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和谐社会的群己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群己问题是政治哲学和伦理哲学的核心问题,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主题之一,是和谐社会的重要伦理维度。中国传统伦理在群己问题上向来重视整体而忽略个体,直到近代才有群己权界的“觉醒”;西方功利主义重视群己权界,在群己问题上凸现了个体主义,但其群己权界缺乏可操作性。和谐社会作为社会进步形态,倡导一种积极的良性的群己互动,保障的是主体创造性的自由。一个和谐的社会应该是一个“群域”和“己域”互相尊重的社会。  相似文献   

2.
荆世群 《船山学刊》2004,(2):175-177
群己关系即"群己之辨"是历史哲学的一对重要范畴,是中国传统哲学关注的重点问题,它探讨的是群体、群众、集体和个体、个人、自我的相互关系问题.正统儒学强调个人对群体和社会的责任,主张个体与群体和社会和谐相处;当群己利益对立时,要求个体服从群体、牺牲自我,在群己关系上体现出了"无我论"的传统.佛学、道家学派在群己关系方面基本上主张"无我"论.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在未接触西方近代资产阶级伦理思潮以前,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在群己观上赞成"无我"论;在湖南第一师范求学期间,毛泽东受其老师杨昌济的影响,研读了大量的西方伦理学著作,接受了布拉德雷、包尔生等人自我实现论的伦理思想,在群己观上主张"贵我"论和"精神个人主义",强调自我价值及其实现."五四"新文化运动后,毛泽东又转而信奉马克思主义的伦理学说,在群己观上强调个人服从集体,主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本文要探讨的是:毛泽东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后,其群己观的内容、特点.  相似文献   

3.
群己关系是不同社会关系之中居于统摄和支配地位的核心关系,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中心问题。以马克思主义"自由人联合体"理论为指导,扬弃和超越先秦儒家注重中道、和谐的理论向度和思维方式,克服群己关系形上思考的二元对立,构建一种以人为本、中庸和谐、群己兼顾、共生共荣的群己关系和社会秩序,应是指导我们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及和谐社会建设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4.
老子研究自 2 0世纪以来素称显学 ,但尚无真正系统的老子学术史 ,然而《中国老学史》读后 ,却不能不使人生叹。《近现代的先秦道家研究》虽非专门的老子学说史 ,见解却远出前书之上 ,对于 2 1世纪道家研究 ,具有重要的点醒作用  相似文献   

5.
杜维明认为天人合一是自我实现的本体论上的依据,它为自我实现提供了宗教性及神圣性。他认为自我实现是在与他人的关系中进行,应该尊重人的生存脉络,即尊重家庭的特殊性,不过应该反对特殊主义;他也否定毫无差别的普遍主义,认为兼爱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必要的。他主张个人应该通过理性认识他人、社会的意义和价值,克服自我中心主义和裙带关系两种错误倾向,实现由特殊性向普遍性的超越、自我转化与群体转化的统一。他的这些思想与集体主义存在着共通之处,应该能够为今天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艺"与"德"的辩证统一关系及其审美品格,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观念的鲜明特色和重要内容。先秦儒家首先构建了"乐者,与伦理通者也"的"艺德模式",打通了"艺"与"德"的内在融合以及互化通道,提供了由"德"向"艺"的审美化转化途径,主要包括对"心"的认知和表达、对"性"的理解和肯定、对"情"的呈现和把握。强调"艺"与"德"的和谐统一、融合一体,在内容表现上要做到"尽善尽美"的理想审美境界,在为艺做人上要具有"德艺双馨"的高尚道德情操,才能实现"闻乐识德""以乐育人"的功能作用,使"艺"的感性体验与"德"的精神境界融合统一,由此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审美标准和道德品格,至今仍然具有强烈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郭萍  徐岳峰 《东岳论丛》2020,(12):98-108
严复通过编译现代西方政治论著,率先对中国的现代自由诉求做出了理论阐释,旨在由此解答现代中国的"群治"问题。其基本思路是中国唯有发展个体自由,才能成为现代民族国家(即"国群"),进而才能在现代民族国家竞争中自强自存。据此,严复认为,自由非但不与群治相抵牾,而且是现代中国的群治之方,故他以"群己权界"来概括自由之要旨。这并非简单的中西格义,而是一种现代自由观念的中国式表达,其思想实质是儒家群学原理的现代演绎。就此而言,严复用"以译代著"的方式构建了一套初级版本的儒家现代自由理论。  相似文献   

8.
"道"是中国古代文化中十分重要的概念.先秦道家论"道",主观上并非为了论文谈美,客观上却具有十分深刻的美学意义.老子从各种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中概括和总结出他的道论思想,他所提出的一些基本范畴和理论命题内孕育了许多文艺观点和审美问题.庄子道论主要着眼于主体修养,从心理、生理学角度作了深刻的阐述,把理想的审美境界和体道的境界联系起来.老庄为代表的先秦道家论道,为哲学范畴中的"道"本体论转向美学范畴中的"道"本体论提供了可能,滥觞为"道"为本体的道家美学.  相似文献   

9.
《淮南子》兼综儒墨道法阴阳诸家,却以“道”为归,故其自然观在与先秦道家思想一脉相承的同时,又明显具有理论的独创性。它一方面向我们敞开了一个万事万物各适其性、和谐流转的世界图景与生活画卷,另一方面,它的主体意识的觉醒又证成了精神之维的创造性与能动性,为人类立足于自己的感性实践活动来追问存在的方式与意义提供了新的认识之维。  相似文献   

10.
在思想史和社会史上,关于“群”、“己”关系问题,占统治地位的是这样一种观点,认为以普遍的、共通的形而上学“人性”为基础,能实现“个人之善”与“公共之善”的“本质统一”。事实上,这种观念乃是一种形而上学的僭妄,“个人之善”与“公共之善”之间并不存在这种“本质统一”关系,二者有着各自相对独立的“游戏规则”,而不是建立在抽象的形而上学同一性基础之上。对于“个体生命”来说,“自由”地“创造”其“价值”构成了其自主的“游戏规则”;对于社会公共生活来说,“相互承认与团结”则构成了其独立的“游戏规则”。以“边界意识”取代“形而上学意识”来重新认识“群己权界”,这是人与社会实现和谐发展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1.
就当前文学史写作对道家文化的研究来说,最大的一个问题乃是文学史家在研究目标和研究手段上的本末倒置。对道家文化的文学谱系学描述这一研究手段,自1990年代初开始就一直凌驾于祛魅现代性神话这一研究目标之上。既然历史真实在文学史家的叙述中无迹可寻,那么何妨在发扬道家文化对现代性神话的祛魅功能上大做文章?假若当今的文学史家,不再过度拘泥于对文学谱系这一类所谓"历史真实"的叙述,而是将自己投身于传统文化的精神世界,在秉承道家文化的怀疑和否定精神前提下,方有可能真正实现对既往文学史神话的祛魅与重写。  相似文献   

12.
杨兆贵 《船山学刊》2007,63(1):45-47
鹖冠子的理想政治和时局有密切的关系,他深思一些大国不能得志于天下之由,并提出理想政治论——“五正论”,即神化、官治、教治、因治、事治。神化与官治的理论,渊源有自,主要来自《黄帝书》、《庄子》等。他认为这种理想政治的实施,会统一中国。  相似文献   

13.
西方规范伦理学的三大理论,即功利论、道义论和德性论,不但互相排斥,而且各有无法自愈的弊病。究其病因,在于三者都是片面的规范伦理学,都藐视既有道德,所主张的道德原则也都不是既能容纳品质规范,也能容纳行为规范的一级道德原则。据此诊断,对三者的疗救方案就是将它们都作为完备性规范伦理学的部分性理论,进行位置和功用的重置。其中,德性论负责研究德性,其德性原则应为"要有德性"。道义论和功利论则是德行论中用于特殊行为选择的方法性理论,前者为是否可以在某些时刻违反道德规范的问题提供指导原则,后者为如何应对道德困境提供指导原则。经此重置,三种规范理论不仅各得其所,相安无事,而且它们原有的弊病亦随之消失。可是,如果世上并没有既能蕴含品质规范也能蕴含行为规范的道德原则,那所谓完备性规范伦理学就不会存在,对三种规范理论的病因分析和疗救方案也就失去依据。事实是,已有的"人本伦理学"就是一种完备性规范伦理学,它提出的人本道德原则就是这样的道德原则,因为其关于做人和做事的根本要求,就既蕴含品质规范,也蕴含行为规范。不仅如此,它还能同时满足一级道德原则所必备的其他条件,并且其中一条关于至善的规定,也是唯一和至善所应有的四个特征相吻合的至善。所以,人本伦理学及其道德原则是唯一正确的完备性规范伦理学和一级道德原则。既然完备性规范伦理学及其一级道德原则确实存在,而且是正确的,那前述关于西方三种规范理论的诊疗就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相似文献   

14.
意愿论将应事者的意愿作为道德判断的最终根据,其经典表述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只要尊重应事者的意愿,即不强迫应事者,就能保证应事者的利益与交往整体的利益都不减少,则施事行为就不是不道德的,因此,意愿论有助于增进人类福利。由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可以分别作为一阶规则、二阶规则与三阶规则来使用,分别处理交往中的单个事件、一类事件与规则,这使意愿论具有普遍有效性。意愿论兼具动机论、效果论与规则论之优点,且能规避三者之不足。  相似文献   

15.
]西方社会建设理论主要有两种理论范式——功能论范式和冲突论范式,分别以孔德、斯宾塞、涂尔干、帕森斯为代表的功能论观点以及以马克思、马克斯·韦伯、达伦道夫、科塞为代表的冲突论观点。两种范式划分有助于厘清社会建设理论研究的逻辑,为中国的和谐社会建设提供理论启示。研究中国的社会建设问题,不能单纯地用功能论或者冲突论去分析,功能论和冲突论的结合能够更好地回答有关和谐社会建设的更多问题。  相似文献   

16.
西方社会建设理论主要有两种理论范式-功能论范式和冲突论范式,分别以孔德、斯宾塞、涂尔干、帕森斯为代表的功能论观点以及以马克思、马克斯·韦伯、达伦道夫、科塞为代表的冲突论观点.两种范式划分有助于厘清社会建设理论研究的逻辑,为中国的和谐社会建设提供理论启示.研究中国的社会建设问题,不能单纯地用功能论或者冲突论去分析,功能论和冲突论的结合能够更好地回答有关和谐社会建设的更多问题.  相似文献   

17.
郭萍 《文史哲》2022,(1):110-116+167
当前学界对公德私德问题的论辩聚焦于道德行为的实践,而没有探究道德规范的建构,其实是没有深入到道德哲学原理的层面。因为"道德行为"只是对既有"道德规范"的遵行;而"道德规范"本身何以可能,才是道德哲学要追问的根本问题。对此,孔子"礼有损益"的思想提示我们可以"德有损益"作解:道德规范随着生活方式的时代转换而更新,其更新的依据为"义以为质,礼以行之"的儒家道德哲学原理。基于此,我们才能展开合乎时宜的道德实践。据此反观,公德私德问题本身就是以现代社会公私领域的界分为前提,之所以要界分公私,其实质与"群己权界"问题相对应,这其中也指示着一种与现代生活相匹配的道德模式——"公私德界",而实际地确立"公私德界"的道德模式正是现代道德规范体系建构的核心内容。这作为现代公民道德行为实践的前提和基础,乃是现代公民道德建设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8.
在肯定感官的自然本性方面,道家与儒家都承认自然之眼,又主张对肉体性感官进行节制和约束.儒家的视觉思想浸润在政治道德的价值氛围中,感知外界、体认自我的自然之眼转化为提升道德、净化伦理的社会之眼.儒家的感官伦理强调以人格修养和礼教规范来调整、限制和引导感官欲求,使它们符合儒家伦理和社会规范.道家转向内在,将自然之眼转为内视之眼,从道这个处在自然现实之外的最高存在去观照肉体感官,耳目被去肉体化,获得精神性的意蕴.明被道家用来指向内在,耳目在自闻、自见中摆脱肉体性的存在,成为指认道的意象式表述.  相似文献   

19.
“经典”是民族精神文化流淌的坚实“河床”,对建构我们的精神世界具有强烈的典范意义.王阳明虽不完全以说经、解经方式展开自己的思想,其思想体系深处却仍然离不开对经典的理解与诠释.阳明以“良知”规定了经典诠释的价值和道德向度,并强调学者要“立志用功”、“种德养心”,时时“栽培灌溉”和“修剪繁枝”以扩充良知,造就完美的人格.这种生命成长的隐喻,使存载“圣人之学”的儒家经典充满了时代精神的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