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艾牧 《今日南国》2006,(1):36-40
韩复榘,字向方,河北霸县人,生于1890年清光绪十六年。父韩静原,在本村私塾当教师。韩复榘随父在私塾读书。1910年,因家庭困难,他辍学投军,入陆军二十镇冯玉祥营。韩复榘在冯玉祥部下颇得信任,与冯玉祥是武学会的同  相似文献   

2.
周恩来同志在冯玉祥遇难一周年的纪念会上说:冯玉祥先生“从一个典型的旧军人,转变成一个民主的军人。他经过曲折的道路,最后走向新民主主义的中国”。本文试就冯玉祥的转变过程,论述其转变原因。 一 辛亥革命前夕,由于“清廷末年,国社飘摇,人心浮动”,革命空气一天天弥漫全国。冯玉祥等一批青年军官“受了革命影响,也形成了推翻满清的志愿。”于是,冯玉祥和志同道合的王金铭,施从云等人组织“新学研究会”,以读书为名,行反清之实,  相似文献   

3.
由我校社会科学系教授梁星亮和西安体育学院社会科学部副教授惠郭俭撰著的《冯玉祥传》一书 ,近日由华夏出版有限公司出版发行。作者从动笔到成书 ,历时 5年 ,数易其稿。全书 36万余字 ,以翔实的史料 ,生动地记述和再现了著名爱国将领冯玉祥从一名小兵成为叱咤风云实力人物的丰富而曲折的一生 ,对他爱国救国、追求民主、呼吁民主、献身民主的诸多“闪光点”,如滦州起义、北京政变、五原誓师、张垣抗战、泰山读书、华北抗战、与蒋介石决裂等 ,进行了实事求是的评述 ,尤其对冯玉祥与北洋军阀的关系、冯玉祥与蒋介石的关系、冯玉祥与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4.
杨瑞文 《社区》2004,(11):46-46
冯玉祥将军善练兵,素以治军严格而著称。冯玉祥制定出许多军令,其中一条就是“戒烟”。一天,部队操练完毕,冯玉祥大步登上检阅台,高声宣布:“从今天起,整个部队要实行戒烟。今后谁要是吸烟,我就叫他把烟头吃了。”数日之后,冯玉祥偶然发现一个士兵躲在角落里偷偷吸烟。他让该士  相似文献   

5.
冯玉祥作为爱国将领,这是人所共知的;但他在文化、文学方面的活动与贡献,却还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冯玉祥十二岁开始当兵,这之前只读过一年零三个月的私塾。由于他一生勤奋好学,学识相当渊博;不仅对军事进行过认真的学习、研究,还谙熟古文,通晓历史,对《左传》、《史记》、《汉书》、《三国志》等古籍下过一番功夫,对于论述现代政治、经济、文学等方面的书籍、资料,他也认真阅读过许多。周恩来同志曾称赞他“好读书,不仅泰山隐居时如此,即在治军作战时,亦多手不释卷;  相似文献   

6.
松室孝良是一个很有水平的"中国通",他给冯玉祥集团帮了不少忙,也对冯玉祥集团起了不小的瓦解作用.他为人深沉,比起那些张牙舞爪的侵华分子,具有更大的破坏性.  相似文献   

7.
冯玉祥与曹锟贿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锟贿选是民国史上一大政治丑闻。冯玉祥与贿选关系如何?这是研究他前半生政治思想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冯玉祥在世时,世人对此就说法不一。攻之者说他曾参与其事,而誉之者辩之说无;他自己则说曾坚决反对“贿选”。近年来,介绍及研究冯玉祥的专著日渐增多,但对此论述不一。冯洪达、全华心在所著《冯玉祥将军魂归中华》中说:他对“曹锟的贿选和军阀混战都极感厌恶……“郭绪印,陈兴唐在《爱国将军冯玉祥》中说冯:“对曹  相似文献   

8.
冯玉祥将军一生十分重视植树造林事业。抵御自然灾害、增加国力、造福后人以及通过改善人民生活以得民心等是冯玉祥从事植树造林的主要目的。为了保证植树造林活动的开展,冯玉祥制订了一系列关于植树造林方面的政策,主要包括植树政策、管理保护政策和监督政策等。他还身体力行,种下了大量的林木,为后人留下了又一笔财富。  相似文献   

9.
1924年10月22日,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不久,与奉系张作霖等拥段祺瑞上台。1926年4月10日,冯玉祥国民军又将段祺瑞推翻。从此,冯的政敌给他冠”倒戈将军”的称号。冯玉祥及国民军与段祺瑞执政府的关系比较复杂。本文试述其发展始末,并以此窥探冯玉祥政治思想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0.
在察哈尔抗战期间,李烈钧支持冯玉祥领导抗日,却不支持其对内反蒋反政府;支持冯玉祥抗日的同时,对政府抗日也表示理解,对蒋介石也有称许,这时他没有参与冯玉祥的反蒋反政府活动;李烈钧调解蒋冯关系的方案,是在政府指导的框架之下,而不是脱离政府,或是反政府。在这一事件的和平解决中,他出力较多,影响甚大,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1.
试论孙中山与冯玉祥北京政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24年10月,冯玉祥发动的北京政变,对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以及历史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关于这一政变发生的主要原因,史学界存在不同观点。笔者认为,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主要是孙中山对其影响,本文试就孙中山与冯玉祥北京政变的前因后果作一论述。1 1918年正当孙中山联合滇桂军阀讨伐段祺瑞北京政府的护法运动进入高涨阶段时,2月14日,奉段命进攻护法军的直系第十六混成旅冯玉祥在武穴发出主和通电。冯这一举动在护法军中引起不小的反响,给孙中山留下了深刻印象,从此孙中山开始了与冯玉祥的联系。对此,冯玉祥在他的自传中也提到,“驻兵武穴主和,则稍之与  相似文献   

12.
王晓莉 《百姓生活》2014,(12):52-53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满清王朝被推翻,建立了中华民国。大清皇帝辞位之后,暂居紫禁城,后来移居颐和园。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封建帝制,但在北京紫禁城中仍留有清室小朝廷,废帝溥仪依然保持着帝王气派。当旅长时,冯玉祥就下决心驱逐溥仪出宫冯玉祥是出名的爱国将领,从参加滦州起义时起,他就一贯痛恨封建帝制。冯玉祥认为,民国要与清朝决裂,不应该保留溥仪的小朝廷。  相似文献   

13.
冯玉祥“一生有很长的时间为国家和人民做了许多好事,建立了丰功伟绩.”1943年到1945年初,冯玉祥在四川发起节约爱国献金运动,正是他为中华民族的解放斗争事业立下的丰功伟绩之一.本文就这一运动的特点谈几点看法. 冯玉祥发动的节约爱国献金运动,是救援从论陷区逃到后方的难民而发起的。1936年,  相似文献   

14.
冯玉祥与中国共产党的合作经历了“一波三折”的过程。其根源之一是他思想认识的发展变化。冯玉祥的民主主义构想与中国共产党的最低纲领相吻合,这是他与中国共产党早期合作的思想基础;但他理论准备不足,工农运动的形式和“终极”结果,并非他所希望。这是他倒退的原因。三十年代初,在中日民族矛盾上升的“大背景”下,党的理论和政策对他产生了巨大影响。他的忧患意识升华为对帝国主义和蒋介石政权的正确理性认识。这是他再度与中国共产党合作的认识条件。  相似文献   

15.
张毅 《今日南国》2014,(5):29-29
翦伯赞是著名的历史学家。冯玉祥请他讲授历史时,让随从和亲朋好友也参加听课。一天正在讲课,蒋介石来到冯的公馆,冯玉祥向蒋介绍翦伯赞后,汇报说是请他在讲历史课,蒋连声说“好”:“你继续讲,我也是来听你讲课的。”  相似文献   

16.
冯玉祥是一位杰出的爱国主义者 ,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 ,中国共产党的真挚朋友。他在治军方面有独到的见解和主张。本文试从加强政治教育、搞好官兵关系、进行严格军事训练、提高官兵的文化水平及进行职业教育等几方面论述冯玉祥的治军方法。  相似文献   

17.
1932年6月至9月,安微宿县爆发了一场大规模的农民暴动。这场暴动是当地群众为反抗县政府勒索烟款而进行的,其领导人是王效白,暴动几乎波及全县各乡镇。这场暴动引起了正在泰山隐居的冯玉祥的高度关注,在其日记中多次提及。冯玉祥关注这场暴动,既是他信仰马克思主义的表现,也是他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观察、分析中国社会问题的具体体现,是他承认阶级斗争和人民群众伟大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正>冯玉祥,字焕章,祖籍安徽巢县,生于河北省青县,我国近代著名的爱国将领。陶行知,祖籍浙江绍兴,生于安徽歙县,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冯玉祥将军与陶行知先生因教育结缘,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有一段深切交往:因为出生贫困,冯玉祥幼年饱受失学之苦,为使他人免遭此苦,在后来的军旅生涯中,他对社会教育事业,尤其是农村教育事业给与了很多关注。  相似文献   

19.
曼君 《山西老年》2009,(3):10-10
阎锡山1949年跟蒋介石逃到台湾后,蒋介石不忘他和冯玉祥联合倒蒋的历史,表面上给了个行政院长,不到一年时间,就将他革职。于是,阎锡山只好隐居金山山麓的三间茅草屋中,度过他人生最  相似文献   

20.
冯玉祥原名冯基善,字焕章,祖籍安徽巢县,一八八二年生于河北青县,一八九二年入伍当兵。八国联军入侵后,敌人奸淫烧杀的暴行和清政府腐败无能、卖国媚外的罪行,使他心灵深处产生了“勿忘国耻”四个大字,从而由一个普通的士兵,成为一位著名的坚守民族大义的爱国将军。反对腐朽卖国的封建政府冯玉祥在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影响下,决心投身革命,推翻腐败的清朝政府的统治。他组织秘密团体《武学研究会》,并担任会长。《武学研究会》以读书会的形式作掩护,成立各种同乡会、同学会、同志会等外围组织,不断扩大势力,购置弹药,准备起事。一九一一年十月,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爆发后,冯玉祥参与策划了滦州起义。在反对卖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