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限公司隐名股东与显名股东法律地位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景山 《理论界》2009,(3):94-96
隐名股东与显名股东是公司法律实践中实际存在的现象,本文从一个实际案例展开对隐名股东与显名股东法律地位的探讨.通过对不同学说的分析,认为通过区别说确定隐名股东与显名股东的法律地位更科学.在进行隐名股东与显名股东法律地位的判断时,应坚持企业维持、公示及外观主义原则,并应区分对内对外关系对隐名股东与显名股东的法律地位进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2.
隐名投资是不为我国立法所提倡的一种现象,大致可分为规避法律型和形式不完备型。我国《公司法》并未规定隐名股东制度,相关司法解释中以合同规则调整隐名投资所涉法律关系的规定难以适应现实需求。借鉴其他国家规制隐名投资的法律制度,结合隐名投资现象的成因及有关法理,我国《公司法》应当有限度地承认隐名投资者的股东身份。对于有限责任公司,为维护股东之间的信任关系,不能认可隐名投资者的股东身份;对于股份有限公司,如果隐名投资者举证自己是实际出资人,则在不违犯法律规定且显名股东认可时,可以确认其股东身份。  相似文献   

3.
杨善长 《晋阳学刊》2014,(5):135-140
在隐名出资股东资格认定问题上,《公司法解释三》区分内部法律关系与外部法律关系,分别采取不同的调整规则。在内部关系上,根据"谁出资,谁受益"的原则,实际出资人是股权的最终归属者;在外部关系上,依据股东名册记载和工商登记的内容确定股东资格,实际出资人的身份"转正",必须受到其他股东同意权的限制,笔者认为,此限制应当和股东对外转让股权适用一致的同意权比例标准,即"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根据外观主义理论,并基于名义股东与实际出资人之间的特殊法律关系,名义股东应与实际出资人就瑕疵出资对公司债权人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4.
伴随着投资市场的日趋活跃,隐名出资行为频繁发生。对于隐名出资之股东身份的认定标准,学界存在不同学术观点,司法实务中同案不同判的现象严重,这既不利于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亦不利于建构健康、有序、高效的市场经济制度。隐名股东的成因极其复杂,不同成因对于其身份认定具有重要价值,从大量司法案例情况看,当事人选择隐名的动机纷繁复杂,可以将其区分为十种不同情形。隐名股东身份的确认涉及复杂的法律关系和重大的利益纠葛,其身份认定包括实质性要件和程序性要件两项标准,且必须综合考量及平衡各方利益,在类型区分的基础上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5.
资本是公司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出资义务是公司股东最基本的义务.出资瑕疵不仅侵犯了公司的财产权,损害了足额出资股东的合法权益,而且削弱了公司的偿债能力,影响公司债权人债权的实现.隐名投资是一种非常态的投资形式,因出资瑕疵而引发的民事责任也更为复杂,根据商法公示公信的外观主义原则以及民法意思自治的真意主义探求,隐名股东和名义股东应对隐名投资出资瑕疵承担连带民事责任.  相似文献   

6.
隐名股东现象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对于刺激投资、推动经济发展来讲,自有其积极一面,然由于其蕴含的复杂的法律关系,引起的多种纠纷也是不断,故在把握隐名股东资格及厘清其权利责任范围方面,应当慎之又慎.总体说来,在隐名股东"浮出水面"之前,应由显名股东代为承担责任,这是从维护交易的安全性方面考虑的,而一旦涉及隐名股东重大权利责任问题须其"浮出水面"时,则应以证明其股东资格为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7.
"隐名合伙"是大陆法系合伙的一种形式,大陆法系许多国家都对它进行了规定,但我国目前并未规定。鉴于此,从各国现行法的规定、合同相对性原则的适用、法律价值选择等角度分析其内在含义,揭示其所蕴涵的法律要义,以期对我国合同法的完善有益。  相似文献   

8.
李可  邓昆鹏 《社会科学家》2023,(11):106-112
隐名习惯不为民法典明文规定,却潜入、弥散于民法典中。不同于显名习惯为制定法所彰显,隐名习惯“隐而不彰”之特征使其可以随着社会变迁而不断演化与发展,成为真正的“活法”。它在填补制定法的漏洞、增强民法典的开放性、提高民法典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以及媒介法律之继承与移植之内在需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隐名习惯内部的差异性、自身的不稳性等局限,造成其与显名习惯、制定法之间的张力与冲突。因而明确隐名习惯单向法律化之路径,保持人身关系中对隐名习惯的开放与纳入格局,建立上述三者法源之间的调节机制,优化隐名习惯的进入与退出机制,通过习惯附录对本土习惯进行调试,对于改进隐名习惯之分布及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隐名出资可以基于不同的形成原因区分为不同的类型。不同类型的隐名出资所涉法律问题不同,需要不同的法律规范。《公司法》司法解释三采用平面型思维,仅对隐名出资中典型形态即当事人通过明确隐名出资协议确立的隐名出资行为进行规范,存在一些隐藏型法律漏洞,难以满足现实生活的需要。若要《公司法》司法解释三真正能够发挥作用,是应当采用立体型的思维模式,即应当从隐名出资人与相关利害关系人的视角来思考相关问题,唯有如此,司法解释的作用才能真正发挥。  相似文献   

10.
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因而以人力资本出资在企业中分享股权是顺理成章的事。但人力资本出资毕竟是一种新生事物,具有很多独特的特征,在给企业带来更高效益的同时,其进入、退出企业以及在企业运营中也会给企业带来很大风险。应针对人力资本的特点,设计相应的规则来防止此种出资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1.
论上市公司中小股东权益的法律保护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入世以后,我国公司必须增强对各类投资主体的凝聚力,并坚持公平与效益兼顾的价值原则。这需要解决好上市公司中小股东权益的法律保护问题。小股东的诉权、利害关系股东表决权回避制、类别股东大会议决制、中小股东的召集权和提案权等问题应进行立法研究。这将有利于完善我国的公司法和证券法,从而增强我国公司竞争力,并维护社会公正和稳定。  相似文献   

12.
一、对隐名合伙的历史探源及法律特点分析 一般认为,所谓“隐名合伙”(Dorment Partner-ship),是指当事人一方对另一方的生产、经营出资,不参加实际的经营活动,而分享营业利益,并仅以出资额为限承担亏损责任的合伙。隐名合伙作为合伙的一种特殊形式,最早可以追溯到中世纪地中海  相似文献   

13.
推行人力资本出资形式需研究的几个法律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行人力资本出资多形式意义非常重大。在制度上需要建构一套完整的体系,这套体系需要包括:人力资本认定要件、人力资本作价方式、人力资本出资范围、人力资本出资比例、人力资本出资转让、人力资本退出机制、人力资本清算程序等内容。人力资本出资形式的研究主要涉及四个方面的法律问题:出资形式的合法性问题、出资额评估方法选择问题、出资法律责任承担问题、出资风险预防问题。  相似文献   

14.
论人质危机处置中的两个法律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现代法治社会,警方在危机谈判中能够做出让步、向劫持者承诺的底线有两个:一是不能造成二次危害;二是不能摧毁法律的权威。此外,作为一个负责任的政府部门,一旦处置失败,警方应积极承担说明情况的责任、赔礼道歉的责任、行政补偿责任、国家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15.
虚拟企业并非传统意义上的企业,也非联营,而是一种组织虚拟、功能虚拟及员工虚拟的特殊联盟组织,立法应赋予其非法人型企业的法律地位,并可比照企业集团的形式和基本要求对其进行工商登记管理。虚拟企业成员依据其契约安排确定其关系,虚拟企业的核心成员应对虚拟企业的法律责任承担补充清偿责任。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论述借款合同担保的法律关系。对借款担保的成立和生效以及担保的法律责任进行研究 ,将有助于银行开展借款担保业务 ,并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网络银行,是商业银行在金融全球化浪潮下,融合最新网络技术和电子商务理念的一个历史性的开拓创新,它使银行服务突破了时间和空间限制。然而,网银在给顾客提供便捷交易服务的同时,交易安全也不断面临着网上“黑客”的挑衅。接连不断的网银帐户资金失窃案件,让人们对网上银行爱恨交加,对使用网上银行忧虑重重。无庸讳言,安全问题已成为网上银行发展的最大瓶颈。那么,如何对待和解决这些问题?本人试从明确界定法律责任的角度,合理解决网上银行失窃案件纠纷,从而推进网络银行业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实施国际不法行为的国家要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即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停止国际不法行为、承诺和保证不重复不法行为、赔偿等都是国际不法行为的法律后果。  相似文献   

19.
黄旭东  庞飞 《学术论坛》2002,(5):134-137
我国民法制度深受大陆法系之影响 ,表现于代理制度奉行“显名代理” ,强调代理人只能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对外发生民事法律关系。而随时代之进步 ,“隐名代理”在日常生活中已很普遍 ,我国法律亦顺时而变 ,将“隐名代理”部分地引入委托合同中。由是 ,对于当事人因“隐名代理”引发的争议 ,可否适用“仲裁条款自动转移”制度而排斥法院对纠纷的管辖 ,这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郭晓岚 《阴山学刊》2010,23(3):94-99
保护中小股东权益已成为各国学者共识,不同法系国家在实践中都进行了有益探索。我国《公司法》借鉴了国外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的先进制度,确立了中小股东权益法律保护体系,在保护中小股东权益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但由于诸多因素,中小股东权益还是在立法层面和司法实践上都存在着欠缺。如何通过研究中小股东权益有关理论及立法实践,结合我国国情,提出完善我国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的立法建议,已成为现代社会所面临的法治难题,需要给予更多关注和深层次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