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非洲大陆南部撒哈拉沙漠国家(不包括南非共和国)的民主是按照原宗主国的民主政治模式复制的,非但没有给非洲带来什么福音,相反,对许多非洲国家造成了严重后果:加剧了社会矛盾、 政治动荡和经济困境.这些使非洲国家对民主化进行反思,转而探索走符合自身国情的民主道路.从政治、经济、 思想、 军事等各方面分析,可知非洲模仿民主与西方式民主的区别、 非洲模仿民主产生的原因,以及未来非洲民主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西方民主与其文化、制度紧密相连,这决定了非洲国家民主化进程需要考虑其自身的条件.在国家整合、民族认同尚未完成之前,非洲国家适合采取一党制的政体;从其历史来看,四百年奴隶贸易和百年殖民导致非洲部族仇恨甚深,以部族为基础的多党制容易成为多数人的暴政;从其文化来看,非洲国家信奉权威,缺乏民主所需要的平等、自由等价值观念;从其经济发展水平来看,非洲国家欠发达的商品经济阻碍西方民主在非洲的传播.所以说,非洲国家政治发展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推行"一党制民主化"而非"多党制民主化"进程?该问题无法在西方多党制民主理论体系中得到解答,而容错性民主理论的提出为非洲国家实践一党制民主化进程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以选举为特征和标志的西方民主政治,不仅是西方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也是西方国家输出给发展中国家的一种重要的政治价值、政治理念和民主模式。西方国家以实行了这种选举民主制度而标榜为自由国家、民主国家、法治国家、福利国家,甚至将选举民主模式作为干涉他国政治发展的重要手段,搞政治输出。然而,只要深入分析近些年来西方国家债务危机的深层次原因就会发现,西方国家债务危机正是这种选举民主制度缺陷的集中反映和体现,表明了西方国家的选举民主制度已陷入困境和面临变革的巨大压力,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要么继续推行这种选举民主,要么明确承认这种选举民主的制度缺陷,积极推行变革。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和美国的一个债权国,须不断健全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及选举制度,强化社会建设以健全化解社会矛盾的机制,完善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中国民主模式"。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新媒体给西方政治参与带来诸多变化,深刻改变其政治结构和政治运营,网络政治参与和网络政治选举等应运而生,公民运动也在互联网社交新媒体的触发下呈现出诸多不同特点。西方政府和政党重视互联网的政治传播价值,重视互联网的政治作用与功能的发挥,针对性地利用新媒体来竞选、施政,并把信息媒介技术运用到政党选举、政府执政及社会治理。西方国家在互联网新媒体时代进行的政治调适,对于激活民众参与、修补西方民主赤字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其也具有局限性,由于垄断资本对民主政治的渗透和控制日益加剧,西方的民主政治危机和民主病并没有因为新媒体的利用而根本改变。  相似文献   

5.
为更好地发展民主,可借鉴一些西方的民主理论。公民社会是国家与社会良性互动的中介,而协商民主则充当了国家与社会良性互动的工具,民主政治就是两者的契合点所在。从公民社会的视角看,民主政治是公民本位的回归;从协商理论的视角看,民主政治是保障政策合法性的根本制度,两个理论对政治的挑战,决定了民主的必要性。为了实现民主政治多向度的"前进",成熟的市民社会是必须和健全的协商民主相结合,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6.
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民党开启“政治革新”之后,台湾政治朝西方式民主政治的方向发展。但是,在以李登辉、陈水扁为首的“台独”分裂势力主导下,西方式民主政治的内涵被严重扭曲,统独争议、民粹主义、黑金政治和依附西方等因素交互作用,将台湾的所谓“民主政治”引上了一条危险的发展道路。“台独”分裂势力“假民主、真台独”的实质值得高度警惕。  相似文献   

7.
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成果,其产生、形成、发展、完善及运行具有相应的政治逻辑。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一种全新的民主形态,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价值立场、政治原则、权力关系、制度框架及政治效能等。在政治价值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政治原则上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在政治形式上形成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在政治效能上促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在政治发展上开创人类政治文明新形态,并形成不同于西方民主、传统社会主义民主和发展中国家民主的政治逻辑,充分彰显了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切实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集中展现了中国式民主的鲜明特色。  相似文献   

8.
韩禄 《天府新论》2010,(5):6-10
民主是当今世界人们十分关注的话题之一。民主虽然一般被认为起源于古代希腊,但民主的本质却蕴含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民主有价值,但不具有"普世价值"。近代英法资产阶级思想启蒙运动思想家提出的"天赋人权"、"平等"、"自由"等民主观,成为现代资产阶级贩卖民主的资本。从民主的实质——工具来看,社会主义国家以及处于弱势地位的国家一定要认清西方国家推销民主的企图。  相似文献   

9.
20世纪后期发生的全球性政治变革浪潮催生了民主化研究。研究者围绕民主转型的特点和阶段、民主转型的条件、转型之后民主制度的选择、民主如何得到巩固以及如何促进民主的国际化等问题展开研究。西方民主化研究在看待后发展国家的政治转型时,往往将早期民主国家作为范型,以西方民主国家的体制和成功经验为标准来衡量转型国家,将政治转型等同于民主转型,将西方自由主义民主作为民主化的目标,主张民主化不需要前提条件而可以发生在任何一个国家,认为民主化就是政治精英设计和推动的结果。这种意识形态化的研究,损害了研究本身的客观性、科学性,对此,我们有必要从认识论的角度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10.
蔡小平 《甘肃社会科学》2007,(1):233-235,190
民主政治建立在一定的道德基础之上,因而民族的道德理念是民主政治的精神支柱.本文就政治的合道德性来解读民主政治,进而思考中国民主政治的道德预设.西方民主政治的道德前提是自由、平等,但在西方自由民主框架内,自由与平等具有内在的冲突,导致公共生活式微与道德丧失.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既要高扬公益政治、道德理念,建设和谐社会,也要积极借鉴西方的权利政治、法制思想,实现更加均衡对等的平等,实现公民和国家的自由一致,建设更加人道的共和民主政治.  相似文献   

11.
政党是当今社会制度的普遍政治现象,除非洲、南亚、西亚和大洋洲等极少数君主制国家或军人政权没有政党以外,世界170多个国家绝大多数都是实行政党政治。现代民主制度是以政党政治为必要前提的,我们要研究民主问题就不能不研究政党问题;要比较东西方的民主制度就不能不研究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政党制度。  相似文献   

12.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新时代我国民主理论与实践的重大创新,开辟了人类政治文明发展新境界。就其时代价值而言,不仅深化了对我国民主本质及其实现形式的认识,概括出我国民主政治实践形态的基本特征,揭示了中国式民主不同于西方民主的显著特性,而且还将抽象的人民民主理念和价值具化为经验的、具体的民主实践,展现出中国式民主话语日益成熟的“自塑”式表达能力。就其运行基础而言,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理念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价值基础;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以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必然包含的民主体制机制,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制度基础;广大人民群众对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广泛有序真实的参与,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基础。就其产生与发展而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党的领导与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一个内在统一、互促共进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潘桂媚 《理论界》2014,(6):22-24
20世纪中后期,政治营销理论兴起于西方政治学界。它的产生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与西方国家政治传统和现代经济领域中的营销理论有着密切的关系,有着独特的内涵。"政治营销"已成为西方国家总统选举、政党竞争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并以其独特的模式在西方国家政治生活中扮演重着要的角色。本文通过分析西方国家政治营销的理论渊源及其内涵,认为政治营销理论为政治学的发展与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视角,为世界民主政治的发展以及公民社会的形成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手段和民主理念。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40年代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将民主政治看作是"民治民有民享的政治"、"让人民说话的政治"、"自由批判政府的政治"、"有自由选择权利的政治"和"受人民委托的政治".这种民主政治的实现取决于民主风度,因为民主政治的本质就是人民大规模参与政治,群众参与既是民主政治的必要条件,又是民主政治不可避免的现象.他们认为,"中国式民主" 既不是调和折中之民主,也不是模仿之民主,而是苏联的经济民主与英美的政治民主的融合.这个时期的民主政治思想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5.
孙中山从"二次革命"和"护国战争"以及"护法战争"等长期艰苦实践中不仅对中国政治现实及其国际背景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同时还丰富了革命阅历,积累起具体而鲜活的政治经验。为此,孙中山从西方民主、法制的阴影和幻想中走出,实现了政治思想的第二次重大超越。他认识到,中国在完成"推翻帝制,创立共和"的政治目标之后,历史实践又提出辛亥革命未完成的重大任务就是彻底推翻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封建军阀的反动统治,建设一个真正独立、民主、富强的新中国。这是把彻底解放斗争置于高度民族自信、自立、自强的基础之上的理性思考。孙中山从民国历史的演变中深刻感悟到:共和国生存及其健康发展,必须彻底清除"旧制度"赖以存活的土壤。历史证明完成这项艰巨而复杂的任务,必须依靠全体国民参加的"国民革命"。孙中山在新的国际国内形势下对原来提出的建立"民族的国家"、"国民的国家"及"社会的国家"的革命战略经过历史的检验,不断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进一步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提升了三民主义理论的水平,进而显示强大的政治生命力。  相似文献   

16.
资本主义国家虽然具有较为完善的政治参与机制,但这种存在并不必然意味着政治民主也是存在的,事实上政治参与和政治民主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否则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存在政治参与的条件下,就不可能形成政治冷漠现象了。对于政治民主与政治参与的互动关系,可以从民主的政治基础辨析、政治参与是政治民主的表现形态、冲突系统与政治冷漠三方面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7.
乔贵平 《学术探索》2007,15(2):35-40
资产阶级的民主制问题是现代西方国家学说中争论最激烈的问题之一。后马克思主义的旗手尚塔尔.墨菲提出了冲突与对抗乃是政治不可根除的本性的观点,批驳了自由主义的民主政治理论在解决当今的民族、宗教和国家冲突时所表现出来的无能表现,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种激进的和多元主义的民主政治理论。从政治学的角度批判性地解读墨菲对自由主义民主观的批判及建构的激进多元民主理论,对现代社会主义民主的研究探索具有积极的意义。墨菲民主理论给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政治妥协与西方政治文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治妥协是西方政治制度内生的、必然的政治现象 ,是该制度下自然生长而成的一种政治精神。妥协与民主这一西方政治文明的核心价值观念有着内在相容性 ,妥协因而在许多西方国家获得文化上的认同。从历史上看 ,在西方一些国家的政治发展过程中 ,政治妥协发挥了重要作用 ,成为政治制度演进与政治文明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总之 ,以一种不带偏见的平常心认识和对待政治妥协 ,是民主社会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9.
成庆 《天津社会科学》2005,1(4):137-141
将民主做共和主义式和自由主义式的区分,是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对西方民主思想所做的一个规范性阐释。按照他的观点,自由主义认为,社会只是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进行交换的系统,国家与社会的分离不可避免,民主只是按照不同利益来进行权力分配的问题。因此,政治最终表现为类似于市场交易的权力交换行为;共和主义则认为,国家是一个道德共同体,民主意见和意志的形成过程应当表现为一种道德上的自我理解,而公民们的政治意见和意志的形成构成了社会作为政治总体性的中介。因此,社会自我组织的自治是共和主义民主实现的重要前提1。这两种民主传统对于个…  相似文献   

20.
当代西方公民参与运动的兴起有着系统性的因素,具体来说,这些因素主要包括经济发展中的公民认同危机、政治发展中的自由主义民主危机、社会危机中的社会运动的兴起。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公民参与运动的广泛兴起是对相应社会危机的一种反映,相应地推动了西方民主政治的自我调整和发展,也体现了公民参与的发展是民主发展的根本动力和完善途径,对于中国的民主政治发展有着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