农力度,积极解决农民发展问题,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引导土地规模经营,提高为农服务水平,加强信息服务,增强市场风险防御能力,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转移农民人口,积极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创新农村财政金融体制。  相似文献   

18.
城镇化是整个城乡经济、社会、文化的综合性、系统转型过程.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城镇化必然对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不断提出新要求. 学校布局属于城镇基础设施规划的一部分,其动态调整须同步于城镇化进程.农村中小学教育的布局,说到底,就是农村中小学在哪里办学的问题,是与经济社会发展、城镇化推进的大背景紧密联系的,受很多因素制约.  相似文献   

19.
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群体,是近二十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大量向城镇转移后催生出来的。由于群体的特殊性,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普遍令人堪忧。本文阐述了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及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促进心理健康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群体,是近二十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大量向城镇转移后催生出来的。由于群体的特殊性,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普遍令人堪忧。本文阐述了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及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促进心理健康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