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郝立新 《理论界》2012,(3):148-150
现行规范汉字无论是读音、形体还是意义等方面都存在一些例外现象。这些例外现象违背了汉字发展的一般规律,打破了汉字的系统性,造成了汉字中的不和谐现象。形声字根据声符类推出来的读音不能很好地表音。合体字偏旁很多,有时同一偏旁作用不同,有时相似偏旁难以区分。一个多义词的意义与其他词的意义相混,有时形体比较接近,有时形体区别明显。  相似文献   

2.
郝立新 《理论界》2012,(5):123-126
现行规范汉字中存在的不和谐现象,给人们的学习和使用造成很大不便,不利于发挥汉字应有的作用,必须按照语言发展的规律,遵循科学的原则和方法,尽量加以消除或减少。解决现行规范汉字中的不和谐现象,应该注重系统,便于类推,易学易用,从俗从简。需要对现行规范汉字的读音、形体和意义等方面进行全面审查,合理的加以保留,不合理的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3.
一对同形词的认知1.1关于同形词,赵克勤有过一些研究。他的定义是:“指形体相同,读音不同而意义又相关的词。”①对此,我们认为,该定义过窄,较合适的定义应是:形体相同的一类词。在范围上,除包括形体相同,读音不同而意义又不相关的词之外,还应包括形体相同,读音相同且意义相关的词。之所以这样讲,主要是从语词划分的目的、角度、标准三方面考虑的。众所周知,词类是为了一定的研究目的,从一定的角度,按照一定的标准分析、概括的结果。同形词也是这样。据考察,它划分的角度,是与口语词相对的书面语词范畴的形体;目的,是从…  相似文献   

4.
《说文解字》与儒家传统──文化背景与汉字阐释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字构形的理据性及对这种理据性的阐释,从来被认为是中国文字学赖以形成的基础。然而,事实上汉字并不能将其内涵明确、清晰地呈现在它的形体中,古文字不能,今文字更不能。当阐释者面对一个个小篆籀文乃至甲骨文等古体汉字的时候,这些汉字很难用它们的形体向阐释者完整地倾述其固有的意义(尤其是后起的意义)。从某种意义上说,汉字的阐释,只不过是阐释者对汉字构形的主观体悟。因此,在阐释过程中,跟汉字有关的某些文化现象或观念往往构成阐释者认知汉字形体。读音和意义的初定“期望”,使他自觉或不自觉地把一定背景下的特定的文…  相似文献   

5.
中国人传统思维方式具有整体性、直观性、意象性、模糊性等特征,这些特征都能从汉字的类型、性质、构造方式、发展演变、形义关系等方面得到印证,它们分别表现为重视汉字的整体表意功能而轻视组成整体的元素——字符;汉字为表意文字,可以直接由形体到意义,中间不需要经过读音这个环节;概念的模糊混乱以及形体表意的模糊性。  相似文献   

6.
社会转型加速期的弱势群体问题:特点及其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社会转型加速期社会弱势群体问题最突出的特点与趋势表现为一些主要社会群体的弱势化,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市场经济的"优胜劣汰"效应、政府主导的利益分配导向的变化、主要社会群体实际政治地位的下降以及这些群体总体素质的不适应等,是产生上述现象的基本原因。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健全致使弱势群体问题在当前变得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7.
东北官话不少字音由于不符合语音演变规律从而出现读音例外现象,其原因主要有四种:一是源流的不同,二是古音的遗留,三是方言的影响,四是声旁的类推。从字音的例外现象来研究方言语音的演变,对认识语音发展规律和促进方言语音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男女平等与和谐社会——从人口性别比失衡谈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人口发展中性别比例失衡,可能导致未来社会产生因婚姻挤压而引起婚外恋泛滥、离婚率升高、非婚生育、性犯罪和家庭不稳定等社会问题.同时分析了造成我国人口性别比例失调的原因,不单纯是"男尊女卑"传统观念的影响,更重要的是现实社会中存在着男女在经济收入、劳动就业、参政议政等经济社会活动中的若干不平等的事实.提出男女平等是社会和谐的体现,也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因此在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过程中,应该采用性别视角分析各类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将男女平等原则纳入立法程序、制度建设和政策主流.  相似文献   

9.
王兰 《学术探索》2013,(4):117-121
同源字与同源词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同源字研究发端于许慎的字原研究,宋元明清学者一脉相承,有继承也有发扬。受现代语言学影响,同源词研究兴起,但学者对同源字、同源词有所混淆。从文字学角度区分同源字与同源词,应从造字人手。分析同源字,首先要抓住字的形体来源,同源字必须要有个共同的造字之源,即字源。其次,还要注意字的意义联系,同源字的意义要与字源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18世纪初期日本汉学家冈岛冠山所编汉语教材《唐语便用》所载汉字的异读声调进行了梳理,笔者认为作者对异读字声调记录的原因主要有:一是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语音面貌,比如“浊上变去”,保留古读等,一是作者不能够把握汉字的正确读音,比如多音字及古读中的两读现象,一是语流音变造成的协同发音,再就是纯粹的错读。  相似文献   

11.
当前农村社区存在的"负文化"现象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一些农村社区存在着一些负文化现象,如落后的封建文化、宗族文化中的负面影响、伪科学文化、低俗文化、西方文化中的负面影响等。负文化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城乡二元结构是产生负文化现象的体制原因,农村社区文化市场的监管不力是产生负文化现象的外部原因,封建文化和农耕文化的消极影响是产生负文化现象的历史原因,村民文化水平普遍较低是产生负文化现象的现实原因,农村社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不足是产生负文化现象的客观原因。我们必须认真治理这些负文化现象,努力推进农村社区文化事业健康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2.
城市社区生态问题主要有资源供需失衡及环境污染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人为控制自然资源、争夺自然资源。结果造成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不和谐。使自然和社会都付出巨大的代价。对此。我们倡导人与自然双赢、人与社会双赢、两者关系协调和谐的生态观。  相似文献   

13.
消除马克思所说的异化劳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现实要求。从和谐社会的角度看,异化劳动加剧了社会的不和谐,是造成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以及人自身不和谐的重要原因。由于我国现阶段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马克思所说的异化劳动现象,因此马克思提出的异化劳动理论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只有防止和消除劳动产品的异化、劳动本身的异化、人的类本质的异化以及人的异化才能最终实现社会各方面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4.
和谐的哲学审视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事物发展的形式是多样的;由旧质到新质的跃迁、新事物对旧事物的辩证否定是事物发展的一种基本形式与状态。这些都是无可非议的,但笔者认为和谐也是事物发展的一种基本状态。一和谐历来是哲学家们探讨的对象。最早提出和谐说的是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他从数学的观点指出音乐是高低、快慢和强弱不同的声音的和谐,进而认为“整个天是一个和谐,一个数目”1。稍后的赫拉克利特不仅指出“不同的音调造成最美的和谐”,而且试图寻找产生和谐的原因,猜测到“对立的东西产生和谐,而不是相同的东西产生…  相似文献   

15.
形声字声符具有示音的功能 ,但这种功能并非一成不变。本文从形声字的产生及其演变过程 ,汉字形音义关系等方面讨论声符示音的来源、性质 ,以及现代汉语声符与形声字读音不一致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论两性和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社会注定也是两性和谐的社会。虽然男女平等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但现实中还是存在一些两性不和谐的症状,它们危害着整个社会的和谐和发展。造成两性不和谐症状的原因存在于传统观念、政策盲区、社会规则和生育分工等四个方面,化解的途径是观念纠偏和制度纠偏,其中制度纠偏是更为根本的举措。  相似文献   

17.
韩月清  毛启霞 《阴山学刊》2007,21(2):98-100
形体运动深具魅力,形体运动的健身价值是一种非常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本文正是试把形体体运动的这种体育社会现象同价值哲学相结合,从理论上对形体运动的健身价值进行研究,这样可以使人们对形体运动价值的相关问题有比较深刻的理解,可以从事物内部找到更加深刻的原因。价值学研究对于形体运动的实践运动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李宝芳 《理论界》2010,(1):27-29
关于和谐家庭的研究涵盖了其内涵、构建意义、构建途径以及造成不和谐的因素等。已有研究中仍存在很多不足,理论创建和实践干预性对策等方面是以后研究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19.
在现代汉语中有一些名词(或动词)在保持原有词性的同时,又能在其它语言环境中用作动词(或名词)且功能意义相对稳定、词形不变,这样的一类词叫做名动同形词,这种现象就是名动同形现象。识别这种语言现象的关键是分清它是词类活用还是词的兼类。以词类的功能意义是否对等,可以把它分为功能意义对等的名动同形词和功能意义不对等的名动同形词两类。其特点主要有:一、作为名词和动词,读音相同,词义之间有联系;二、有一般名词和动词的特征;三、通常不能重叠使用;四、充当主语或宾语时,谓语有四种情形。使用名动同形词时要避免产生歧义。  相似文献   

20.
权力腐败问题是影响我国新时期经济建设、政治稳定以及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鉴于权力腐败的严重危害性,近些年来,我国大力开展反腐倡廉工作,不断加大反腐败斗争的力度,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当前我国权力腐败出现了很多新变化,表现形式多样化、产生原因复杂化,对反腐倡廉工作带来很大挑战。造成权力腐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归根结底是由于公共权力异化造成的,从经济、政治、法律、社会及伦理等多渠道分析权力腐败的新动向及其防治措施,是当代中国反腐倡廉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