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建构可持续生活方式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是完善社会主义生活方式的内在要求。要建立这种生活方式 ,必须在生活主体、生活消费、生活质量、生活伦理和生育理念上实现转定  相似文献   

2.
我国设立非婚同居法的社会基础及制度构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非婚同居是人们自主选择的一种"家庭"生活方式.和谐社会是以人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客观上要求尊重当事人自主选择生活方式的权利.但由非婚同居引发的社会问题不容忽视.法律应当既肯定当事人选择非婚同居生活方式的自由,又防范它可能导致的社会问题.建议设立专门的非婚同居法律制度,以期及时预防和处理非婚同居引发的纠纷,保护当事人及其子女的权益,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3.
循环型社会及其评估指标体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循环型社会作为一种社会发展模式,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与方式,它不仅包括经济发展模式,还包括人们的消费模式、生活方式等。3R原则是建立循环型社会的操作原则,系统模式是循环型社会最主要的实践模式。在循环型社会理论指导下建立一套评估循环型社会的指标体系,可以监测、推动循环型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4.
社会转型的首要问题或根本问题是社会转型的基本方向问题(这里谈的社会转型的基本方向不包含社会政治制度的变化)。鉴于世界各国社会转型的经验及中国的实际情况,我国社会转型的基本方向应确定为: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谋求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实砚社会结构、社会运行机制、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等全面的社会现代化。为尽力避免或减少社会转型中出现的  相似文献   

5.
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人口问题对策温燕燕可持续发展是体现现代文明的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和发展观是全球范围的一场变革生产、生活方式的社会运动,是国际社会对工业文明和现代化道路深刻反思的产物。在当今世界,人们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从人类的生存环境、生活质...  相似文献   

6.
知识经济呼唤高等教育变革与创新 ,知识经济需要高等教育大众化。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对现今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高等教育大众化是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提高的需要 ,是现代化建设人力资源开发的需要 ,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内容提要     
1980年代末兴起的城市可持续性理念属于可持续发展领域,而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概念的出现是对二战后取得巨大成就的技术和经济发展模式的一种反应,它的兴起是为了将经济绩效、社会平等与生态平衡纳人统一的理论视野中。城市可持续性关注城市社会如何组织它们的地理空间、生活和交通方式、生产和消费技术以及它们的治理和动力。运用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概念可以根据具体的目标加以界定:反对浪费能源、  相似文献   

8.
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于80年代提出以来 ,逐渐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这不仅涉及人类未来的前途和命运 ,而且对人们的思维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都将产生十分深刻的影响。中国教育必须顺应这一时代走向 ,塑造从观念到知识都能在未来社会立于不败之地的高素质国民  相似文献   

9.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要在全社会形成文明的、健康的、科学的生活方式,并指出社会主义生活方式和社会主义文明有着密切的关系。社会生活方式是人类社会里人们的一种存在和生活形式,它揭示出一定社会里人们的生活条件和生活态度怎样,即人们以什么样的形式来表现自己的生活活动。它着重于人们生活活动的一定形式,而不包括作为生产要素的人们在生产领域中的生产活动形式。社会生活方式正是对全社会人们生活活动形式的本质特征的集中概括,是一定社会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土地征用制度不完善使得地方政府对土地过度非农化,容易导致社会不公和矛盾激化。政府垄断征地行为中的农民产权主体利益受损是问题的直接原因,必须在充分尊重失地农民意愿的基础上实现安置对土地的"功能性替代"。以江北产业集中区为例,在对现有安置方式的优缺点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包括保障、补偿及安置等多种方式"三位一体"的综合安置体系,提出了保障失地农民生活水平和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张玉平  牛磊 《齐鲁学刊》2006,4(6):152-154
行政发展是衡量政治发展的重要标志,是一个国家政治现代化和政治文明与否的重要参照系。在政治系统内,政府职能的转变构成了行政发展的直接推动力。中国行政发展的路径选择,要在准确定位政府职能的背景下,逐步推进行政管理理念的服务化、手段的信息化、过程的法制化以及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  相似文献   

12.
遏制党内腐败要从健全政治制度入手.本文从加强权力互相制约和监督、外部监督和内部监督等角度,阐明其对增强党的反腐能力的影响,指明把权力监督纳入制度化、法律化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自 2 0世纪 80年代初我国催生乡村城市化道路以来 ,学术界对“乡村城市化”产生了纷繁复杂的定义。因此非常有必要对我国“乡村城市化”的众多概念进行梳理和辨析 ,这对正确认识、辩证理解和深化推进我国的乡村城市化道路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徐燕斌 《兰州学刊》2006,(12):108-110
“礼”是古人取法天地而创设的一套理想的人间秩序,它代表了古代中国人对和谐精神的追求。礼对中国传统法律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对秩序与和谐的追求,构成了中国传统法律的一个基本特征。因而,我们对礼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全面理解中国的传统法律文化。  相似文献   

15.
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MOOC)是源于传统网络学习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对MOOC用户的准确建模是实现个性化MOOC教学平台的核心技术之一,本文探讨了MOOC用户模型的内涵,建模要求,重点讨论了贝叶斯网络技术在用户建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詹明安  刘晨雨 《学术探索》2004,(12):112-115
高校扩招在拉动内需、缓解东南亚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几年后却造成了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社会问题。作者从经济学的角度对高校扩招与大学生就业矛盾的现状、原因和对策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为解决这一矛盾的短期和长期措施提供了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7.
杨双 《琼州学院学报》2010,17(3):75-76,88
本文试从《大伟人江奈生·魏尔德传》的反语讽刺来分析小说的人物塑造,以及在深化犯罪主题方面所起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李敬煊  屠静芬 《江汉论坛》2001,60(12):79-81
中共三代领导集体坚持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中,不断地进行理论创新,既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又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表明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具有理论创新能力的伟大的无产阶级政党。  相似文献   

19.
要判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性,就必须考察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时代精神的关系。从历史大时代与小时代、时代精神与时代主题的关系来看,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逐步代替资本主义仍然是现时代精神,作为这一时代精神精华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并没有过时;从人与世界关系的基本内容来看,大科学、大实践也是现时代精神,它们的形成和出现既深刻地证实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又内在地推动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催生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形态;从人与世界关系的基本特点来看,全球化同样也是现时代精神,它有力地证实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也要求我们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大力强化人类意识。  相似文献   

20.
刘哲  王晓东 《阴山学刊》2007,21(1):84-87
残疾人体育事业作为我区体育事业的组成部分不容忽视。通过阐述现阶段我区残疾人体育事业的发展现状,指出了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影响残疾人体育事业发展的因素并作了简要分析,以期引起社会各界的注意,并为今后残疾人体育工作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