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修辞学是司法判决可接受性概念的理论来源,它关心裁判听众对裁判的态度,强调判决通过修辞对听众的说服;说服不能保证裁判证成的合理性,因此需强调以体现交往理性的法律商谈为路径去实现合理的可接受性。修辞论辩作为一种具体方法论,是对逻辑功能缺陷的填补和主体行为的互动;以法律修辞的方式可提升司法判决的合理可接受性。  相似文献   

2.
形而上学的符合论和真理观上的相对主义代表了真理理论中的客观论和主观论,作为两种相对的真理观,两者都有无法克服的理论缺陷。后分析哲学的代表人物普特南从内在实在论的立场出发,既反对形而上学符合论又反对相对主义的真理观,提出真理就是合理的可接受性的中间路线。一方面保留了真的绝对含义,另一方面,要在特定的语言框架和意义系统内无限地接近真理。然而,这也使他的真理观受到广泛质疑。后期普特南转向自然实在论立场,试图为真理观寻找一条新的出路。  相似文献   

3.
普特南的<事实与价值二分法的崩溃>承袭了他早在<理性、真理与历史>中对事实与价值分离的批判.在他看来,这一分离是建立在经验主义对"事实"的狭隘理解之上的,事实上,在很多词语中有着"事实"与"价值"的缠结.他坚持价值判断是可以辩护,是有理由的.而对于如何辩护的问题,普特南采取了实用主义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
史铁生后期的创作打开了一个人类学的视野。在长篇《我的丁一之旅》中,他拿起了神话叙事的魔棒,将启程、性爱、以及死亡等几个细节做仪式化处理,这实际上是他为解救现代文明之弊病所做的一次尝试:通过仪式搭建起天地人神之间的有效沟通途径。然而,无处不生的权力之锈构成了对此一理想之剑的毁灭性威胁。  相似文献   

5.
本文选取余华作品《现实一种》与《许三观卖血记》为分析文本,从文本的表现形式、潜在语境及哲学意味三个环节进行比照,将余华创作上的转变概括为从注视到对话的成长。  相似文献   

6.
张玉  唐良凤 《人文杂志》2012,(2):145-153
公共政策执行的可接受性是指,政策执行客体和广大公众,对公共政策方案执行之可预期结果的主观评价和公共认同程度。其一般函数关系是:政策执行可接受性=政治权威的信任度.程序公正.分配公正的主观评价;其中分配公正的主观评价对"可接受性"起决定作用,程序公正是构成政策客体公平知觉的重要因素。当分配公正的主观评价为负时,强化政治权威的信任度,能够增进政策执行的可接受性。考察当代中国环境规制政策执行的现状,发现在作为政策执行客体的当事企业,对环境规制结果缺乏政策感知和激励认同的情况下,以提升环境规制政策执行主体的政治权威为基础,加大规制客体分配公正的政策收益,以刺激政策客体对规制工具的价值认同,成为强化"规制性公共政策的可接受性"、落实地方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中西文论对话发展史中几部重要著作的分析 ,对中西文论对话及《文心雕龙》低迷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反思 ,认为理论界现实问题意识的匮乏 ,对中外重大理论的内在联系、对中外古今文论连接的必然前提缺乏必要而深入的思考 ,是目前中西文论对话研究停滞不前的根本原因。本文认为对古代文论现实意义的思考 ,对西方文论中国化的反思是我们目前从事中西文论对话研究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对此问题的任何回避和忽视都将使自己的结论和前提建立在虚无的纯粹之中  相似文献   

8.
包括皮埃尔·马舍雷在内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在对中国当代文论产生了重要影响的同时也受到某些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思想的启示.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被马舍雷作为重要理论资源融入其对于文学反映论的思考中,其间又难免误解,考察在中西马克思主义文论视域中的对话和阐释,对于思考马克思主义文论建设来说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侯宝华是我的老同学,也是老朋友,同系不同年级。远在三十多年前的1980年,我们就是同一个诗社的成员。记得那时,中国诗坛有关"朦胧诗"的论战正如火如荼,刚刚改革开放的人们对这种新的情绪和修辞基础还远不适应,我们新松诗社的同学大致也分成了两拨。  相似文献   

10.
严寿澂 《社会科学》2007,1(6):151-172
清世治汉学者,如钱大昕、惠栋诸人,多主宽容平恕。复有才子袁枚,提倡遂民之欲,国家不予干涉,直可视为儒家自由主义者。沿此更进一步,则有焦循之价值多元论,以为所谓"攻乎异端"者,实即"治异端","亦指相观而善",否则即为"执一"而有害。前此之王船山,立身绝乎流俗,而论治则主"两行",即因万物之自然,不以一己之所谓理加诸天下,其思想基于层次结构之气化形上学,由此而有"相天"之说,与元、明以降三教合一论声息相通。清代汉学虽重考证,然其终极关切处,毕竟仍在"道"。其内在矛盾即隐含于此。嘉、道以降,官方士习,每况愈下,兼汉宋、重经世之风于是兴起,沈垚、丁晏即为其例。朱一新则有"治经不如治史"之叹,以为经世当依于历史。然而其时中国之所遭遇者,为旷古未有之变局,神州往史实不周于用。于是有如蒯光典者,力主议员政府、普及教育,骎骎越出历来儒说之藩篱,吸纳民主观念矣。  相似文献   

11.
如何在当代哲学的思想语境中推动辩证法理论研究的深化,探求辩证法的当代合理形态,是马克思哲学研究中的一个十分重大的理论课题。贺来教授新作《辩证法与实践理性——辩证法的"后形而上学"视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版)以独特的视角深入地探讨了这个问  相似文献   

12.
康德的道德律在实践中的有效性和实在性问题是康德始终未能解决好的问题,在《实践理性批判》中他诉之于道德情感,但又局限于"纯粹理性的事实";直到晚年的《论俗语》中,他才从个人道德实践、国家法的政治实践和国际法的历史实践三个层次论证了义务原则的实践有效性,即纯粹实践理性的原则在道德实践中具有心理上的感化作用,在国家法的立宪活动中是先天的标准,在国际法的历史进步中则将表现出"天意"的客观历史目的,从而接近了后来黑格尔历史理性的"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原则以及"理性的狡计"的概念,但由于这些都还没有完全脱离"反思判断力"的类比原理,只限于一种"假设"和"希望",因而最终尚未真正进入到历史理性对历史规律的认识和把握的领域。  相似文献   

13.
“对话”本来是辩证法的原初含义,但在辩证法的演化过程中,这一重要维度在形而上学的阴影下被深深地遮蔽了。在当代哲学中,辩证法的对话维度又重新获得了重视,这集中地体现在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中。通过“对话逻辑”,把辩证法与解释学在深层次上结合起来,使得辩证法摆脱了传统形而上学的纠缠,并返回到了现实生活实践和生活世界。由此,“对话辩证法”成为生活世界的理性。  相似文献   

14.
对马克思关于实践与科学的关系有两种解读,即认识论解读和存在论解读.是否在哲学的逻辑基点上把"实践的观点"作为理解科学的思维方式是它们之间的原则区别.马克思从"现实的人"出发阐述了实践对科学的存在论关系,认为实践对于科学具有综合的意义,"历史境遇"、交往、工业、技术等在存在论上对于科学活动具有先在性,形成了马克思的"实践论科学观".当代西方的"诠释学的现象学"既重视分析作为实体的科学实践,更强调将实践的观点作为理解科学的思维方式.在具体内容上和马克思的"实践论科学观"形成互补,同时也表征了马克思以实践的观点理解科学在哲学原则上的当代性.  相似文献   

15.
在语言哲学中,名称问题是其核心问题之一。在此问题上荀子从命名的初始角度提出了"名无固宜"和"名无固实"的观点;从名称的使用角度荀子提出"名有固善"的观点。克里普克和普特南的因果历史命名理论认为命名仪式是名称作为固定指示词必然地指称某个特定对象,并提出了实指和用摹状词来固定指称的两种命名途径。对这两种观点进行比较,得出两者的融合是名称理论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6.
如何在当代哲学思想语境中推动辩证法理论的深化,探求辩证法的当代合理形态,是马克思哲学的一个重大课题。国内知名学者贺来教授的《辩证法与实践理性》一书,以大量的经典文献为基础,史论结合,以独到的哲学理念深入思考,提出对于辩证法的理解应从理论理性转向实践理性,并围绕着这一基本观点,在后形而上学视野与实践范式中对辩证法的当代合理形态予以深层探讨,使其呈现出全新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华人作家哈金与汤亭亭的创作均受到美国文学界的高度关注,但在国内接受上却出现了巨大的反差.与汤亭亭等人的英文创作不同.亦与聂华苓等作家的中文创作相异,以哈金为代表的新移民作家用英语讲述"中国故事",书写着边缘人的"美国经验",他们的创作既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美国华裔文学.又不同于华文文学,这对美国华裔文学的界定及研究范式提出了新的挑战,跨越传统研究疆界,拓宽研究视域,走向批评的对话.不仅能够为这一领域注入新的活力,更能促进美国华裔文学批评理论向深度发展.  相似文献   

18.
谈判,也可以称之为讨价还价;对话,也可以称之为求同存异。从讨价还价的谈判模式到求同存异的对话模式,需要具备两个方面的前提:首先,需要设定公共论坛的场所约束和商谈伦理的规范约束,公共论坛和商谈伦理可以理解为使对话成为可能的言语场所和行为规范。其次,需要扬弃通过提取公因式方法获得的金规则。金规则是通过提取公因式方法获得的最小共识,其局限性在于其抽象性,只能达到程序共识、原则共识,不能达到具体共识。由此,只能以求同法和存异法来获得具体的共识。求同和存异在一个具体对话过程中表现为辩证关系,求取共识必须以悬置异见为前提。求同法和存异法的定律表明,在整个文化价值的取向和导向中,求同仍然应当以存异为前提。  相似文献   

19.
一黄宗英的文章《我亲聆罗稷南和毛泽东的对话》在《南方周末》(2002年12月6日)等报刊发表以后,许多人奔走相告。一篇短文的发表成了一件震动社会的大事,按说是奇怪的。近50年前的旧事了,我的伯父罗稷南在1957年7月7日问了一个假设的问题:“如果鲁迅现在活着会怎么样?”毛主席做了一个假设的回答:“如果鲁迅还活着,他不是不说话就是关在牢里了。”一个假设引起这样大的震动是值得思考的。其实,罗稷南提出的假设并不是只有他一个人问过一次的怪问题,是许多中国人在不同时候都曾经问过的老问题。鲁迅去世已经68年了,中国每到了一个重要时刻都…  相似文献   

20.
话剧是"舶来品".这种崭新的戏剧样式被移植到中国舞台时,人们并不熟悉它的艺术规制.以话剧在中国的艰苦蝉蜕为背景,本文认真分析了早期话剧在创制台词和对话艺术过程中的初步探索,总结了我国话剧在成型时期运用台词和对话的基本特性和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