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文彬 《领导文萃》2008,(12):125-128
公元前202年,楚汉战争结束,刘邦战胜了一度强大的项羽,成为汉朝的皇帝。任何职业都有一个适应期,就是当皇帝也不例外。刘邦刚刚“晋升”皇帝那会儿,地位并不十分稳固,过去跟他共同经历血雨腥风的文武功臣.让他颇费了一番心思。  相似文献   

2.
易中天 《决策探索》2008,(17):58-59
公元1067年,是一个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的年份。这一年农历正月,36岁的宋英宗病逝,20岁的皇太子赵顼当了皇帝,为宋神宗。这时,北宋王朝已过去108年,算是步入中年,而新皇帝血气方刚,总想做些事情。  相似文献   

3.
如我 《领导文萃》2008,(24):114-115
事情发生在东汉延熹二年(公元159年),已经做了12年皇帝的汉桓帝刘志,再也憋不住所受的窝囊气了。这12年里,他名为皇帝,实为傀儡,名为刘氏朝廷,实为梁家天下,朝政大权全部捏在梁皇后的哥哥、大将军梁冀手心里。  相似文献   

4.
新书推荐     
《领导文萃》2009,(9):149-150
《中国皇帝》 白钢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本书如此取名,但却不是按照历史学的规范为历代皇帝作评传,而是从政治学研究的角度观察皇帝现象。运用政治学的研究方法,从各个侧面,来探索中国皇帝的形态,对于政治制度史的研究来说是很重要的突破。  相似文献   

5.
雷颐 《决策探索》2005,(3):79-79
在泰国的历史上有一位堂堂正正的华人皇帝,华人能在泰国当皇帝其中必有段历史震古铄今,后人还修建一座大庙——郑皇庙供奉这位皇帝,可见非同小可。  相似文献   

6.
皇帝读书     
散木 《领导文萃》2008,(3):140-144
古代中国的皇帝。如果考察他们的读书生活,可分为读书、不读书这两类。继之,读书的,又可分为因读书而成为“好皇帝”(所谓“做稳了的皇帝”)的,以及因读书而成为“坏皇帝”(所谓“亡国之君”)的这两类。  相似文献   

7.
苏全有 《领导文萃》2010,(13):104-106
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接受了所谓的民众劝进书.宣布登基,史称洪宪皇帝。1916年3月22日,袁被迫下台,当了83天皇帝。6月6日又因尿毒症弃世而去。袁世凯是一个谋略绝非寻常可比的人,为什么一定要冒天下之大不韪,逆历史之潮流,复辟帝制呢?这里面除了袁世凯本人的原因之外,还有其他一些人在幕后充当推手,这个因素也不可不察。  相似文献   

8.
宋朝皇帝的秘书班子,包括翰林学士、中书舍人和知制诰等。这个秘书班子里的人,都是皇帝干挑万选出来的,个个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但鉴于当时工资水平低,皇帝便琢磨着想个什么办法来弥补一下,好让他们安心工作。  相似文献   

9.
尹选波 《领导文萃》2011,(13):86-89
“一江奔海万千里,两记呼楼六百年。”这是南京阅江楼上的一幅对联。查阅了相关资料,我发现阅江楼及《阅江楼记》隐藏着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良苦用心。洪武七年春,政通人和,百废俱兴。开国皇帝朱元璋厌倦了南京局促的宫廷小天地,厌倦了山呼万岁、事事随顺的群臣。闲坐在宫廷的东黄阁上,他想起了郊外龙湾狮子山,在那里他指挥军队以少胜多,大败陈友谅。  相似文献   

10.
侯杨方 《领导文萃》2007,(4):138-140
皇帝和功臣其实是处于一种“囚徒困境”:皇帝担心功臣拥有的权力危及皇权,而功臣怕被兔死狗烹而不敢放弃自己的权力,这种互相猜忌容易导致皇帝痛下杀手和功臣铤而走险。  相似文献   

11.
<正>在古代,皇帝获取信息的渠道十分有限。虽说皇帝可以通过微服私访深入民间了解民情,但毕竟为数不多,皇帝常常因为信息闭塞而不能及时掌握下情。有为的君主知道人心对于国家安定的重要性,便时常要求臣下向其反映民情。奏疏便是古代臣子向皇帝反映民情,下情上传的重要文体。  相似文献   

12.
皇帝与普通臣民不同,臣民可以坚信: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而皇帝的唯一职责就是使国家繁荣昌盛,使人民安居乐业。  相似文献   

13.
姜钦峰 《领导文萃》2010,(3):137-139
乾隆十七年,皇太后60寿诞的万寿恩科,殿试结束后,主考官照例将前十名考生的试卷上呈皇帝,等待钦点状元。评卷大臣们一致推秦大上为一甲一名,但最终结果还得由皇帝亲自定夺。秦大士是南京上子,自幼聪明好学,10岁便能写诗作文,23岁考中举人,而且写得一手好字,的确才华横溢,  相似文献   

14.
《领导文萃》2007,(5):123-123
德国著名医生罗伯特·科赫医术高明,医德也好,为人善良正直,医德备受赞扬。 有一次.普鲁士的皇帝病了,把他请去给皇帝治病。皇帝一见科赫便焦急地对他说:“我希望你能以对待你病房里的病人更好的态度替我治病。”  相似文献   

15.
张程 《领导文萃》2013,(5):90-93
一切官员人事制度都是浮云,皇帝的意志是最关键的。皇帝想用谁就用谁,这是他的禁脔,用你不用你都没得商量  相似文献   

16.
我国古代的督查制度,简言之,可以理解为就是“台谏”制度。所谓“台”,即“御史台”,而“谏”,则是“谏官”。前者是监督百官的,后者则是对皇帝进言,也可以说就是监督皇帝,甚至是专挑皇帝的毛病的。当然,古代的督查(“台谏”)制度同时还带有明显的监察痕迹。  相似文献   

17.
光绪之死     
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名义上是清朝皇帝,实际上却被囚禁在瀛台的光绪帝和统治中国近半个世纪之久的慈禧太后几乎同时死去。皇帝死于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酉时(下午五至七时),太后死于十月二十二日未时(下午一至三时),相距不到二十小时。这正当八国联军攻人北京后的第八年,中国备受帝国主义的欺凌侮辱,国势阽危,民生凋敝,国将不国。光绪和慈禧同时死亡,老百姓深感震惊、诧异、惶惑,有识之士担心中国这艘千孔百疮的破舟会不会在惊涛骇浪中沉没?  相似文献   

18.
皇帝后妃,官员的妻子,既可以是丈夫的贤内助,也可以是干政乱国的“女祸”。身处权力圈中的女人,怎样影响了皇帝和官员的命运?  相似文献   

19.
三、乾隆皇帝的殊批谕旨 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生于公元1711年,公元1735年即位,公元1795年退位,在位60年,退位后又当了三年的太上皇。公元1799年卒.终年89岁.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  相似文献   

20.
张鸣 《领导文萃》2008,(5):108-110
无论是在皇帝还是大臣的眼里,宦官,即我们平常所说的太监,不过是伺候人打杂跑腿的下人差役,由于所伺候的对象是皇帝,或者皇族的王爷,在没有皇帝之前是周天子或者诸侯,这些享有众多妻妾的人,恰好对自己的性占有权特别在意,或者特别没有自信。所以,这些伺候人的人,被摘掉了命根子,成了阉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