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创造的理论成果。艾思奇的《大众哲学》是这种成果早期的重要贡献,艾思奇青少年时代就进行了艰辛的探索,于上世纪30年代出版了《大众哲学》一书,风糜一时,不胫而走,因为他在理学内容,研究方法,成果形式方面,都是有创新性。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通俗化,大众化,中国化,现实化的道路。《大众哲学》对我们今天的启迪是多方面的,对我们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艾思奇《大众哲学》的思想内涵及其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贡献,除了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视域来解读外,还需要从20世纪中国哲学视域来解读。20世纪30年代的唯物辩证法论战,凸显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问题;艾思奇对论战的参与和对这一问题的探讨,深刻影响了《大众哲学》的思路、结构与内容。正是在这场论战中,艾思奇通过批判张东荪、叶青的哲学思路和思维方法,形成了阐发辩证法唯物论体系的思路,并根据这一思路在《大众哲学》中对辩证法唯物论体系作了大众化的阐释,开启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方向。只有看到《大众哲学》的多方面贡献、意义与影响,才能对《大众哲学》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的价值作出深刻而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3.
艾思奇的《大众哲学》曾成功地探索了一种全新的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方式,使哲学成为掌握在广大人民群众手中的锐利武器。当今社会,科技日新月异,国际国内形势瞬息万变,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日趋复杂,如何推广普及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确保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尤为关键。因而,比较《大众哲学》与今日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历史背景,解读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所面临的困境与障碍,对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下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艾思奇的《大众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毕国明 《学术探索》2003,1(1):44-46
艾思奇的《大众哲学》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哲学与人民相结合的正确方向 ,在我国率先开辟了哲学通俗化、大众化的道路 ,并对哲学中国化、现实化进行了初步探索 ,做出了重要贡献。《大众哲学》所体现的开拓创新精神 ,对于我们在新时期探索哲学如何与时俱进 ,更好地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服务 ,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5.
郭小香 《理论界》2011,(3):89-91
马克思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蕴含着丰富的理论大众化思想,是指导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科学真理。艾思奇是中国引领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以《导言》的理论大众化思想为指导深入分析艾思奇的哲学大众化运动,发现艾思奇取得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运动巨大成功的原因是他在开展哲学大众化运动时做到了《导言》中理论大众化思想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在日本帝国主义入侵,国民党政府不肯抵抗,全国人心惶惶,不知所云的时候,艾思奇同志写出《大众哲学》,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指出了中国民族所该遵循的斗争的正确道路。这是艾思奇同志写出《大众哲学》所体现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一直以来是我党在意识形态工作领域的重要内容。进入新时代,要从社会主义命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的战略高度来理解、认识、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新大众哲学》在继承《大众哲学》以往优秀品格的基础上,从内容的更新、理论的更新、问题的更新三个方面,又一次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事业的发展。一方面,要看到《新大众哲学》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事业的过程中获得的成功;另一方面,更需要在《新大众哲学》成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反思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传播方式,以此为起点,把握好互联网时代的有利条件,大力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传播方式。  相似文献   

8.
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路上的艾思奇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先驱,艾思奇的《大众哲学》开启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通俗化的先河,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开端和基础。同时,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倡导者、实践者,对毛泽东著作的研究、诠释和宣传作出杰出的贡献,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重要的哲学基础。艾思奇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对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理论界对《大众哲学》的评价和研究普遍存在过于强调“通俗”而忽略“大众”的现象。从“大众”视角出发,《大众哲学》的大众立场可以表述为:大众视野、与时俱进、服务大众、大众言语。这对进一步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有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艾思奇同志的《大众哲学》是我青年时代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本启蒙书,是它激发我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兴趣。我感到它具有两个吸引人的特点:一是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也就是说,理论密切联系实际。它从理论上回答了当时历史条件下广大青年所关心的实际问题,帮助青年懂得道理,又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必须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战略任务。在我党历史上,艾思奇同志是最早的先行者之一。本文从新的角度全面分析和论述了艾思奇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时代与理论背景、主要贡献及其心路历程,揭示了其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江西社会科学》2016,(3):46-51
作为我党老一辈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家的杰出代表,李达、艾思奇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普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推进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进程中,他们二人在文本研究的视角、话语体系转换的方式、理论思维的逻辑起点和道路演进的形态等方面风格各异、特点鲜明。深入对比分析李达、艾思奇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理路特征,对于今天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艾思奇同志的《大众哲学》给我们留下了什么?最宝贵的一点就是:哲学要努力满足时代的要 求。我们今天向艾思奇同志学习,就要沿着《大众哲学》的方向,努力使自己的哲学理论工作回答时代提出的新问题。 当前我们党和国家正处在拨乱反正、继往开来的重要历史时期。在这样一个历史时期中,人们在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方面,在观察现实、研究国情和  相似文献   

14.
艾思奇作为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他用通俗化、大众化、现实化的语言,广大群众容易接受和乐于接受的形式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和智慧.  相似文献   

15.
《艾思奇文集》一卷出版了。这一卷收集了艾思奇同志建国以前的著作。最引人注目的是《大众哲学》。这是令人高兴而深思的。 回想当年,《大众哲学》在国  相似文献   

16.
《艾思奇文集》出版了。在它的第一卷里收进了《大众哲学》一书初版本的全文。这本为人民大众所喜爱的书在帮助人民大众,尤其是帮助青年大众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武器这一点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大众哲学》这本书,实际上是我的一位极好的启蒙老师。三十年代前半期,我是刚从美术专科学校读书出来的一个左派青年。因为犯了“爱国罪”,  相似文献   

17.
随时代背景和革命形势的演变,在认识论思想部分,艾思奇《大众哲学》1953版与1936版出现了分野,作了大量的修改和完善,删除了36版中感性与理性的抬杠、哲学的党派性等观点,对真理相对性及绝对真理的构成等观点进行了重点阐述,严厉批判了教条主义所带来的恶劣影响,并革命性的提出了生产的实践和阶级斗争的实践的重要新观点,这在一定程度上,为革命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为进一步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30年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运动的对象——“大众”具有阶级性,指的是被剥削被压迫的工农劳苦大众.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革命性、进步性,它是一个时代里最进步阶级的哲学,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大众具有阶级统一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大众的哲学.  相似文献   

19.
《艾思奇文集》出版是哲学界的大事。 第一、《文集》记载了艾思奇同志从事哲学活动的一生,他的一生,都是在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进行战斗。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上来源于大众生活实践,是为人民大众提供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理论,因而是大众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只有掌握了大众,完成由理论向大众社会实践的复归,才能成为指导大众社会实践的思想武器,实现理论大众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出现一系列阶段性特征,面临着新形势、新矛盾、新问题时,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必须解决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大众化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不仅直接关系到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地位的巩固,关系到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而且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运。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规律,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