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郝立新 《理论界》2012,(4):158-161
现行规范汉字中读音、形体和意义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和谐现象。读音不和谐现象的产生,是由于语音的发展、中断的变化、方言的影响、异读的结果、声符不能准确表音等原因造成的。形体不和谐现象,是同源分合、形体演变、整理不当、偏旁作用降低等造成的结果。意义不和谐现象产生的原因,有意义变化、意义偶合、同源分化、同音假借、义符不明等。  相似文献   

2.
郝立新 《理论界》2012,(5):123-126
现行规范汉字中存在的不和谐现象,给人们的学习和使用造成很大不便,不利于发挥汉字应有的作用,必须按照语言发展的规律,遵循科学的原则和方法,尽量加以消除或减少。解决现行规范汉字中的不和谐现象,应该注重系统,便于类推,易学易用,从俗从简。需要对现行规范汉字的读音、形体和意义等方面进行全面审查,合理的加以保留,不合理的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3.
《说文解字》与儒家传统──文化背景与汉字阐释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字构形的理据性及对这种理据性的阐释,从来被认为是中国文字学赖以形成的基础。然而,事实上汉字并不能将其内涵明确、清晰地呈现在它的形体中,古文字不能,今文字更不能。当阐释者面对一个个小篆籀文乃至甲骨文等古体汉字的时候,这些汉字很难用它们的形体向阐释者完整地倾述其固有的意义(尤其是后起的意义)。从某种意义上说,汉字的阐释,只不过是阐释者对汉字构形的主观体悟。因此,在阐释过程中,跟汉字有关的某些文化现象或观念往往构成阐释者认知汉字形体。读音和意义的初定“期望”,使他自觉或不自觉地把一定背景下的特定的文…  相似文献   

4.
中国人传统思维方式具有整体性、直观性、意象性、模糊性等特征,这些特征都能从汉字的类型、性质、构造方式、发展演变、形义关系等方面得到印证,它们分别表现为重视汉字的整体表意功能而轻视组成整体的元素——字符;汉字为表意文字,可以直接由形体到意义,中间不需要经过读音这个环节;概念的模糊混乱以及形体表意的模糊性。  相似文献   

5.
黎传绪 《东岳论丛》2004,25(1):122-126
汉字的简化方式大概有简化原字、简化偏旁、废除今字保留古字、合并同音字等四种。《汉字简化总表》的积极作用。《汉字简化总表》显现出种种缺陷。为适应社会需要,汉字还是必须简化,但是关键在于如何简化。现阶段汉字的简化在于精简汉字的用字数量,现阶段能顺利简化的汉字大致有四个方面。简化读音,也是汉字简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6.
廖志林 《兰州学刊》2005,(6):286-287
现代汉语教本对汉字偏旁和部首的解释是明晰的,但对什么样的字可以作偏旁分析、偏旁和部首之间具有什么样的关系这两个问题,很少有详明的叙述.本文就此作了较为具体、独到的阐述,对人们理解、掌握和使用汉字有一定的帮助.同时,文章还就汉字偏旁与汉字的信息化问题、汉字的发展问题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7.
汉字形体修辞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汉字形体修辞作为一种具有深广民族文化基础、表现力很强的修辞手段,目前并未引起学界足够的重视,研究也不够深入。本文通过研究和梳理汉字形体修辞的各种现象,从六个方面对汉字形体修辞效应进行了概括和分析,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相似文献   

8.
东北官话不少字音由于不符合语音演变规律从而出现读音例外现象,其原因主要有四种:一是源流的不同,二是古音的遗留,三是方言的影响,四是声旁的类推。从字音的例外现象来研究方言语音的演变,对认识语音发展规律和促进方言语音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世界上的文字基本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拼音文字,一类是非拼音文字。拼音文字是表音的文字,非拼音文字是表意的文字。汉字是表意文字,是音、形、义的统一体。大多数汉字是由声旁和形旁构成的。声旁表音,形旁(即偏旁部首)表意。其中以左形右声最为普遍。汉字的同音字很多,但音同义也相同的字却寥寥。因此,同音字中区别了义也就区别了汉字,而要想区别其义,我们可采用区别其偏旁(偏旁具有表义功能)及其所处位置的办法来实现。例如:枷--jlm和架--jlmd,尽管它们的发音相同,偏旁也相同,但偏旁所处位置不同。md表示木字底。为了使众多偏旁得到最大限…  相似文献   

10.
一对同形词的认知1.1关于同形词,赵克勤有过一些研究。他的定义是:“指形体相同,读音不同而意义又相关的词。”①对此,我们认为,该定义过窄,较合适的定义应是:形体相同的一类词。在范围上,除包括形体相同,读音不同而意义又不相关的词之外,还应包括形体相同,读音相同且意义相关的词。之所以这样讲,主要是从语词划分的目的、角度、标准三方面考虑的。众所周知,词类是为了一定的研究目的,从一定的角度,按照一定的标准分析、概括的结果。同形词也是这样。据考察,它划分的角度,是与口语词相对的书面语词范畴的形体;目的,是从…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王力主编的教材《古代汉语》对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的注释中值得商榷之处为例,说明对古文中经常出现的汉字形体歧异的现象,在进行注解或编纂辞书时应注意结合具体汉字的产生历史、形体结构、本义与引申义之间的关系等因素加以较全面的考察,才能尽可能稳妥地把各类性质不同的古书汉字形体歧异现象区别开来,并给以准确的解释和说明。  相似文献   

12.
辽陵帝后哀册出土以来,五十余年间契丹文字研究工作已取得一定成果。一九七七年《内蒙古大学学报》发表的《关于契丹小字研究》一文(以下简称《研究》),从识读汉语借词入手,拟定了百余原字的读音,将契丹小字研究从推断文义的阶段,推进到了辨识读音的阶段。这是一次突破性的进展。笔者则从字源与契丹语词方面作了初步研究,因为契丹文字原以汉字为本创制,所以,认定所本之汉字,对于了解文义与读音,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比如大字有皇帝二字,显系汉语借词,其读音与意义,均与汉字相同。又如小字有百  相似文献   

13.
汉字是表意文字,它同表音文字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在对外汉语教学时中,汉字的教学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这主要表现在对汉字的字形、读音、意义的学习上。现在计算机技术已经普及到教学的各个方面,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汉字教学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多媒体技术在汉字教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汉字读音的教学、汉字书写的教学、词汇的教学等方面。多媒体技术运用得好,不但能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而且能提高外国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在目前是一种比较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汉字识别经历两个阶段:视觉对汉字形体信息整合阶段,形体信息与语义、语音、语法等不同信息凝合阶段。影响汉字识别的形体因素有来自构形的、有来自形体复现频次的、有来自编排方式的等多种。媒介物的汉字编排应根据传播内容及受众情况,遵循优化选择的原则来进行。  相似文献   

15.
古文字形体的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形体分析是古文字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古今学者分析古文字形体不外两种方法,一是静态分析法,一是动态分析法。本文对两种分析法进行了比较,着重阐述由于历代学者们的重视,动态分析法已不断完善。本文还运用动态分析法,归纳了古汉字形体演变中的位移、类化、形符累增、形符更换和笔划简化、省略等现象,较为合理地解析了一些往日觉得奇诡难辨的古文字形体。  相似文献   

16.
字根首母拼形类汉字编码,是用字根读音的拼音首字母构成字根代码,以字根代码组合成汉字代码的一类编码。这类编码不受汉字读音的限制,对读不准或不知读音的字以至日本、韩国汉字也较易得出代码,而字根——代码的映射关系,则利用“音托”减低了学习和记忆的难度,因而有易学、易记、易用的综合性能。 要真正实现这类偏码的优势,必须遵守一些优化原则:(1)独  相似文献   

17.
一、汉字的形义关系是一种动态结构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形体和意义有密切的关系。从文献记载来看中国人远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很有意识地利用汉字的形体来说明其意义了,《左传广止戈为武”、“反正为乏”、“血虫为蛊’诸说开启其端,此后这种传统绵延不断、世代相传.对汉字学和汉字文化学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在浩如烟海的古今书籍中,只要涉及到汉字的话题,都特别注重对汉字形义的分析。由于文字学和文化学的共同关注,汉字的形义关系变得相当复杂,有时候一个字形如何体现字又.往往有许多种不同的解释。比如“武”字,楚庄王…  相似文献   

18.
汉字是汉语词义的外部表现形式,词义是汉字形体具体体现的内容。词义的发展会推动汉字字形的发展。字形发展的一个很重要途径是形体的分化,这种分化同时又是汉字系统内部的协调和发展。汉字字形分化有异体字分工和造分化字两种类型。  相似文献   

19.
几组“X 儿”式常用词的儿化音与非儿化音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书面上用汉字书写出来的“X+儿”式单词的读音,作一些规律性的探讨,以期对规范此类读音提供一些参照。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18世纪初期日本汉学家冈岛冠山所编汉语教材《唐语便用》所载汉字的异读声调进行了梳理,笔者认为作者对异读字声调记录的原因主要有:一是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语音面貌,比如“浊上变去”,保留古读等,一是作者不能够把握汉字的正确读音,比如多音字及古读中的两读现象,一是语流音变造成的协同发音,再就是纯粹的错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