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晓南  廖胜 《人文杂志》2004,(1):151-157
太平天国允许寡妇改嫁,在客观上对解放妇女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它并不是太平天国解放妇女的一大措施.只是广西客家妇女、壮族妇女再婚习俗在太平天国内一种理所当然的延续,是广西地方习俗在太平天国中的一种反映.洪秀全和太平天国实行的仍是封建妇女贞节观.  相似文献   

2.
太平天国政权的性质,是研究太平天国史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目前,对于太平天国政权的性质存在明显的分歧意见,关键在于缺少一个判断太平天国政权性质的共同的、科学的标准。下面谨就此再谈些管窥之见,希望能有助于问题的深入探讨。一、政体、国体和土地政策,是判断太平天国政权性质最本质的标准关于判断太平天国政权的性质,我在《三论》中曾经提出如下三条标准:(一),太平天国的政体,即政权构成的形式,基本上是沿袭封建专制主义政权的模式;(二),太平天国的国体,即地  相似文献   

3.
省历史学会付秘书长沈嘉荣同志的《太平天国政权性质问题探索》一书,最近由重庆出版社出版。该书收进了沈嘉荣同志近二十万字的论述太平天国政权性质的文章十篇,从各个不同的侧面对太平天国政权的性质作了剖析:他认为无论从其政治及其经济制度来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之后,建立的就是一个封建政权”。理由是:“在新的生产力没有出现之前,不可能实现生产关系的改变”,“在封建主义的经济基础上,不可能建立非封建或超封建的上层建筑”。《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是没有实现的  相似文献   

4.
王开玺 《河北学刊》2003,23(3):168-173
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正是西学东渐时期。就文化的表现形式而言 ,太平天国领袖不可避免地带有中西文化扭结的特点和西方文化影响的表征。然而就文化的阶级属性或本质而论 ,农民当属封建文化的载体 ,他们与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是疏离的。《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即折射出太平天国这种既扭结又疏离的文化倾向。 186 1年《天朝田亩制度》的重颁 ,是太平天国农民领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回归和对西学的反动  相似文献   

5.
樊端成 《天府新论》2008,3(2):135-138
为解决农民问题,实现天下"太平",太平天国提出了自己的经济政策主张.由于一些经济政策主张是错误的,直接违背农民的利益,而另一些经济政策主张又未能实施,农民问题依然.但是,太平天国平分土地的主张否定封建地主所有制,有利于农民摆脱封建剥削和资本主义萌芽成长.同时,太平天国主张发展工商业和交通运输业,有利于"跳出"农业解决农民问题.  相似文献   

6.
太平天国政权性质,是史学界长期有争论的问题之一。争论的焦点是:太平天国的政权是农民政权呢,还是封建政权?持农民政权说的同志所持的理由是:这是一场农民革命运动,它的斗争矛头,始终指向清朝统治者。据此,太平天国政权具有农民革命的民主主义因素,是“劳动者专政”。持封建政权说的同志所据的理田是:太平天国从永安封王的第一天起,就打上了封建政权的烙印;它的经济制度与政治制度都是封建性的,与清朝统治者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只不过是较之开明一些而已。笔者认为,太平天国政权不仅是一个短暂的农  相似文献   

7.
简又文在他的巨著《太平天国全史》和《太平天国典制通考》的导论中,对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和太平天国农民革命的理论提出尖锐的批评,他说:“我遍寻一切可能有的史料,找不到太平天国内有任何资产的或无产的阶级性质或意识之存在。不知他们究竟如何能断定这(按:指太平天国)是‘阶级斗争’?”“岂以其太平军兵员多农民出身,遂称之为农民革命乎?然攻灭太平军之反革命的湘军兵员又何尝不是湘乡一带之农民?分明是农民打农民也。何况韦昌辉、石达开、胡以晃等辈皆当时的特大地主乎?”“又如他们的思想和建设仍是传统的封建的,不过以封建代封建罢。这又奚能说他们是‘反封建’?”简又文研究太平天国史半个世纪,把他这些观点不断发挥和宣传,至今仍有颇大影响,值得讨论和辩释。  相似文献   

8.
当前,史学界在讨论太平天国政权性质问题。有些同志认为太平天国起义由广西出发北上进军的同时,完成了转化的过程,一八五三年在南京建立的政权,已经转化为新的“封建王朝”;另些同志认为太平天国政权不存在一个转化过程,它一建立,就是一个封建政权。以上两种观点,虽然看法不同,但结论一致,即太平天国是一个封建政权而不是农民政权。上述观点,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9.
盐业是中国封建经济中一个特殊的产业部门,历来属于官营专卖事业,垄断性极强。咸丰二年,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席卷两湖,淮运中梗,盐政废弛,川盐借势大举济销差岸,在封建引岸割据的废墟上开辟了两湖市场。太平天国失败,两江督臣为规复昔日引地函电交驰,竭尽能事,争岸纠纷绵延数十年,成为近代中国盐政史上影响最大、波及最广的一场讼案。  相似文献   

10.
(一) 太平天国革命达到了中国农民革命的顶峰,它的政治体制也突破了封建专制政体的若干环节。但是,纵观全局,太平天国  相似文献   

11.
太平天国后期,以陈得才为主帅的太平军,发兵上游,远征西北,历时三年之久,连克州、城、府、县,痛击封建官吏,有力地推动了西北的人民革命,动摇了清王朝的西北统治。总结研究这次革命活动及其影响,是研究整个太平天国革命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编者按:桂林独秀峰题壁王十首是了解太平天国历史的一份珍贵资料。作者虽然是站在清朝封建统治阶级的立场上,为挽救封建统治的危局而发出了咏叹,对太平天国的农民革命本能地怀有致意,但是诗作也较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许多重大本件和太平天国革命所给予清朝统治者的沉重打击,也比较具体地暴露了清朝政治的黑暗和达官显贵的庸碌无能。现将谢汉强同志《太平天国史研究的珍贵史料——桂林独秀峰题壁三十首注释》发表于后,以飨读者。第一百孤峰卓立耸南天①,凭眺关河意惆然o。四境民道传鼓角o,万山云瞑接烽烟c。边氛未靖劳震虑o,上将无谋…  相似文献   

13.
太平天国“废除”买卖婚姻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朝田亩制度》提出:“几天下婚姻不论财”。据此,有的同志得出结论,认为太平天国“主婚姻上废除封建的买卖婚姻”(罗尔纲:《太平天国的妇女》,载《太平天国史事考》,第318页)。一些教科书亦采用此说,这种说法值得商榷。首先,《天朝田亩制度》提出的问题,不过是重复历史上封建道德家的某些箴言。如明代吕新吾《闺范》写道:  相似文献   

14.
关于太平天国政权的性质,是史学界正在热烈讨论的问题。孙克复、关捷同志在《太平天国政权性质问题商榷》(刊《社会科学辑刊》1981年第一期;以下简称《商榷》)一文中坚持“农民政权说”,对“新封建政权说”表示异议。主要论点,都是针对拙作的。对这篇文章的观点,碍难同意,特提出商榷,以明辨是非。拙作主张太平天国是新封建政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论据,《商榷》是同意的,但同时以巴黎公社为例说明太平天国是不具备经济基础的“农民政权”,这在理论上是矛盾的,同时也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本文不作论述,谨就下面两个主要问题,提出商榷。  相似文献   

15.
太平天国革命对近代江西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平天国革命对近代江西经济的影响□曾丽雅鸦片战争以后,外国资本主义势力侵入中国,中国人民,特别是广大农民群众受到更加沉重的剥削和压榨。中国民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广大农民与清朝封建统治阶级的矛盾空前尖锐起来,终于在1851年爆发了一场全国规模的太平天国...  相似文献   

16.
关于太平天国政权的性质,目前史学界大体有三种意见。第一种意见,也是传统的意见,认为太平天国政权是农民革命政权。其理由是:太平天国政权的建立是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斗争的产物,有反封建的针对性。它的纲领政策反映了农民阶级的利益,这个政权是对封建地主阶级专政的工具。它的主要成份太平军,不是镇压农民的军队,  相似文献   

17.
一太平天国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农民革命,它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冲击着封建专制主义统治的基础,并向它的精神支柱——以偶象崇拜和孔孟儒学为中心内容的封建文化,展开了英勇的挑战。太平天国反对封建文化的主要措施是扫除偶象崇拜。洪秀全从农民革命的需要出发,把基督教神学的某些成分改造成为自己的理论武器,把天父皇上帝塑造为关心劳动人民疾苦的“独一真神”,用真神崇拜去打倒偶象崇拜。早在一八四三年,洪秀全最后一次应试落第转  相似文献   

18.
清代的南京诗人金和(1818—1885)经历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后,他出于封建偏见,对农民革命抱着敌对的态度,曾阴谋与清军里应外合,事泄几乎被杀。他的诗长于叙事,收入《秋蟪吟馆诗钞》中的,类多抵毁太平天国之作,如《原盗》《痛定篇》《江宁死事诗十四首》等。  相似文献   

19.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是我国近代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的序幕。她不仅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同时还以前所未有的斗争姿态,从上层建筑到经济基础都进行了重大改革,教育革命是其中突出的一部分。太平天国的教育革命,向孔孟之道发起了猛烈攻击,充分表现了革命农民阶级勇于反对封建传统观念,敢于占领教育阵地的革命精神。一孔孟之道是封建主义教育的灵魂,地主阶级设立的各类学校,则是其培养本阶级接  相似文献   

20.
(一)关于太平天国革命太平天国革命发生于帝国主义侵入我国,我国已由封建社会论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十九世纪中叶。它不仅是我国几千年封建社会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深广的一次农民大革命,而且较之历次农民革命带有崭新的性质——不仅仅反对封建剥削和压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